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開始享受獨處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開始享受獨處
定價:280
NT $ 125 ~ 432
  • 作者:莎拉・梅特蘭
  • 原文作者:Sara Maitland
  • 譯者:徐昊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6-09-1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367532
  • ISBN13:9789571367538
  • 裝訂:平裝 / 240頁 / 13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我們使用越來越多的社群媒體,
是因為我們都在避免孤獨。

  亞里斯多德說:「極度幸福的人很少是孤獨的,因為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本質上仍想要與他人一同生活。」──真的是如此嗎?

  1976年,藏傳佛教傑尊瑪丹津・葩默(Jetsunma Tenzin Palmo)在喜馬拉雅山的山洞裡頭住了二十年,仍然保有健康與活力,至今仍不斷爭取佛教女性的宗教權。

  2005年,艾倫・麥克阿瑟(Ellen MacArthur)打破單人帆船環球紀錄,自己獨處71天14小時18分又33秒,不凡成績獲英女王策封為爵士。

  1929年,美國探險家理查・柏德(Richard Byrd)獨自飛越南極:「我想要完全體會孤獨的滋味究竟有多美妙。」

  在英國,有超過一千三百萬人如果身邊沒手機就會產生焦慮和恐慌──
  現今社會對個人自由及個人主義的重視達到歷史高峰,
  但為什麼「孤獨」依舊被視為負面、對獨處的恐懼又從何而來?

  作者莎拉・梅特蘭追尋孤獨的歷史,從啟蒙時代到浪漫主義,從羅馬帝國到二十一世紀,看見人們亙古以來如何形塑並面對孤獨;加以提出八個練習獨處的輕巧方案,你便可能會開始喜歡上獨處,並開始感受到獨處的好處與樂趣。

  梭羅說:「你永遠找不到一個比孤獨更讓人怡然自若的伴侶。」──試過了就知道。

  ◆

  ▍人生學校 ▍The School of Life ▍

  「人生學校」的全新系列自助書籍,帶領我們深入探討生命最為棘手的議題,內容充實、深具實用性且療癒人心。本套書也充分證明了「自助」二字並非膚淺無深度或過度理想性的代名詞。──人生學校創始人|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人生學校教導我們如何用更新穎的方式取得無價的人生智慧。──《週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系列書籍致力於探索生命中的大哉問:「如何找到實現自我的工作?」「人類能否知曉過去?」「人際關係為何難以掌握?」「若是我們能改變世界,需要做出改變嗎?」人生學校的總部設立於倫敦,並在全球廣設分部,致力提供課程、療程、書籍及相關服務,試圖幫助學員開創更為圓滿的人生。雖然無法盡善盡美回答所有的問題,但期待能引導各位透過哲學、文學、心理學及視覺藝術等多元的人文思想,刺激啟發、滋養並撫慰人們的生命。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莎拉・梅特蘭|Sara Maitland


  生於一九五○年,英國作家,曾就讀於牛津大學,現居住於蘇格蘭加羅威。

  著有多本科幻小說,包括榮獲毛姆文學獎的《耶路薩冷的女兒》(Daughter of Jerusalem),以及《沈默之書》(A Book of Silence)《森林的耳語》(Gossip from the Forest)等數本非小說類書籍。

  莎拉・梅特蘭個人網站:www.saramaitland.com。

譯者簡介

徐昊

 
  台大外文系、師大翻譯所畢業,興趣為(獨自)旅遊、運動,
  藉由語言與文字穿梭於不同文化之間,探索其中的差異和樂趣。
  現為喜歡享受孤獨滋味的自由譯者。
 
 

目錄

CHAPTER 1|INTRODUCTION 【前言】:在享受獨處之前
CHAPTER 2|追尋「孤獨」的歷史
CHAPTER 3|找回對「孤單」的平衡態度
CHAPTER 4|獨處的快樂:練習獨處的八個方案
CHAPTER 5|CONCLUSION【結論】:一場屬於你的冒險

延伸閱讀
 
 

前言

在享受獨處之前


  你打開了一本書,一本「宣稱」會教你怎麼獨處的書。

  為什麼?

  要獨處相當簡單,不用書也辦得到。以下便是幾個簡單的方式:

  走進浴室,鎖門沖澡,這就是獨處。
  
  開車(或走路、慢跑、騎腳踏車、甚至是游泳)到某個地方,這就是獨處。

  半夜醒來(睡覺時當然是完全獨處的,就算你的枕邊躺了另一個人,你也完全不會意識到他的存在,所以就先暫時別管這件事),別打開燈,坐在黑暗之中,這也是獨處。

  我們稍微把範圍擴大一些。想想一些通常會有其他人陪你進行的活動:看電影、上館子、鄉間漫步甚或是出國旅遊等等,如果只有你一個人的話呢?

  事先計劃一下,其實沒有那麼困難,你絕對知道要怎麼做這些事情。

  那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你要讀這本書?

  當然了,我沒辦法回答。至少我不知道你個人的答案,但我想得出幾個可能動機:

  因為某些原因(有好有壞,最糟的情形則是喪親或喪友),你一般的社交圈解散了;你必須面對意料之外的孤立局面,你擔心自己的資源不足,因此勇敢地嘗試些可能選項。你將會加入目前數量快速增加的一種群體:英國的獨居比例自一九六一年至二○一一年,已從十二%成長至三十%。

  你熟識的人選擇了較為孤獨的生活方式──而且他們沒找上你,自己一個人去進行了某些活動,時間可能長、可能短;你沒辦法覺得吃醋,因為他也沒有找上其他人;你只是有點擔心;你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麼奇怪的事,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你想要完成某件你重視的事情。很可能是某種創作,但是你發現自己難以專心;三不五時的干擾、他人的要求、忙碌的行程與社交生活、無止盡的聯絡來往讓你幾乎不可能集中注意力。你意識到除非能夠獨處,否則你不可能專心完成這件事,但你又不知道要怎麼獨處。

  你想完成某件非自己一個人完成不可的事情,(單人帆船、獨自登山和隱居山林是三個常見的例子,不過也有其他可能)。你不習慣一個人、但又非一個人來進行不可,所以你想要瞭解該獨處。這類的人應該比較少;真正想做這種事的人大半都有相當的經驗,而且早已在進行計劃前就習慣一定程度的孤單。

  你逐漸地發現自己不太喜歡身邊的人,但又覺得自己離不開他們,而且不可能改變這個局面;你覺得不管人際關係再貧乏、再沒價值、沒意義,都比缺乏人際關係、比孤單一人還好,但是你又有點動搖。

  你或許對生態與大自然有興趣,而且開始有想要一個人走進大自然的想法,但不知道為什麼,你覺得這樣做會讓你脫離社交生活,於是想找些合理解釋。

  你或許也是勇於體驗生活的人,因此你認為必須在專心一致、不受社會習俗與規範保護的情況下探索,你同意美國上將兼探險家理查・柏德(Richard Byrd),他曾解釋自己為何要獨自在南極冰冠度過一九三四年的冬天:「我的目的就只有體驗;我想要完全理解那種感受……完全照我所選擇的方式生活,能使我順從的只有強風寒夜、而非其餘外物,我只遵從我自己的法則。」當然,你不需要大老遠跑到南極洲就可以完成這個目標,只是你必須進入自己的內心深處。你覺得若沒有與自己獨處的經驗,人生就好像少了一點什麼。你想瞭解,在這般孤獨下可能會碰上什麼樣的感覺。

  你有種自己也說不清楚的感受,感覺好像少了點什麼。你有種缺了一角、說不上來的揪心感覺,好像人生當中還有點不同的東西,好像有點可怕、但又有點美麗。你知道好幾世紀以來、來自各種文化、各個國家的人都曾經找到過這樣東西,而且通常都是獨自找到的。仔細想想,獨處其實簡單得可以,你閱讀這本書並非因為想學會獨處,而是因為想知道為何自己「想要獨處」;為何獨處這個主題會讓你產生渴望、卻又感到深深的不安。你想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你之所以會打開這本書,最可能的原因(其他書也一樣)是出自好奇心——怎麼會有人寫這本書?

  這個問題我回答得來,所以我打算從這裡談起。

  我自己一個人住,而且已經獨居超過二十年以上了。這話的意思不只代表我是單身,比起「孤單」,大多數人更可能將我的生活形容為「與世隔絕」。我家位於偏遠的蘇格蘭地區,人口密度在全歐洲是數一數二的低,而且我還住在這區最空曠的地點。英國的平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哩六七四人(每平方公里二四六人),但我所居住的山谷裡平均每個人可分到三平方哩的面積。最近的商店在十哩之外,最近的超市則超過二十哩遠。手機在這裡收不到訊號,鮮少有車經過我家四分之一哩下方的單行路。通常我一整天連一個人都看不到。我愛這種生活。

  不過,我並非一向都過著獨居生活。我家是大家庭,一共六個小孩,年紀相差不遠,簡直就像一整窩小狗一樣調皮搗蛋。我們家靜不太下來,大家的個性也稱不上內向,我們相當情緒化、愛吵架、卻也溫馨又互動頻繁。我跟每個手足都有根深蒂固的情感。一九六八年,我開始上學,充分享受了刺激又混亂的學生生活。接著我結了婚,生了兩個小孩。我成為作家。我有許多朋友,友誼至今仍是我人生重要的核心價值。我的過去看起來跟獨居生活完全扯不上邊,也不太能幫助我習慣住在蘇格蘭嚴峻高沼上的生活。

  後來,寂靜讓我大開眼界;閉上嘴巴、按下停止鍵、踏入一片空白當中,人性靈魂、身分與個性彷彿受到不同的洗禮。我對寂靜產生興趣,因為它是一種遺失的文化現象,是一種美麗的東西,是一個空間,不同人在裡頭為了不同理由不斷重複探索、都能獲得大異其趣的結果。我開始把自己的生活當做實驗室,測試我的想法、體驗成果。訝異的是,我發現我喜歡寂靜。寂靜適合我,而我貪婪地想要更多。為了進一步尋找寂靜,我找到這座山谷,並將一座舊牧羊人的農舍改建成屋子,於二○○七年搬入。

  我在二○○八年出版了一本以寂靜為主題的作品《寂靜之書》(A Book of Silence)。它既是一本文化歷史,也是本個人回憶錄,並融合兩種文類的形式。但是,它所形成的樣貌卻跟我一開始設想的完全不同。雖然主題應該是「寂靜」,但是「孤單」也不知不覺地滲入其中,書出版後也引起了許多批評,指出書中從頭到尾都沒有清楚區分兩者,我現在想來也認為合理。的確,寂靜和孤單的界限容易模糊,因此讓讀者感到困惑。舉例來說,我在《寂靜之書》中探討寂靜對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影響,從感官知覺的提升(食物的美味度、極熱或極冷的感受),到幻聽和自制力大損的奇特現象等等。其他過著寂靜生活的人,以及我本人在沙漠和高山等地時,都經常表示曾經感受到這種效果。但是,有一些評論家認為這些並不是寂靜的影響,而是孤單、獨處的影響。在該書出版之後,我也開始收到讀者來函詢問建議……而且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們想要的不是與寂靜相關的建議,而是獨處的建議。

  之所以會有這種情形發生,一部分是因為「寂靜」(silence)一詞有兩個以上不同的意思。連《牛津英語辭典》對於「寂靜」一詞都有兩個互不相容的定義:寂靜可以定義為缺乏任何聲音,或缺乏語言。對許多人來說(包括我),風聲、水聲等「自然的聲音」不會「打破」寂靜,但說話就會。介於兩者之間的人為聲音(飛機引擎聲、遠方傳來的車聲)會激起情緒感受,進而打破寂靜,不過同樣音量的自然聲音卻不會。

  不過,寂靜和孤獨之所以會分不清不只因為定義。對我來說,寂靜和孤單密不可分,我不用特別劃清界線、也沒這個必要,不過對許多人來說兩者卻有著明顯的界線。有人會安靜地群聚在一塊,這就是證據,例如天主教特拉普會的修道院,或是貴格會的聚會等等:

  寂靜的禮拜是本會的基石。我們追尋的是群體的寂靜,以讓上帝的靈魂醍醐灌頂,找到心靈的平靜、新的人生目標,並對上帝的造物感到驚奇。

  有些人在禮拜時可能會想以言語表達感動:任何人都可以這麼做,因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貴格會沒有祭司、也沒有階級,因為我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與上帝接觸。

  其實大半人都曾經有過這種寂靜但不孤單的體驗,只不過更為單純、更不容易有自覺:舉例來說,你可以陪在非常親密的人身邊好幾個小時,連話都沒必要說;餵奶給小嬰兒和坐在瀕死之人身邊,兩者都是親密交流的寂靜體驗。同樣地,也有些獨處卻不安靜的情況,像是自己看電視、或是鄰居製造出大量噪音等等。

  另外也有些沒那麼情緒激昂的情境:跟他人騎單車出遊時,雖然安靜但顯然不是獨處;自己哼著小曲或在散步時叫喚小狗,則是獨處但不安靜的情況。

  《六隻天鵝》(The Six Swans)是我最喜歡的童話故事之一:為了拯救被施以魔咒變成鳥的哥哥們,女主角必須在七年內一句話都不說(另外還要用花替每位哥哥做出一件背心)。她獨自度過了前半部難關:她躲到森林深處,坐在樹枝上縫衣。後來有一天有位國王騎馬經過、愛上了她,娶她為妻並帶她回到宮殿裡。他們生了三個小孩,但她還是不發一語。她碰上了悲慘的命運,但依然信守誓言。最後,她因為拒絕說話被當成女巫、即將被綁上木樁燒死時,七年的時限總算到了;他的哥哥們擺脫咒語,並拯救了她。女主角通過了兩個不同的試煉:第一次是孤立於世,第二次則是高度社交情境,兩者的對比相當強烈又安排刻意,而這兩種情況下她都保持了寂靜。

  很明顯這兩種寂靜並非相同。但是,我還是相當疑惑、還是不太懂得如何區分兩者。因此,在寫完了一本有關寂靜的書之後,我決定來寫一本以孤獨為主題的書。就是這樣。我會寫出這本書,是因為我認為有些跟獨處相關的社會與心理問題極需解決,是因為我想要緩和大家對孤獨的恐懼、幫助大家享受獨處時光。
 

內容連載

聖安東尼:憑著享受的決心追求內心之山
 
歷史上大多將聖安東尼(Anthony the Great)視為史上第一位基督教隱士,還是隱修制度之父。他在二八五年前往埃及沙漠,並於庇斯比爾(Pispir)的荒廢堡壘裡頭過著二十年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他的朋友兼自傳作者亞他那修(Athanasius)詳細描述了他脫離這段漫長孤獨生活的過程。安東尼宣布結束獨居生活,並且派人找了當地工人來拆下他保護用的「防禦工事」,此舉吸引一群好奇的民眾,亞他那修表示民眾都很「訝異」地發現他並沒有骨瘦如柴或精神錯亂,最後他露面時身體健康,而且腦袋正常得很。
 
雖然大家都不看好他的精神狀況,但安東尼的餘生非常正常;他活到相當高齡(根據傳說是一○五歲,而且當時的預期壽命比現在短多了),獨居於沙漠當中,身心都相當活躍,所以很明顯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無虞。他離開庇斯比爾後花了五、六年的時間分享經驗、訓練人才、組織新運動,並在他住的舊堡壘附近引起熱潮。他成功建立起了創新的靈修方式,並打造出未來三世紀的沙漠隱修運動(後來經過修改傳入歐洲,變成了修道院形成的幕後推手),種種成就證明孤獨對他的精神狀況根本沒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
 
授業解惑的日子之後,他再次退回獨居生活,憑著「享受的決心」追求他口中的「內心之山」。第二段獨居的日子長達四十五年,直到他辭世為止,不過不像在庇斯比爾那段時間一樣極端、嚴苛。他並不會刻意限制,不與來造訪他的人碰面談天,還會回到庇斯比爾的聚落,據亞他那修所說甚至還去了兩次亞歷山卓。他受到眾人敬愛,一部分原因是他風趣和心如止水的個性。
 
奇怪的是,雖然他一輩子都很正常,但卻還是無法推翻常人認為孤獨會逼瘋人的恐懼。
 
安東尼的一生先從受訓開始,過了一段極端孤獨的生活,接著又從事教職與公務,最後則淡出社會再次隱居。他的故事在各種文化中傳頌。而丹津・葩默(Jetsunma Tenzin Palmo)便是個步上安東尼後塵的現代佳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5
    $125
  2. 二手書
    46
    $128
  3. 二手書
    46
    $128
  4. 二手書
    54
    $150
  5. 電子書
    6
    $167
  6. 新書
    75
    $210
  7. 新書
    79
    $221
  8. 新書
    79
    $221
  9. 新書
    79
    $221
  10. 新書
    79
    $222
  11. 新書
    85
    $238
  12. 新書
    88
    $246
  13. 新書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