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潔帶來釋放

聖潔帶來釋放
定價:250
NT $ 220 ~ 225
  • 作者:艾傑奇
  • 原文作者:John Eldredge
  • 譯者:蔡淑敏
  • 出版社:校園書房
  • 出版日期:2017-02-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985395
  • ISBN13:9789861985398
  • 裝訂:線裝 / 208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當對聖潔的定義不同
你對生命的認識也會大不相同

  不曉得從何時起,在許多基督徒的既定印象中,「聖潔」是一項尷尬又無從逃避的要求。儘管我們從聖經和教會曉得這是很重要的議題,令人遺憾的是,少有人能引導我們理解聖潔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如何實際活出這樣的生命。於是,經過了一番努力,還是在一些懸而未解的問題上無奈地打轉,導致我們無法得著深切渴望的美善生命。

  許多年前,暢銷作家艾傑奇也曾經和我們一樣,在理解聖潔的過程中不知所措。萬萬沒想到的是,讓艾傑奇從迷惘中走出來的原因,就是他發現,耶穌對聖潔的定義,和自己以為的大不相同。在耶穌眼中,聖潔既不是完美主義,也不是守舊八股,更不是苦修式的自我否定;相反地,對萬事萬物充滿熱情,對生命充滿驚奇,才是耶穌所認為的聖潔生命。

  於是,艾傑奇深入研究了耶穌對聖潔的看法,寫成《聖潔帶來釋放》這本書。他詳細討論耶穌的聖潔觀,怎樣衝擊了當時人們的世界,進而從中得到啟發,指出耶穌所說的聖潔,如何能為二十一世紀的基督徒帶來釋放。

  完全與自由的聖潔生命正在等候著你,邀請你前來真實體驗,得著煥然一新的全然改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艾傑奇(John Eldredge)


  森林裡的大男孩、受傷心靈的扶持者、婚姻感情的守護者、主耶穌基督的浪漫愛人。或許是因為大學主修影劇系、畢業後擔任演員也執過導演筒的緣故,艾傑奇總能精采又切合地扮演多重的角色,並且以超乎一般的眼光直探人們的內心世界。後來,這位充滿恩賜的表演藝術家,決意委身於釋放人心的諮商事奉,成立「蒙贖之心」(Ransomed Heart)事工,透過舉行各樣的活動及演講,幫助人釋放被世俗傳統轄制的心思,在基督裡活出神賜給人的嶄新生命。
  
  艾傑奇已出版中文譯作有《聖潔帶來釋放》、《我心狂野》、《靈火同行》、《神聖的渴望》、《迷上麻煩的耶穌》、《起死回生》、《男子漢養成班》、《麻雀變鳳凰》(校園)、《永恆之戀》、《頂天立地好爸爸──獻給每位父親的真情告白》(雅歌)等。
 
 

目錄

第一部 聖潔的驚喜1
第一章 全然釋放3
第二章 耶穌令人折服的美善21
第三章 釋放進入自由的生命39
第四章 耶穌關於聖潔的教導45
第五章 問題65
第六章 以對比的方式探討67
 
第二部 聖潔之道 89
第七章一切都已蒙赦免91
第八章神在耶穌裡為你成就的101
第九章選擇聖潔之道115
第十章在艱難中活出聖潔131
第十一章聖潔的果子157
第十二章兩個基本動機173

後記184
每日的禱告185

 
 

本書書名的由來

  為什麼本書要定名為「聖潔的全然釋放」(編註:直譯 The Utter Relief of Holiness)?

  乍看之下可能會感到奇怪,因為我想多數的人並不會將聖潔的狀態聯想成「全然的釋放」。一般人認為聖潔是困難的,若更誠實一點,甚至會說它是無聊的,就像是用牙線剔牙那樣必要罷了,是我們總有一天能達到的一種境界。但是,怎麼說聖潔是釋放呢?我們可以這樣來看:試問一個罹患厭食症的女孩,她若不再需要為著食物、飲食、運動而掙扎—甚至再也不會想到食物,會是什麼感覺。試問一個滿腔嫉妒的男人,若是他某天醒來,發現過去種種的嫉妒念頭都已經煙消雲散,會是什麼感覺。又試問一個盛怒的人,怒氣全消是什麼感覺;或一個酗酒的人,完全不受酒癮捆綁又是什麼感覺。你也能以所掙扎的事為例,問問自己:「如果我永遠不再為此掙扎,我的生命會是什麼樣子?」

  必然是全然釋放。絕對、完全的釋放。

  正是如此。為了達到那種境界,完全與聖潔,兩者你都需要。沒有純正的美善,就沒有真正的完全,這也是為何治療性派別似乎缺少了某樣關鍵要素。我知道許多人追求完全,卻輕忽了自己的聖潔;反之亦然,有些人認為追求完全只會令他們分心,或者將之視為人本主義,而覺得焦點應該放在追求公義或道德生活上。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證—屬人的部分若不得著醫治,要成為神造你的形像根本比登天還難。全人不得恢復,就無法臻於聖潔之境,兩者相輔相成。

  我想我們若能還原聖潔的真貌,勢必全然受其吸引。我們不但會大大渴慕聖潔,還會知道那是可以達成的目標。大衛王非常清楚自己的軟弱,時常深感痛悔,他在無數痛苦、磨難的夜晚,不斷為自己的失敗而掙扎。然而,他在詩篇第一百一十九篇寫道:

  「你開廣我心的時候,我就往你命令的道上直奔。」(詩一一九32)

  你是否曾經將這兩件事聯想在一起—心靈的寬廣,與熱切追求神的命令?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純正的聖潔,使我們得著恢復;全人的恢復亦代表純正的聖潔。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全然釋放

有一張臉龐,我們鮮少留意,卻距離最近,那就是自己的臉龐。這可謂生活眾奇事中最怪異的一樁!在每日的待人處事中,我們的臉龐近在眼前,卻總被忽略。應該有人能為此寫個童話故事。這可以是一篇寓言,內容提到我們幾乎完全看不見自己—自己的真實身分、好與壞。然而,我們會在很偶然的機會偷偷一瞥,好比路過市中心的商店時,向櫥窗玻璃偷瞄一眼,而且往往對於所看到的不甚滿意。

想像我們搭乘電梯的情景:大家總是避免目光接觸,沒有人想承認自己看見了別人,或被別人看見。當我們被迫近距離接觸人,特別是具有壓迫感的靠近,就會乾脆假裝自己不存在。這是因為大多時候,我們對於自己所看見的感到不知所措,我指的是我們所看見的自己。人們必定出了大問題,這不是只有諾貝爾獎得主才看得出來。因此,我們不是盯著天花板看、低頭注視自己的鞋,就是看著樓層顯示螢幕。我們想要隱藏起來。這就是大多數人面對人生的態度—盡可能地隱藏,還能補救之處就努力改善,其餘部分則棄若敝屣。

然而,還有一條更好的路。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在小說《追風箏的孩子》(Kite Runner)的第一章開頭,寫了一句引人入勝的話:「我成為今天的我,是在十二歲那年,一九七五年冬季一個嚴寒陰鬱的日子。」這句話是一段自白的起頭,作者接著描述:

那一刻我記得很清楚,我蹲伏在一堵崩塌的泥牆後面,偷偷望著結冰的小溪畔那條小徑。那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是我已然明瞭,大家對於往事、對於一切皆可埋葬的說法,都是錯的。因為往事總會自己悄悄爬出來。此刻回首,我領悟到過去二十六年以來,我依然偷偷望著那條荒無人跡的小徑。

去年夏天,有一天,我的朋友拉辛汗從巴基斯坦打電話給我,要我回去看他。我站在廚房裡,聽筒貼著耳朵,知道在電話線上的不只我在公園柳樹下的長椅坐下,再三思索著拉辛汗,還有我罪孽未贖的過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220
  2. 新書
    9
    $225
  3. 新書
    9
    $225
  4. 新書
    9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