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推動台灣向上提升的隱形冠軍
我擔任朝陽科技大學校長業達11年之久,在我的辦學理念中,一直認為應用型的科技大學要有一個核心精神,就是「產學發展」;朝陽重視建構產、官、學、研合作機制,推動產學合作,提升研發質量;推動「創意、創新、創業」三創教學特色;並精進教學品質,強化學生專業實務能力,以落實「畢業即就業,上班即上手」的就業競爭力。因應產業快速變化,企業極需創新,學校師生將可作為創發後盾,而本校透過落實的三創教育深化校內教師創新能力,使教師更有能力培育創新人才,同時也作為企業成長的重要後盾。
「個案教學」是朝陽管理學院積極發展的教學方向,而成為產業發展與企業成長重要後盾,更是朝陽管理學院的重要角色與定位。本書中的三個台灣個案,都是典型的台灣產業隱形冠軍,在他們身上隱藏著台灣產業的精實經營、持續創新與不斷學習的企業精神。中國四云奶蓋貢茶施瑞峰總裁、新益美黃村煜總經理與德昌營造黃政勇董事長,都是本校管理學院優秀校友,也都是與我熟識多年的企業朋友。由他們所帶領的企業都運用著一種洞燭先機的經營方式,透過各層級的創新策略,帶來不同於競爭者的差異化優勢,並領先同業走出不同凡響的事業成就。而這三家企業不僅在各自的產業中展現追求卓越與更上一層樓的企圖心,也在事業版圖的里程碑上,不斷突破與創新。
另外,這三家企業皆具備企業社會責任的精神,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並能回饋社會,懂得善用學界資源,也將業界資源導入學界,將學校當作企業人力資源的搖籃與推手,透過高階主管的學習過程,提供事業經營診斷與進步的動力,透過學界資源的培訓,強化高階主管對事業版圖擴張的共識與解決方案,提供他們在事業擴張時,無止境拚搏與探索精進的動力。
如中國四云奶蓋貢茶與新益美等企業,都提供本校管理學院所屬教師赴企業專業服務與產業深耕的機會,借重教師的專業強化經營實力。而本校深耕的教師,不僅能透過產業問題的研討與解決問題的實務經驗,快速吸收當前產業現況資訊,也能透過對市場需求的研究,而豐富其教學內涵,更能將企業實務透過撰寫教學個案的方式,將產業實務第一現場重現在教室,以更生動的語彙闡述企業的經營實務與專業。
中國四云奶蓋貢茶是已在大陸成功發展版圖的台資企業,透過掌握快時尚與微幸福的市場趨勢,成功捉住大陸消費者的口味,在大陸地區以四云奶蓋貢茶的高品質形象業已深植人心;此種經營模式,不僅成功複製台灣管理經驗,也懂得因地制宜建立集團在大陸等海外事業版圖,發展至今,已成為國際性品牌,展店遍及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並自2013年起連續兩年,被新加坡推選為最受歡迎的飲品品牌;即使行銷能力被世界公認最強大的韓國,消費者也在2014年推選四云其為最受韓國歡迎的茶飲品牌。中國四云奶蓋貢茶的高階團隊,先後在本校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與博士班進修,每個階段的進修,都結合其企業的版圖擴張成長,若說本校管理學院已成為該公司的成長動能,一點都不為過。台灣與大陸的市場環境與特性有著極大差異,中國四云奶蓋貢茶如何在這差異中發展出一套能適應當地加盟的管理模式,確實是一大挑戰。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創新的加盟政策中帶動擴張與成長?為了掌握支撐品牌的品質水準,公司又是如何透過資訊系統與溝通平台進行跨店管理?為提升競爭力,公司又是如何達到價值共創與共享?這些都是在中國四云奶蓋貢茶個案中能夠獲得解答的重要議題。
新益美有別於過往常見,不將團隊成員鎖定對財富與成功具有迫切渴望的年輕人,該公司以中高齡、想再創事業第二春,且重視人生價值的熟齡族群作為對象,團隊成員定位為追求健康生活的創業者,運用組織文化的創新策略,透過三項價值提案創造熟齡族群人生的新可能性。從他們曾創下的單月新台幣1.4億元的超額業績表現,可知市場對其定位的支持與認同。工作、生活、學習三位一體的組織文化,反映目前市場對於追求人生平衡的渴望,新益美看到熟齡者的內心最深層的需求,也提供其重拾工作成就並自我證明的二次機會。
德昌營造先後承造日本安藤忠雄設計的安藤美術館,以及后豐大橋重建工程等,屢次獲頒優良營造之殊榮。從安藤美術館的合作中,驗證其營造品質已能與日本工藝並駕齊驅,德昌營造是如何維持營造品質,從該公司與本校企管系研究團隊共同開發的BIM專案管理表單暨執行程序,便可窺知一二。其致力於不斷精進與創新的企業精神,更懂得整合學界研究資源,創新企業的作業模式。德昌營造個案分享的是該公司如何整合各方專案團隊,在最短的時間內,運用一頁管理工具達到有效率協同合作,以精準執行營造流程中的每個階段與環節,我們從此戰術創新的個案中,將能提供另一種角度的管理實務。
在這個經濟瞬息萬變、新科技顛覆產業的時空中,中國貢茶、新益美、德昌這三個隱形冠軍的經營實務分享,將能帶來激勵人心與增強公眾信心的效果,讓人看到台灣經濟的前景與未來。這三個個案的經驗,也彰顯像朝陽這樣的科技大學在產業競爭日益嚴峻的今日,如何扮演支持產業的角色,也為其他應用型的大學帶來示範性的效果。
朝陽科技大學前校長/天生講座教授 鍾任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