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We are not alone.
2015年台灣時間9月28日凌晨,美國太空總署召開緊急記者會,證實火星表面於較溫暖的季節時存有流動的液態鹽水。這項發現雖無法與地外文明是否存在產生直接連結,但仍引發許多人對於寰宇蒼穹裡不同形態生命體的想像。也進一步讓人們重構世界觀、深入探索生命本質,以及對生而為人的終極價值等議題進行討論。社區營造自1994年推動政策以來,在台灣落地生根21年,恰巧為上述課題,提供些許可借鏡之資訊。
福爾摩莎,美麗之島,台灣世世代代,面臨許多磨難,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我們看到許多社區透過互助,從創傷中重新站起,綻放出動人的花朵。而2003年的SARS風暴,全國各地基層組成「社區防疫行動聯盟」,協力對抗疫情,更為經典篇章,乃至於2009年莫拉克颱風的災後重建,社區營造更於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陪伴人們於驟雨後等待天晴。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而以人為本,投入深層關懷的社區營造,多年來於不同面向有著豐碩的成果,同時也面臨許多嶄新挑戰。在「人」的方面,區域發展不均以及少子高齡化的現象,使得社區照護系統的建立刻不容緩。而在「文」的面向,在全球化浪潮下,在地文化隨著時間被抹平、遺忘,需要更強的自覺與實踐,才可望能夠進一步的保存文化,營造魅力。另於「地景」方面,極端氣候已成為常態,除環境面需連帶作調整,防災意識之推廣,相關資訊科技之建置與應用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在「產」的領域,近年來所面臨之考驗相當嚴峻複雜,磁吸效應乃至於量化寬鬆政策等因素,對於總體經濟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相關部會亦逐步投入資源往青年返鄉、社會企業及社區產業之發展,但仍需更多專業者與社區之參與。憑藉著熱情與信念,我們相信改變終會成真。另一個這些年來與社區營造產生高度相關的議題則為「新媒體」,社群網絡的興起,讓過往許多討論由廟埕轉往雲端,也彌補主流媒體之不足,除了點對點、點對群,更可群對群即時進行交流。對於社區網絡、社區資訊平台、社區相互串連推動議題,均有深遠影響。最後於法制方面,現階段仍存在結構性問題,長遠來說,社區對於相關事務之提案權以及公民參與的權利必需要被保障,而公私部門對話平台的建構與監督更是不可或缺。
2014年社區營造學會出版《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收錄許多學者專家多年來所積累的經驗,內容廣受好評,如今出版續集,收錄許多學術與實務專業者的心血結晶,期待這本書能夠激盪出更多思維與行動,也讓更多人們能夠關心並參與公共事務,並於過程中探索屬於自身生命的意義,以及肩負起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責任。
李遠哲
前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前中央研究院院長
序
落地生根的種子,開枝散葉的捕夢網
1994年,文建會(今文化部)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希望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建構社區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作為文化行政的新思維,進而透過「人、文、地、景、產」五個面向,播下由下而上的社造種子,並輔以政策資源培育灌溉,期以厚實民眾參與和地方自主的力量。
1996年,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創立,成為台灣第一個由學界與實務工作者共同發起的社區營造組織。學會成立三年後,台灣遭逢九二一大地震的衝擊,學會一方面透過各地會員網絡分組協助進行家園重建,一方面負責在中區推動「永續家園再造方案」,這可以說是學會身體力行、實踐社造理念的首波具體行動。也因為這個重大事件,社造學會成立前十年可說是主要聚焦在非都市地區的鄉村社造,參與和協助各縣市、各社區從不同場域、不同面向在真實而巨大的困境中,充分體現社區營造的真義,從而也在行動中擴大了視野。
2007年起,社造學會開始進行都會地區都市型社造的相關研究,發展破冰手冊及都會營造議題的流程、資源,並於2011年執行「都市空間改造計畫—台北市社造總盤點暨發展策略規劃計畫」,實地勘查163個社區,以綠色節能、友善無障礙、都市再生、文化創意、藝術美學、休閒農業六大面向進行社區評估,協助社區形成特色,提出未來進行社區遴選機制及潛力社區機制,作為未來都市社造推展的基石。
2011年,在我接任社造學會第五任理事長期間,學會爭取到經營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的機會,在這四年間,第一線面對如何在高度流通的都會型社區中落實社造理念,也因此體認到跟鄉村社造不同的著力點。鄉村社造通常較容易同時落實「生態要保育、生活要富裕、生產要效率」的「三生」永續發展理念,因為鄉村型社區這「三生」通常較有機會重疊發生在同一個地緣空間。而都市型社區的人們,由於生活空間及生產空間大都沒有重疊在同一個地區,所以,大都只能從「生活及生態」或「生產及生態」落實社造的永續理念。
例如台北市師大商圈的衝突便是因為生活圈的居民(社區)跟生產圈的商家(商圈)有不同的生活需求及作息方式:生活圈的居民在忙了一整天後,回到家園企求的是人愈少、愈沒有叫賣聲及油煙味的寧靜生活空間;而商圈的商家在入夜後希望的是人聲鼎沸、愈夜愈美麗的商業空間。也因為如此,這二個不同圈域的人便有不同的生活需求,這也是都會型社區經常碰到的現象,也點出了未來都市社造必須著墨之處。
另一方面,我們也透過「社造點」的社造媒合基金補助機制推動都市社造。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從2013年透過社造媒合基金的靈活運用,在台北市推動14個社造點,2014年擴大到26個社造點,這些小而美的社造點體現了都市社造的新可能。從這些推動的經驗中,我們發現社區營造已經從早期「地緣社區」的「社區營造」,擴大到「議題社群」、「虛擬社群」,甚至「技術社群」的「社群營造」,展現更多元、更多面向的內涵;也因而我們都開始只簡稱「社造」,因為它可以同時指涉「社區營造」及「社群營造」!
有了鄉村社造及都市社造的實踐經驗,2014年學會在理監事老師共同筆耕之下出版了「社造讀本1」《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希望提供各界不同視野的社造理念及論述。在此之後,學會理監事經過多次會議討論,決議結合教科書的架構繼續出版社造讀本,以作為大學的通識教科書,或研究所的專業教科書,因而有了「社造讀本2」《開枝散葉:台灣社區營的捕夢網》的誕生。
《開枝散葉》分為三大部分十五章,此一架構是經過多次理監事會討論定調並由學會成員分頭撰寫。第一部分以「社造理念」為引介、第二部分論述「社區議題與行動」的實證經驗,第三部分提出「未來局勢與挑戰」。希望引導讀者從社造理念的認識,以及透過議題、案例及行動的閱讀,逐步體驗到不同面向的社造精神、行動及目標,最後透過不同的社區營造及社群營造,一起在不同場域、不同時間、不同面向,奉獻各自的心力及能力,開枝散葉共築夢想,成為體現台灣公民社會社造力量之集結。
本書出版過程首先要感謝理監事們的催生與建議,更感謝辛苦寫作的作者們。而學會工作人員淑敏秘書長、碧霜執行長、彥如、榮一、鈺琳都為這本書的完成貢獻心力。最後感謝唐山出版社老闆陳隆昊先生出版發行本書,使這些文字得以與它的讀者相遇。
李永展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