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愛我:療癒無愛童年的傷痛

為什麼不愛我:療癒無愛童年的傷痛
定價:300
NT $ 210 ~ 493
  • 作者:蘇絢慧
  • 出版社:寶瓶文化
  • 出版日期:2015-02-2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4060023
  • ISBN13:9789864060023
  • 裝訂:平裝 / 256頁 / 14.8 x 20.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一定是我不好。
如果我夠好,爸媽怎會不愛我呢?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暢銷療癒作家蘇絢慧最新作品。

  「我知道你受苦了,但這不是你的錯。你不是原生家庭的囚徒,你不該承受著爸媽帶給你的苦楚,那些心靈黑洞、對自己的質疑、對人生的放棄……」──蘇絢慧

  「我是不是太糟糕、太沒用、太軟弱,不然怎麼會招來這麼多批評?」
  「我好怕自己沒有能力,好怕自己不夠優秀,好怕讓爸爸媽媽傷心、失望。」
  「為什麼我已經努力活得像個『正常人』了,卻還是擺脫不了傷害和痛苦?」

  每一句,聽來都令人痛心;每一聲吶喊,都表示在暗夜裡,那是一個個無聲啜泣的靈魂。

  總以最柔軟、同理的口吻,貼著受傷者內心的知名諮商心理師、悲傷療癒專家蘇絢慧,剖析八種無愛、內心受傷的孩子,她告訴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真相──家庭會傷人,父母的愛更會傷人。

  無論是從小被爸媽責罵、缺少陪伴、被要求成功、被期待聽話、被忽視、被教導仇恨、由外公外婆帶大,或讓孩子代替爸爸或媽媽角色,當這些孩子長大,最沉痛且無法迴避的殘忍現實是──他們的自我是破碎的。他們無法善待別人,也無法善待自己。

  每一個心裡受苦、受傷的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遍體鱗傷的孩子。看見自己內心童年所受的傷,讓傷痛說話,不再否認與逃避,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

  當你願意以淚水洗滌自己,以心疼、理解來溫柔聆聽、擁抱自己,那麼,你就能把童年受傷的自己愛回來,你也就不會再苛責自己,而能相信,你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價值,而這世界,依然美好且值得期待。

本書特色

  ◎8種無愛、內心受傷的小孩,告訴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真相──家庭會傷人,父母的愛更會傷人。

  ◎蘇絢慧以最柔軟、同理的語調,陪伴所有曾經在童年時期,被大人辱罵、缺少陪伴、被要求不能失敗、被要求聽話、被忽略、被教導仇恨、由外公外婆帶大、代替爸或媽角色等心中滿是遍體鱗傷的孩子,她希望每個心裡受傷的孩子,都能藉由愛,尋回自己的人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蘇絢慧【知名諮商心理師.悲傷療癒專家】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在助人領域工作十八年。曾任醫學中心社會服務室與安寧療護臨床社工師、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前後經歷十三年。也曾兼任大學學生諮商中心、社區諮商機構諮商心理師工作,目前為獨立執業心理師。

  與各助人單位、基金會與協會長期合作開辦專業訓練課程、生命探索與成長課程。特別聚焦在失落經驗探索與悲傷轉化、自我情感滋養照顧與生命早年傷痛療癒的主題上,以此舉辦各類型工作坊、演講與社會哀傷文化改善的宣導活動。

  推動足跡遍及台灣各地外,目前也在馬來西亞及中國等華人地區,發展滋養華人心靈工作,落實善生、善終、善別、善待的生命課題學習。
 
  網路主持:FB「同哀傷」社群專頁、「同哀傷社團」。

  已出版出籍:
  《死亡如此靠近》(2001,大塊文化,已絕版)入圍金鼎獎文學類優良好書
  《請容許我悲傷》(2003,張老師文化)入圍金鼎獎社會科學類優良好書
  《這人生》(2004,張老師文化)
  《生命河流》(2005,張老師文化)
  《喪慟夢》(2007,張老師文化)入圍金鼎獎社會科學類優良好書
  《於是,我可以說再見──悲傷療癒心靈地圖》(2008,寶瓶文化)
  《因愛誕生──一段父親帶我回家的路》(2009,寶瓶文化)
  《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2011,寶瓶文化)
  《愛,一直都在》(2012,張老師文化)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在關係中療癒傷痛,學習成長》(2013,寶瓶文化)獲103年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優良讀物獎
  《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練習以愛,重新陪自己長大》(2014,寶瓶文化)獲103年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優良讀物獎
  《死亡如此靠近》(新修版)(2014,寶瓶文化)
 

目錄

【自序】家──父母給的世界 006

第一章  無愛生命的悲歌──孩子,你的傷痛需要被懂

一、扁與貶的傷痛  071
二、空虛的傷痛  084
三、「都是為你好」的傷痛 097
四、乖巧聽話的傷痛 111
五、「你不重要」的傷痛  127
六、仇恨的傷痛  143
七、代理伴侶的傷痛  160
八、爸媽在哪裡的傷痛  182

第二章  療傷與修復
一、開啟療癒的覺醒──修復破碎的自我 209
二、解苦──從承認傷痛開始接觸 218
三、擁抱早年傷痛──對自己「慈」悲 228
四、重新理解生命,重新懂愛 240
五、以愛重生──活在愛中  244
 

自序

家──父母給的世界


  我的父母並沒有陪著我長大,出生沒有多久,他們就消失在我生命中。我的世界並不是他們所給的,而是透過我的感知,我的接觸,不論是否曾經扭曲過、偏執過、天真過,都來自於我的親身體驗,及領會。

  小時候,我常羨慕別的小朋友不用自己去碰撞這個世界,可以有父母保護,有父母給予。小時候,在有限的視野角度下,常看見其他小朋友,因著父母的給予而幸福、快樂的模樣。那時候的我,羨慕著那些有著父母給予溫暖與幸福的孩子們。

  但隨著長大,我的視野開始可以擴展,可以開始看見不同面向,聽懂不同層次的話語。我越認識這真實的世界,我便越不再羨慕別人的世界。也開始明白,有些人的父母給予的,是殘忍的世界、充滿恐懼的世界,或是,逼迫控制的世界。

  而且,不是少數。

  殘忍的世界,來自於父母的不成熟。他們不成熟,有著如黑洞般未滿足的私慾,支配及指使孩子們來承擔。他們讓孩子背負自己欠下的債務,讓孩子過著受虐待、受暴力的生活。只要父母喜歡的,孩子都必須承受、承接,不能說:「不」。許多傷痕累累的孩子,他們的世界佈滿著傷害、傷痛,他們的生活世界盡是冷漠與剝削,還有剝奪及被佔有。

  他們不能說不,不能遠走,他們動彈不得,即使再殘忍的事發生,他們也讓自己麻木,失去感覺、失去自己,不斷承受、忍受。一旦,有任何一點兒無法再承受的反彈出來,就被父母親指控:「不孝」、「沒有用」、「你怎麼可以這麼自私」……

  久而久之,這樣長大的孩子,無法善待別人,也不懂善待自己。過去,他們受傷時,沒有人知道他們的感覺;當他們讓人受傷時,他們也無法知道別人的感覺。他們切割了自己的情感,也切割了對他人的情感。

  或是,他們繼續認同著,自己本就是該受盡苛待的位置,無論長多大,成為怎麼樣的成人,仍持續忍受著殘忍世界的控制、支配與虐待。無盡的複製傷害與傷痛的發生,也無盡的複製被慘忍對待的遭遇。

  另一種恐懼的世界,來自於父母對於這世界的害怕,害怕在這競爭世界的無法生存,他們怕輸、怕被瞧不起、怕難看、怕沒有價值、怕低人一等、怕不夠好,於是,從小就急於給孩子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界、「要面子」的世界、「要贏要強」的世界。他們讓孩子感受到競爭的重要,練習著在現代生活的殘酷叢林裡,如何贏過別人、如何不要被比下去、如何站上頂端,來獲取更多生存資源。

  他們要求著成績、名次,與各種條件與評價。

  他們給孩子一個無法放鬆的生活,只要旁邊有孩子,就要拿自己孩子出來相較一下。

  孩子在恐懼的世界,無盡的感受到這世界的嚴苛、這世界的競爭、這世界的無情。如果他們站上高點,也許會因此感到些許成就感及價值感,但不出一刻鐘,他們隨即被內在引發的「恐懼」及「恐慌」淹沒掉,害怕下一次可能會輸、會失敗、會陷落。

  他們無法感知到自己的真實價值,不知道自己的生命為何而存在,如果沒有了分數與成績,沒有被肯定及稱許,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認定自己的價值。

  他們確實活在恐懼中,活在父母親給的競賽世界中,不僅手足間競爭,和別人家的孩子也可以競爭,甚至和整個世界競爭。他們的父母親,無法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生存,不相信這世界是安全與有關愛的。

  因此,他們給孩子一個無情與漠視感受的世界,要孩子努力的生存下去。只能成功,不准失敗,只有成為「強者」、「優越者」才值得存在。

  這樣的孩子像是陀螺似的,不停被轉。轉慢了,用更大的力道再逼著轉。只要稍微停頓,就被恐懼、罪惡感、自責淹沒,以嚴苛的口吻評判自己。所以,他們不敢停,害怕停。害怕一停頓下來,自己就成了人渣與廢物,自己就是敗類與窩囊廢。

  有些孩子,著實被這樣恐懼的世界嚇到,不再出門,放棄整個競賽,消極的抵抗著父母所給的無情世界。他們認為,拒絕這世界的競爭遊戲,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棄進入這個世界。

  而活在逼迫及控制世界的孩子,忍受著父母強烈的情緒暴力,以狂怒或哀怨,挾持著孩子的心靈,要孩子為父母的情緒感受負責,努力的做好一切,不要讓父母有機會因為不滿或失落感而挫折、而難堪。如果令父母難堪及不滿意,孩子就必須承受巨大的罪咎,彷彿犯了滔天大罪,無法被諒解,也無法被容許。

  這些孩子,戒慎恐懼,而最大的心慌是,自己如果不求好、不求完美,則不該存在。如果讓父母生氣、難過、哀怨,則是個差勁,不孝順的孩子,必須背負一個逆子逆女之名。甚至受全家族的唾罵,怎麼會生出這樣的孩子。

  你還記得當你是孩子時,究竟你的父母、你的環境,給了你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是殘忍的世界?競爭的世界?逼迫及控制的世界?

  如果這是你感知到的世界,我很為你難過,你的父母給了你這樣的一個世界。但孩子,這不是世界的全貌,這也不是唯一的世界。

  你可曾在藍天白雲中,感受到這個世界?
  你可曾在路邊搖曳的樹葉中,感受到這個世界?
  你可曾在山峰上遙望著大地,感受到這個世界?
  你可曾在靜謐的月光與星光中,感受到這個世界?
  你可曾在春天新萌芽的綠草香中,感受到這個世界?
  你可曾踏出過你的世界之外,感受到這個世界?

  世界,超過了你眼前所看見的世界。超過了你的「家」所為你塑造的世界。

  這世界的創造物希望讓你明白,愛的存在。
  這世界的創造物希望讓你學習,信心的生長。
  這世界的創造物希望讓你體會,勇氣的力量。
  這世界的運行,期待著你透過自身的生命,實現你要的世界。而不是複製著某一些痛苦、無情,與殘忍的世界。

  也許因為對未知太恐懼,也許因為太熟悉,你留在那令你窒息的世界,即使缺氧,也寧可沒有知覺,如一具死屍的活著。

  恐懼,遮蔽了你的眼與你的心,要你選擇一條你不滿意,卻最安全的路。但那不是安全,而只是習慣,習慣相同的情境,相同的發生經過,相同的對白與情節,至少,你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但那不是這世界的全貌,孩子。這世界既然誕生了你,便會因為你的存在而不同。你有你的位置,專屬於你,是你可以去實現、去創造的。

  那不是一個只有恐懼的世界,只充滿著「競爭、比較與競賽」;那也不是一個殘忍的世界,只充滿著「控制、虐待與壓迫」。那是一個真實有愛流動,有生命力與創造力的世界。你勇於站在世界的中心,被看見被聽見,被承認存在,而不是只能躲藏及模糊自己。

  孩子,請打開你的心,邀請世界進到你的生命。當你和世界真的連結了,你才能和自己連結;當你和自己連結了,你才能和這世界連結。

  我知道,一本書的出版,並不能終止你所承受過的不當傷害。無意識做出很多不可挽回傷害的家庭,仍大有人在。

  但這一本書,我希望能讓你在靈魂幽暗的世界中,成為你的世界的一個小光點,帶給你一個希望,引領你走進你生命的心靈宇宙,探尋你心靈宇宙更適合你存在的星球。讓掙扎苦痛的你知道,有些苦不是你該受的,有些傷是可以被撫觸、療癒的。如果世界冰寒冷冽,希望這小光點的微亮溫度還是可以溫熱你的心,讓你流下療傷的淚,還給你真實的生命氣息。

  也正因為,你的世界非常殘酷,甚至無情無愛,在面對生命所遭逢的困境時,我們需要更多的理解及耐心。如果,我們置放傷痛於不理不顧,否認及壓抑,只會讓傷痛的影響及作用,無意識的散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及關係中。並且,在糟糕的情緒感受中相互引發更多的人我傷害,而無法真實的走一趟修復及療傷的歷程。

  我願以這本書,表達對你受傷生命的心疼、理解及同哀傷。願曾經的遍體鱗傷,都慢慢的被我們自己擁抱、撫慰、懂了、善待及療癒。就如一位童年受傷的生命向我分享的:「在穿越這些傷痛的黑暗痛苦之後,我回到生命的最初,生命本質的我,是相信愛,也是愛。我願意迎接我自己回到,未經歷過傷痛之前的時刻,認回相信愛的我,再次成為愛的本體。」

特別註明

  書中所敘述的故事都經過大幅度的改寫,並非指稱任何一個特定的人。但傷害發生的情節則予以保留其真實性,以呈現這些傷害事件的存在。願我們在閱讀這些情節時,能連結及理解這些傷害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皆是殘忍,但請不要用同情的口吻及眼光來看待這些傷痛的發生,這是一種置身事外的慶幸姿態,也是一種隔離及劃分。若我們能體會及感受這樣的傷痛,請給予這些傷痛一個存在的位置,讓傷痛說話,讓經歷傷痛的生命不再被消音,而是可以把他們的個體性真實經驗好好的讓這世界看見、聽見與理解。這才是我們尊重及涵納受傷生命的存在,及支持他好好走過所需要的療傷歷程。
 

內容連載

一、扁與貶的傷痛
 
雅幸出生在一個很「正常」的家庭,父親是中學老師,母親是幼稚園老師。這看似再正常不過的家庭,卻有著不平靜的生活。
 
幾乎在家的時刻,雅幸的父母就有大大小小的爭吵,很難寧靜。他們兩個誰也不服誰,對什麼事物的看法都相左,包括對雅幸的行為要求及教養理念。
 
雖然,父母都是所謂的教育專業人員,但是,雅幸的父母,回到家中,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精疲力盡,對很多事情都不具耐心。雅幸從很小開始,就常常被要求「不要當小孩」。媽媽最常跟她說的話是:「懂事點」、「再任性試試看」。爸爸最常跟雅幸說的話是:「不要哭,再哭,就打下去」,或是「再吵,你就完蛋了」。
 
雅幸從很小開始,就羨慕外面的孩子,總是被他們的父母充滿耐心、慈愛、溫和的對待。可是,她的經驗不是如此,她的父母對她,常是咆哮、辱罵,甚至有時候,他們的脾氣突然間控制不住,就會朝她丟東西。

最嚴重的一次,是她回答爸爸的一句問話,不得爸爸的滿意,爸爸突然衝向她,左右賞她耳光,還抓著她的頭直接撞牆。
 
而媽媽,始終對她表現出不滿意的反應。從面貌長得較像爸爸開始,媽媽常說她醜,以後大概嫁不出去。又說她笨,功課始終吊車尾,怎麼補習也沒用。媽媽總是感嘆的說:「好歹我們在社會上還受人尊敬,也算優秀,不懂怎麼會生出你這麼低品質的小孩?」
 
雅幸隱約中覺得,父母之間互看不順眼,都拿管教她來出氣,來顯示他們自己的權力,看誰較能握有孩子的管教權。
 
雅幸在這個家很孤單,因為除了成為父母親的武器,用來羞辱及攻擊對方之外,她感覺不到自己生命存在的價值及意義。
 
父母兩個人,都要人的尊敬,人的稱許,人的重視。即使回到家中,也仍以老師身分自居,常常對著雅幸說道理、說規矩。雅幸很早就放棄了,她知道,生在這個家中,她永遠不會有自己的爸爸、媽媽,只有「某老師」和「某老師」。
 
在巨大「老師的小孩」陰影籠罩下,雅幸覺得自己恐怕做什麼都不會成功,就連她的爸爸常說的:「不要讓我丟臉。」好像都無法辦到,她始終覺得,自己一直在讓她的父母丟臉,自己是父母的恥辱。
 
她曾經問過媽媽:「為什麼你們生了我,卻不愛我?」
 
她得到的回答是:「你應該檢討自己有什麼好值得被喜歡?被愛?」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
    $210
  2. 二手書
    7
    $210
  3. 二手書
    73
    $220
  4. 二手書
    73
    $220
  5. 二手書
    73
    $220
  6. 新書
    79
    $237
  7. 新書
    79
    $237
  8. 新書
    79
    $237
  9. 新書
    79
    $237
  10. 新書
    85
    $255
  11. 新書
    88
    $264
  12. 新書
    88
    $264
  13. 新書
    9
    $270
  14. 新書
    9
    $270
  15. 新書
    $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