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通解-周易下經:白話解析,讓不懂易經的你,也可以輕鬆看懂!

易經通解-周易下經:白話解析,讓不懂易經的你,也可以輕鬆看懂!
定價:360
NT $ 284 ~ 432
  • 作者:長河
  • 出版社:柿藤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02-1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638118
  • ISBN13:9789865638115
  • 裝訂:平裝 / 32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易經》不但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而且自古以來,就被推崇備至,尊為「群經之首」。

  本書以最白話的文字、最精闢的解說,讓易經不再艱深難懂,即使沒有易經的基礎,也可以輕易瞭解。

  宇宙萬物,時刻變化,人事也是如此;所以說「變易」。然而,變化不息的大宇宙,卻具備法則性,井然有序,循環不已,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小宇宙的人的運命,也同樣的具有法則性,所以說「不易」。由於這一「不易」的法則性,就能瞭解大宇宙的天地法則,可以遵循;同樣的,小宇宙的人的動向,也能夠預知,可以規範,所以說「簡易」。因而,《易》這部書,就能以簡單的象徵符號與數字,表示出這種「簡易」「變易」「不易」的現象變化,產生占卜的作用。所以,由這一思維方向去探索,宇宙森羅萬象的變化,無不有一定的規律、因果關係,可以追尋,而占卜能夠預測吉凶,也就沒有什麼不可思議了。
 

目錄

一、緒  論………………7

二、象徵結構模式………………25

周易下經………………33
澤山咸………………34
雷風恆………………43
天山遯………………51
雷天大壯………………58
火地晉………………66
地火明夷………………74
風火家人………………83
火澤睽………………91
水山蹇………………100
雷水解………………108
山澤損………………117
風雷益………………125
澤天夬………………134
天風姤………………142
澤地萃………………151
地風升………………159
澤水困………………166
水風井………………175
澤火革………………183
火風鼎………………192
震為雷………………200
艮為山………………208
風山漸………………216
雷澤歸妹………………224
雷火豐………………231
火山旅………………239
巽為風………………246
兌為澤………………254
風水渙………………262
水澤節………………269
風澤中孚………………276
雷山小過………………285
水火既濟………………294
火水未濟………………303
 

序言

  伏羲畫八卦,為中國文字的雛形,文王演周易,是中國文化的開端。《易經》這部書,不但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而且自古以來,就被推崇備至,尊為「群經之首」。

  「經」就是道,就是理;天地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闡明天理、人道的書,稱作「經」;「經」是最神聖的典籍,權威的著作,也是一切真理的源泉。天理亦即人道。

  宇宙包羅萬象,變化莫測;人生機緣際遇,難以預料;《易經・繫辭傳》中說: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易經》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通萬物之情;究天人之際,探索宇宙、人生必變、所變、不變的大原理;通古今之變,闡明人生知變、應變、適變的大法則,以為人類行為的規範,這一天理即人道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稱作「天人之學」,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一切學術思想的根源,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大特色。孔子刪《詩》《書》,訂《禮》《樂》,作《春秋》,然後傳述《易》,儒家將《易經》冠為六經之首;而且春秋、戰國時代的儒、道、墨等諸子百家,以及唐、宋以後儒、佛、道各家的學術思想,也無不淵源於《易經》的天人之學。因而,要瞭解中國文化,就不能不由《易經》著手;《易經》在中國文化學術史上的崇高地位,由此就可以想見。
 

內容連載

《易》的傳承

自古以來,注釋《易》的書,可以說汗牛充棟,只能概要的介紹。

依據《漢書・儒林傳》,孔子傳《易》於商瞿,商瞿又傳至前漢的田何。前漢的易學,即以田何為主;但內容如何?今天幾乎已經無法完全瞭解,只能由散見於《漢書》中的資料,知道孟喜、京房的易學概要,已將《易》應用到曆法中。

當時的思潮,盛行天人相關的思想,認為天象與人事,有因果關係,君主的言行是否得當,會直接反映在氣候的順調與天體運行的正當與否中。這種思想,由來已久,到前漢時期,形成陰陽家、五行家的以自然哲學為武裝,機械性的理論,並應用到他的易學,實際應用到政治得失的占卜上。今天在《漢魏叢書》中,收錄《京房易傳》三卷,但與《漢書》中引用的許多《京房易傳》,並不一致,當然《漢書》中引用的資料,比較可靠。清代的惠棟,在他收錄於《續皇統清經解》中的《易漢學》中,曾經極力使孟、京的理論複元。

大體上,漢、魏、六朝時代的易注,除了三國魏的王弼外,並沒有完整地保留下來。唐代的李鼎樣,在他的《周易集解》中,曾經搜集當時散逸的諸說;清代學者們的古注複元,多半依據這本書。比較保存完整的,有後漢鄭玄、苟爽,三國吳的虞翻,晉代幹寶等的注解。在清代的惠棟以前,宋代的王應麟,曾致力於鄭玄的易注複元。清代的張惠言,曾以《周易荀氏九家義》、《周易虞氏義》、《虞氏消息》、《虞氏易禮》的篇名,將荀爽、虞翻的易注整理,都收錄在《皇清經解》中。

鄭、荀、虞的易注,雖然各有特色,但共同之點,是不重視「卦辭」的全般象徵意義,而是一字字的,由該卦的形象中,去尋求解答。例如:「至八月凶」。「八月」是來自何處?「七日來複」為什麼說「七日」?「無藥有喜」,卦形中為什麼會有「無」與「藥」的含義等?雖然八卦本身,就有象徵各種事物的解法;然而,像這樣一字字的對應,「說卦傳」所列舉的象徵,無論如何就不夠應用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84
  2. 新書
    88
    $317
  3. 新書
    9
    $324
  4. 新書
    9
    $324
  5. 新書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