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發明近200年,不再拍安全照片!
看這勇敢實驗、大膽創造的30多年
當代攝影,變了什麼?什麼變了?
◎台灣版獨家封面,英國攝影家Richard Billingham正式授權,影像出自他拍攝酗酒老爸與刺青老媽的系列代表作
◎數位時代,重新界定──時間、尺幅、真實、序列、故事,告訴你當代攝影,到底變了什麼?
◎看見全球精采之作,認識北歐、美國、英國、非洲、德國、法國、中國的當代攝影風景
◎從肖像、裸體、靜物、風景、彩色/黑白等類型,看懂當代的勇敢顛覆與大膽實驗
◎反思報導攝影、商業廣告、時尚攝影,提出網路與數位時代的新觀點
◎收錄貝克夫婦、葛斯基等30位名家及關鍵攝影集介紹、當代攝影知識、關鍵詞及大事紀
「我不認為我可以透過別人的眼睛看見世界,但我可以捕捉一種態度,或是一種樣貌。」──辛蒂.雪曼
【沒有事先公告,沒有生活巨變,沒有革命宣言】
是什麼變了?讓當代攝影和傳統攝影畫上分水嶺;攝影是記憶的圈套,是一面反映過去的明鏡?人類命運的預言?從永恆偷走的百分之一秒?抑或死亡的現代化身?
爲什麼攝影家不再力求中立,開始建構複雜的故事線?為什麼當代攝影,沒有攝影家貝克夫婦,就不會是今天的樣貌?
Andreas Gursky的巨幅作品有何特色,為何收藏價格不斷翻新,成為拍賣市場的明星?早在30年前,Cindy Sherman就懂得自拍魅力,奠定自拍肖像女教主的地位?Larry Clark如何透過記錄吸毒成癮的青少年,型塑傳奇地位,吸引死忠粉絲?Thomas Demand為何是惡作劇的影像大師?Nan
Goldin自陳,我攝影,因為思念許多人,姐姐的自殺如何開啓了她攝影的契機?Paul Graham如何在世界奔波,逐步建構出他帶著歷史與詩意的經典「隨拍美學」?Martin Parr有何等異於常人的文化觀察,堪稱當代攝影的嘲諷大師?
1980年代開始,攝影被大翻轉,舊有的分類方式,諸如家庭隨拍、紀實攝影、報導攝影遭到激烈的挑戰。同時,又深受當代藝術的啟發,過去半個世紀,當代攝影猶如一場冒險遊戲,在世界各地陸續崛起,以各種爆炸性的風格、美學、觀念衝擊人心。當代攝影家著重的不只有攝影技法,所謂拍出一張「好」照片的「傳統美學」框架,早已是落時的想法。要突破,就得顛覆過去,他們所追求的是如何透過攝影,表達自我的世界觀。
實驗、觀念、異議、跨媒材、解構、異議……
【用大膽、個性化、超越當代的視覺,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攝影不再只有構圖、光線、快門擊發,亦或是凝結瞬間的複印美學等簡單表現,而是積極開發──影像創新、複合媒材、特殊裝置、藝術行動……,近50年來,許多充滿天份的藝術家,陸續為這門相對年輕的藝術形式注入新血,為當代攝影注入一股全新能量,並在各大藝術拍賣市場上締造高成交價。
《當代攝影的冒險》透過各種有趣的命題,闡述當代攝影之道,描繪了當代攝影的豐富景象,洞悉攝影從1960年之後爆炸性發展的主因,檢視不同風格、技術和創作方式,並為當代攝影的社會角色,提出了一個更深刻的理解。書中除了規劃「10個主要的當代攝影概念」、「20個當代攝影的時間脈絡」、「30位當代最重要的攝影家」外,更有攝影者想學習、瞭解、理解、比較想法、並且深入討論緣起、創新、類型、手法、代表影像及國際風景。
【看當代攝影名家,怎麼說!】
「到了最後,我有興趣的事情,並不是去創造真實,而是真實自身。儘管很多東西看起來不該在這個地方出現。這些照片是完美的人造品。」——安得列斯.葛斯基(Andreas Gursky)
「我在時尚攝影中看夠虛假的的臉龐、裸體、私人生活和風景了,我的感傷之旅系列和他們完全不同。這就是我的宣言。」——荒木經惟(Nobuyoshi Araki)
「讓我們感興趣的物件,都不是帶著美學意識創造的……他們的外表形式上有很大差異,我們利用攝影作為工具,試圖去分類並設定比較他們之間的形式。」——貝克夫婦(Bernd and Hilla Becher)
「事實上,青少年是生命中唯一真實的時刻。」——里斯.薩法提(Lise Sarfati)
「我的作品大多是關於記憶。」——南.高丁(Nan Goldin)
「攝影顯示了位在權利關係內或外可見的事實和信號。」——尚–路克.莫林(Jean-Luc Moulene)
「我環顧四周,觀看我的同伴在做的事情,並且問我自己『我和正在發生的事情有什麼關係?』我發現當代生活有一個巨大的扭曲。」——馬丁.帕爾(Martin Parr)
「我不認為我可以透過別人的眼睛看見世界,但我可以捕捉一種態度,或是一種樣貌,讓人們覺得我做得到。我欣賞人們為何選擇他們自己的樣貌,但我無法知道他們的真實經驗。」——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
「對我來說,我本質上的模範依舊是畫家,一個所需的工具和媒材都在手上的工匠,從頭到尾都知道該怎麼創造他正在面對的物件。對攝影來說,這幾乎是可能做到的。」——傑夫.沃爾(Jeff Wall)
「最讓我震驚的事情是,美國文化似乎都指向青少年,但又不直接討論。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事情是,青少年看我的電影,可以看見自己。」——賴瑞.克拉克(Larry Clark)
「我試著永不滿足,這樣的話我就會持續挑戰我的精神。」——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