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強兵之後:中國的百年復興及下一步

富國強兵之後:中國的百年復興及下一步
定價:520
NT $ 411 ~ 458
 

內容簡介

Wealth 富國
Power  強兵
這個務實的、講究手段的國家,在取得富強後,
會把自己的國家力量投射到何方?
長達一個世紀的邁向現代國家的長征真的能抵達終點嗎?

  ※本書為改版

  中國跌跌撞撞地走過帝王統治、軍閥割據、共和制和共產主義已經有一個半世紀,而其領導人的統治思想歷經封建主義、法西斯主義、極權主義和資本主義,但這些相互衝突的體制和意識形態都未能定義中國。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中,唯一永恆不變的價值,就是追求「富國強兵」這一法家箴言。

  十一個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因此被作者召喚出來,輪番出場,接力走完中國追求現代性復興大戲的漫漫長征。他們分別是魏源、馮桂芬、慈禧太后、梁啟超、孫中山、陳獨秀、蔣介石、毛澤東、鄧小平、朱鎔基和劉曉波。而到了習近平時代,在中國夢和大國復興的口號下出現了巨大的裂痕和不確定性。

  賦予西方塑造現代性的「自由、平等、博愛」,換到形塑現代中國,則變成了「富有、強大、榮耀」。因此,這個務實的、講究手段的國家,在取得富強後,會把自己的國家力量投射到何方?長達一個世紀的邁向現代國家的長征,真的抵達終點了嗎?

特別推薦

  賦予西方塑造現代性的―――――――「自由、平等、博愛」
  換到形塑現代中國,則變成了――――「富有、強大、榮耀」

  全球矚目:
  習近平掌舵的中國會駛向何方?法家箴言透露玄機!
  世人疑問:
  如果中國人追求的只是富國強兵,那麼它可以獲得全球尊重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夏偉(Orville Schell)


  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紐約)主任。他畢業於哈佛大學的遠東歷史系,並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中國研究的博士學位,他也曾以交換學生身份就讀於台灣大學。夏偉出版過十多本著作,其中有大部分是關於中國。他也是《紐約客》、《大西洋月刊》、《紐約時報》、《國家》、《洛杉磯時報》、《連線》、《新聞週刊》、《中國季刊》和《紐約時報書評》等眾多雜誌的長期供稿人。

魯樂漢(John Delury)

  美國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副主任。他畢業於耶魯大學現代中國史博士,也是一位年輕的研究朝鮮問題的專家,他目前在韓國延世大學國際關系任教,並經常在主要媒體上發表關於中國和北朝鮮的研究評論。

譯者簡介

潘勛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研究生。目前為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的撰述委員。譯有《野心時代》、《鴉片戰爭》、《性的歷史》、《達文西密碼大揭密》等書,合譯有《賓拉登的聖戰工廠》、《欲望植物園》、《活出歷史-希拉蕊回憶錄》、《我的人生-柯林頓回憶錄》、《世界是平的》等書。
 

目錄

【導 言】富國強兵
 
【第一章】行己有恥/魏源
靜海寺
帝制中國的極點
重返經世致用
鴉片戰爭與屈辱求和
知己知彼

【第二章】自強/馮桂芬
廢墟
內憂外患
校邠廬抗議
兵工廠與學堂
 
【第三章】中體西用/慈禧太后
龍夫人
同治
慈禧的戰爭
明治的反襯
變革的危險
太后遲暮
 
【第四章】新民/梁啟超
墓地
東亞病夫
嚴復的啟發
新民
唐人街
失敗的政客
巴黎
重返儒家
 
【第五章】一盤散沙/孫中山
夏威夷的老校堂
成長於邊陲
以不是日本人為恥
丹佛的頭條新聞
反帝國主義者
文化上保守
三民主義
訓政
列寧來求愛
中國救世主的遺產
 
【第六章】青年/陳獨秀
孤獨辭世
事出有因的叛逆
愛國者
新青年
德先生與賽先生
創建共產黨
四川的老學究
 
【第七章】統一/蔣介石
委員長茶會
黃金十年
日本與黃金十年的終結
蔣的陰陽面
不平等條約與反帝主義
中國之命運
先訓政再民主
孔子遇見列寧和墨索里尼
丟掉中國的人
 
【第八章】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毛澤東(之一)
革命聖地
父與子
心之力、鍛煉身體與英雄主義
來到北京
建黨人物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不破不立
矛盾
延安
整風運動
為人民服務
 
【第九章】不破不立/毛澤東(之二)
天安門廣場
一窮二白
不斷革命
大躍進
暴風雨之間的寧靜
文革的高潮
季辛吉來北京
游擊戰士的遺產
 
【第十章】黑貓白貓/鄧小平(之一)
德州的中國牛仔
救中國
毛的小兄弟
第二號走資派
恢復秩序
四五運動
解放思想
民主牆
第五個現代化
四項基本原則
致富光榮
經濟民主
小平你好!
 
【第十一章】動亂/鄧小平(之二)
德先生要民主
中國不適合民主
天安門的動盪
民主的感受
大屠殺
放逐異議者
鄧的敗退
南巡
敬鬼神而遠之
 
【第十二章】入世/朱鎔基
開放
浦東
鄧的傳人
大中央集權者
國家資本主義
貝爾格勒的炸彈
阿基里斯之踵
國強,民富
 
【第十三章】沒有敵人/劉曉波
黑馬
絕食的藝術家
一連串被捕
普世人權
中國奇蹟
活在真相裡
二十一世紀的民族主義
金牌主義的鴉片
網路上的真相
零八憲章
審判
諾貝爾的救贖
 
【結論】復興

 
 

內容連載

第三章
中體西用 慈禧太后
 
太后遲暮
 
孔子說過一句著名的話,認為到了六十歲,君子應該能從心所欲,不踰矩。(譯注:作者在此有誤,子曰:六十而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慈禧太后到了六十多歲,似乎變成從心所欲的高手了,而踰不踰矩則是另回事。至於精神寄託方面,她不仰仗泛道德的儒家思想,而奉行講究儀式的佛教。她篤信宗教還滋長了自己的虛榮。她愛拍照,多幀顆粒粗大的黑白照片捕捉下她打扮成觀音菩薩,簇擁在她周遭的宦官們也都穿上僧袍。有一次,慈禧向她的女官兼外語通譯德齡說:「我不高興的時候就會扮觀音,所以衣服也是現成的,每次我扮了觀音,我就想我是觀音啊,要以慈悲為懷,這樣就舒服一些。等照了觀音像之後,我就可以時時拿出來看看,告訴自己,我是觀音,要大慈大悲。」(譯註:摘自德齡所著《清宮二年記》)
 
只是,晚清時代把慈禧太后跟「大慈大悲」美德連在一起的人,大概不會很多。即使是尊敬她的德齡,都暗示慈禧性格有幾許殘酷,「每當他們不能回答,或者是他們知道的比太后少的時候,我們總可以看出太后非常得意。」她顯然體會到陣陣抑鬱,對德齡說自己「一切失望透頂」。而她經常暴怒起來。一位清朝官員目睹她發怒,形容她火氣爆發的樣子為:雙眼「射出異光;顴骨突出,額上青筋暴露,張口露牙,彷彿脫臼。」(譯註:吳永)
 
一切籠罩在慈禧頭頂的烏雲,乃因她是女人,儒家認為這太不成體統。為了遵循儒家歧視女性的偏見,慈禧主持朝議,與她軍機處的大伯小叔們討論時,必須「隔簾」,她一定很好奇:若自己是鬚眉男子,宮廷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傳記家華納(Marina Warner)推測,慈禧會喜歡如曾國藩、李鴻章之流的「士大夫」,原因在「她生命中那些男人──她性無能的父親、縱情放蕩的丈夫、孱弱的兒子,還有幾千名圍在她身邊的宦官──都讓她渴望男人的剛健、英勇與強壯」。只是到最後,慈禧唯一可靠的模範男性只有她自己。德齡在《清宮二年記》裡寫道:「但是太后喜歡做男人,要我們都用男性稱呼她。」
 
在宮中,慈禧的自信因周遭人的奴膝婢顏而變強。只是她一生最後十年,為了爭取帝國民心士氣,她奮戰不已,卻難阻劣勢,而一八九八到一九○一年爆發的「拳亂」,使得大清國運一去不返。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411
  2. 新書
    79
    $411
  3. 新書
    79
    $411
  4. 新書
    79
    $411
  5. 新書
    79
    $411
  6. 新書
    85
    $442
  7. 新書
    85
    $442
  8. 新書
    88
    $458
  9. 新書
    88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