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書迷為之瘋狂的文壇盛事
空前絕後的寫作計畫──
「挑戰莎士比亞」系列小說
穿越四百年,獻給21世紀的你
《控制》作者吉莉安.弗琳說:「我接下挑戰,正是因為莎士比亞的名號令人膽寒!」
1616年,莎士比亞離開人世,400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從他筆下的人物中照見自己。
為紀念莎翁逝世400週年,「挑戰莎士比亞」書系籌畫三年,邀請七位在文壇呼風喚雨的小說名家接下戰帖,以現代時空、全新觀點、小說形式,為21世紀讀者改寫莎翁經典。
作家直視創作本心,不畏挖掘寫作生涯中最深沉的恐懼與渴望,選定各自欲挑戰之劇作,讓「經典」不再只是書架上泛黃的紙頁,而是最貼近你我的現代新演繹。
★七位挑戰作家陣容
◎英國才女珍奈.溫特森
揭開刻骨銘心生命歷程,尋回《冬天的故事》
◎加拿大國寶級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
傾盡畢生功力,穿越驚濤駭浪《暴風雨》
◎普立茲獎小說家安.泰勒
慧眼洞悉世情,扭轉極具爭議的《馴悍記》
◎曼布克獎得主霍華.傑可布森
無懼自砸招牌,指定《威尼斯商人》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轟動文壇的崔西.雪佛蘭
直視心中恐懼,感動共鳴《奧賽羅》的孤寂
◎北歐犯罪小說天王尤.奈斯博
探索罪惡本質,鎖定終極殘酷《馬克白》
◎《控制》作者吉莉安.弗琳
凌厲筆鋒直剖《哈姆雷特》,讓悲劇重獲新生
這是出版人的挑戰、作家的挑戰,更是讀者的挑戰──
你準備好跨越既有的閱讀體驗,欣賞「紙上舞台」的文字演出了嗎?
系列首作《時間的空隙》改寫自莎翁晚期名劇《冬天的故事》,文風靈動慧黠的珍奈.溫特森寫作主題一直緊扣著「愛」,而原劇探討的正是愛的轉化力量。莎翁文字宛如護身符,曾在苦澀的成長歲月撫慰她的心靈。
《冬天的故事》探索失落、懊悔、寬恕,以及「時間」。溫特森巧手將「時間」轉化為現代電玩中的元素,並以她大膽又獨具詩意的筆、對於愛與悲傷深刻的洞見,創造了獨一無二的全新作品。即使與原作相隔四百年時空,我們仍舊受困於同樣的執著,只待「時間」的神祕力量插手,帶來寬恕契機,讓人重獲自由。
◎作品皆邀請名家深度賞析,書末收錄「紙上演後座談」
◎書系最新出版情報.幕後故事 goo.gl/z1kVRF
◎「挑戰莎士比亞」官方網站 www.booklife.com.tw/shakespeare.htm
★「挑戰莎士比亞」書系裝幀設計
◎莎翁蠟封章‧燙黑鋼印書衣
莎翁衣領悄悄化身攤開的紙本書,乘著穿越400年的郵戳,在紙上舞台展開全球矚目的文學挑戰
◎原曲與翻唱‧雙概念內封
褪下書衣,內封正面為現代版《時間的空隙》,背面隱現莎翁原著《冬天的故事》
◎羽筆說書人‧英國原創版畫扉頁
藝術家以橡膠版畫創作莎翁經典紋樣,系列七書各以獨特色彩印製
各界好評
林奕華.韓良憶.鴻鴻.李屏瑤.童偉格.梁文菁.何一梵.王耿瑜 感動推薦
溫特森勇敢接下改寫《冬天的故事》這艱鉅挑戰,激盪出一部閃閃發光的小說……她極擅長捕捉人們未曾言說的心緒,以深具力量的抒情語言,創造了書中角色迷人的觀點,也徹底讓小說以其獨特的文學形式,揭露了劇場演員的內心世界……《時間的空隙》本身就是個精采的當代故事,讓人掩卷時心滿意足。──《紐約時報》書評
溫特森的文學舞台一如莎翁的劇院舞台,充滿令人嘆服的奇景。──《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精湛筆力將多層次的敘事與主題交織在一起,閱讀過程有如聆聽巴哈的前奏曲與賦格……極其精巧、扣人心弦且具有感染力,其細膩層次值得再三品味。──英國《週日郵報》
溫特森巧筆一揮,莎翁筆下的角色便換上當代衣裳,懸疑張力貫串全書。這是「挑戰莎士比亞」系列極為成功的開場,也預告了接下來更多精采的文學旅程。──英國《每日快報》
如果說莎士比亞以《冬天的故事》重新審視《奧賽羅》,將背叛、嫉妒與狂暴,導引成可能的寬恕,《時間的空隙》將空間撐得更大些,靈巧地張開羽翼,舉重若輕地說完一場失物招領的故事。──李屏瑤(劇作家、文字工作者)
《時間的空隙》圈點「寬恕」,這一莎士比亞晚期劇作的共同主題,而將《冬天的故事》這一以陰森氛圍吸引觀眾的通俗喜劇,改寫為較切合當代語境與心理邏輯的小說……明快,富巧思,向來是溫特森的書寫特色,而此作,可能是她最明亮且溫暖的一部小說,確認了互解的必要,與人們彼此療癒的可能。──童偉格(作家)
《冬天的故事》或許是莎士比亞劇作裡,最難以處理的劇本,推敲起來疑點處處、不易拿捏……真要演出此劇,每項細節都讓人傷透腦筋……溫特森將故事場景代換至當代的倫敦、巴黎與紐澳良,緊密扣著莎劇情節發展,還不著痕跡地以其擅長的同志書寫,豐厚並合理化角色的心理動機,喜愛原劇者不容錯過。──梁文菁(國立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台灣莎士比亞學會秘書長)
從一個作家的筆下到另一個作家的鍵盤上,故事總是變形的,可是在《時間的空隙》中,輕快的語調捲起了龐然的深沉與憂傷。聰明的評論或許會這樣聲明:這與莎士比亞無關了。但在這個現代小說的變體裏,莎士比亞卻是被小心翼翼地維護:敘事拆散了,角色重新鍛造,但在與原作呼應的空隙中,溫特森掘出了埋在其間的陰暗……新舊故事的觥籌交錯,讓我記起《冬天的故事》原來有那麼哀傷!──何一梵(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助理教授)
這是個關於挽回的故事。同樣以嫉妒為主題,莎翁的《奧賽羅》讓大錯鑄成,他晚年的《冬天的故事》卻用了傳奇的筆法,讓人生因愚蠢而失去的一切,有了挽回的契機……時空移轉,人的愚昧與善良、執迷與荒謬不改,讓這則傳奇,在濃烈的當代都會氣息中,以無比的活力再現。 ──鴻鴻(詩人、導演)
時間不等人,但人可以把時間種出時間,舊的故事便有了新的啟發。經典是最有養份的泥土,把它耙鬆的方法,是借用每個人的生活,因為能把經典解出新意,從來不是你去讀它,卻是它來讀你。莎士比亞了解我的方式是,通過我在與他照面時所發現的似曾相識,這句話我在什麼時候聽過,想過,說過?他幫助了一個人從讀者變成作者:創作,使生命不斷的自我超越,由自己發現自己開始。──林奕華(導演)
想像那個在大學畢業,就進入劇場打工,書包裡始終擺著《冬天的故事》並帶著覺察的第三隻眼,時時俯瞰自己生命軌跡的珍奈.溫特森……想像那個在成人之後,得知自己是個被領養的小孩,終其一生在尋找生母,並以書寫,面對傷口、失落和愛的中年女人。「我抱著寶寶在街上走,掉進了時間的空隙──某個時間,和另一個時間,在這道空隙裡,化為同時。」想像那個總是在富有隱喻的童話、神話和網路、電玩中來去自如,原來生命靈數5的她,「自由」是她一輩子的功課。──王耿瑜(電影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