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本真正為保戶而寫的保險書
在坊間的書店裡,看到許多與保險相關的書籍,不外是從業人員的成長故事,或對保險的迷思和偏見的辯證,部分則是論及如何買保險,鮮少有一針見血、旁徵博引,且有系統性說明的保險著作。對此,我還滿感到遺憾。
我從事財務工作已20餘年,經常發現到,消費者雖然花了不少錢購買保險,卻是保費花得多,保額極為不足,且常因人情包袱及對保險認識的落差而買錯保險,間接造成許多的不滿和抱怨:「到底什麼是對的保險?」「到底什麼是好的保險?」然而,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卑微的期待中不斷幻滅。因為消費者永遠抵抗不了金融商品的千變萬化,以及從業人員的強力推銷,而買了一堆新商品或將停賣的商品,至於是否符合需要,一問三不知。對於保險的疑惑與問號,也逐漸地變多、變大……
甚至買了保險之後,經常擔心是否買對保險、保額是否足夠、保險業務員是否值得信賴、到時候能否順利理賠、理賠金是否滿足家庭需求等等,這也透露出,消費者雖然花了大錢買保險,卻因不清楚自己的需求,也不曉得買了什麼商品,造成內心無法因買了保險,而獲得真正的安心與滿足。
其實,金融商品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只要能夠符合自己需求的就是好商品,因此,不管是買保險、基金、股票或其他投資理財商品,都要以達成自己人身財務目標為前提,同時清楚界定自己人生各階段的財務需求,再來研究要用什麼方法、用什麼工具,以便早日完成目標。
雪雯這本書,提供了現今消費者的所有期待和盼望,把許多保戶應該知道的事舉一反三具體呈現、將似是而非的觀念正本清源地釐清,並深入淺出地解析不當的行銷話術,最後指引各位正確的投保觀念與作法,相當不容易,在此特別推薦。
邱正弘(宏觀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推薦序
充實投保知識,捍衛自己的權益
20幾年前剛加入保險市場時,就聽到過許多有關保險的「江湖傳言」,例如壽險公司一定要開業7年才會賺錢,而且業務愈好,虧得愈大……。當時我非常質疑,心想:如果有個行業是「業務愈好,虧得愈大」,那有誰要來呢?另外,我也常聽到「壽險愈早買愈便宜」這類建議,但上了精算課後赫然發現,保險的費率公式,並不會歧視高年齡客戶,也不會獨厚年輕人,所以就認定這個「便宜說」,大有問題。後來在這個市場久了,比較清楚了解保險之後,對於這類「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說法,也就見怪不怪了。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卻產生了不小的困擾。
保險商品是一種無形的商品,加上涉及到複雜無比的條文、艱澀難懂的精算公式,以及高深莫測的保險運作,讓保險消費者(特別是壽險與健康險的保戶),面臨到非常嚴重的「資訊不對稱」的情況。雖然主管機關幫我們處理了許多問題,例如保險商品需要透過審查機制才能上市、強制揭露財務業務資訊、進行年度檢查等等,但終究還是有很多的資訊必須透過自己的力量去搞清楚。
由於保險公司對於自家商品法律的了解、精算假設的掌握及經營現況,遠遠高於一般民眾,在這個架構下,民眾若想要買到適合又公平的保險商品,勢必要花點工夫補強保險觀念,以平衡自己在這場交易的資訊實力。
本書作者李雪雯女士,在保險實務問題的剖析上,是個非常傑出的專家,她很用心地整理出坊間滿天飛的江湖傳言,然後一一破解矛盾,揭發真相。本書的出版,能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充分的保險知識與完整的防守策略,值得一讀。
彭金隆(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
前言
非學不可的保險防身術
進入內文前,先來個小測驗。。下列10個關於保險的觀念,請勾選「是」或「否:」
1. 保險是最好的以小搏大工具,只要花少少的錢,就能獲得最大保障。所以你要買齊各種保險,才能移轉所有風險。
□是 □否
2. 現在保險費都很貴,隨便幾張基本保單的年繳保費都要數萬元以上,根本沒有降價空間了。
□是 □否
3. 如果你擔心有病誠實告知會被拒保,就隨便填一下吧!只要保險拖過2年時間,保險公司就無法拒賠!
□是 □否
4. 買了重大疾病險,一旦罹患相關疾病,一定拿得到保險理賠金!
□是 □否
5. 在高齡化、少子化之下,每個人都該為自己買一張長期看護險。
□是 □否
6. 如果你不善於投資,那就買類全委保單,或附保證型保單最省事。
□是 □否
7. 你如果不需要保障,這張保單年繳4萬元,25年後拿回88萬元,投資報酬率高於銀行定存,不買可惜。
□是 □否
8. 定期健康險的保費年年調高,終身還要繳費,且有最高續保年齡,不如買限期繳費的終身健康險比較划得來!
□是 □否
9. 如果買了保單沒錢繳保費,不妨解約把錢拿出來,或是選擇保費自動墊繳就能解決了。
□是 □否
10. 老年人沒有任何保單的保障,可以試試老人保單,不但保費只有「每天一杯豆漿的錢」,最方便的是「免體檢、馬上保」。
□是 □否
要公布答案囉……
這10道問題的答案都是「否」,你答對幾題呢?(詳細解答,請見內文解說)
有些投保觀念似是而非,經常讓人摸不著頭緒,由於一般人並非保險專科畢業,也沒有受過保險課程相關訓練,坊間的保險業務員就成為民眾認識,以及購買保單的第一線接觸的人員。如此一來,他傳遞給你的訊息是否正確與客觀,便是保戶投保決策是否失誤,或是未來能否獲得該有的理賠之關鍵。
可惜的是,這些保險業務員雖然逐年增加,但品質良窳不齊、知識水平落差大,間接造成投保紛爭不斷,這就是為什麼保險為人所詬病的主因。
根據壽險公會的登錄資料顯示,自1993年4月開始辦理人身保險業務員登錄以來,截至2013年底登錄總人數有32萬3912人,比2012年年底增加了3178人(年增率 0.99%)。其中,壽險業登錄人數占總人數57.96%,保險代理人及經紀人公司登錄人數占42.04%。
在這一群「女多於男(男性占34.06%、女性為65.94%)」、「平均年齡是40.77歲」、「學歷以大學(38.31%)及高中職(27.86%)畢業為主」、「專職比兼職略低(專職占49.65%、兼職50.35%),且逐年呈現『非專職』趨勢發展(2013年專職年減5.32%,而非專職則是年增2.61%)」,且在台北市「每百名人口」中,就有7.11位保險業務員,密度居全國之冠的第一線銷售尖兵中,業務員當(2013)年度受處分總數計有919人(768人受停職處分;151人受撤銷處分)。
儘管受處分與停職處分的人數,都比上一年度減少,但因為違反管理規則第19條,而遭到登錄撤銷的原因分析中,最多人是因為「挪用或侵占保險費(34/104)」,其次是「未經當事人同意填寫、簽章有關保險契約文件(27/104)」,第3個是「其他有損保險形象(12/104)」,第4個是「不實說明或不為說明」、「唆使保戶不實之告知」與「招攬或推介未經主管機關核准之保險業務,或其他金融商品」(各占7/104)。
另外,根據「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人壽保險業非理賠類常見爭議類型中,最多的就是「業務員招攬」,案件比率高達32.45%,遠高於第2高的「停效復效爭議(10.10%)」,以及第3名的「契約變更(6.97%)」。
換句話說,不是每位保戶遇到的保險業務員,都能提供最正確的投保資訊,而這些錯誤的資訊,極有可能讓保戶日後拿不到保險理賠金,甚至需要曠日廢時地與保險公司互打官司。
為了避免自己買的保險不保險,保戶唯有不斷地提升保險知識,並且「練」好應對技巧,才能在買到對的保單,讓自己享有「相對應且最適合」的保障!
這本書是我集結各種最常見,也最容易誤導保戶的業務行銷話術,每道問題,都提供了不同角度,並做了適當的解答。期許讀者在看破保險業務員手腳之餘,都能成為「百毒不侵」的投保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