推薦序
操盤快思X投資慢想:普世智慧的藏寶圖
市面上有關巴菲特的書很多,但是寫到查理.蒙格的書卻很少,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查理.蒙格太難懂了。」
查理.蒙格幾乎可以被稱為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如果你看過他在南加大的演講稿,就能感受到他令人費解的深邃智慧,他每年在Daily Journal的年度問答會就像是蒙格版的波克夏股東會,網路上流傳問答筆記深受所有投資人的歡迎。
查理.蒙格推崇的「普世智慧」,就是將所有的問題採取「系統化思考」的解決方案,而一個巨大的系統之內必定包含許多的子系統,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將子系統一一拆解,並且探索其結構,同時又要看出關聯性。
我將這樣的普世智慧稱為「查理.蒙格學說」,他分為七個主要重點:
「多元思維模型框架」、
「能力圈」、
「反過來想」、
「人類誤判心理學」、
「檢查表」
「跨領域思考」、
「魯拉帕路薩(lollapalooza)效應」。
本書的作者羅伯特.海格斯壯最著名的是他撰寫的《勝券在握》系列書,但是比起《勝券在握》,我對這本《操盤快思X投資慢想》的評價更高,這本書並不是在探討查理.蒙格的生平或者替他的論點做闡述,而是談如何實踐「查理.蒙格學說」。
作者在這本書裡面,成功的讓讀者學習查理.蒙格「多元思維模型框架」和「跨領域思考」這兩個重點思維。這個成就非常驚人,要在一本書內完成這個巨大的工作可以說是近乎不可能,但他還是辦到了!
我特別喜歡本書第三章生物學的部分,其中生物學與經濟學類比的觀點解答了我許多思考上疑惑,第四章群眾智慧與烏合之眾的論點更是深入地解釋了集體行為如何提高或降低輸出功率。第七章的文學篇則讓你能更徹底提高閱讀的效益。
實踐「查理.蒙格學說」是很困難的,而本書如同一個鷹架,讓你更輕鬆地搭上「查理.蒙格學說」的巨大階梯。透過這本書,你無疑能讓自己的思考更接近蒙格想表達的意境,但你必須一個一個章節的逐步閱讀,才能理會作者想談的思考模式。
如果你從未探索過「查理.蒙格學說」,本書會讓你感到困惑,甚至認為這本書只是一堆知識的集合體。如果你致力於追求「查理.蒙格學說」所倡導的普世智慧,你會發現這本書是一個無窮無盡的寶庫,值得你花長久的時間深入探討其中的智慧。最後你會發現,這樣一個漸進的過程,其實是最快的道路。
雷浩斯
價值投資者 財經作家
序
投資:最後一門的人文學科
二〇〇〇年,我寫了一本書,以人文學科的觀點來理解投資,當時書名是《框架:投資新視野》(Latticework: The New Investing)。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曾在課堂上講述如何追求他所謂的「普世智慧」,這本書的觀點深受他的啟發。如果你不知道誰是查理.蒙格──他是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副董事長,也是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投資事業的合夥人,而巴菲特可說是當今世界最成功的投資人。
我刻意以「框架」為書名,是為了與查理的思維拉上關係。他所提出的概念「多元思維模型框架」,在投資領域裡眾所周知,有極高的辨識度──至少我是這麼想的。後來我才了解,作者擅長的是寫出作品,而書名的構思與作品的宣傳則是行銷人員的專業。《框架》出版後的第二年,出版社決定以新書名《投資:最後一門的人文學科》(Investing: The Last Liberal Art)(中文版:
《操盤快思X投資慢想》)重新推出平裝版。結果怎麼樣?這本書的人氣激增。後來,當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建議我重新校訂後推出第二版的時候,我立即答應。決定再版,是因為我非常肯定這本書的知識與價值;但更重要的是,我在過去這十年來又累積了不少新知識(至少對我而言是新的知識)。舉個小小的例子,這個新版本中的參考文獻增加了將近一百筆新書目。
這本書的整體架構維持不變。我們探討物理學、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以及文學領域中主要的心智模型。新的版本增加了一個領域──數學。書的結尾則是關於「決策」的章節。讀過第一版的讀者,將會再次看到當中的許多經典模型,但每一個章節裡新加入的材料,也會讓你得到實質的新知識與新體悟──這也證明了學習是個持續的過程。
各位必須牢記一件事:這不是一本告訴你如何投資的書。你不可能在其中找到任何教你選股或管理投資組合的逐步指南。然而,讀完之後如果你願意多花些時間思索這些相當具挑戰性的觀點,對於投資你將會有全新的思考方式,對市場與經濟的運作也會有更清晰的了解。這樣的洞察力不是來自經濟學和金融學教科書,而是得自各個似乎並不相關的學科裡所蘊含的基本事實;而這些都是典型的博雅通識教育中所包含的學科。
為了建立這樣一種全新的理解,你將會跟著我瀏覽這些學科,探究當中每一個領域的基本核心概念。有時候,我們會從歷史的角度綜覽某個學科,看看該領域的一些概念如何形成、如何發展;然後,我們再來檢視這些概念跟投資市場的關聯。一次閱讀一個章節、進入一個領域,認識一些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偉大思想;我們將從中整合出全新且獨樹一幟的眼光來看待投資。
我必須坦承,這本書的寫作過程是艱辛的。因為我必須深入鑽研每一個學科,提煉出其中精髓,並且濃縮成一個篇幅有限的章節。這本書採取的是一種概括式且相對簡易的論述方式,這是出於必然而不是缺失。如果你是任何一個學科的專家,你可能會有所批評,或認為我遺漏了某些重要的概念。但你必須明白,如果不這麼做的話,這本書的每個章節會長達百頁,最終完稿的篇幅可能相當於一部百科全書了。寫作過程中,我相信,相較於把完整內容呈現給少數願意閱讀專業論文的人,以簡短的方式把其中的啟示帶給大多數人才是這本書更重要的目標。因此,我希望你能了解,這本書的內容不得不把每一個學科的闡述限制在最基本的概念傳達。
即使如此,許多讀者仍有可能覺得這本書不容易閱讀,挑戰可能不低於我寫作時所面對的。以下兩個層面構成了閱讀的挑戰。第一、某些章節的內容可能來自你所不熟悉的學科,因此讀起來讓你想起大學時期的密集研討班。無論如何,我希望當中的新觀念能夠帶給你一些刺激,讓你值回票價。第二、因為每個章節所呈現的是完全不同的學科領域,所以你或許得讀到最後一頁,才能看清這本書帶給你的好處。這是一個累積的過程,每一個章節都為你帶來一層新的想法。我嘗試點出串連各章節的核心概念,但我的注解無法替代你仔細閱讀與反思後所得到的啟示。
閱讀這本書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求知慾,以及耐性。我們越來越習慣凡事以最快的速度滿足需求,因此這本書顯得如此不合時宜。然而我相信,要提升對事物的洞察力,是沒有捷徑可循的──你總是必須從基礎開始。
透過通識學科來洞悉投資,其核心就在於這種建立在廣泛基礎上的理解。只把目光鎖定在會計、經濟及金融領域,並且掌握這些學科的基本知識,這樣是不夠的。要得到更理想的投資回報,我相信你需要更多知識。心理的求知慾驅動著我們去發掘與運用新的洞見──無論諸如「杜威十進位編碼」這樣的知識乍看之下是多麼地毫無關連。
投資失誤通常來自於投資者的迷惑。在我看來,我們到目前為止所得到的基本投資知識,尚未足以讓我們全面了解市場的運作,以及投資者在市場裡的行為。難怪我們會迷惑;也難怪我們會失手。當我們不了解某個事物,則往往有一半的機率會做出錯誤決策。如果這本書能夠提升你對於投資市場運作的理解,即使只有一點點,那麼成功的機率也就會往你的方向傾斜一點點。
羅伯特•海格斯壯
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維拉諾瓦
二〇一二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