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

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
定價:550
NT $ 285 ~ 495
  • 作者:吳叡人等13人
  • 編者: 洪子偉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16-02-0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0472904
  • ISBN13:9789860472905
  • 裝訂:精裝 / 328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集結國內外十二位跨領域學者最新研究
戰後七十年來第一本日治時期臺灣的哲學專書

  日治時期,臺灣在文化上不同於日本,政治上又不歸屬中國
  只有透過現實世界與抽象理論之間的辯證,來重新認識自己的存在
  以存有問題出發,思索早期臺灣哲學的時代精神


  臺灣當代哲學的誕生,始於日本統治下的現代化浪潮。當時臺灣正面臨殖民同化的生存危機,早期哲學家所關心的是:若臺灣在文化上不同於日本,政治上又不歸屬中國,那它到底是什麼?他們思想的共通特徵是「存在交涉」——透過現實世界與抽象理論之間的反覆辯證,來重新認識自己的存在現況。以存有問題出發,正是早期臺灣哲學的時代精神。

  然而,哲學始於懷疑,常體現於對既有價值體系的批判。故而早期哲學所遭遇的困挫,多來自當權者的壓迫。除了在日本皇民化與戰時體制下受到壓制,在後來的兩蔣威權統治下更是禁忌,終而造成本土哲學的斷裂。為使先哲思想不致沒於荒蔓,本書的出版正是為了稍微填補這一段思想史上的空白。

  本書以專家而非專題的方式編輯,讓讀者了解臺灣早期哲學家的理論之外,也能對其人與所處時代背景有較清楚認識。本書共收錄十一篇文章。除第一章導論,其餘十章則是國內外十二位學者針對臺灣九位哲學家的研究:包括李春生在基督教觀點下的儒家詮釋、林茂生的陽明研究與殖民政策下的教育哲學理想、洪耀勳的實存概念與真理辯證、林秋梧的左翼佛學、張深切的孔學批判、陳紹馨的社會哲學理論、廖文奎從祖國派到臺灣民族獨立的認同轉變、郭明昆以西方人類學方法探討傳統經學與家族稱謂,以及黃金穗從研究數理邏輯到創辦《新新》來思索臺灣文化前途的歷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叡人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明輝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合聘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林義正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

祝若穎

  國立清華大學學習評鑑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高君和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張政遠

  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講師

張峰賓

  東吳大學哲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黃崇修

  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葉純芳

  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廖欽彬

  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橋本秀美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准教授

嚴瑋泓

  東海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編者簡介

洪子偉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心理學哲學、語言哲學與早期臺灣哲學。
 

目錄

序一:探索臺灣的啟蒙時代(陳翠蓮)
序二:古道照顏色(何志青)

編序(洪子偉)

第一章 日治時期臺灣哲學系譜與分期(洪子偉)
一、臺灣哲學的誕生與困挫
二、發展分期與時代精神
三、理論系譜與四大學派
四、結論

第二章 李春生論儒家與基督教(李明輝)
一、李春生獨尊基督教
二、李春生對儒、釋、道三教的不同態度
三、「合儒」的策略
四、「補儒」的策略
五、「益儒」、「超儒」的策略
六、結論

第三章 日本陽明學發展氛圍下的臺灣思想家林茂生(黃崇修)
一、林茂生之死
二、詩歌中的輕與重
三、日本陽明學的轉向
四、日本陽明學發展氛圍下的林茂生
五、結語:林茂生之生

第四章 臺灣哲學之軌跡——林茂生的西方近代教育思想之探究祝若穎(祝若穎)
一、前言
二、林茂生赴美前的近代教育理論
三、林茂生博士論文的近代教育理論
四、從林茂生的思想脈絡來看近代教育理論內涵之轉變
五、結論

第五章 洪耀勳的真理論(廖欽彬)
一、前言
二、京都學派的真理論述:西田幾多郎與三木清
三、實存概念與真理
四、從康德、波爾查諾到拉斯克的真理論
五、絕對媒介的真理辯證法
六、結論

第六章 從「階級鬥爭」到「現世淨土」——論林秋梧批判早期臺灣佛教的方法與目的(嚴瑋泓)
一、前言
二、為何林秋梧要批判早期臺灣佛教?
三、社會主義思潮與大乘佛教思想的會通
四、林秋梧如何從「階級鬥爭」導出「現世淨土」?
五、結論

第七章 張深切的孔子哲學研究(林義正)
一、前言
二、生平與著作
三、思維特徵:辯證、比較與批判
四、孔子哲學研究
五、結論

第八章 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臺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吳叡人)
一、前言
二、一個中國民族主義者的形成
三、從中國民族主義到臺灣民族主義
四、結語

第九章 陳紹馨的哲學思想(張政遠)
一、引言
二、吉野作造及新明正道的思想
三、陳紹馨的思想
四、結語

第十章 郭明昆對西方人類學理論的接受與利用(橋本秀美、葉純芳)
一、郭明昆的生平與學習研究背景
二、郭明昆學術介紹
三、對西方人類學理論的吸收與討論
四、與馮漢驥研究的比較
五、郭明昆的獨特性與悲慘的結局

第十一章 追求純粹形式的沉思者——黃金穗的日常性現象學與臺灣本土文化運動(高君和、張峰賓)
一、前言
二、生平、著作及其思想特徵
三、日治時期哲學著作:〈關於日常性——現象學的試論〉分析
四、存在交涉下的臺灣本土文化運動

附錄:臺灣哲學大事年表(1895-1950)
 

序一

探索臺灣的啟蒙時代
(陳翠蓮)


  2014年5月,聽說中研院歐美所將舉辦日治時期臺灣哲學家的學術工作坊,我心想:「終於等到了!」密切追蹤該活動。半年後,又見《臺大文史哲學報》刊載了洪子偉先生所作〈臺灣哲學盜火者──洪耀勳的本土哲學建構與戰後貢獻〉一文,拜讀之後,心中極感興奮與激動。這些被埋沒於時代洪流中的臺灣哲學家們,終有重見天日的機會了。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中國政府在盟軍指令下接收臺灣,臺灣命運出現大轉彎。新來的中國政府強調「去日化」、「去奴化」,要將日本統治五十年的「毒素」全部掃盡,並以「祖國化」、「三民主義化」取代之。1947年發生全島性的反抗行動──二二八事件,當局更加認定臺灣人深受日本「奴化遺毒」,矢志加強中國化教育。1949年,在國共內戰中失去政權的國民黨政府逃亡臺灣,在這僅有的海島上宣稱自己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中國文化的正統。此後,中國文化優越性不斷抬高,透過媒體宣傳、藝文活動、學校教育等各方面鋪天蓋地而來;同時,大批中國文人擁入臺灣,成為官方推崇的學術界、文化界、思想界大師。在時代轉換之間,日治經驗成為原罪,臺灣文化遭到貶抑,臺灣知識分子更因不利的語言工具,快速被邊緣化,失去活動空間。

  具有日治經驗的臺灣知識人,戰後卻成為無情時代的犧牲者。

  19世紀下半葉,東亞各國遭受西方世界強大挑戰。日本經明治維新打造近代國家,成功回應外來衝擊,成為亞洲改革典範,包括清國、朝鮮、印度、越南、菲律賓等鄰近各國,競相赴日學習,帝都東京人文薈萃,儼然是東亞文明中心。自1895年甲午戰後割讓給日本的臺灣,也在帝國統治下,進入近代世界。

  1920年代,日本統治臺灣進入穩定時期,大批臺灣留學生前往母國學習。而這個時期的日本帝國,正處於翻天覆地的變化:明治維新以來強力打造的中央集權體制,面臨派閥、政黨、群眾運動的挑戰;資本主義發展不均的結果,農民、工人抗爭事件不斷,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運動興起;富國強兵等西化成果,步入盤整階段,應該繼續深化西方價值,或是以左翼西方修正自由主義西方,或是回歸東方,爭論不斷;擴張中的日本帝國對外如何維持與亞洲鄰國的互動、與西方世界的關係,對內又該如何維持殖民地朝鮮、臺灣的穩定統治。就在帝國面臨新局之際,明治天皇逝世,繼位的大正天皇體弱多病,社會控制能力衰減,形成日本近代史上思想蓬勃、多元開放的「大正民主時期」。

  同時,日本的學院派哲學研究也在此時期高度發展。明治初期,西方哲學已傳入日本,西周將「Philosophy」翻譯成「哲學」,意味「希求哲智」、「愛智之學」,而被稱為日本西方哲學之父。明治時期向西方學習過程中,西方哲學思想陸續被引進日本,民間哲學家輩出;至大正初年,阿部次郎的《三太郎日記》對於自我人格、心靈、道德的探討,在青年間大為風行。1918年日本大學學制改革,隨著許多大學的新設、高等專門學校升格大學,哲學科系與哲學研究者大增,學院派哲學蓬勃發展,其中尤以京都大學最為著名。1920年代新康德哲學盛行,京大是為重鎮,左右田喜一郎、桑木嚴翼、朝永三十郎等人活躍一時;西田幾多郎反省西方哲學、企圖建立日本的哲學體系,學生田邊元繼承之,發展成「京都學派」;原本任教於早稻田大學、留學德國的波多野精一,也在大正時期轉到京都大學任教,以宗教哲學聞名;和辻哲郎的倫理學與風土哲學受德國哲學影響,於1930年代引領思想走向。

  1920年代以來,愈來愈多臺灣青年到殖民母國求學。留學生大多集中於東京與京都,尤其東京占七成以上,其中以醫學、法商最受青睞。但是,臺灣留學生處於大正民主時期,目睹母國政治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環顧俄國革命、中國五四運動、朝鮮獨立事件、殖民地自決風潮等世局變化,大受啟發。臺灣青年苦苦思考自我存在的困境,尋求殖民地解放之道,近代哲學與思想方法自然成為借重途徑之一。臺灣第一批近代哲學家們,由此孕育。

  值得注意的是,留學歐美的風氣,也在此時期開展。據學者研究,日治時期留學美、英、法、德等國的人數超過百人,1926年並成立了「臺灣歐美同學會」。歐美留學生中也以學習醫學、財經者為主,但以人文社會為專業的人也不少,較知名的有攻讀神學的郭馬西、蔡愛智、劉振芳、劉子安,哲學博士林茂生、廖溫魁(文奎),攻讀文學與哲學的林攀龍,政治學的黃朝琴、游彌堅等等。臺灣青年接受時代洗禮,並與近代知識體系接軌,透過留日、留美、留歐學習思想工具,與世界文明對話。

  如此看來,1920年代可以說是臺灣的啟蒙時代,自此時期以降的十數年間,臺灣社會文化昌明、思想蓬勃、各種改造倡議成績斐然。雖然1930年代末期時局丕變、軍國主義降臨,但是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已培養出大批具有近代知識訓練與學術能力的知識分子,卻是不爭的事實。

  戰後改朝換代、情勢嚴酷,迫使臺灣思想家們忍氣吞聲、自我隱遁,竟至臺灣社會全然遺忘他們曾經的存在與努力。1980年代民主化運動興起,本土歷史初受重視,廖仁義先生一度努力挖掘臺灣文化與哲學思想,可惜後繼無人。如今,臺灣已是民主國家,我們終於可以如正常國家一般,探究、理解自己的歷史。

  本書所收錄的十一篇文章中,洪子偉所作〈日治時期臺灣哲學系譜與分期〉為臺灣近代本土哲學的各種淵源流派、代表成員、分期與發展,提供了基本而完整的圖像。就如同日治時期臺灣哲學家們思想淵源廣泛來自日本、美國與歐洲各國一般,本書的作者群則分布在臺灣、日本、香港、中國等處,這個多種語言、多種學術專業的工作坊組合,才有足夠能力為李春生、林茂生、洪耀勳、林秋梧、張深切、廖文奎、陳紹馨、郭明昆、黃金穗等九位臺灣本土哲學家的生平與思想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這是臺灣哲學史的第一步,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雖然洪子偉先生與我並不熟識,但他邀我為本書作序,令我感到萬分榮幸,因此不揣敝陋,欣然允諾。拜讀本書,感到滿滿的知識活力與認識自我歷史的感動,真的深深感謝年輕人的努力。以此為起步,讓我們探索臺灣的啟蒙時代,重新認識臺灣哲學史。

序二

古道照顏色
(何志清)


  乍聞歐美研究所舉辦有關臺灣早期哲學家的學術研討會有些驚訝,原以為早期學者應是研究日本哲學與中國哲學為主,後經主辦人洪子偉博士說明,才知最早在臺灣以哲學為志業者經常是以歐美哲學為主要關心,這應該是當時(20世紀始)歐洲哲學強盛再加上美國實用主義興起,因而引發日本哲學界的學習趨勢。就經歷而言,這些學者多半出生於臺灣,中學受教於日本,大學及研究所則負笈歐洲或美國,學成後則回到日本或臺灣從事和哲學相關的行業或論述。以語言而論,早期哲學家的母語是臺語,赴日習日語,赴歐美則操歐美語,回到日本復用日語,回到臺灣則常要修習中文。以鮭魚壯遊的方式,早期臺灣哲學家將歐美哲學精華源源不斷引入家鄉。

  本會議第二項令人驚異的是臺灣早期哲學家人數之眾、門派之多、所學之精。據洪博士對臺灣早期哲學家的定義,加上有相關著作仍在流傳的條件,總數有二十人之多。哲學門派相當豐富,除了日本哲學、漢學、佛學之外,歐美哲學部分包括德國哲學(以康德、海德格、馬克思為主)、美國實用主義(包含心理學和教育學),以及基督教哲學。在會議期間,有幸聆聽許多專家學者對早期哲學家的精采剖析,得以了解先哲著作水準極高,在百年前臺灣哲學發展的初期即有純熟的成就,有的甚至自成一家之言。

  最後的驚奇是參與會議發表論文者多是三、四十歲的年輕學者。大部分臺灣哲學學者對這些早期哲學家相當陌生或完全不知,例如本人只略知其中三位。然而這群年輕學者卻能侃侃而談早期哲學家的歷史和著作,深入探討他們論理的特色、時空背景和師承,論文品質兼具深度與廣度,令人欽佩。在這些年輕學者的閃亮眼神中,先哲的典範再度泛發光澤。

編序

洪子偉


  什麼是臺灣哲學?日治時期臺灣哲學家又如何界定?雖然臺灣研究已是顯學,但不論在臺灣文史學領域或甚至整個哲學界,對這些問題卻依舊相當陌生。哲學作為人文社會科學重要一環,若缺少相關考掘則臺灣研究將有不完整之憾。然而,編者自大學接觸哲學到進入學術圈工作至今二十年,幾未曾聽聞戰前臺灣哲學。若非幾年前偶然閱讀到洪耀勳的作品,彷彿讓人以為在1949年以前,臺灣未曾發展出本土哲學。或錯誤認為即便有,亦未臻成熟而不足道也。

  但事實上,臺灣當代哲學的誕生,不但始於日本統治下的現代化浪潮,其啟蒙過程更是豐富多元而具生命力。那個時代,臺灣正面臨殖民同化的生存危機。臺灣哲學家所共同關心的問題是,若臺灣在文化上不同於日本,政治上又不歸屬中國,那它到底是什麼?他們思想的共通特徵是「存在交涉」──透過現實世界與抽象理論之間的反覆辯證,來重新認識自己的存在現況。以存有問題出發,正是早期臺灣哲學的時代精神。可惜這些深刻思辨與運動實踐,除了在皇民化與戰時體制下受到壓制,戰後兩蔣威權統治下的戒嚴時期更是禁忌,終而造成本土哲學的斷裂。本書目的之一,正是為了稍微填補這一段思想史上的空白。

  然而本書的定位並非只是思想史上的,更期許有其跨時空的哲學意義(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近百年前,林秋梧透過馬克思理論批判當時佛教向資本階級靠攏,對照今日臺灣佛教團體財閥化,依舊適用;林茂生從杜威觀點抨擊同化教育將統治者的信仰價值強加諸學子,在近日教育部課綱爭議上,更顯諷刺;此外,洪耀勳借用黑格爾的主客辯證來證成臺灣在文化上的獨立性,或是廖文奎以四個論證來證成臺灣在政治上的獨立性,依然未獲普遍重視。對於這些積習已久的當代困境,我們更希望從過去哲學家的論述中,尋找未來的可能出路。

  本書以專家而非專題的方式編輯,讓讀者了解臺灣早期哲學家的理論之外,也能對其人與所處時代背景有較清楚認識。本書共收錄十一篇文章。除第一章導論,其餘十章則是國內外十二位學者針對臺灣九位哲學家的研究:包括李春生在基督教觀點下的儒家詮釋、林茂生的陽明研究與殖民政策下的教育哲學理想、洪耀勳的實存概念與真理辯證、林秋梧的左翼佛學、張深切的孔學批判、陳紹馨的社會哲學理論、廖文奎從祖國派到臺灣民族獨立的認同轉變、郭明昆以西方人類學方法探討傳統經學與家族稱謂,以及黃金穗從研究數理邏輯到創辦《新新》來思索臺灣文化前途的歷程。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日治時期臺灣哲學系譜與分期

臺灣現代哲學的發展始於何時?早期哲學又是何種面貌?本文的目的在替早期本土哲學概況勾勒出大致輪廓。為此,本文首先簡述其誕生的時代背景,並定義何謂「臺灣哲學家」,以釐清研究的對象與範圍。其次,本文提出早期哲學發展的「前啟蒙」、「啟蒙發展」與「成熟期」三階段觀點,並探討第一代與第二代哲學家的角色。同時也刻畫出當時哲學家重視基本存有與運動實踐的兩大特徵。其三,根據早期臺灣哲學家的理論師承與哲學系譜,將早期哲學區分為「歐陸─日本哲學」、「美國實用主義」、「基督宗教哲學」與「漢學」等四大學派,並簡述其發展特色與時代精神。最後,本文簡述研究早期哲學有何思想史之外的哲學重要性。

一、臺灣哲學的誕生與困挫

「哲學」一詞不論就其漢字詞源,或是其作為現代化學科傳入東亞的歷史來看,都是十足的舶來品。而臺灣具有現代意義的哲學發展,也始於19世紀末日本統治下的西化浪潮。

1853年美國黑船來航,震驚日本,打破江戶幕府兩百多年的鎖國政策。在維新志士推動下,明治天皇開啟了「文明開化」的現代化革新。從政府體制、服裝髮型到語言文字,都有「脫亞入歐」論辯。這種西化運動,與其說是典章制度的移植,毋寧說是文化上的皈依。短短二十幾年,日本不但「散髮脫刀」,更有系統地引進了英國效益主義、古典自由主義等思潮。如中村敬太郎翻譯彌爾的《自由之理》(1871)、服部德翻譯盧梭的《民約論》(1877)、西周翻譯評註彌爾的《利學》(即《效益主義》)(1877)等。而「哲學」一詞,也是由日本學者西周所譯定(當時清國學者尚稱「Philosophy」為「智學」)。1868年,明治天皇開辦開成學校作為研究與教授西學的官方機構。1877年4月東京大學成立,文學部的第一科中包含了史學、哲學與政治學,這是哲學第一次以現代專門學科出現於日本。相較之下,清帝國同治皇帝1861年開始的「洋務」運動,則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維出發。1903年光緒皇帝在模仿西方學制頒訂「奏定學堂章程」以建立現代化教育機構時,依舊將哲學排除在高等教育外。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2
    $285
  2. 電子書
    65
    $358
  3. 新書
    69
    $379
  4. 二手書
    72
    $395
  5. 新書
    75
    $413
  6. 新書
    79
    $435
  7. 新書
    79
    $435
  8. 新書
    79
    $435
  9. 新書
    85
    $468
  10. 新書
    88
    $484
  11. 新書
    9
    $495
  12. 新書
    9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