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下午-改上架.可賣&日期大道傳承從各組線老前人輩們來台至今,已六十餘載。如今道務遍地開枝散葉,老道場需要整合人力財力物力,共養共享資源、引導修行;新道場則需積極播種,鼓勵發心。從大道開闡過程、參辦經驗中,我們要思考「如何提昇修辦素質」,而其中影響甚巨的,是講說者的認知及心性涵養工夫。
每一回的法王座上講習,都影響聽者的去留;這是講說者要負其中一部份的責任。身為講說者的我們,不能推說:「這是參班者要有坐得住的功力,要有不選擇講師的涵養。」但我們是否認真想過,怎樣才能真正提昇自己的「領悟能力、豐富經驗、正確理念、心性涵養、力行工夫」?怎樣才能講出真正令人「解惑、解脫、信服」的道理?活佛恩師曾說:「講課講什麼?講求根本體悟說。辦道辦什麼?辦中修正意身口。」可見其中功夫,不論講說者或聽者,若非「真修真辦」,傳承一事,實難令「學者領悟受益,教者言之有物」;這是「教學相長」的事,更是講說者不可推諉的責任。身為代天宣化的講說者,永遠都要看到自身的不足,永遠都要有精進不懈、終生學習的精神與態度;甚至道務要經營得可長可久、幫助彼此解脫,無論開創或守成,都需要永續培養人才、傳承好經驗。
有鑑於此,本社再度提筆編寫「講說題庫」;以單點課題的小冊書方式,便利講說者、讀書會或個人研讀,及研究班上課、成全贈送。此小冊專題,將做成系列叢書,陸續出版研究班或一般法會所須的課題。希望此系列的付梓,能提供各道場「安排年度課題、講課找資料、成全贈送」等須求。是本社出書所盼。
明德編輯部謹識
目錄
前言
認識道場
有形道場
無形道場
白陽道場
道場的功能
傳道功能
教化功能
修行功能
如何護持道場
同心同德,素位而行
尊師重道
承上啟下
謹守佛規禮節
遵循道場倫理綱紀
聽師調遣,配合道場
護持天命
承擔盡責,犧牲付出
認清真假闢異端
無是非謠言怨懟
同心協力,互助合作
知恩圖報,飲水思源
結論
認識道場
有形道場
無形道場
白陽道場
道場的功能
傳道功能
教化功能
修行功能
如何護持道場
同心同德,素位而行
尊師重道
承上啟下
謹守佛規禮節
遵循道場倫理綱紀
聽師調遣,配合道場
護持天命
承擔盡責,犧牲付出
認清真假闢異端
無是非謠言怨懟
同心協力,互助合作
知恩圖報,飲水思源
結論
序
前言
所謂的「財法侶地」,是指修辦道的種種因緣匯聚。在天人合一、同修共辦下,讓眾生同登聖域賢關,離苦得樂;或財施助道場,或法施推展道務,或無畏施的犧牲奉獻,都是護持道場的財法侶地。故知道場,是眾生成佛的修煉所,是多少上天恩典及眾生善因緣的匯聚;它乘載無邊眾生,從紅塵苦海此岸到涅槃極樂的彼岸。
有祥和平安的道場,才能讓無數眾生上岸,讓眾生安心的學習成長及行功了愿。尤其白陽先天佛堂道場,是應天時機運而設,其所負的重任是有天命明師「傳授三寶心法」,讓眾生得道而超生了死;同時也負有移風易俗、重振人倫道德,化人心為良善,使人人止於至善,化世界為清平,達成「人人淨土心,家家彌勒院」,化娑婆為蓮花邦,實現世界大同的使命,這就是先天佛堂道場的殊勝與使命。每位修道人,都要有護持道場的職責,重振世道人心、人倫道德;讓天命道統永昌,讓眾生慧命傳承永續。
如果將紅塵五濁惡世比作染色缸,那佛堂道場就好比退色缸,能讓眾生改惡向善的清淨地,是讓眾生改造成佛的修煉所;是救渡乘載千萬人出苦海,共登理天的大法船,也是末法的「諾亞方舟」。
所謂的「財法侶地」,是指修辦道的種種因緣匯聚。在天人合一、同修共辦下,讓眾生同登聖域賢關,離苦得樂;或財施助道場,或法施推展道務,或無畏施的犧牲奉獻,都是護持道場的財法侶地。故知道場,是眾生成佛的修煉所,是多少上天恩典及眾生善因緣的匯聚;它乘載無邊眾生,從紅塵苦海此岸到涅槃極樂的彼岸。
有祥和平安的道場,才能讓無數眾生上岸,讓眾生安心的學習成長及行功了愿。尤其白陽先天佛堂道場,是應天時機運而設,其所負的重任是有天命明師「傳授三寶心法」,讓眾生得道而超生了死;同時也負有移風易俗、重振人倫道德,化人心為良善,使人人止於至善,化世界為清平,達成「人人淨土心,家家彌勒院」,化娑婆為蓮花邦,實現世界大同的使命,這就是先天佛堂道場的殊勝與使命。每位修道人,都要有護持道場的職責,重振世道人心、人倫道德;讓天命道統永昌,讓眾生慧命傳承永續。
如果將紅塵五濁惡世比作染色缸,那佛堂道場就好比退色缸,能讓眾生改惡向善的清淨地,是讓眾生改造成佛的修煉所;是救渡乘載千萬人出苦海,共登理天的大法船,也是末法的「諾亞方舟」。
內容連載
認識道場
什麼是道場?舉凡對眾生慧命的提昇,對眾生超生了死有益的事,其所在處,無論時空,皆可視為道場。就廣義言:只要是有助益於眾生心性的解脫,諸如設班上課研究道理、渡人求道辦道、開法會及無畏施行功了愿等之處所,其硬體設備及場所,無論大小、佛堂或任何處所,都可視為與佛堂道場同功,稱為「有形的道場」。就真義言:自性所在,即是道場,亦可稱為「無形的道場」。
有形道場
有形的道場,不單指佛堂道場而已,其它任何處,無不是道場。真正的道場,可以說不曾離開生活,也不曾遠離人群,更不曾離開眾生或自己,因為「生活即是道場」。孔老夫子亦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聖人認為「眾人」皆是成就我的恩師;取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則自勉勵之。欲成聖成賢,孔子聖人猶不曾遠離人群而獨居探索,況一般世人乎?佛經亦言:菩薩因眾生而成佛;故菩薩不離眾生,念念皆為眾生設想,菩薩是「眾生不請之友」。
須知,白陽先天佛堂道場之所以應運而生,其主要目的就是方便接引眾生,得受明師一指,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明師所傳授的的「三寶心法」,就是頓教法、無上法,佛家謂之「正法眼藏」,眾生有緣得之,則可超生了死。故先天佛堂道場的功能與職責使命,除了代天宣化、勸人為善的教化外,更負有明師傳授「三寶心法」的重任。仙佛慈訓云:「天道道場,有無極 老中的加被、諸天仙佛的護持,是眾生行功了愿的地方。」
什麼是道場?舉凡對眾生慧命的提昇,對眾生超生了死有益的事,其所在處,無論時空,皆可視為道場。就廣義言:只要是有助益於眾生心性的解脫,諸如設班上課研究道理、渡人求道辦道、開法會及無畏施行功了愿等之處所,其硬體設備及場所,無論大小、佛堂或任何處所,都可視為與佛堂道場同功,稱為「有形的道場」。就真義言:自性所在,即是道場,亦可稱為「無形的道場」。
有形道場
有形的道場,不單指佛堂道場而已,其它任何處,無不是道場。真正的道場,可以說不曾離開生活,也不曾遠離人群,更不曾離開眾生或自己,因為「生活即是道場」。孔老夫子亦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聖人認為「眾人」皆是成就我的恩師;取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則自勉勵之。欲成聖成賢,孔子聖人猶不曾遠離人群而獨居探索,況一般世人乎?佛經亦言:菩薩因眾生而成佛;故菩薩不離眾生,念念皆為眾生設想,菩薩是「眾生不請之友」。
須知,白陽先天佛堂道場之所以應運而生,其主要目的就是方便接引眾生,得受明師一指,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明師所傳授的的「三寶心法」,就是頓教法、無上法,佛家謂之「正法眼藏」,眾生有緣得之,則可超生了死。故先天佛堂道場的功能與職責使命,除了代天宣化、勸人為善的教化外,更負有明師傳授「三寶心法」的重任。仙佛慈訓云:「天道道場,有無極 老中的加被、諸天仙佛的護持,是眾生行功了愿的地方。」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79
-
新書9折$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