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照片中的鬼影
一九五八年奇努瓦.阿契貝的《分崩離析》在英國出版時,成了少數以英語寫作非洲故事的小說,而且是第一部以英語追溯奈及利亞之伊博族人﹝Ibo﹞,因英國殖民以及接著與殖民國政府起衝突,而造成傳統結構瓦解、無法再團結一致的故事。這部已被譯成一百八十種語言的小說,至今仍是擁有全世界最多讀者的非洲文學作品。
阿契貝身為奈及利亞伊博族人,為何要以英語寫作?曾經翻譯過這本小說的譯者楊安祥,在譯本《支離破碎》序言裡寫道:
「為了糾正世人的錯誤觀念,強調非洲文明並非來自歐洲大陸,【阿契貝】推出【這部作品】。」
這種說法並沒有錯,但在此我想做進一步說明。阿契貝曾經解釋過,他之所以以英語寫出這部小說,使其得以在英國出版,原因之一是他想糾正白種人對黑種人的刻板印象:黑種人不是比較低等卑下的人種;黑種人也不是比較壞、比較不受教,或比較邪惡的人種。黑種人和白種人一樣都是人,有其文明與文化,只是很不一樣。為了更真實正確呈現黑種人﹝伊博人﹞的形象,他的辦法就是:以黑種人的身分,來寫黑種人的文化,而且必須以英語書寫──否則無法在英語國家出版﹝特別是英國,因為阿契貝要把英國殖民奈及利亞的問題,藉著這部小說,對殖民國英國揭示出來──此乃阿契貝寫作本作品的第二個主要原因﹞,也不會有任何使用英語的白種人能讀得懂。
於是這部作品就成了英國殖民奈及利亞之前,以及殖民前期奈及利亞之伊博族的文化現象記錄──那是曾經存在,而且蓬勃發展過,但如今有很多已失落﹝或已被歐美文化取代﹞的文化。此作品剛開始在奈及利亞發行時,非洲相當重要的文學雜誌《黑色奧菲斯》﹝Black Orpheus﹞曾登載過這麼一段簡短扼要的文評:
「整體而言,這部作品非常詳實生動描繪伊博族人的生活【與文化】,然而此故事情節與角色比較像是象徵符號,其所表徵的生活方式,雖仍存在伊博人的記憶裡,但已不復現。」
在此本人要特別對這段文評加以詳細解讀。但首先,我必須就傳統批評殖民主義的學者對這部小說故事過分美化的解釋,先做簡要的指正。請看底下這一段楊安祥所摘錄的文字敘述:
「【在這部作品中,】描述外來勢力入侵以前的伊博部落,早已是一個嚴謹有序,尊老敬群的安定社會。比之西方國家,儘管風俗習慣不同,語言信仰有異,黑人的生活觀念,和白人一樣,充滿了崇高意識與美麗價值。所可悲者,白人對於黑人的道德宗教、哲理法律,悍然輕視之外,還盡量利用當地傳統上的某些病態缺陷,加以無情的毀滅和破壞,使得樸直誠實,善良可敬的土人,嘗受了最不人道的心靈打擊與情感撕裂。」
阿契貝確實在這部小說裡記錄了很多伊博族人所特有的格言智慧;伊博族確實「尊老敬群」,故事的道理與情節中確實也不乏「崇高的意識」、「美麗的價值」、以及「樸直誠實、善良可敬」的人物角色。但我要強調的是,阿契貝寫這小說,並沒有要對伊博文化大加讚美推崇的意思。從他對故事主要角色歐康闊的描述與處理就可以看出,他似乎在對世人﹝尤其是西方歧視黑人的白種人﹞說,與其讓你們來打我們黑種人嘴巴,不如由我們自己來打吧!我們自己人的問題出在哪裡,你們不會比我們更清楚,而且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的問題之所以惡化,與你們來我們的土地上濫用人力與資源,有絕大的關係。
楊安祥的文摘說:「白人對於黑人的道德宗教、哲理法律,悍然輕視。」但看過這故事的人就知道,其實作者很小心指出,白人並不都是一個樣子,就像黑人也不都是一個樣子。故事中的第一個白人傳教士布朗先生,能與伊博族的顯要人士進行比較宗教的對話,發現與黑人的宗族傳統信仰起正面衝突將屬不智,於是廣結善緣,並且興辦學校、醫院,好預備黑人未來應付西方社會的競爭力。是第二個白人傳教士斷章取義引用聖經,正面藐視伊博族的宗教傳統信仰,但他也沒有對黑人的宗教道德進行所謂的「無情的毀滅和破壞」。故事中摧毀伊博族傳統信仰之魂魄者,其實是伊博族人自己,而且是同宗族的人所為。那是個激進派的改信基督者;此類人士仗著基督信仰的勢力,公然挑戰、摧毀自己宗族的信仰魂魄,為的是什麼呢?雖然作者並沒有藉著小說寫出這個問題的解答,但不難想像,也是與社會政治權力的爭奪有關。
另外,上面文摘所謂「樸直誠實,善良可敬的土人,嘗受了最不人道的心靈打擊與情感撕裂」,也不是白種人所為。這句話指的應該是故事最後,宗族中一些領導級人士被抓入獄中,遭受凌虐的事。但虐待他們的獄吏同樣是黑人,雖屬不同宗族,但同樣是說伊博語!而那些在獄中遭受獄吏虐待的宗族重要人士﹝尤其是歐康闊﹞,是不是「樸直誠實,善良可敬」,其實作者並沒有特別呈現出來。故事中具有如此美德的,有這樣的人,但並不是主要角色,只是象徵伊博文化價值用的背景角色。就像《黑色奧菲斯》那一句文評所說的:故事中的人物,多為象徵符號;主要人物歐康闊就是個例子。他是不是「樸直誠實,善良可敬」,作者沒有特別強調,因為在作者筆下,歐康闊象徵著伊博文化中,那種害怕落入社會中因懶惰而淪為貧窮的無權低等階級,演變成急進衝動之極端個性人物。
《黑色奧菲斯》雜誌上的文評說的沒錯,阿契貝很「詳實生動」描繪伊博族生活。就本人的讀/譯後心得,我覺得作者就像一個很有技巧的攝影師,捕捉了一張張富於生活文化意義的照片,而且,他對這些照片絕沒有特別加以粉飾處理,如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照片之中,連鬼影都被記錄下來。
推薦文
奈及利亞文學巨擘阿契貝在1958年出版的「分崩離析」是後殖民文學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也是出版無數的阿契貝最受推崇也最知名的作品。這本書在奈及利亞從英國殖民中取得獨立的前兩年出版,因此文中特意以非洲伊格博族人為敘事觀點,以及複雜化非洲文化的手法充滿了反殖民、反種族偏見的訊息,而且難得的是這樣的訊息卻並沒有陷入二元對立的泥沼或浪漫化非洲文化的迷思之中,這本書的成就就在於這樣拿捏得當的文化拉扯,在平鋪直述之中摸索所謂公平正義的意義及可能。
透過閱讀「分崩離析」讀者可以看到一個向來被簡單化或妖魔化的非洲文化的多項面貌,進而解構我們自我思緒中第一世界與第三世界既定的優勝劣敗,然後去理解許多差異非關善惡、超越對錯更沒有絕對。歷史告訴我們第一世界的殖民者贏了,而像「分崩離析」這樣的小說卻在告訴我們,在贏之外、之內、之上、之下有更多的細節需要,也可以,被細細思索。
阿契貝以英文書寫的多本作品讓西方讀者更了解奈及利亞政治歷史。從這本獨立前出版的「分崩離析」開始,到1966奈及利亞政變前出版的「人民公僕」(A Man of the People),到阿契貝去世前出版的最後一部作品,談奈及利亞內戰的「國家曾在」(There Was a
Country),阿契貝的作品緊貼著也映照著奈及利亞歷史中多次的政治翻轉,這些作品成功地將非洲文學及奈及利亞推上世界舞台,並且豐富了反殖民、後殖民、新殖民的討論思潮。
早已移民美國的阿契貝一生對奈及利亞的動亂不安持續關注,這些關注所催生的部部轟烈作品是全球讀者不容錯過的批判文學 。
胡培菱/美國羅格斯大學英美文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