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案例研究:當宣教遇上信仰與文化衝突時的抉擇

宣教案例研究:當宣教遇上信仰與文化衝突時的抉擇
定價:480
NT $ 432
 

內容簡介

  信仰與文化,孰輕孰重?

  當宣教士來到一個對基督信仰陌生的地區宣教時,他們在傳福音、建立教會,與培育信徒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信仰與當地文化的衝突,例如華人社會的祭祖的問題、印度不同種性通婚的問題、東南亞社會的紅包問題,宣教士對當地不公義的政治作為是否該發聲的問題、兩性關係開放與保守的問題等等。

  本書即收集一些宣教士在不同的地區與文化宣教的親身經歷,他們碰到的信仰與文化衝突的案例。宣教士們在呈現這些案例時暗示衝突中作抉擇的困難,但沒有說出最後的抉擇,而是邀請讀者在小組中討論,在聖靈的帶領下群策群力貢獻己思,來得出當有的抉擇。讀者透過閱讀本書,思考、討論這些案例時,可再次反思信仰,並對應自己在所處情境中可有的信仰實踐,以及預備自己在傳福音時當具有的態度。
 

目錄

推薦序1 絕佳的個案研究工具書
推薦序2 基督教在多元文化脈絡下如何自處?
前言
簡介

第一部 偶像和祖先
第1章 祖先的宴席
第2章 祖母的葬禮
第3章 在中國的婚禮
第4章 家族的神
第5章 拜過偶像的食物
第6章 社區協會的慶典活動

第二部 男人和女人
第7章 自由與愛的規定
第8章 牧者輔導受家暴的婦女
第9章 毆妻事件
第10章 糾結的婚姻
第11章 一夫多妻
第12章 是犯姦淫還是一夫多妻?
第13章 基督教一夫多妻制
第14章 愛他還是離開他?
第15章 洋蔥與婦女
第16章 梁夫人該順服嗎?

第三部 傳統習俗
第17章 基督徒可以過這節嗎?
第18章 配進神的國?
第19章 布隆迪的香蕉啤酒
第20章 社區的宴席
第21章 喝還是不喝?
第22章 首領決議團的成功
第23章 來自靈舞團的威脅
第24章 巴希爾的葬禮方式?

第四部 疾病與死亡
第25章 尼蒙的死亡
第26章 曼尼爾.巴斯克的死亡
第27章 曼莎阿姨怎麼了?
第28章 獻給天花之神的祭
第29章 旱災

第五部 財政與賄賂
第30章 賄賂?不賄賂?
第31章 難以定義的公正
第32章 抽水機的燃料
第33章 是獲利豐厚?還是非法黑市?
第34章 按立為牧師的價格

第六部 歸信與神學
第35章 劉莉莉的洗禮
第36章 翻譯神的話
第37章 集體信主
第38章 要信主還是要社會習俗?
第39章 當受洗是違法時

第七部 阻擋人與人之間的高牆
第40章 是和平之子還是替死鬼?
第41章 教會的合一與分裂
第42章 聖餐舉行時的爭執
第43章 基督徒的種姓暴力

第八部 宣教與教會的關係
第44章 福音的代價?
第45章 朱牧師的決定
第46章 要合作還是分開?
第47章 在硬地與硬心之間
第48章 面對權柄的兩難
第49章 西非的教會
第50章 女人應當是男人

第九部 忠誠的對待教會和國家
第51章 基督教在越南的見證
第52章 該表態還是沉默?
第53章 佛像
第54章 被警察傳喚
第55章 游擊隊是善意的嗎?
第56章 綁架!

第十部 宣教生活的日常問題
第57章 跨文化婚姻
第58章 聘雇傭人的困擾
第59章 牧師和他的印度教父母
第60章 凱西該去哪裡上學?
第61章 宣教士孩子與性習俗
第62章 高代價的同情心

附錄A 個案研究教學
附錄B 個案研究寫作
 

推薦序1

絕佳的個案研究工具書


  任何熟悉二十世紀宣教學的人,一定會知曉你手中這本書的合著者—保羅.赫伯特(Paul Hiebert)。無疑的,保羅.赫伯特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人類宣教學者之一,他對宣教學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二十一世紀。從他在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美國人類學領域的頂尖學府之一)任教,到1977 年加入美國南加州富勒神學院任教,到最後在美國芝加哥三一福音神學院任教十七年,赫伯特在宣教的多方面著作,使他成為二十世紀下半葉基督教宣教界最主要的人類宣教學者之一。

  赫伯特在印度出生和長大, 父母都是在門諾弟兄會差會(Mennonite Brethren Missionary Society)服事的宣教士。他將自己在宣教工場的成長經驗,加上後來在印度六年實際的宣教事奉,以及多次到不同國家的旅行經歷,帶到日後的教學工作和寫作中(包括十二本宣教學和人類學的著作和一百五十多篇相關文章)。赫伯特的教學和寫作,完全建基在發展四個重要研究領域(神學/theology、宣教學/missiology、人類學/anthropology、宣教行動學/praxeology)之間成功的協同作用上。要正確地結合這四個領域是一項極為費勁的工作,經常要跨越充滿可見與不可見的障礙。事實上,在過去兩千年,正是由於未能準確和有意地整合這四個領域,導致宣教運動未能傳播真正的福音,未能有效建立信徒又不剝奪他們自己的文化和民族性(想想看,多一個基督徒就少一個中國人),也未能建立健康和有活力的本土教會!

  其實,早在我就讀亞斯理神學院(Asbury Theological Seminary)接受神學訓練時,赫伯特的「釋經的橋梁」(Hermeneutical Bridge)對我理解「澈底和忠實地解經研究之重要性」,以及「它在當代生活和跨文化宣教背景下的適當應用」,就已經產生了形塑性的影響。唯有澈底認識聖經、正確地瞭解和解釋,並準確理解自己的文化或目標文化(包括形式和意義),才能夠建立有效的橋梁,把福音「鹽和光」的雙重動力,帶入我們自己以及所要接觸之目標人群的文化和傳統中。正如赫伯特在本書緒論中所闡述的:「聖經釋經學必須從聖經開始,為所有文化作出判斷,肯定善、譴責惡。這樣的釋經學必須在瞭解這些文化的基礎上開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知道被評判的原因為何。最後,聖經對每個處境的評價,必須傳達給那些生活在該處境的人,這樣他們才能聽到,並做出回應。只有這樣,釋經學的任務才算完成。」

  你手中這本書是絕佳的個案研究工具,有助於實現赫伯特長期倡導「釋經學橋梁」的構建。在介紹的六十二個不同個案中,每個案例都反映了跨文化工作者、當地教會及基督徒面臨的獨特挑戰。從索引中可以很快看到,每個個案研究都涵蓋了非常實際的挑戰:有效地呈現福音、準確地接受福音、忠誠地實踐福音。個案研究的價值幫助我們從純粹「釋經學橋梁」的理論探討,走向對宣教工作實際、有益、重要的應用階段。

  我覺得特別受益的是,赫伯特夫婦邀請全球基督教群體的許多人,特別是非西方的群體,為這本宣教學的個案研究做出貢獻!我還記得幾年前翻閱1910 年在蘇格蘭愛丁堡舉行的宣教大會記錄。本書中提出的許多類似問題,一百年前也是本土基督教群體和跨文化宣教群體所面臨的問題。然而,這兩份記錄之間的顯著區別在於:1910 年的記錄幾乎全是西方宣教士對當時緊迫的宣教問題提出的見解。事實上,在1910 年會議約一千兩百名的與會者中,只有不到二十名來自西方基督教群體以外的地方!但在赫伯特夫婦的書中,我們有機會聽到全球基督教群體對當今各地教會所面臨神學、宣教學、人類學和宣教行動學的挑戰,貢獻了獨特而重要的見解。因此,雖然1910 年的會議缺乏來自當時所謂「年輕教會」的建設性意見,但經由本書,我們如今有了來自「主體世界教會/MajorityWorld」對二十一世紀全球基督教群體面臨之挑戰的重要見解。

  最後,請允許我特別就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的華人宣教運動,補充一點個人的看法(我相信這本書將對華人宣教運動大有裨益!):雖然我們感謝神,近兩個世紀以來,西方主導的基督教宣教工作(包括無數宣教士犧牲生命,以及他們不同方式的生活和事工)為我們的道路點亮一盞明燈,然而,現在是全球華人教會站出來,與普世宣教運動並肩作戰,以實現耶穌基督大使命的時候了。我認為,這種參與也需要包括獨特的華人視角,對普世宣教運動面臨的宣教趨勢和挑戰做出貢獻。我確信,唯有每個民族都有機會對這些問題貢獻獨特的民族觀點,我們才會真正看到耶穌基督福音的豐富性。因此,我渴望看到華人宣教士寫出宣教學書籍的那一天,這也將有益於普世教會,並在世界各地被神用來擴展祂的國度,直到地極!

戴繼宗 博士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院院長

推薦序2
基督教在多元文化脈絡下如何自處?


  自從小組教會運動普及以來,每次應邀到教會講道,除了給題目、經文、金句、大綱之外,常常被要求給二至三個討論題目,讓會友聽完道之後,可以在小組當中討論,讓每個人有機會表達自己對經文的理解與應用。我自己也常常在職場人士的分享當中,學習到很多作為全職傳道人或宣教士沒有讀出來,或是沒有想過的觀點。在同文化處境中尚且如此,在跨文化場域事奉時,就更能用驚喜連連來表示了。

  在醫學界,面對疑難雜症時,醫生除了研讀最新學術期刊,也可以集合不同科的醫生集體會診、辯證論治。政治場域更是複雜,再英明的領導人都要集思廣益,聽取幕僚、顧問的建議。其實,只要牽涉到多元的個性與文化,人們對同一件事就會有五花八門的見解,也因此,世界頂尖的哈佛大學率先在商學院與法學院成立了個案研討學院,用個案研討的方法來教學、研究。赫伯特夫婦所編寫的這本《宣教案例研究》就是在這種呼聲之下誕生的,雖然這本書的原著是寫於1986 年,卻不顯得過時,因為案例來自世界各地的宣教工場,傳統的宗教文化影響仍然根深柢固。書中提到:「我們需要一種能夠處理文化傳統差異的釋經學方法。太多時候,福音派在理解和應用聖經時,都是以歷史和文化的角度。但我們要如何處理這些文化的差異,並保留神學的絕對性呢?」而這正是傳統神學院裡面的教學比較欠缺的,也是我個人努力耕耘的部分,因為宣教的棒子傳到華人手中,要在城市的環境生活和事奉,我們必須瞭解城市的結構和生活方式。要服事部落的人,我們也必須瞭解他們的語言和文化。

  其次,在任何地方服事,我們除了熟讀聖經,在神學、宣教歷史與人類學等方面必須廣泛涉獵外,最終要能結果子就必須依賴聖靈的工作,並且相信聖靈會在所有信徒的生活中工作,並引導世上的萬族,以適當的文化方式,回應聖經的教導、面對特定的文化處境做主的門徒。

  最後,我們必須在教會群體中檢驗我們的詮釋。近百年來,我所屬的差會「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服事世上的萬族萬民,處理各式各樣聖經翻譯的難題、基督教的倫理道德如何深入落實到各部落和都會的處境,我們深深體會到:教會是聖經詮釋的群體,是永生神立約的對象,是神奧祕事的管家,聖經的教訓要在這群體中找到接地氣的意義和應用。然而,這個群體不僅包括今天現代的教會,也包括歷世歷代的聖徒。各地各方的信徒也會像河流慢慢匯集,並豐富這個奧祕的主流,並平衡掉極端主義或者異端邪說。

  作者說:「一個好的個案研究的核心問題,不會有簡單的解決方案,或非黑即白的答案。如果聖經的教導在這種情況下是明確的,那就不會有需要研究的個案了,我們被呼召只需要去服從就好。但在許多情況下,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基督徒對各種解決方案,也都存在分歧。」在個案研究的方法中,解決方案是由所有參與者來共同制定的,不是由某個權威人士給出答案。

  不論您閱讀本書的動機是出於好奇、想知道基督教在多元文化脈絡下如何自處?或者想預備自己從事跨文化的福音溝通,或者想選一本參考書作為福音處境化的個案研討和教材,這本書都是首選,本人鄭重推薦。

邱顯正 博士
華神宣教學助理教授及宣教中心主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