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的話
導賞《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
成長的滋味
這本書的英文原名是Betty Goes Bananas。goes
bananas的意思是「變得非常激動或生氣」,形容「突然抓狂」的非正式用法。作者玩了一點雙關的趣味,安排故事角色貝蒂真的為了香蕉而爆發一頓脾氣。翻譯成中文時無法兼顧,只能儘量傳達原文的旨趣及情緒狀態。貼近幼兒特質的文字和圖像合力演出可愛有趣的故事,作者以幽默的風格處理實際上頗令人難受(甚至痛苦)的人生經驗,增加了閱讀的樂趣,似乎也宣告一種態度︰用幽默感降低火氣、減少痛苦,讓人比較容易冷靜。
我想,沒有小孩「喜歡」發脾氣,因為那是一種讓他們生理和心理都很不舒服的失控狀態。他們的哭叫吵鬧,有時因為遇到困難產生無能為力的挫折感,有時因為突然的意外使他們害怕或焦慮。他們不知如何適當表達這些複雜的情緒壓力和需要,就用最本能的方式來宣洩情緒或表達需求。他們在一團混亂中,需要幫助和引導。
這個故事反映小孩真實的情形,吸引他們認同而進入故事情境;也提供「安全距離」——發脾氣的是別人(貝蒂),不是我(讀者)。然而,當讀者觀看、感受、判斷、討論貝蒂的行為時,其實是在整理自己的感受,進而可能形成較有條理的思考和表達。貝蒂提供了具體實例,幫助幼兒學習抽象思考。
在幼兒時期,感官經驗更重於抽象思辨。幼兒經常用身體(例如觸摸、咬)
來認識和表達。書中精簡的文字充分展現這個特色,並以重複的句型形成有助幼兒閱讀的旋律和結構。開場的肚子餓、看見、想吃,在時間順序和因果關係上清晰扼要,並充滿身體感覺。她嘗試用自己的身體解決問題,焦點在具體可見的手、牙齒和腳。接著描述身體動作如哭、吸鼻子、踢、尖叫,伴隨著不同的聲音。我們可指著哭鬧的貝蒂問小孩:「她現在覺得怎麼樣?」「除了生氣以外,還有沒有別的情緒?」引導他們用語言辨認情緒(生氣、難過、失望、可憐、擔心……)。然後鼓勵他們想一想,有沒有其他方式可取代貝蒂的情緒反應(說出來、畫圖、求救……),試著幫助貝蒂找出更好的辦法解決問題。
大嘴鳥不厭其煩的告訴貝蒂「你不需要這樣」,可供我們跟小孩討論「需要」和「想要」的區別。示範是具體的教導方式,但大嘴鳥的示範卻同時剝奪了貝蒂(幼兒)想要自己做的主體性和成就感。幸好,辛苦的波折後,貝蒂終於嘗到香蕉的美味,並真的有「下一次」自己剝香蕉皮的機會。
每個人都是從連剝香蕉都不會的幼兒階段,一步一步學習,然後變成很會吃香蕉的大人。當大人覺得快要跟著小孩一起抓狂時,不妨提醒自己:「你不需要這樣。」我們若能以同情與耐心對待幼兒,成長便會有香甜的滋味。
文/兒童文學評論家 柯倩華
專家推薦
賞析《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
情緒管理不是今天教,明天就會的事情
想要要不到、想做做不好,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碰到的挫折情境,也是難過、生氣等負向情緒的主要來源。情緒其來有自,碰到事情就會自然發生,但如何調適情緒、解決問題,卻需要大人的引導和示範。
《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以小猩猩貝蒂肚子餓、想吃香蕉為主軸,開展出香蕉剝不開的挫折、想要自己剝的自主需求,以及面對「好不容易剝開來,香蕉卻偏偏在這時候斷掉」的錯愕和難過,簡單的主題卻精準地描繪出幼兒常有的情緒經驗。而大部分的幼兒在經驗到挫折時,只要大人能夠戒急用忍,不要太快出手相助,其實他們是會想方設法嘗試解決問題的;就像書中的貝蒂,她試著用她的手、她的牙齒、甚至她的腳,為的就是要剝開香蕉。
然而,幼兒擁有的解決問題策略終究有限、調適情緒的能力也還未成熟,在幾經嘗試都無法成功時,就可能會以尖叫哭泣、拳打腳踢等最原始的反應模式來表現情緒。相對於其他以黃色為底、鋪陳故事梗概的頁面,作者巧妙地以紅色襯托出貝蒂撒野耍賴的樣子,讓人充分感受到她高張的情緒。
這時候,大嘴鳥以扮演理性角色的姿態出現了!牠在貝蒂平靜下來之後,告訴她除了哭泣之外,還可以做什麼來解決問題,並且親自示範給貝蒂看。這一系列的引導,從接納情緒、明確告知不被讚許的反應,到示範有助於解決問題的行為,都是幼兒情緒發展過程中最需要的教育元素。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傳遞了情緒教育相當重要的理念——情緒管理不是今天教,明天就會的事情。只要大人抱持無所期待的等待心情,持續以溫和堅定的態度和對的方式去引導孩子面對挫折,並且讓孩子有機會採取行動來解決問題,孩子自然會日漸成熟。
我特別欣賞本書以「貝蒂看見另一根香蕉……」做為結尾的設計,不僅留給孩子無限的想像,讓孩子自行沉澱經由閱讀所激起的情緒和思考,也為大人拉出對孩子合理期待的空間。
文/情緒教養專家 楊俐容
專家推薦
賞析《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
讓孩子選擇不同的角度看「需要」和處理「需要」
想要瞭解低幼兒的情緒面貌,看這本書,準沒錯!它的每一個故事發展環節,不只都好貼近低幼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也都純熟的運用圖畫書語言來敘事說情。所以這是一本真正的具有兒童觀的好圖畫書。
「Go banana」在英文中是一個俚語,指的就是不可理喻,令人抓狂。這本屬於低幼孩子的圖畫書,作者非常巧妙的以banana(香蕉)的原意為媒介物,淋漓盡致的、也傳神地描繪著低幼孩子的情緒特有反應,而那些反應,對成人來說,常常是「go
banana」,讓成人好氣又好笑,真的要抓狂的!所以這本書第一個成功的地方,正是它把語詞的常用義和延伸義,天衣無縫的與真實人物的心理成長階段相結合。讓孩子心有戚戚焉的同時,大玩著英文的語言遊戲。
許多以低幼孩子為主角的圖畫書,常常只點到為止,不夠細膩,但這本書不同!從貝蒂想吃香蕉開始,每一個故事線的轉折處,都以二、三歲孩子的特質為經緯線來構思,好清楚,也好細膩。所以小主角貝蒂想辦法打開香蕉的方法,就是使出全力的又是硬掰、又是摔打;當她發現「她的香蕉」被別人打開了時,她覺得她想「自己做」的需求被侵占(想自己做,是每個低幼孩子與生俱來的成長需求)。而那些挫折的結果,孩子所能反應的方式,當然就是那最原始的氣急敗壞、大哭大鬧。
而這本書處理那些氣急敗壞,是很讓人感動的!每一個氣急敗壞,作者都給了孩子時間,讓孩子自己平靜下來,因為他不自大的掌控孩子的感受。每一個大嘴鳥(那隻大嘴鳥,不就是身為成人我們的化身)的介入點,都不是批判式的貼標籤,而都是等到孩子的情緒平穩下來後,以「需要」(there is no need)為詞,來導引孩子,讓孩子知道他可以選擇不同的角度看「需要」和處理「需要」。
生命中有一些時刻,是那麼的親近。當你和你的小幼兒在共讀這本圖畫書時,你們正是以不同的角度,感受到這個故事的背後,那濃濃親近裡的尊重和愛。瞭解孩子,是尊重的起始點;接納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特點,是愛的第一個座標;以孩子的「需要」來導引不同的選擇,為良性教養的開端,紮下了根。
文/幼教專家 李坤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