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教堂的藝術

發現教堂的藝術
定價:499
NT $ 359 ~ 695
  • 作者:理查‧泰勒
  • 原文作者:Richard Taylor
  • 譯者:李毓昭
  • 出版社:晨星
  • 出版日期:2016-09-1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4431633
  • ISBN13:9789864431632
  • 裝訂:平裝 / 272頁 / 17.8 x 25.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裡,就是教堂的入口!
  
  參訪教堂時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問
  ◎教堂彩繪玻璃上面的人物是誰?
  ◎上面的動物又代表著什麼?
  ◎為什麼教堂的空間要這樣規劃與佈局?
  ◎教堂的細部結構又意謂著什麼?
  
  教堂多的是讓人眼花撩亂的符號和影像,這些影像與符號都有特定的意涵,
  現在,帶著這本書,用心體會瀏覽教堂風景,您一定會發現,原來教堂真的不只是教堂。
  
本書特色
  
  近年來台灣人到國外自助旅遊的風氣愈來愈盛,到歐美系的國家時除了購物血拚之外,教堂也常是重要的景點之一,但缺乏導遊的帶領下,我們在觀賞教堂時只能走馬看花,對於教堂的符號,花鳥以及圖像上的人物除了讚嘆其精美之外無法了解其背後的故事,《發現教堂的藝術》以平實的文字與優美的圖片帶讀者領略耶穌、聖母、聖徒、十字架乃至花鳥魚獸這些在教堂裡出現的裝飾背後所代表的意義與故事,就算不是教徒也會被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與精巧的圖片所吸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理查.泰勒 Richard Taylor


  1967年生。牛津大學英文系、倫敦大學法律系畢業。目前定居於英格蘭南約克夏(south Yorkshire),並持續性擔任基督教文化特有符號、符碼的講師。

譯者簡介

李毓昭


  中興大學畢,曾任職翻譯社、貿易公司、百貨業,最後在出版界落腳,長年從事英、日文翻譯。譯作包括:《聖經名句》、《卡夫卡變形記》、《銀河鐵道之夜》、《老人與海》、《給討厭數學的人》、《世界種子》、《顏面考》、《女人要會說,男人要會聽》等等。
 
 

目錄

作者序
閱讀教堂:前言
第一章 教堂建築與陳設
第二章 十字架與耶穌受難像
第三章 上帝
第四章 耶穌
第五章 聖母馬利亞
第六章 聖徒
第七章 舊約
第八章 聖師、天使與抽象圖形
第九章 物、鳥與魚
第十章 植物
第十一章 字母與文句
第十二章 如何閱讀僧侶
附錄:使徒信經
延伸閱讀


 
 

作者序

  所謂「閱讀」教堂是指有能力詮釋教堂內部的圖像、符號和象徵,如今這種技能已屬鳳毛鱗角,連經常上教堂的人也未必具備。然而,教堂依舊是社區的重心,參訪教堂的人和以前一樣普遍。本書的宗旨是協助上教堂的人,不論是偶爾去教堂參觀或經常上教堂禮拜,也不論信仰的有無,都能藉由本書,在置身教堂中時感受到豐饒與深奧。基督宗教體系、教堂歷史,以及教堂建築都在教堂的故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會陸續在後面的章節擇要觸及。然而,本書的用意並不是在談論神學、歷史或建築。這些引人入勝的題材需要更多的探討,不是本書的篇幅所能容納。如果讀者對這方面有興趣,可以參考書底的建議書目。

  有時候語言是一種造成困擾的媒介,象徵和圖像可以在超越智識的範疇中派上用場。為了避免困擾,我必須先在此說明本書使用的一些措詞。

  教會(Church)/教堂(church)早期的基督信徒並不是在專用來禮拜的建築物裡聚會,而是在一般的聚會所或彼此家裡。因此,church這個字指的是基督信徒組成的團體。現今這個名詞仍帶有這個意涵,但同時也意味著信徒用來做禮拜的建築物。為了區分這兩者的意思,我會用大寫C來表示教會,至於一般的建築物,則是用小寫c。(譯註:中文版直接分開翻譯,以免混淆)

  耶穌基督「基督(Christ)」基本上等同於「彌賽亞(Messiah)」。Christ源自於希臘文Khristos,而Messiah來自於希伯來文Mashiach,兩者都可以翻譯成「受膏者」或「救世主」。雖然「耶穌」和「基督」這兩個名稱實際上在寫作或談到耶穌時可以互換,作家在提及他的人 時,傾向於使用「耶穌」,而在說到他的神 時,則使用「基督」。為了保持一致,我只使用「耶穌」這個名稱。

  聖母馬利亞天主教稱頌耶穌母親的英文全名是The Blessed VirginMary(榮福童貞馬利亞),或簡稱BVM,一般人簡稱為「聖母」。新教比較不重視馬利亞的地位,也較少使用這個稱呼。為了保持中立,也為了節省篇幅,我直接稱她為「聖母馬利亞」。

  天主教/羅馬天主教「天主教」(Catholic)這個名字所蘊含的西方教會傳統或信仰起源或據稱是沿襲自早期的教會,因此指的是許多教會持續已久的活 ,例如英國聖公會,而不只是羅馬天主教。舉例來說,羅馬天主教會實施的禮拜模式和英國聖公會實際上是幾無差異,因為兩者都是以源自於早期教會的傳統為基礎,而這傳統已經發展了幾個世紀。那些習俗都是「天主教式的」。我在指西方教會傳統的教義和習慣時會使用「天主教」一詞,而在專指羅馬天主教會時,就會直接說「羅馬天主教」。

  參訪一座教堂時,你無疑會看到本書所描述的每一個圖像,但是也有可能發現許多本書沒有提及的。由於幾世紀以來的流行更迭,教堂的裝飾千變萬化,有些簡單樸素,有些則是極為繁複,而其中含帶的意義也可能較不尋常。有一些會突顯當地出身的聖徒,或者贊助人、建築師所關心的精神或政治層面。本書的描述和解釋都是針對最尋常的圖像。
 
 

內容連載

教堂建築與陳設
 
神聖的層次
 
膜拜所都被安排在神聖度逐漸升高的地方。在耶穌的時代,耶路撒冷的希律王聖殿就是這樣的安排。周遭的最外圍院落是屬於異教徒,開放給猶太人和非猶太人。而較神聖的,只有猶太人才能進入的院落是兩塊內圍的場地,分屬於婦女和以色列人。更接近聖殿的是教士的院落,只有教士才能進入。聖殿本身分成外面的前廳和中殿,大部分的聖殿儀式都在這一區舉行。最裡面的聖所有布簾隔開,那是最神聖的內殿,亦即上帝的居所。
 
教堂也包含著不同等級的聖所,將空間分隔開來。分隔是始於教堂院落的圍牆。中世紀的「聖所」(sanctuary)是從教堂建地的邊界開始,罪犯一旦踏入就不會被逮捕。接著是教堂的建築物。建築物可能有個十字架直立在尖頂上,表示那是神聖的空間。如果再也沒有人在裡面做禮拜時,教堂會改成其他用途,十字架就會被取下。中殿是教堂的主體,會眾就是在這一區參加禮拜。再過去是高壇,通常有一級臺階和/或拱門與中殿區隔,通常設有唱詩班的座席。高壇後面是聖所,也是有臺階、拱門和圍欄與高壇分開,這裡面只有教士與隨員才可以進入。聖所裡面有一張祭壇。在天主教的教堂裡,祭壇上面或後方有個更神聖的小塊空間,那就是聖櫃—教堂本身最神聖的地方。
 
可是依照基督宗教的觀點,聖殿和教堂的最重要差異是,聖殿的內殿只有最高階的教士才可以接近,而在教堂裡,那裡是所有信徒共餐的休息處,因此所有會眾都可以接近( 在西方教會)。上帝與人類共處是基督宗教的重要教義,馬太福音中就有一段令人矚目的描述。馬太說,耶穌去逝時,分隔內殿和其他部分的布幔裂成兩半。這個故事有一個意義,就是耶穌的死摧毀了上帝與人類的分界。
 
方位
 
在西元前七十年希律聖殿毀滅之前,專用的猶太教堂很少。耶路撒冷的聖殿是宗教生活的中心,除了聖殿,聚會的場所也包括私人住宅和公共廳堂(猶太教堂的英文字synagogue原意就是「聚在一起」)。早期的教會也沿襲同樣的做法。可是有了專用的建築物之後,很快就發展出共通的模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2
    $359
  2. 新書
    74
    $370
  3. 新書
    79
    $394
  4. 新書
    79
    $394
  5. 新書
    79
    $394
  6. 新書
    79
    $395
  7. 新書
    85
    $424
  8. 新書
    88
    $439
  9. 新書
    9
    $449
  10. 新書
    $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