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用漫畫輕鬆讀懂你需要的阿德勒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用漫畫輕鬆讀懂你需要的阿德勒
定價:260
NT $ 140 ~ 394
  • 作者:向後千春
  • 譯者:葉小燕
  • 繪者: Eri Nanato
  • 出版社:究竟
  • 出版日期:2015-05-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372059
  • ISBN13:9789861372051
  • 裝訂:平裝 / 168頁 / 32k / 13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做為入門書恰到好處!
30分鐘讓你突破人際難關,輕鬆活用!

  活在世上一天,就無法不碰觸到人、不面對人。
  而生存的喜悅,其實就存在於他人的「羈絆」中!


  一個年輕上班族面對的生活掙扎,
  和她周遭所出現的眾多人物,
  在阿德勒的引導下,
  將使你看見自己所有問題的解答!

  一個隨處可見的OL的工作遭遇與生活掙扎,
  讓你30分鐘了解阿德勒心理學,立即獲益!
  辭去服裝店店長工作的坂井麻衣,來到市郊的分租公寓「日暮莊」。
  失意落寞的她,在帥哥房客藤崎悠安排下,暫且當起補習班助教老師。
  公寓裡年紀、職業各異的房客和補習班裡的孩子們,讓麻衣驚訝地發覺
  自己待人處世的盲點,更逐一解開一直以來的人生困惑……

  正因為有自卑感,人才會奮發向上,並獲得成長!
  〈第1章 相信自己「想要改變」的心情〉

  每一個人都是試圖超越難關,竭盡所能、全心全意在活著!
  〈第2章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生存方式〉

  對心理創傷耿耿於懷,不過是以它為藉口,逃避迎面而來的人生課題!
  〈第3章 人沒有任何「無法改變的部分」〉

  接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風格」,體貼、諒解他人!
  〈第4章 深入了解生活的目的〉

  人生看似有種種使命,然而真正必須完成的課題只有3項!
  〈第5章 人生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生之喜悅,就在他人的「羈絆」中!
  〈第6章 讓心靈真正富足的幸福模式〉

  附錄‧「阿德勒心理學」用語47則
  關鍵概念立即掌握

  人生在世,根本無法做到既不傷人也不傷己。
  因為只要活著,就一定會與旁人有瓜葛─
  是沒有辦法逃避脫離的。
  唯有讓自己變得更堅強。
  所謂變得堅強,是要你喜歡自己。
  如果可以百分之百接納現在的自己,
  無論發生任何事,就都不會後悔,不會意志消沉。

  「唯有具備勇氣與自信,而且悠然自在的人,
  才能在受惠於人生有利的那一面之餘,
  還能從『困難』之中得到益處。
  這樣的人,決不惶惑畏懼。
  他知道困難的存在,
  也明白自己克服困難的能耐,
  ……因為,他已有充分的準備。」


—阿德勒

名人推薦

  早稻田大學教授、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會員    編修審訂
  夜光家族 光禹、補教鮮師 呂捷    誠摯推薦!

  「30分鐘快速看完,已經讓我擁有滿滿的勇氣。
  長久以來當成藉口的『心理創傷』也煙消雲散。」

  「你一定會在本書眾多人物中發現自己的影子!」~~讀者感動推薦

  接納自己,以自信與勇氣粉碎所有的無可奈何。魯蛇革命吧!散播歡樂散播愛,口秋口米。──呂捷

讀者好評

  這本書做為入門書籍恰到好處。雖然陸陸續續讀過一些心理學方面的作品,卻真的不曾注意過阿德勒心理學。這本書完全顛覆我過去所確信的一些觀念,讓我有被電到的感覺,而且就像書中的人物一樣,想法變得正面積極多了。
  儘管在實踐這些想法時會有一種突破既有模式的擔憂與不確定感,但我想要以這本書為開端,繼續追尋阿德勒的腳步。

  漫畫中引用阿德勒作品摘要搭配說明,非常易懂。藉由分租公寓內各個角色面臨的困境與成長來活用理論,故事編排得很不錯。最後以和睦的夥伴關係做為結束,與阿德勒對人生意義的論述相互呼應。非常用心的漫畫作品!

  原本是為了家中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買的書,因為覺得很有趣,自己搶先一步把它讀完了。
  雖然是頭一次接觸阿德勒理論,卻覺得相當實用。尤其是挑明了「心理創傷並不存在」的部分,簡直讓我茅塞頓開。

  原本對漫畫興趣缺缺的我,因為最近常聽人提起阿德勒這位心理學家,於是買了這本當作入門書。
  書中提到工作及人際關係上的概念與建議,讓我覺得自己似乎也可以開始有所改變。尤其是「歸屬」→「貢獻」→「接納自我」→「信賴」的這種循環,提醒我在團體之中先付出貢獻,與他人互信互助,改變過去的行為模式。
  說得誇張一點,如果全人類都可以懂得阿德勒心理學的話,或許就不必為戰亂貧困而苦惱了。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的作品,我至少讀過10本以上。
  這本書的重點解說很清楚,值得推薦。而且可以做為「自己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才能感覺幸福」的指標。
  最近市面上有關阿德勒心理學的書,不論是《被討厭的勇氣》或本書都相當熱賣,藉此也可以了解到很多人有共同感受,讓我們覺得自己並不孤單,更強化了面對困境的勇氣。

  花了大約30分鐘快速看完,大致理解了阿德勒的理論之後就已經完全讓我擁有滿滿的勇氣。
  長久以來當成藉口的「心理創傷」也煙消雲散。
  幼稚園的時候,曾經有大狗跳到身上讓我飽受驚嚇,甚至一直害怕到現在。剛好書中也有一段大學生在小時候被狗咬過,留下心理創傷的情節。當我看完阿德勒的解釋之後,歡呼著張開雙手將朋友的愛犬抱在懷中,牠開心舔著我,立刻成為了我的好朋友。多年來怕狗的病症,竟然戲劇性地消失不見。原來,真的只需要改變想法就行了。
  今後的我,再也不會把創傷掛在嘴邊。我要對自己大聲說:「不是你辦不到,只是你不願意去做而已。」

  以漫畫描繪生活中的具體實例,融入阿德勒的理論,讓我們產生共鳴的同時,學會阿德勒心理學的基礎。這是一本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啟發讀者新觀點的好書。

  買了好幾本阿德勒心理學的書,但總是因為忙碌而必須分好幾次才能讀完。結果讀了後面忘了前面,實在無法獲得滿足。
  這本漫畫我只花了2個鐘頭就讀完,而且書中所提到的又都是自己曾經體驗、聽說過或煩惱過的例子,感覺很容易應用在生活上,值得一看。

  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在書中眾多人物中發現自己的影子。
  原本門檻很高的心理學理論用這種漫畫故事來表達,變得比較容易理解,更實用。
  那些對人際關係感到疲累不堪,還有在生活方式上感到迷惘的人,一定要讀讀這本書,或許眼中的世界會因此變得完全不同。

  這本書的特色,就是不時會引用一些阿德勒著作中的摘要。
  仔細想想,過去所讀的阿德勒心理學相關書籍完全是各個學者的解讀說明,而不是阿德勒的原著。
  讀完了這本書之後,覺得自己好像也讀過了原著似的。
 

作者介紹

編修審訂者簡介

向後千春


  1958 年生,早稻田大學文學碩士(主修心理學)、東京學藝大學教育學博士,專攻教育工學、教育心理學、阿德勒心理學,尤其專注於電子輔助教學、成人教育、教學設計。目前為早稻田大學人類科學學術院教授。

  除了在早稻田大學Open College 開設阿德勒心理學講座之外,也在各地舉辦中學生可參加的阿德勒心理學講座。如同重視教育的阿德勒,於學校教授e-learning 和教學設計等課程的同時,亦積極發表多篇關於如何將阿德勒心理學落實於教學現場的專業論文。不僅活躍於學術領域,更經常應邀至各地演講。

譯者簡介

葉小燕


  懷抱著《被討厭的勇氣》,愛上了阿德勒心理學。目前為兼職譯者、日語教師、臺灣高等法院特約通譯。
 

目錄

序幕
人生中的煩惱全都來自「人際關係」 ─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前提

認識了阿德勒心理學,人際關係也將隨之不同。
Lesson 0  想改變未來,我該怎麼做?
重點1  阿德勒心理學的全貌
重點2  阿德勒心理學影響了許多人
〈阿德勒的智慧〉阿德勒心理學是「自我啟發」的源流

第 1章
相信自己「想要改變」 ─自卑感與補償情結、自卑情結
正因為有自卑感,人才會奮發向上,並獲得成長!


Lesson 1  在背後推動我們的力量
重點1  阿德勒指出的「自卑感」是什麼?
重點2  如何克服自卑感?
〈阿德勒的智慧〉「目的」決定了人的行動  

第 2章
人人都是試圖超越難關,竭盡所能、全心全意在活著!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生存方式 ─認識各種「生活風格」


Lesson 2   只為一線生存的曙光
重點1  決定想法與行動的,是人的「整體」
重點2  阿德勒心理學是「使用的心理學」
〈阿德勒的智慧〉人的整體驅動身體與心靈  

第3章
人沒有任何「無法改變的部分」 ─拋開心理創傷  心理創傷只是逃避人生課題的藉口!


Lesson 3  原來我不懂你的生存方式!
重點1  人戴著「信念」的眼鏡看待世界和自己
重點2  人利用「心理創傷」欺騙自己 
〈阿德勒的智慧〉人眼中的世界是自己所定義的

第4章
更加深入了解生活的目的 ─「生活風格」的種類  接受每個人有不同的生活風格,體貼、諒解他人!


Lesson 4  保護自我的心靈智慧
重點1  人的 種生活風格
重點2  各種生活風格的特徵
〈阿德勒的智慧〉人人都是社會脈絡中的一分子  

第5章
人生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人生的課題只有3項 3項人生課題,是通往幸福大道的指標!3 


Lesson 5  召喚幸福的「羈絆」 
重點1  人有哪3項人生任務?
重點2  人的3項任務,全都導向對全體人類的關心
〈阿德勒的智慧〉勇氣與恐懼

第6章
讓心靈真正富足的幸福模式 ─擁有「社會意識」  生之喜悅,就在他人的「羈絆」中!


Lesson 6  生之喜悅就在「羈絆」中 
重點1 「歸屬」「貢獻」「接納自我」到「信賴」的循環
重點 2 培養自己的社會意識,就是通往幸福的道路
〈阿德勒的智慧〉「社會意識」取決於創造性自我  

謝辭
附錄  阿德勒心理學用語 47則
 

內容連載

第3章
人沒有任何「無法改變的部分」 ─拋開心理創傷
心理創傷只是逃避人生課題的藉口!


重點1 
人戴著「信念」的眼鏡看待世界和自己

每個人對於「世界是什麼樣子」「我是什麼樣的人」有各自的想法。例如:當我們覺得「世界是危險的,我很脆弱」的時候,就會認為「身邊的人應該協助我」。

但是想法畢竟也只是「想法」,而不是「事實」。換個說法,就是「虛擬的信念」。那不過是個人自己認定的「世界觀」與「個人觀」。而且終其一生,都將戴著這副有著虛擬信念的「眼鏡」,不受他人干涉。

人會企圖強化自我認知中「世界是○○」的想法 日常生活中會發生許多事。阿德勒說,問題關鍵不在於這些事,而在於我們如何「定義」譬如說,當自己因為工作上的疏忽而受到指責。就事實而言,只是「疏忽受到了指責」。

但是當你戴上了這副有著「自己總是失敗」的個人觀,以及「身邊的人壞心眼」的世界觀眼鏡時,恐怕就會認定「如果一開始有人願意幫忙,就不會那麼失敗!自己再也受不了這樣的對待」之類的。甚至說不定因為這樣而嘔氣鬧彆扭,對身邊的人大發牢騷。結果,又導致自己那副「信念的眼鏡」個人色彩更濃厚。

「信念的眼鏡」就像這樣,加強了個人目前所持有的信念。也就是說,它會憑藉著個人經驗,而在定義上有所偏袒與誇大。

重點 2
人利用「心理創傷」欺騙自己

如今,「心理創傷」(trauma)這個用語已經普遍化,似乎任誰都可以輕鬆說出「自己因為頭一次約會失敗,造成了心理創傷」之類的話,三言兩語交代來龍去脈。然而要是以「信念的眼鏡」這番理論來說,將過去所發生的一切事物定義為「心理創傷」的,其實是自己;將這些事情定義為「失敗」的,也是你自己。

因此,「由於心理上有創傷,所以辦不到」的想法,就可以幫自己找到藉口。我們稱之為「自我欺騙」。只要嘗試過一次自我欺騙的手段,就知道它在逃避迎面而來的人生課題上有多方便好用。說到為什麼要逃避這些課題,其實全都是因為害怕在挑戰課題時,必須坦然面對自己的「無能」。至於為什麼害怕面對自己的「無能」,則是因為人類總是寄望自己是有能力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4
    $140
  2. 二手書
    62
    $160
  3. 二手書
    62
    $160
  4. 二手書
    64
    $166
  5. 二手書
    64
    $166
  6. 二手書
    65
    $170
  7. 二手書
    74
    $192
  8. 二手書
    74
    $192
  9. 新書
    79
    $205
  10. 新書
    79
    $205
  11. 新書
    79
    $205
  12. 新書
    79
    $205
  13. 新書
    79
    $206
  14. 新書
    85
    $221
  15. 新書
    9
    $234
  16. 新書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