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與政府效能:林嘉誠政治經濟評論集

國家發展與政府效能:林嘉誠政治經濟評論集
定價:250
NT $ 198 ~ 284
  • 作者:林嘉誠
  • 出版社:獵海人
  • 出版日期:2015-10-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22024X
  • ISBN13:9789869220248
  • 裝訂:平裝 / 21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三大部分:政治運作丶經濟社會、2016總統大選。另附錄2篇,共計64篇文章,係作者於2015年3月到2015年8月在報紙發表的評論短文,集成一冊。

  作者專攻政治學與經濟學,擔任大學教授三十多年,並歷任政府政務首長十多年,兼具理論及實務經驗。近年來擔任智庫顧問,繼續公共政策研究,略有心得。政治運作共計篇文章,主要針對政治現象,依據學理及實務經驗,提出見解。包括憲政改革丶國家發展丶政府效能丶跨域治理丶電子治理丶開放政府丶危機管理丶領導及政治人物等級區分丶政府交接丶政黨規範丶第三勢力等理念詮釋。也針對國際及國內重大政治事件,加以分析陳述,包括中國大陸與國民黨丶民進黨關係,如何維持台海現狀,民進黨的外交政策,政治人才培育丶教科書風波丶軍紀事件丶國家異同分析等。

  經濟社會包括希臘債務危機及啓示,参加亞投行的利弊得失,氣候變遷與水資源調配,長照立法與年金制度改革,全球QE政策的評估,國內投資環境檢討,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政府角色功能,財團法人缺失及立法等。國內一連串意外事件,包括監獄刼持丶復興航空空難丶八仙塵爆等,所反應社會意義,對台灣國際形象損害,提出一些省思。

  2016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攸關未來四年國家領導人更迭及國會運作。蔡英文及洪秀柱代表兩大政黨參選,已成定局。宋楚瑜的參選,也添增變數。蔡民調領先,民進黨重返中央政府執政機率不低,美中因素與總統大選,蔡英文面臨的考驗,如何找回自信點亮台灣。人選與政策併重,優秀的競選團隊及執政團隊不可或缺。立法委員選舉重要性不言而喻,民進黨與第三勢力如何互動,爭取國會席次過半。針對上述問題,也提出見解。

  附錄2篇英文稿,均在英文台北時報(TAlPEl TlMES)發表,係該報主動將作者在自由時報丶中國時報刊登文章,譯成英文刊載。

  本書係作者今年第三本新作,今年三月丶七月分別出版全球展望與國家願景、相互理解共存共榮等兩本新書。三本均是短文政治經濟評論文集,自去年八月到今年七月,一年期間在國內各大報紙共計發表180篇文章,2012年出版全力以赴-政治經濟文集之後,約有一年十個月停止撰寫評論短文。除了擔任研究院顧問,専注公共政策研析,自忖國際及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瞬息萬變,多觀察一段時間,再分析評論。近一年發表將近兩百篇短文,應是有感發,也是國內外多事之秋的一種回應。

  作者在大學任教超過三十五年,有機會出任政府首長十多年,了解政府運作及涉外事務。四十多年前就讀台灣大學,曾擔任台大大學新聞社長,初任大學教授,也在不少刊物報社撰寫專欄社論。未任政府公職之前,撰寫評論文章,即期許自己理性客觀,出任公職,深諳政府部門運作,常任文官的現象,政府首長的辛勞。知識份子良知,政治學及經濟學專業訓練,八年政府研究發展考核機關首長歷練等。理性客觀分析公共問題,除了批評之外,提出具體可行方案,係作者撰寫文章的理念及原則。

  擔任政府公職期間,未曾撰寫評論短文。離開公職一段時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未針對公共政策丶時事等撰文。近年有感於國內問題叢生,國際變遷快速,政府效能務必強化。國家發展與政府效能息息相關,政治領導人扮演十分重要角色,主要政黨、執政團隊責無旁貸。公共政策的規劃丶制定丶執行及評估,需要群策群力,政府首長丶主要在野黨丶高級常任文官,如何吸取全民意見,專業人士知識,認真規劃可長可久的制度及政策。三本著作,將近兩百篇文章,應是盡一己之力,期待國人集思廣益。

  本書所有文章,分別在民報丶自由時報丶聯合報丶中國時報丶台灣時報等刊登。特別感謝民報陳永興董事長、台灣時報李啓聰主編,提供寫作園地,聯合報丶中國時報丶自由時報丶英文台北時報刊登文章。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嘉誠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博士。美國華府 國會研究班(1984)、德國基爾大學研究(1988)。曾任東吳大學教授、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都市計 劃委員會主任委員、台北市政務副市長、台灣銀行董事、國家科學委員會委員、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考選部長。
 

目錄

推薦序一、蔡政文
推薦序二、陳永興
推薦序三、周弘憲
推薦序四、紀國鐘
推薦序五、邱吉鶴
 
自序

第一篇:政治運作

1、國家發展與政府效能
2、跨域治理及權責探討
3、權責相符與行政院長同意權
4、兩黨修憲主張的評析
5、國會議員的角色扮演
6、台灣為何缺乏治國人才
7、看守政府與跛腳總統
8、總統交接早日法制化
9、政治團體與政黨的規範之道
10、發言人的角色與功能
11、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角色與功能
12、政府檔案與二二八真相
13、台灣的外交空間與國際地位
14、網路社會與電子治理
15、軍事部門與開放政府
16、由網路時代的軍紀談起
17、中國大陸與國民兩黨關係
18、政治是種志業
19、民進黨的外交政策何在?
20、維持現狀:為什麼?什麼?如何?
21、機要助理人員的角色扮演
22、政治人物的等級區分
23、領導的理論與實務
24、教科書與政治社會化
25、危機管理與政府效能
26、第三勢力的政治詮釋
27、漫不經心與馬虎行事
28、國家的異同性分析
29、政黨與公共政策制定
30、國家認同與公共政策制定
31、政治衝突的類型分析
32、政治權力運作的制度化
33、行政權與立法權的互動型態
34、政治與行政能力

第二篇:經濟社會

1、由台灣希望加入亞投行談起
2、縣市政府與水資源管理
3、現代版的希臘悲劇
4、反對加入亞投行,令人不解
5、氣候變遷與水資源調配
6、早日完成財團法人法
7、政府的角色與功能
8、民間團體的積極作為
9、挽救台灣國際形象
10、監獄持事件的深思
11、網路社會的虛與實
12、正視公設財團法人的缺失
13、國營企業與地方政府
14、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
15、長照立法與年金制度改革
16、民進黨的財經政策在哪?
17、QE是毒藥還是解方?
18、排除投資台灣的政治障礙

第三篇:2016總統大選

1、民進黨與2016總統大選
2、找回自信點亮台灣
3、人選與政策並重
4、蔡英文面臨新的考驗
5、競選團隊與執政團隊
6、美中因素與2016總統大選
7、陳水扁與蔡英文
8、楊志良與李鴻源
9、由陳致中退選談起
10、民進黨與第三勢力

附錄

附錄1、No time for talent show presidents
附錄2、Foundation legal blind spots must be remedied
 

推薦序一

  嘉誠是我民國六十二年九月返國第一年教的學生,也是我返回台大政治系擔任教職第一位指導出來的碩士與博士生,緣分匪淺。博士班畢業後,他也進入學術界,我們也成為學術圈的同事、伙伴,更曾一起撰寫不少研究計畫及著作。後來他也從政,忙於政務,但我們一直維持聯繫迄今不斷,可說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延續至今。這種深厚的緣分,我們一直很珍惜。

  由於嘉誠學有專精外,更有科技整合的訓練及能力,他不但涉獵經濟學、政治學,而且也涵蓋社會學門,所以他有敏銳的觀察力與思維力,除了學術理論的素養外,十數年的公職生涯,使他更具有寬廣的實務經驗,理論與實務的結合,讓他在撰寫學術性或政論性文章,都具有深入的洞察力,並能提出具體的政策分析及建議。除此之外,嘉誠的國際素養頗為深厚,舉凡國際間有關問題的發展與發現,也都能洞察,使他對問題具有世界觀,尤其擔任地方與中央政府研考會主委及副市長、部長期間,廣泛處理政府各部門業務,使他能夠在思考問題時,不至於是純學術性的說法而不具可行性,同時,也因涉及各部門議題,國內、外資訊充足,與時俱進,這些都使他能夠發揮具體務實的創見。

  這麼多年來,他的快筆及快速的反應能力,讓他文思泉湧,幾乎達每個月20多篇中肯、深入與寬廣有助政府、社會施政或行動的決策參考的文章,同時,所涉及的議題遍及政治運作、經濟社會及總統大選的探討與建議。這些對社會也具有教育的功能。

  這次在本書中所編列的六十多篇文章是最近五個月撰寫的文章,充分反應作者本身對社會問題、國家發展的關切及期待,值得當局及各界人士參考的有效分析及政策創見。

台灣大學政治系前主任、前考試委員蔡政文
 

內容連載

歷史與時事

今年二次大戰結束七十週年,若干當事國家紛紛舉行各類型儀式,除了緬懷往事,記取教訓,避免重踏覆轍。或多或少均有依其現況,相互較量的意涵。西歐國家與俄羅斯,中國大陸與日本,包括中國大陸與台灣。台灣中學生為了歷史課綱調整抗議一段時日,教育部採新舊版本一律適用,爭議之處不考。中國史觀或台灣本土史觀,仁智互見互相指責。同樣一部歷史,史觀不同,詮釋大異其趣。國內不同意識型態者如此,秉持國家利益至上的國家,彼此針鋒相對,也就可想而知。

何謂歷史?昨日之事即是歷史。如此歷史研究過於廣泛,因此斷代史十分普及。歷史包羅萬象,除非功力深厚,否則甚難跨越數個年代,對於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史實,全面掌握。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者,分別接受文化史、文學史、社會史、政治史、經濟史等基本訓練。歷史學家類型不一,各有所長,研究方法、架構、取向等大相逕庭。西洋文明史、西方的興起與沒落等巨著,已不多見。作者比較熟悉的政治史(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經濟史(包括思想史),均僅是歷史的部分,但是政治、經濟活動含括人民主要生活。政治學者對於政治史尚有涉獵,經濟學家除了近數十年經濟發展史之外,十之八九已經甚少再專攻經濟史。如同科技史,絕大多數科技專家很少涉入其中。政治學者可能需要了解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倫理學,物理學家則不必研究亞氏的物理學。不少學科的理論有其累積性、檢驗性、複製性。不少歷史只是參考,當時的理論早己被拋棄。

現代科技資訊社會,資訊爆炸,每個人可以接觸不可計量的資料。今天的時事就是廣義明天的歷史。歷史教育有其專業區分,依年代、背景等區別。以台灣四百年歷史為例,荷蘭西班牙、鄭氏父子、清朝、日本、國民政府等。時間系列之外,空間及其外在環境也不可忽略。台灣本土及中國主體的爭議,部分因素在此。

台灣七十年之內已經完成人民共同選舉國家元首及決定政府首長,從政治發展史分析,有待努力之處甚多,例如人民的政治知識,對於民主自由的認知及態度,政治參與能力,政治人物的胸襟遠見,政治衝突的解決途徑等。但是主體性一清二楚,沒有太多爭論,反而針對當前時事,更宜用心理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198
  2. 新書
    9
    $225
  3. 新書
    9
    $225
  4. 新書
    9
    $225
  5. 新書
    95
    $238
  6. 新書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