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幾年前,我遇到一位社工人員,他很高興地感謝我協助校閱的一本有關兒童保護社會工作的譯著,他 是一位新進的兒少保社工人員,在完全沒有任何兒童保護的圖像下,這本書提供了他對於兒少保護工作的初步理解和想像,他說:「雖然這本書的應用情境是美國的 社會,但對我多少還是有參考性的。」我一方面欽佩這位社工人員的自勵自學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汗顏自己無法提供更本土的實務工作原則來協助努力工作的社工人
員。
在民國99年,臺灣社工專業人員協會接受政府的委託進行一項有關兒少保護和高風險家庭的教材開發和書寫計畫。我當時正好擔任該協 會的理事長,就召集了二十幾位社會工作和心理諮商方面的專家學者,來參與這項計畫的進行和書寫。當時,我就希望這些參與書寫者能夠從臺灣本土的兒少保護經
驗和脈絡切入,一方面導入目前臺灣的兒少保護制度,另一方面提供本土的實務工作原則和案例,甚至一些實務上可以參考使用的表格。由於當時探討的主題範圍較 大,終版的書寫份量也較為厚實,對於第一線社工人員的閱讀和使用上也許不是太友善,但畢竟是本土的經驗談。不過,這本教材手冊後來因故並未出版,還是沒有 達成我寫一本有關實務工作原則的書的夢想。
自此,我經常想著另外編撰一本貼近兒少保社工人員的工作場域和實務經驗的兒少保護手冊,讓 第一線的兒少保護社工人員容易閱讀、立即可用的實務知識和工作原則。基於這樣的動機,就在去年我向協會的理監事會提出兒少保護社工實務手冊的書寫計畫,並 獲得他們的同意這項出版計畫。
這一次,我邀請的書寫者大多都是在兒少保護領域工作多年的資深社工員或督導,再搭配幾位社工學者和心理 諮商師一起合作。我向這些作者表達這本書的訴求對象為實務工作者,書寫的內容應該盡可能的貼近社工人員的實際工作實境,書寫的重點應該著重在實際的工作經
驗,建議的工作原則應該盡可能符合實際的實務場域。例如聲請保護令,讀者可以從第3章的相關法令應用的說明中,很快找到你需要應用的條文和工作的原則;又 如,在第4章,讀者可以很容易的從案例討論、相關辦法、工作模式等,找到兒少保護個案工作流程的各個步驟及工作原則。
總之,出版本書的構想,是想要提供一本書籍能友善於從事兒童少保工作的第一線人員,希望他們從作者的實務經驗和工作原則中能夠立刻進入兒少保的工作實境中,並發揮一定的角色功能。
鄭麗珍
寫於民國10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