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職業婦女,一個忙於工作的丈夫,三個小孩,
兩地奔波,工作與種田,人生角色與職場責任,
在這本書《休日小農.親子生活提案──我家的里山教育》
呈現給讀者的,不僅是一個「實現小農夢想」
的實作過程,更映照著人心回歸鄉野的渴望。
平常在東京上班上學,週末到農村過生活!
這是一個小家庭──從零開始的「兩地居住」奮鬥記!
「我們不是為了過著悠閒的別墅生活,享受生活,
而是為了營造真正平實的生活,
而展開的生活方式。」
嚮往農村生活嗎?擁有自己的地,種植花草樹木,不僅是台灣人的夢想,日本人也一樣。近年來台灣有許多人想要實現這個願望,開始買地建築自己夢想中的房子,更有人進一步把家搬到鄉下,回歸農村的生活。
本書作者馬場未織女士,是東京著名的建築師,平時活躍於報章媒體,當她結婚進入家庭,在生育第一個孩子的時候,發現在東京水泥森林中,竟不知要帶孩子到哪裡去玩?
從起心動念開始,她展開尋找東京附近郊區的土地,決心找一塊土地,身體力行「里山生活」。
在日本,「里山」不是一個地名,而是指混合了農村與自然環境的生態。近年日本也掀起一股回歸鄉土的里山風潮,緣起於都市人想要尋找「家鄉」的感覺,也是厭棄了都市環境的表現。
作者馬場未織不僅有了這個念頭,並於2007年付諸行動,展開東京與農村兩地的來回生活,至今已實施了多年,甚至因此而積極參與社區營造,在當地創辦了協助農村復興的NPO「南房総リパブリック」(南房總共和國)。
本書記敘了作者一家如何排除萬難,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一塊夢田,並且多年來堅持東京與農村兩地長途開車往返的行動,期間拉拔三個小孩長大。一個職業婦女,一個忙於工作的丈夫,三個小孩,兩地工作與種田,種種的工作,在這一本書呈現給讀者的,不僅是一個「實現小農夢想」的實作過程,更映照著人心回歸農村的渴望。
好評推薦
●「人的味道,與未來感生活的結合。」
日本社區再造第一人──《社區設計》作者:山崎亮設計師 推薦
●日本亞馬遜網站五顆星星好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馬場未織 Miori Baba
1973年出生於日本東京。1996年日本女子大學畢業,1998日本女子大學研究所畢業,曾在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目前為建築專業作家。私領域方面,自2007年起,帶著一家五口,還有兩隻小貓等當時飼養的小動物們,一起展開「兩地居住」,生活方式變成「平日住東京,周末住千葉縣南房總市山區」。往返東京及南房總,長途奔波超過兩百次以後,她開始思考里山兒童教育、里山環境保護與利用,以及里山城鄉交流等問題,與農家、建築師、教育相關人員、園藝師、網頁設計師、市公所等,於2012年成立「NPO法人南房総リパブリック」(NPO法人南房總REPUBLIC),。目前擔任「NPO法人南房総リパブリック」理事長,與成員們共同努力經營「里山學校」,讓親子可以一同在體驗農村生活,向大自然學習,也成立「三芳創意工房」,將新鮮好吃的蔬菜水果,產地直送「洗足CAFÉ」(東京目黑區),串聯里山環境的人、事與物。
NPO法人南房総リパブリック
mb-republic.com/
洗足CAFÉ
senzokucafe.com/
譯者簡介
簡毓棻
畢業於東吳大學日文系。 對於事物總是抱持好奇心,喜歡問問題。 熱愛文字,希望藉由文字,將溫度傳遞給更多人。
謝佳玲
台南人。畢業於東海大學法律系。因愛上日本的人事物,而赴日居遊。曾於知名日商公司擔任教育訓練講師。喜歡透過翻譯增廣見聞。現為專職譯者。
馬場未織 Miori Baba
1973年出生於日本東京。1996年日本女子大學畢業,1998日本女子大學研究所畢業,曾在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目前為建築專業作家。私領域方面,自2007年起,帶著一家五口,還有兩隻小貓等當時飼養的小動物們,一起展開「兩地居住」,生活方式變成「平日住東京,周末住千葉縣南房總市山區」。往返東京及南房總,長途奔波超過兩百次以後,她開始思考里山兒童教育、里山環境保護與利用,以及里山城鄉交流等問題,與農家、建築師、教育相關人員、園藝師、網頁設計師、市公所等,於2012年成立「NPO法人南房総リパブリック」(NPO法人南房總REPUBLIC),。目前擔任「NPO法人南房総リパブリック」理事長,與成員們共同努力經營「里山學校」,讓親子可以一同在體驗農村生活,向大自然學習,也成立「三芳創意工房」,將新鮮好吃的蔬菜水果,產地直送「洗足CAFÉ」(東京目黑區),串聯里山環境的人、事與物。
NPO法人南房総リパブリック
mb-republic.com/
洗足CAFÉ
senzokucafe.com/
譯者簡介
簡毓棻
畢業於東吳大學日文系。 對於事物總是抱持好奇心,喜歡問問題。 熱愛文字,希望藉由文字,將溫度傳遞給更多人。
謝佳玲
台南人。畢業於東海大學法律系。因愛上日本的人事物,而赴日居遊。曾於知名日商公司擔任教育訓練講師。喜歡透過翻譯增廣見聞。現為專職譯者。
目錄
◆前言
●第1章 嚮往農村
日常生活,農村游牧
「開始」與「持續」
遲來的大自然初體驗
都市裡何處尋求戶外遊戲空間?
家在農村所要面臨的現實問題
●第2章 尋找土地
網路找地
尋找不動產的每一天
決心越過大海,尋找土地
初訪房總半島
●第3章 遇見有緣地
有緣地
無法想像的八千七百坪
古老農家的魅力
取得農地的繁雜條件
遇見值得信賴的房仲
地主的條件
●第4章 週末農村生活
老農舍,新氣象
放棄大興土木
我們家的名號
人與草的戰爭
●第5章 都市農村的兩地生活
週末大遷徙
吃有生命的東西
青蛙的調音
吃自己種的蔬菜
野雉的兩地居住生活
關於野豬的煩惱
哪兒才是生我育我的故鄉
●第6章 迷惘、改變、篤定
與土地的關連
農作服與洋芋片
擺脫人類大腦所創造的世界
●第7章 農村休日.生活提案
從外來到在地
感動的結晶○1里山學校
感動的結晶○2洗足cafe
感動的結晶○3三芳創意工房
●第8章 兩地居住
第一故鄉、第二故鄉
緊張與放鬆
週末休日小農生活,你也做得到
出發前夕
〔附錄〕
▲東京R不動產的吉里裕也先生,與大家分享兩地居住的真實情報▲
◆結語
●第1章 嚮往農村
日常生活,農村游牧
「開始」與「持續」
遲來的大自然初體驗
都市裡何處尋求戶外遊戲空間?
家在農村所要面臨的現實問題
●第2章 尋找土地
網路找地
尋找不動產的每一天
決心越過大海,尋找土地
初訪房總半島
●第3章 遇見有緣地
有緣地
無法想像的八千七百坪
古老農家的魅力
取得農地的繁雜條件
遇見值得信賴的房仲
地主的條件
●第4章 週末農村生活
老農舍,新氣象
放棄大興土木
我們家的名號
人與草的戰爭
●第5章 都市農村的兩地生活
週末大遷徙
吃有生命的東西
青蛙的調音
吃自己種的蔬菜
野雉的兩地居住生活
關於野豬的煩惱
哪兒才是生我育我的故鄉
●第6章 迷惘、改變、篤定
與土地的關連
農作服與洋芋片
擺脫人類大腦所創造的世界
●第7章 農村休日.生活提案
從外來到在地
感動的結晶○1里山學校
感動的結晶○2洗足cafe
感動的結晶○3三芳創意工房
●第8章 兩地居住
第一故鄉、第二故鄉
緊張與放鬆
週末休日小農生活,你也做得到
出發前夕
〔附錄〕
▲東京R不動產的吉里裕也先生,與大家分享兩地居住的真實情報▲
◆結語
序
前言
我們一家人,有兩個家。
一個在東京,另一個在千葉縣的山區裡。
「平日在東京工作,週末在鄉村生活」,自從開始實踐這個生活方式以來,到今年(編按:二○一四年),已堂堂邁入第八年。在車程約一個半小時的兩地,我們大概來往約有兩百次。
數年前,我們還自認為是東京土生土長的城市鄉巴佬,沒想到,現在每當朋友介紹我們,居然會說:「這個人啊,剝掉外皮,裡面可是會蹦出個鄉下歐巴桑喔!」當人們問孩子:「你家在哪裡啊?」他們總是回答:「東京和南房總。」
雖然在我們眼裡看來,現在的生活是如此理所當然;但對一般家庭──有孩子要養、夫妻都在上班,沒有什麼行動力的家庭來說,要改變原本的生活,實在需要很大的決心。
而且,不光是我們夫妻倆完全沒有農村生活的經驗,連我們父母親那一代,也全是都市人。所以,儘管我們是經過深思熟慮才作了決定,卻還是引來親朋好友的各種擔心和質疑:「如果你們是退休想要過農村生活,還不難理解,但現在孩子還小,又有許多事情要忙,為什麼偏偏選在這個時候搬到鄉下?」「這麼一來,既要拿出一大筆錢,來往也大費周章,你們真的想這樣做嗎?」
大家所擔心的事,有些確實是「一語中的」,但有些卻是多餘的。不管怎麼說,生活上的問題,絕大多數在習慣以後,自然會迎刃而解。
例如,大家眼中麻煩又累人的週末遷移,對我們來說,因為目的地是「自己家」,自然不同於旅行的興奮感。我們甚至可以說,星期五晚上從東京回到南房總,然後迎接星期六早晨的到來,才是整個星期中最令人期待的一天。
我們週末的家,是一棟古老農家,隔音、隔熱都不好,硬體環境絕稱不上舒適,但老房子所散發出的沉靜氣息,不知為何讓人睡起來特別香甜,睡醒也感到特別安穩。
週末清晨,在半夢半醒之間,耳邊傳來的,不是門前疾駛而過的巴士聲或車聲,也不是惱人的喇叭聲,而是有趣的的黃鶯鳴叫聲。
「HO–、KEKYOKE!」「HO、HOKECHON!」「…HOKYO」
呵呵呵,還真不好聽。
儘管身體殘留著平日工作的疲倦,但聽到可愛小鳥兒的初啼,我不禁受到吸引,迅速從被窩裡爬了出來。
夜半到黎明前的冷空氣,堆疊在塌塌米上,孩子們的棉被拉到臉頰邊,睡得正香甜,一動也不動。看得出來,辛苦的不只是我們大人,孩子們平常的努力,也使他們消耗殆盡。
我披上外套,走到冷颼颼的門外,晨霧散發著青澀甘甜的氣味,將我的身體團團圍住。那充滿生命力的氣味與飄然而上的土地溼氣,讓站在田中央的我,忍不住挺起胸膛,張開雙臂,用力猛吸,「啊~,活過來了」。就是這個!我是為了這個瞬間,才努力一整個星期的啊!
昆蟲在腳邊跳,老鷹在頭頂飛。
等到體內血液漸漸開始循環,村子裡傳來廣播聲,通知村民已經是早上七點了!音樂「♪搭–拉拉–拉拉–」地響起。對於人人睡眠與起床時間都不一樣的東京人來說,這簡直是無法想像的。在音樂中,村裡所有人的一天,就這麼拉開了序幕。
來吧,今天也要像蚯蚓一樣辛勤鬆土,拚命除草喔!
值得欣慰的是,這種生活我們已過了整整八年,直到現在,我們對於這樣的生活依然充滿熱情,全家大小都很享受這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生活,也一起努力打造自然乾淨淨的環境,為了傳承給下一代而努力。
這幾年來,除了我們家,也開始有其他人來探訪我們所在的里山*。為了提供各種自然體驗活動,於是我便跟這些同樣關心里山環境的夥伴們,成立了NPO法人組織。
原本只是因為我個人的理由而展開的農村生活,而後與各個夥伴及參加者分享,進行各種充滿生氣的自然體驗過程,漸漸大家開始體認到:「都市人也能擁有在自然環境中生活與養兒育女的機會」。
這本書,主要是依據我們一家人的經驗,寫出從我們一開始花費三年時間找地,在南房總找到「另一個家」,接著進行來往都市與山區間的生活,藉以思考這種「兩地生活」的意義。
我們要的不是旅行或住別墅那種多采多姿、脫離原本日常生活的高水準生活(我沒住過別墅,這僅是個人臆測);我們所追求的,不過是想增加一個「日常豐富生活的地方」而已。
我們換個地方,改變眼,在這樣的來往生活中,我發現,不管是東京或南房總,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帶給我們許多啟發,成為我踏出下一步的重要參考。我深深了解到,我所看到的事物,與每天單純在同一地區生活的人,絕對是不一樣的。
接下來,請容我跟各位簡單介紹,與我共享兩地居住的點點滴滴、喜怒哀樂的家人們。
長子尼尼,就讀國中一年級。他的國小生活,穿插著農村生活,經歷過抓昆蟲、釣魚、編通草籃子,用竹器做竹筍飯等,天天都有新玩意,他目前是以成為完整體驗南房總自然風情的全能玩家為目標。
長女小小,就讀國小三年級。熱愛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但可能是從小跟著尼尼跑,天天耳濡目染,所以體格健壯,不管是溯溪或捕魚,都能獨力完成,也敢徒手抓蚯蚓。目前的煩惱是,雖然很喜歡五光十色的都市,卻受不了汽機車排放的廢氣。
接下來是在我們展開兩地來往的生活後,出生的次女小豆子,現年五歲。她出生還沒滿月,就隨我們來到南房總,剛滿月就被帶到海邊玩,週末則在泥地裡打滾。她最喜歡種植物,或許將來有一天她會在鄉村落地生根,很令人期待呢。
結縭十數年的老公,他是那種每天工作到三更半夜的人。雖然熱愛戶外與大自然,但他也很會自尋煩惱,經常會碎碎念:「妳知道嗎?我小時候最愛超級跑車,我的夢想是長大後要開超級跑車。可是現在咧?現在我只能開家庭房車,載小孩跟貓而已啊!」我才不管你!
「不過話又說回來,和超級跑車相比,我更嚮往農村生活。回憶畢竟比物品珍貴。所以說,就算再不願意,我也應該……。唉,如果我有超級跑車,就沒什麼好說的了。」這些我都聽到耳朵長繭了。我想,我老公在緊要關頭應該還是很可靠的,可惜的是,我們很少遇到什麼緊要關頭。
除此之外,完全不顧本人的意願,直接被帶著兩地跑的,則是我們家養的兩隻貓—─小黑與小蹦。我們住在東京時,牠們倆是完全的家貓,我想,牠們心裡應該這樣想:「平常都被關在小籠子裡,現在搭個車,到達目的地,就能無拘無束出去外面玩,何樂而不為!」
再來輪到作者我,去年剛滿四○,是母親、人妻、媳婦,也是建築相關作家,三年前開始經營「NPO法人南房總republic」的組織團體。
只要是有生命的生物,我通通喜歡,壞習慣是遇到看對眼的動物,立刻想帶回家養。話雖如此,當我聽到兒子說:「媽媽是生來照顧人的。」,還是覺得很不甘心。請問有沒有誰要來照顧我啊!
要說南房總的生活到底哪裡有趣?我的答案是,這裡能讓你遇見各式各樣生物。可憐的害蟲曾經讓我傷透腦筋,但「害蟲」是人類在講的,對這些蟲子來說,我們才是「害人」吧。暫且不論誰是誰非,只要是人類以外的生物,要跟人類爭地盤,通通都只有被修理的份。
五個人與兩隻貓,介紹到此完畢,還請多多指教。不管是亂七八糟或令人難為情部分,還是大喇喇或過於隨便的地方,通通都是我們真實的一面,還請各位見諒。
此外,幸獲二十年老友,同時也是東京R不動產的吉里裕也先生鼎力相助,特別為大家將兩地居住、移住事項與尋找不動產的重點等統整成專欄,附錄在本書之末。如果各位於心裡閃過想要改變生活的想法,而本書能做為您的參考,本人將感到無比榮幸。
接下來,請跟著我們一同來看看,來往都市和鄉村的兩地生活吧!
我們一家人,有兩個家。
一個在東京,另一個在千葉縣的山區裡。
「平日在東京工作,週末在鄉村生活」,自從開始實踐這個生活方式以來,到今年(編按:二○一四年),已堂堂邁入第八年。在車程約一個半小時的兩地,我們大概來往約有兩百次。
數年前,我們還自認為是東京土生土長的城市鄉巴佬,沒想到,現在每當朋友介紹我們,居然會說:「這個人啊,剝掉外皮,裡面可是會蹦出個鄉下歐巴桑喔!」當人們問孩子:「你家在哪裡啊?」他們總是回答:「東京和南房總。」
雖然在我們眼裡看來,現在的生活是如此理所當然;但對一般家庭──有孩子要養、夫妻都在上班,沒有什麼行動力的家庭來說,要改變原本的生活,實在需要很大的決心。
而且,不光是我們夫妻倆完全沒有農村生活的經驗,連我們父母親那一代,也全是都市人。所以,儘管我們是經過深思熟慮才作了決定,卻還是引來親朋好友的各種擔心和質疑:「如果你們是退休想要過農村生活,還不難理解,但現在孩子還小,又有許多事情要忙,為什麼偏偏選在這個時候搬到鄉下?」「這麼一來,既要拿出一大筆錢,來往也大費周章,你們真的想這樣做嗎?」
大家所擔心的事,有些確實是「一語中的」,但有些卻是多餘的。不管怎麼說,生活上的問題,絕大多數在習慣以後,自然會迎刃而解。
例如,大家眼中麻煩又累人的週末遷移,對我們來說,因為目的地是「自己家」,自然不同於旅行的興奮感。我們甚至可以說,星期五晚上從東京回到南房總,然後迎接星期六早晨的到來,才是整個星期中最令人期待的一天。
我們週末的家,是一棟古老農家,隔音、隔熱都不好,硬體環境絕稱不上舒適,但老房子所散發出的沉靜氣息,不知為何讓人睡起來特別香甜,睡醒也感到特別安穩。
週末清晨,在半夢半醒之間,耳邊傳來的,不是門前疾駛而過的巴士聲或車聲,也不是惱人的喇叭聲,而是有趣的的黃鶯鳴叫聲。
「HO–、KEKYOKE!」「HO、HOKECHON!」「…HOKYO」
呵呵呵,還真不好聽。
儘管身體殘留著平日工作的疲倦,但聽到可愛小鳥兒的初啼,我不禁受到吸引,迅速從被窩裡爬了出來。
夜半到黎明前的冷空氣,堆疊在塌塌米上,孩子們的棉被拉到臉頰邊,睡得正香甜,一動也不動。看得出來,辛苦的不只是我們大人,孩子們平常的努力,也使他們消耗殆盡。
我披上外套,走到冷颼颼的門外,晨霧散發著青澀甘甜的氣味,將我的身體團團圍住。那充滿生命力的氣味與飄然而上的土地溼氣,讓站在田中央的我,忍不住挺起胸膛,張開雙臂,用力猛吸,「啊~,活過來了」。就是這個!我是為了這個瞬間,才努力一整個星期的啊!
昆蟲在腳邊跳,老鷹在頭頂飛。
等到體內血液漸漸開始循環,村子裡傳來廣播聲,通知村民已經是早上七點了!音樂「♪搭–拉拉–拉拉–」地響起。對於人人睡眠與起床時間都不一樣的東京人來說,這簡直是無法想像的。在音樂中,村裡所有人的一天,就這麼拉開了序幕。
來吧,今天也要像蚯蚓一樣辛勤鬆土,拚命除草喔!
值得欣慰的是,這種生活我們已過了整整八年,直到現在,我們對於這樣的生活依然充滿熱情,全家大小都很享受這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生活,也一起努力打造自然乾淨淨的環境,為了傳承給下一代而努力。
這幾年來,除了我們家,也開始有其他人來探訪我們所在的里山*。為了提供各種自然體驗活動,於是我便跟這些同樣關心里山環境的夥伴們,成立了NPO法人組織。
原本只是因為我個人的理由而展開的農村生活,而後與各個夥伴及參加者分享,進行各種充滿生氣的自然體驗過程,漸漸大家開始體認到:「都市人也能擁有在自然環境中生活與養兒育女的機會」。
這本書,主要是依據我們一家人的經驗,寫出從我們一開始花費三年時間找地,在南房總找到「另一個家」,接著進行來往都市與山區間的生活,藉以思考這種「兩地生活」的意義。
我們要的不是旅行或住別墅那種多采多姿、脫離原本日常生活的高水準生活(我沒住過別墅,這僅是個人臆測);我們所追求的,不過是想增加一個「日常豐富生活的地方」而已。
我們換個地方,改變眼,在這樣的來往生活中,我發現,不管是東京或南房總,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帶給我們許多啟發,成為我踏出下一步的重要參考。我深深了解到,我所看到的事物,與每天單純在同一地區生活的人,絕對是不一樣的。
接下來,請容我跟各位簡單介紹,與我共享兩地居住的點點滴滴、喜怒哀樂的家人們。
長子尼尼,就讀國中一年級。他的國小生活,穿插著農村生活,經歷過抓昆蟲、釣魚、編通草籃子,用竹器做竹筍飯等,天天都有新玩意,他目前是以成為完整體驗南房總自然風情的全能玩家為目標。
長女小小,就讀國小三年級。熱愛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但可能是從小跟著尼尼跑,天天耳濡目染,所以體格健壯,不管是溯溪或捕魚,都能獨力完成,也敢徒手抓蚯蚓。目前的煩惱是,雖然很喜歡五光十色的都市,卻受不了汽機車排放的廢氣。
接下來是在我們展開兩地來往的生活後,出生的次女小豆子,現年五歲。她出生還沒滿月,就隨我們來到南房總,剛滿月就被帶到海邊玩,週末則在泥地裡打滾。她最喜歡種植物,或許將來有一天她會在鄉村落地生根,很令人期待呢。
結縭十數年的老公,他是那種每天工作到三更半夜的人。雖然熱愛戶外與大自然,但他也很會自尋煩惱,經常會碎碎念:「妳知道嗎?我小時候最愛超級跑車,我的夢想是長大後要開超級跑車。可是現在咧?現在我只能開家庭房車,載小孩跟貓而已啊!」我才不管你!
「不過話又說回來,和超級跑車相比,我更嚮往農村生活。回憶畢竟比物品珍貴。所以說,就算再不願意,我也應該……。唉,如果我有超級跑車,就沒什麼好說的了。」這些我都聽到耳朵長繭了。我想,我老公在緊要關頭應該還是很可靠的,可惜的是,我們很少遇到什麼緊要關頭。
除此之外,完全不顧本人的意願,直接被帶著兩地跑的,則是我們家養的兩隻貓—─小黑與小蹦。我們住在東京時,牠們倆是完全的家貓,我想,牠們心裡應該這樣想:「平常都被關在小籠子裡,現在搭個車,到達目的地,就能無拘無束出去外面玩,何樂而不為!」
再來輪到作者我,去年剛滿四○,是母親、人妻、媳婦,也是建築相關作家,三年前開始經營「NPO法人南房總republic」的組織團體。
只要是有生命的生物,我通通喜歡,壞習慣是遇到看對眼的動物,立刻想帶回家養。話雖如此,當我聽到兒子說:「媽媽是生來照顧人的。」,還是覺得很不甘心。請問有沒有誰要來照顧我啊!
要說南房總的生活到底哪裡有趣?我的答案是,這裡能讓你遇見各式各樣生物。可憐的害蟲曾經讓我傷透腦筋,但「害蟲」是人類在講的,對這些蟲子來說,我們才是「害人」吧。暫且不論誰是誰非,只要是人類以外的生物,要跟人類爭地盤,通通都只有被修理的份。
五個人與兩隻貓,介紹到此完畢,還請多多指教。不管是亂七八糟或令人難為情部分,還是大喇喇或過於隨便的地方,通通都是我們真實的一面,還請各位見諒。
此外,幸獲二十年老友,同時也是東京R不動產的吉里裕也先生鼎力相助,特別為大家將兩地居住、移住事項與尋找不動產的重點等統整成專欄,附錄在本書之末。如果各位於心裡閃過想要改變生活的想法,而本書能做為您的參考,本人將感到無比榮幸。
接下來,請跟著我們一同來看看,來往都市和鄉村的兩地生活吧!
內容連載
●人與草的戰爭
在東京的生活,要不是庭院的花盆裡冒出一些酢醬草,或是道路兩旁的野草茂密,才會讓人感覺「雜草長出來了耶」。
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注意雜草的生長速度,對於雜草生長的速度,與雜草叢生所帶來的壓迫感,更是一無所知。在寒冷至極的冬天將盡,新綠的季節到來前,一片野草,景色真是美麗。
看到乾枯的雜草,將地面渲染成一整片的茶色,隨即又以滿地的綠意將地面覆蓋的美景,我總是天真地打從心裡覺得感動。心想:「好濃郁的味道,聞起來好有生命力喔!」眼見日漸濃密的野草,將身體團團圍住,我忍不住忘情地深呼吸。
拿著昆蟲箱四處奔跑的尼尼,緊跟在後面團團轉的小小,做媽媽的我,我們一下子摘摘不知名的野花,一下子坐在旱田的正中央,悠閒享受便當,我心想:「居然在自己家就能野餐,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雖然直到現在,每年的這些活動都依舊帶給我們相同的感動,不過當時的我們,絲毫不知道「要來了,要來了,除草的季節要來了喔」這句話所代表的意義,只是忘情地欣賞著大自然豐富的美景。難怪大家會說,「無知,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
讓我開始有危機意識,感覺到事態嚴重性,覺得不能再這樣無關緊要下去的,是某個艷陽高照的黃金周(註:黃金周,日本在每年四月底至五月初的連續假期)。
那個週末,我們回到家,看到雜草長成那幅模樣,都被嚇到了。整塊地幾乎快被雜草掩沒,完全看不出來是有人住的地方。
好不容易穿過厚厚的草叢,我發現,不僅原本的雜草變多、變高,甚至連原來沒有長草的地方,也快速長出許多雜草,給人一種再這樣下去,人類的生存空間遲早會被剝奪殆盡的感覺。我心想,「怎麼辦?好驚人的雜草量!」甚至還因此聯想到希區考克的電影《鳥》,整片天空都被烏鴉佔據的畫面。畢竟那種長法,真不是在開玩笑的。
而且,不光是雜草。我們在山裡還有一片竹林,我是知道竹林裡會有竹子與竹葉,只是沒想到,原本家裡應該是「不會出現這些東西」的地方,竟然也匪夷所思地長出了許多竹子與竹葉。
一開始只有幾根,隨手折斷即可,誰知道,隨著生長季節到來,竹子居然變得肆無忌憚,一根根不斷冒了出來,不一會兒的功夫,方圓百里,看起來就像是一片針山。
在東京的生活,要不是庭院的花盆裡冒出一些酢醬草,或是道路兩旁的野草茂密,才會讓人感覺「雜草長出來了耶」。
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注意雜草的生長速度,對於雜草生長的速度,與雜草叢生所帶來的壓迫感,更是一無所知。在寒冷至極的冬天將盡,新綠的季節到來前,一片野草,景色真是美麗。
看到乾枯的雜草,將地面渲染成一整片的茶色,隨即又以滿地的綠意將地面覆蓋的美景,我總是天真地打從心裡覺得感動。心想:「好濃郁的味道,聞起來好有生命力喔!」眼見日漸濃密的野草,將身體團團圍住,我忍不住忘情地深呼吸。
拿著昆蟲箱四處奔跑的尼尼,緊跟在後面團團轉的小小,做媽媽的我,我們一下子摘摘不知名的野花,一下子坐在旱田的正中央,悠閒享受便當,我心想:「居然在自己家就能野餐,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雖然直到現在,每年的這些活動都依舊帶給我們相同的感動,不過當時的我們,絲毫不知道「要來了,要來了,除草的季節要來了喔」這句話所代表的意義,只是忘情地欣賞著大自然豐富的美景。難怪大家會說,「無知,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
讓我開始有危機意識,感覺到事態嚴重性,覺得不能再這樣無關緊要下去的,是某個艷陽高照的黃金周(註:黃金周,日本在每年四月底至五月初的連續假期)。
那個週末,我們回到家,看到雜草長成那幅模樣,都被嚇到了。整塊地幾乎快被雜草掩沒,完全看不出來是有人住的地方。
好不容易穿過厚厚的草叢,我發現,不僅原本的雜草變多、變高,甚至連原來沒有長草的地方,也快速長出許多雜草,給人一種再這樣下去,人類的生存空間遲早會被剝奪殆盡的感覺。我心想,「怎麼辦?好驚人的雜草量!」甚至還因此聯想到希區考克的電影《鳥》,整片天空都被烏鴉佔據的畫面。畢竟那種長法,真不是在開玩笑的。
而且,不光是雜草。我們在山裡還有一片竹林,我是知道竹林裡會有竹子與竹葉,只是沒想到,原本家裡應該是「不會出現這些東西」的地方,竟然也匪夷所思地長出了許多竹子與竹葉。
一開始只有幾根,隨手折斷即可,誰知道,隨著生長季節到來,竹子居然變得肆無忌憚,一根根不斷冒了出來,不一會兒的功夫,方圓百里,看起來就像是一片針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39折$109
-
新書5折$140
-
新書68折$190
-
新書79折$221
-
新書79折$221
-
新書79折$222
-
新書85折$238
-
新書88折$246
-
新書9折$252
-
新書9折$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