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我堅持,我書寫--致秀玲
我和秀玲認識於上個世紀末,千禧年來臨之前,算一算,至今16年有餘了。 那時候,我們都是文學創作的愛好者,同入阿盛寫作私淑班學寫作。每個週三或週五,一群青年男女在中和將就居溫暖的燈火下,以熱烈的求知慾望,親炙文學的國度。那時候,世界是鵝黃色的:一段精闢的文句,兩行美妙的雋語,都能引發心靈的共鳴。同學們或賞析,或各自抒發己見,也總能觸發各種思想的漣漪。
那時候,秀玲剛從研究所畢業,還未進入教職,給人的印象總是純樸中帶著一點高雄人的熱情。而她的文章也總是和和暖暖的,帶著一點未經世故的天真。隨後,同學們陸續有人寫出成績,相繼出了書,成為作家。王盛弘、我、黃文成、許婉姿、賴鈺婷、鄭麗卿、薛好薰、石芳瑜、陳栢青、蔡文騫等,十幾年來,阿盛老師的寫作私淑班除了培育廣大的文學人口外,對於作家養成的成績,在台灣,應該是數一數二的了。
但秀玲卻不在這樣的梯隊裡面。期間,耳聞她結婚了,在聖約翰大學擔任教職,又耳聞她生小孩了。在創作的追求歷程裡,我可以理解這樣的生活對於一個女性的負擔,婚姻、工作、子女;人家的媳婦和爸媽的女兒,幾乎忙不完的瑣事,理所當然會讓創作荒廢下來。一度,我曾以為,秀玲是不可能寫作了。
然而她堅持下來了。在身為主婦、老師和母親的角色縫隙間,細瑣到不能再細的時間裡面,秀玲始終堅持著,用文字作為她抒發生命的出口,累積成一篇篇散文,成為她和社會交流的渠道。當我在高雄文學獎看見她的〈藍色車頭的發財仔車〉得獎時,心頭頓時有一份欣慰:「是的,她還在!」我們每個人都還堅守著各自的領域,並且沒有背棄當初想要創作的初衷。即使路途不順,即使沒有像才華洋溢的新銳作家一樣,備受各方期待。
但在這本散文集裡,我看見了秀玲的成長。她的文字依然樸質,思路卻更順暢。題材也隨著他人生閱讀成長,變得更加寬闊了。全書以「情、味」二字貫穿,是散文傳統裡最道地的命題。卷一曰「營生情調」,寫她高雄父親肩負家計的辛勞,和新住地三重一帶的營生百態。卷二「調理情味」,寫生活裡的親人、朋友,所思所感。卷三「講桌回味」,寫教職生涯裡的青春身影和現代教師的感受。
吳晟老師頗喜愛〈藍色車頭的發財仔車〉,說文章裡頭「家族生活的延伸就是這個社會勞動階級社會背景的縮影。」林文義老師在評語裡也說:「這篇散文,初讀平實、再讀深切、三讀則浮現甘苦、悲歡互見的殊異和溫暖。」的確,原生家庭和高雄才是秀玲用情至深之處,才能寫出動人的文章。
作為秀玲的同鄉同儕,我樂見這本散文集的問世。它不僅代表「書寫」作為一個女性生命出口的意義;也象徵了堅持到底的成果。對於被生活瑣碎之事折磨不堪的現代人,能夠堅持書寫和創作,終究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啊。
電影導演、作家
李志薔
序二
承載一世情
當我們面對現代散文作品時,有時竟也會陷入一篇篇扣人心弦的小說情境中,將作者所追述的往事與自己的親身經歷,重重疊影,直到交織成難分難解的生命成長圖景。到那時,我們都將陷溺於一股時代氛圍裡,身旁開始冒出許多令人沉醉的小氣泡,而每一顆泡泡將顯影出我們共同的回憶。
秀玲的散文就是這樣散發著強烈的生活氣息與故事魅力!她吹出一個又一個遙想當年的大小泡泡,濾掉了那時候的種種苦澀與心酸,只用愛與悲憫將我們包裹,讓我們隔離在成長歲月中,諸多窘境之外,當然這也是時間長流披沙瀝金的結果。我們時常因某些當下的事物,而觸動起童年以及青春歲月的歷歷往事,在鍥而不捨的追尋中,逐漸勾勒出那些往日情懷的輪廓。直到情節完全立體化地浮現,則我們內心深處潛藏的豐沛情感,便終於找到了一個歸宿,即使豐盈的回憶僅僅化為清冷的淚水,寫作這件事便像是一雙溫暖的大手,承接了多少年來,無從歸位的飄泊心靈。
感情的大量宣洩,也許總是在中年。那是一生中最脆弱,也是最堅強的時期。僅只於忽然意識到孩子已經長成,人生一半的歲月已飄散無蹤……,那也足以讓我們忍不住回頭看看往日的自己。此時若是伸手在逝去的年華裡擷取些吉光片羽,我們總會發現,往事何曾如煙?它一直待在伸手可及之處,等待的只是一把觸動靈魂的鑰匙。
是的,每個人都有那把隱藏的鑰匙,它幫助我們開啟了回憶之門。而最有意思的是,那不經意掉在每個人手中的鑰匙,都長得不一樣。有些人聽到一段蕩漾在空中的歌聲,便想起了曾經屬於自己的青春之戀;有些人在迎面吹來的寒涼秋意中,喚起了多少年來,不願傾聽,也不願細想的心聲……。而秀玲則是在一輛做生意的藍色車頭發財車上,看到了母親的攤販人生。其實我們每個人骨子裡都知道,沒有母親的堅持,就沒有今天的我們。母親,那始終努力生活的人,她生養我們,也教化我們,可是我們卻不是經常領悟到這件事情,對我們人生意義是何等重大!秀玲的寫作卻是打開這條路進而往前走,因為有了這個開端,那輛名為「回憶」的帆布篷鐵甲車便轟然啟動了!
車上有父親每天賴以謀生的冰冷工具,和五個活力十足的小淘氣們,彼此玩著大風吹,震得車身騰飛!而包裹在布篷裡的還有鳳飛飛的歌聲,以及母親的斥喝。多美的一幕動感畫面!但願人生就此停留,然而命運之神總是拚命往前行!於是鐵甲車繼續前進的每一秒鐘,都容納了更多的貧窮、超重的情緒,以及成長中處處打壓著我們的陰霾。
但是我們仍然要說,促使作家寫作最大的動力就在這裡了。她的故事彷若深秋豐收的累累果實,其中飽含著啃饅頭、嚼土豆、糖炒栗子、生菜與咖哩、葡萄二三事……等等在日常生活的嚼食中,娓娓而談關於爸爸和女兒、哥哥與祖父母、媳婦看公婆,已及追索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的回憶,匯聚成人生多滋味。而今成串成串、晶瑩飽滿地誘惑著讀者摘取、品嚐,和細細地體會。於是我們耽溺、然後陶醉,良久之後,才恍然了悟,原來這醉人的甘美,源於作家最真誠的回味。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國立宜蘭大學人文暨科學教育中心副教授
朱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