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16年全球經濟情勢不佳,2015年年底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連續五次下修全球經成長率的預測,估計2016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會比2015年減少0.1個百分點至3.1%,並對經濟持續停滯提出警告。
表現較好的美國,經濟雖然已經回到成長正軌,聯準會(Fed)並於2015年年底啟動升息循環,但經濟復甦的力道始終未如預期強勁,也讓一直高喊要升息的Fed遲遲不敢動作。而中國正處於結構改革時期,成長力道明顯低於過往,自保有餘,但推動全球經濟成長力有未逮。歐盟及日本情況也不好,這兩大經濟體仍在加大寬鬆貨幣政策以提振成長。同時歐盟內部政治風險提升,「英國脫歐」之後,民粹主義(Populism)正在抬頭。日本通貨緊縮疑慮再起,迫使日本央行提出全球首創的「質化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onetary Easing, QQE)貨幣政策。
影響所及,全球貿易市場交易走緩,台灣出口連續17黑,使得2016年年初以來,行政院主計總處及國內主要經濟預測機構紛紛下修經濟預測,加上蔡英文總統甫就任,新政策的推動與落實尚未成形發酵,也為經濟成長增添不確定性,2016年經濟成長率僅是勉強「保一」。
展望2017年,全球經濟情勢仍未明朗,仍存有許多的不確定性。首先,川普從美國總統大選勝出,並表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重建製造業、提高關稅等保護主義思維,美國政策走向將是左右全球經濟的關鍵。
其次,繼「英國脫歐」之後,義大利「修憲公投」執政黨慘敗,主張退出歐盟的在野黨恐將趁勢而起,加上2017年法、德兩國都將舉行總統大選,政治風險不容小覷。
此外,IMF估計2016年全球貿易成長率僅剩2.3%,是過去15年來首次低於全球經濟成長率,加上各國反全球化的情緒逐漸升溫,高度依賴出口成長的台灣經濟應戒慎恐懼。
所幸亞洲新興市場的成長動能依舊強勁,雖然這些開發中國家同樣也受到國際經濟情勢的波動衝擊,但結構性的改革政策落實,包括基礎建設的興建、區域內貿易准入障礙的減少、勞動市場制度的改善等都成為經濟持續成長的關鍵。IMF預測2017年亞洲經濟成長率將維持在5.3%的水準,不含日本及亞洲四小龍的亞洲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率高達6.3%;而亞洲開發銀行(ADB)則認為排除日本之後,亞洲整體經濟成長率仍有5.7%。
整體而言,2017年國際經濟情勢尚未撥雲見日,台灣經濟風險仍存。根據本院2016年11月初公布之預測,2016年經濟成長率估計為1.17%,2017年GDP成長率預測為1.65%,較2016年成長0.4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