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不只是書評集,也是絕佳的散文集!
一本好看的書評集
這兩年我寫了幾本書的推薦序。例如福澤諭吉的《勸學》、福本武久的《新島八重》、山崎豐子的《少爺》、吉川英治的《黑田官兵衛》、角田光代的《明天到阿爾卑斯山散步吧》,以及最近湯禎兆的《悶騷日本》。
推薦的主要理由,當然是因為內容有吸引我之處,我覺得這麼好的書應該、也希望有更多人閱讀。可說是出自「呷好逗相報」的心理吧!
三浦紫苑的這本《我在書店等你》跟上述幾本書截然不同。最大的區別在於它是「書評集」!光看「書評集|這三個字,或許有的人馬上退避三舍。因為書評往往給人艱深或不著邊際的印象,何況整本都是「書評」!
這次,我光看目錄和幾篇文章,就打電話跟編輯說我要寫推薦文。我要大聲地向喜歡三浦紫苑作品的讀者,向想了解日本而不知從何下手的讀者,還有、還有向喜歡散文的讀者推薦這本《我在書店等你》。
因為,這本書實在太好看了!
就像個朋友般在述說故事
我看完的第一個感覺是,這也是散文集嘛!
它沒有一般書評的艱澀或過多的學術用語,印象中,似乎沒有學術用語。能用學術用語寫書評,固然值得欽佩,但往往讓讀者止步。因為學術用語,尤其是冷僻的、過於專門的文學理論用語,容易在讀者與作品之間築起一道無形的高牆,擋住讀者進入作品世界的通路,也阻絕了讀者與作者的對話。
三浦紫苑這本《我在書店等你》,讓人感覺,作者是對著「我」,可是唯一的「我」哦,不是一大群人中的一個「我」述說故事。
請看以下這篇的開頭:
我現在居住的公寓坐落在一座小山丘上,或者說是陡坡邊,所以風勢很大。
前幾天天氣不好,在我打開玄關大門、撐起雨傘的瞬間,雨傘一下子就開花了,從公寓外側走廊的一端被吹到約一百公尺外的另一端,不,一百公尺是言過其實啦,我住的公寓沒那麼寬敞,大概是十五公尺吧。總而言之,如果我體重再輕一點,可能要隨著雨傘一起被吹走了,這裡就是這樣的強風地帶。
如果只看這部分你會覺得它是書評文章嗎?她告訴我「她住的是公寓,坐落在小山丘上,那裡風很大,還有她的體重應該很輕」,這不是在告訴我她的居住環境嗎?真的感覺就像朋友對著我說故事。
另外再看一篇,《禁忌與結婚:關於「源氏物語與阿闍世情結論」》這本書的作者藤井貞和是東大前教授,也是現代詩詩人,曾獲現代詩人獎、高見順獎、日本詩人俱樂部詩界獎等多項,日本少見的學界、詩壇雙棲者。如果正經八百地介紹,究竟能吸引幾人去購買、閱讀?三浦卻這麼寫:
啊,何謂結婚?趁我還沒結婚(應該說是結不了婚),試著模擬了許多狀況,直到今日都還為此煩惱嘆氣。……
內容上很認真地探求「古時候的人如何看待婚姻和戀愛」……覺得某個人對自己很重要的心情,從千年以前就一直存在著,和現在沒什麼兩樣。不過,表現這種心情的方法之一──「結婚」,其型態卻緩慢地在變化,我殷切期盼「分居婚」的復活!偶爾來探我一下吧!
文中的「分居婚」日文是「通い婚」,日本平安朝特殊的婚姻狀態,類似「走婚」。三浦不但調侃自己「結不了婚」,還希望「分居婚」復活,「偶而來探我一下吧!」不但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且「誘惑」讀者,如果我還年輕,可能會小鹿亂撞。像這樣子對讀者喊話,把讀者拉進來;而讀者自己也彷佛參與其中
不只是這兩篇,相當多篇是這樣子寫的,篇篇是極佳的散文作品。三浦以說故事的方式帶出她想介紹的書籍,個人孤陋寡聞,至少在個人有限的認知上打破了印象中既定的書評方式。「哦~原來書評也可以這樣寫啊!」給我很大的啟示,值得學習。
所以,把這本書當散文集閱讀,錯不了,絕對是「賞心悅目」!
從嚴肅到通俗,來發掘自己想看的書吧!
雖說可以當散文集閱讀,但它的本質還是書評。因為開頭的「說故事」與所要介紹的書籍一定有所關連,最後引出該書的最大特色。
例如:星新一(一九二六~一九九七),寫了超過一千篇的短篇小說。許多日本(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其實,正確地說不只日本)國高中生會看他的作品,有如「通過儀禮」,類似台灣的學生在青春時期看瓊瑤小說,當然,兩者性質不同。星新一的作品以構思新穎、出奇,情節完整、結局意外著稱,有「短篇小說之神」之稱。逝世後為紀念他,設立星新一獎。三浦針對最相葉月的《星新一:說一千零一個故事的人》不但說出作品的特色,也勾勒出星新一創作的力量源泉和跟後世之間的連結:
人要以什麼證明自己曾經活過呢?……
我以前在書店打工的時候,看過許多國中生來購買星新一的文庫書,我從他們的眼中見到了光輝。五百年後的世界,並非和現在完全無關而單獨存在,是世世代代為星新一的作品雀躍不已的人們的人生層層相疊,不知不覺過了五百年的時間。
我們是相連的,不是靠銅像、DNA或什麼坐鎮的「寶物」,而是更深層的、流過心底相連的喜悅。能夠超越「生的空虛」的力量,那就是創作的力量,以及人類懂得欣賞創作的力量。星新一真的激烈又深刻地活出了自己的人生,這樣的人生在他逝世後依然照亮著我們。
以作品傳世,也就是中國人說的「立言」吧!真正好的作品是超越時空的,星新一的作品並不過時。
三浦介紹了好多一般人印想中較嚴肅的作品,例如:《平家物語》、文樂、歌舞伎、宮澤賢治的短歌、紫式部的欲望等,但她的看法是所有作品都是「平等」的,因此,也介紹了一些通俗作品,如《作家的狗兒》、《貓座女人的生活與意見》、鬼故事、諺語成語故事;或與社會關係密切的書籍,例如:同性戀市場、《筑豐塵肺訴訟》、《江戶時代的下半身風情》、《世界香菸紀行》、加藤鷹的《菁英性愛》等。
來發掘自己想看的書吧
對東京有興趣的讀者,不妨閱讀稻葉佳子的《大久保:都市的活力》,相信讀過之後再去逛大久保區域,看法將不一樣,得到的樂趣一定倍增。為什麼大久保這一帶會有許多韓國商店等的問題,書中自有答案。三浦告訴我們:
早在江戶時代初期,隨著各方諸侯移居江戶(即現在的東京),大久保就成了下層武士從外地搬來後的棲身之所。大久保一開始就是「移民」的城市,一個居民遷徙頻繁的「都會周邊城鎮」。這裡的土地有適度的個人主義,也培養出一種不排除「異己」的風度。
了解一個城市或地區的歷史、身世,與這地方產生感情,即使是第一次造訪,不但不會有陌生感,或許還會有舊友重訪的喜悅與溫馨呢!
除了正文出現的多本書籍,書末還有長長的書籍介紹,感覺像是附贈的,真是「賺到了」!一般讀者當散文集閱讀,讚!編輯(出版社)當出書索引,趕快談版權,找人翻譯吧!
而我也有好多本想看的書,馬上聯絡書店幫我下訂單!
林水福
(本文作者為日本文學、文化研究者、南台科技大學教授)
推薦序
人生苦短而好書太多,正需要一本有趣的書評集
與朋友相約,大多是找書店或是便利商店,不然就是可以小坐在一旁看書的地方,其實目的只有一個,貪圖利用一點點的等待時光,可以翻幾頁書,彷彿可以把這些內容餵飽腦中飢渴的細胞,而且還可以變得更聰明些。
《我在書店等你》就是這樣的一本書,隨便翻開一頁,作者三浦紫苑用她詼諧另類的旁觀角度,大剌剌地講出她對一本本書的解讀,讓人家很想去找出這些書來閱讀,並且非常細膩地把重點挑出來,最後補上一段讓人玩味的結論。日本一年的出版品比台灣多得多,沉沒在茫茫書海的書何其多,透過這樣的導讀,搞不好有些書可以鹹魚翻身也說不定?
我最喜歡的一篇是介紹《魚部首漢字的故事》這本書,原來日本人因為太喜歡吃魚,而創造了更多有關魚的漢字,這跟我去日本的魚類博物館的體驗不謀而合。博物館牆上掛著與魚相關的漢字教學,看到老人家一直在背誦、記錄,真是非常好學。她寫道:「這本書記述了希望和別人有所關連而與文字搏鬥的人們,一路走來的歷史和各種巧思,有很多新發現。」除了頻頻點頭外,發現造出來的字跳脫了我們熟知的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的方式,其實還滿有創意的,好希望這本書趕快出版中譯本。
挑出這些書的原則、規則是什麼?作者也很明白地告訴你,反正她看了不喜歡就不會入選,能夠挑出來,甚至寫出幾段文字的,都有其閱讀的價值。這些書跨越了不同類型,大到討論戰爭與人性,也有談文學家的狗,也有一日一言金玉良言,當然少不了小說。各式各樣,這正符合我利用零碎時間閱讀,而且跟人聊天提到某某作家、某某書籍,雖然沒有讀過,但看了這本書評集,若有點印象,可以發表看法,還會讓人感覺你飽讀群書,滿腹經綸。
其實這樣的章節字數,很適合當前手機、平板產品的閱讀方式,隨處都可以閱讀。或許有些人悲觀地認為現代人已經不閱讀了,但我覺得只是閱讀的方式改變了,喜歡閱讀的人並沒有減少,只是用了不同的媒介與方式而已。真希望出版社的出版簡介可以換成這樣的模式,人們也不喜歡閱讀硬梆梆的書評、書介。
人生苦短而好書太多,閱讀這樣的書評集,讓人用不同角度切入,即使只找到幾本適合自己的書,應該就受用無窮了!
水瓶子
(本文作者為作家、青田七六文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