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有心的人,有心的書
1
每年教修辭學,我都愛問學生一個問題:中文寫作與英文寫作最大的差別是甚麼?同學搜索枯腸,期望「想」出一語中的、意簡言賅的答案。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中文寫作用中文寫,英文寫作用英文寫。語言不同,用詞選句的方法也自不相同。學習寫作的人,如果根本不知道中文到底「好」在哪裏,即使經歷最深刻,感受最真摯,也根本不可能寫得出優美而動人的文章來。本書把「美妙的中文」放在首篇第一部分,接下來是修辭、表達,最後才是選材與布局謀篇,內容排序與一般教寫作的書不太一樣,相信深意匪淺。作者蔡益懷博士曾任報社編輯,編校過不少記者的文章,又寫了很多文學作品和文學評論,近作《小說‧開門》更大談寫小說的方法。蔡博士多年來流連於寫、論、改之間,縱橫於斟、酌、斷之際,這個排序,表達了寫作的基本態度,像在語重心長地勸告有志於學習寫作的人:要寫作,先打好根基,好好認識中文吧。
談寫作的書,有的寫得過於主觀,有的則是太客觀。過於主觀的書,作者只談自己的寫作經驗,從經驗指引出寫作的方法。問題是:如果缺乏如作者的豐富經歷,則其他人難以仿效。太客觀的書,把寫作看作演算公式,教人一個步驟接一個步驟完成相關寫作程序。這些書有點像公開試應試秘笈,如果學了箇中秘技,寫出來的文章肯定千篇一律。本書卻是作者多年來在寫作路上作最深切的體會,既是個人的經驗談,又運用了修辭學與寫作學的架構,有系統地分析寫作時每個環節須考慮的情況,而描述的重點不在介紹客觀的形式,也不純然是主觀的分享,而是引導讀者如何用心去體會前人的佳作。這種融和了主觀與客觀的做法,正是本書另一優點。讀畢全書,則庶幾掌握了寫作的相關觀念,至於能否寫得一手好文章,則要看每個讀者能否「學而時習之」了。
本書雖然分為「寫作篇」與「導讀篇」兩個部分,每篇之中又分為若干「章節」,但全書是有機整體,各章節之間有着作者的神思與內在的聯繫。讀者如果只單看其中一兩個主題,便會如瞎子摸象,掌握不了寫作的真諦。這種內在的神思可以從兩方面看到,第一是全書內容的排序(這在前面一段已經提及),第二則是從全書大量引用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例子看出。作者分析作品的文字沒有過多的理論,往往只以三言兩語點出作品特色;透過旁徵博引,務求從多個角度讓讀者感受作品所呈現的寫作方法。本書這個特色,或許正符合宋代理學大儒朱熹「格物致知」的想法:「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免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
學習寫作,何嘗不是這樣?只要多讀優美的文學作品,到能夠豁然貫通的時候,則所有作品裏裏外外的優點缺點都能夠明白,而自己的寫作修為,也會因而到達新的境界。蔡博士在書中所引用的例子,正是過去這些年來他在學習寫作的路上所讀過的作品。這些作品當日如何「培養」蔡博士這位寫作先進的心,今天也一定能夠「造就」各位讀者後學的筆。
2
我常在想,一個人,要認識另外一個人有多深,才能為對方寫序?而對方,到底要認識這個人有多深,才敢請他寫序。孟子說:「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而此刻的我則認為:「讀其書,寫其序,不深知其人可乎?」我跟蔡博士相交日子並不長,但他給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對工作有心,對人有心,而對他人生最重要的事業 寫作 最是有心。
這本書,是有心寫作的人有心寫給有心學習寫作的人看的。
邱健恩
二〇一六年八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