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下)

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下)
定價:650
NT $ 514 ~ 618
  • 作者:近藤正己
  • 譯者:林詩庭
  •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2014-10-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500321
  • ISBN13:9789863500322
  • 裝訂:平裝 / 74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內容簡介

臺灣如何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  
在戰後又為何走向「光復」,而非「獨立」?本書以史家的眼光提出最精到的說明。 
 

  本書的中譯雖屬「遲來」,卻恰好證實近二十年之相關研究,無一超越本書。
  
  本書是第一部對日治臺灣後期的戰時社會與政治,作系統性、全面性的研究之作。作者近藤正己教授不取前人慣常從日本帝國主義軍事失敗的角度,而是從「殖民地本身」的視角探討日本殖民統治的崩潰。本書指出,戰時的「總力戰」(總體戰)體制對殖民地臺灣的全面動員,是殖民統治崩潰的重要因素。
  
  全書分為兩部(上、下冊),共十章,含圖表107個。第一部「戰時的殖民地統治結構」(第1章至第6章),論述臺灣自1930年代捲入總力戰體制的過程:臺灣軍部勢力抬頭、總督府南進,以及殖民政府如何從「人心」動員開始,把「人力與人命」驅至戰場,最後皇民化運動導致「殖民地主義的終結」。第二部「臺灣光復運動的展開」(第7章至第10章),則轉向追蹤在中國的臺灣人抗日政治勢力──臺灣義勇隊、中國國民黨臺灣黨部、臺灣革命同盟會,以及其重要人物如宋斐如、李友邦、翁俊明……,以了解為何臺灣在殖民地崩潰時,是走向「光復」而非「獨立」。作者在全書之兩部分別從日本在臺灣的殖民地戰時統治,以及臺灣人在中國進行的抗日運動這兩個深具歷史意義的面向,探究日本在臺灣殖民統治崩潰的完整樣貌。
  
  豐富史料的運用,為本書另一特點。書中使用的第一手檔案文獻、公私文書,極為全面且多元,諸如日本內務省、外務省、臺灣總督府的各類檔案與文書,戶籍簿,中日文雜誌、報紙,相關人的日記、當事人訪談紀錄……綜觀全書,本書既有宏觀理論建構,亦有微觀精采描述,其詮釋觀點建立在紮實深厚的史料基礎之上。
  
  閱讀本書,讀者定可感受到作者細究人事物的來龍去脈及其運用史料的細膩功力。特別是論及皇民化運動部分,揭示殖民政府是如何執行集體移住、改姓名、待遇改善、精神教化、軍夫動員等措施,以及其過程及成效,使讀者得以全面了解日本的皇民化措施,對臺灣當時及其後來所帶來的廣大影響。
  
  本書的日文版自1996年出版後,就因其分析觀點與方法論一向為學界所重視,迄今仍為該研究領域的重要代表著作,為臺日雙方學術界設下深具指標意義的標竿。有評者認為,在此研究議題上,尚未有「新的研究超過本書」,當為篤論!
  
名家推薦
  
  吳密察(臺大歷史系兼任教授)  
  若林正丈(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  
  栗原純(日本東京女子大學教授)  
  張隆志(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費德廉(美國ReedCollege教授)  
  蔡錦堂(臺師大學臺史所副教授)  
  薛化元(政大臺史所教授兼所長)  
  聯合推薦
  
  本書第一部不但整體地描繪了1930-1945年,日本帝國中央政府及臺灣現地之總督府的臺灣統治政策與統治實況之推移,也為這15年間的幾個關鍵性政治詞彙,諸如「皇民化」、「改姓名」、「南進」、「志願兵」等,做出了劃時代的研究貢獻。作者在第二部則克服史料稀少的限制,特具慧眼地梳理了1930年代臺灣島內之抗日運動無法展開之後,臺灣人改而在中國進行的抗日努力及其派系脈絡。
  
  此書出版至今雖已近二十年,但仍是研究日本殖民時代後期臺灣史的必讀鉅著。
  
  ――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近藤正己教授在本書「第一部戰時的殖民地統治結構」實證地敘述了日本殖民政府之支配體制透過實施改姓名、徵兵制度而強化的過程,及此一支配體制因日本戰敗而崩壞的歷程。本書「第二部臺灣光復運動的展開」則分析了在中國大陸展開「解放」臺灣的胎動,和決定戰後臺灣之面貌的諸政治勢力的動向。本書不但是理解戰爭時期,也是理解戰後臺灣的正規研究書,非常值得推薦。
  
  ――栗原純(日本東京女子大學現代教養學部人文學科教授)
  
  本書是迄今關於日治後期臺灣史及戰爭動員體制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學術論著。全書以「同化」和「光復」為分析主軸,結合日本內閣檔案《公文類聚》等公私文書、《吳新榮日記》等個人史料、以及前臺籍日本兵的口述訪談,嚴謹而綿密地重建日本帝國總力戰體制的形成背景、運作實況與崩解過程。研究視野也由臺灣本島和南方戰場,拓展至臺灣人在中國大陸的抗日及光復運動。書中關於臺灣軍部勢力、總督府南進政策、漢人與原住民的皇民化政策、以及戰時人力動員等篇章,早已成為學界先驅性研究範例。
  
  本書萌芽於作者留學期間,即本土歷史研究仍為政治禁忌的70年代晚期臺灣,完成於殖民地史研究重獲學界重視的90年代日本。如今本書中譯本在出版近二十年後終於問世,實為一則遲來的喜訊!期待本書的中文讀者能深入理解書中對戰爭與殖民地統治、臺灣人的戰爭經驗,以及戰後政權轉移過程等重要議題的學術洞見,從而提升對於臺灣近現代歷史的知識素養及討論水平。
  
  ――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主任)
  
  在本書出版近二十年後的今日,重讀臺大出版中心的中譯本,更能了解為何當年此書一出版即被譽為臺灣史研究領域的佳作。本書作者近藤正己教授在同輩研究者眼中,是有名的「資料狂」,他在官方檔案與私人文書不易取得的1980年代,卻能網羅如此豐富的日本公文書(中央政府、陸海軍、臺灣總督府各方的檔案)、中國國民黨檔案以及各國之報刊、私文書等資料,確實令人敬佩。
  
  雖然近藤教授晚近也陸續出版了其他關於「皇民化」、改姓名、臺灣軍夫等總力戰時代各主題的好書,但其所著之《總力戰與臺灣》迄今仍是唯一能夠讓我們整體地了解日本殖民政府之總力戰政策內容及其如何在臺灣實現,以及對於臺灣未來發展有何重大影響的傑作。本書同時也說明了當年在中國的臺籍人士所進行的抗日運動,在戰後臺灣的影響。  

  本書確實是必讀的好書!――費德廉(美國ReedCollege歷史系教授)
  
  關於戰爭體制下的研究,以及在中國大陸之臺灣義勇隊等抗日運動的探討,近藤正己教授的這部大作,一直都是臺日雙方學術界重要的先驅和標竿。原著作日文本出版於1996年,18年後中譯本問世。現今眾多史料已經數位化,諸多資料庫亦公開方便使用,但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史料蒐集不易,作者透過種種努力蒐尋出許多坊間難以見到的公私文書和史料,再經獨特的觀察角度、分析手法以及口述訪談,建構出這部歷久彌新、深具價值的著作。――蔡錦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本書是近藤正己教授的成名作,也是理解臺灣從進入「總力戰」體制到臺灣「光復」歷史發展脈絡的經典之作。
  
  本書以臺灣的「總力戰」為核心,對此做了歷史條件的檢討。一方面呈現推動「總力戰」的軍事制度發展;另一方面則討論「南進」政策的歷史演變,凸顯了此政策的歷史脈絡與內涵多面性。至於「總動員」的部分,則對從精神動員到軍事動員、從漢人到原住民,進行了全面而多面向的討論。本書指出,日本殖民政策在「總動員」展開過程中的修正,是認識日治晚期的統治面貌所不容忽視的課題。
  
  相對於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的「總動員」,企圖脫離日本統治的臺灣抗日菁英則大多投入中國政府的「抗日」陣營。日本在二次大戰失敗後,其在臺灣的殖民體制崩解,而臺籍抗日菁英與國民政府的互動,則影響了臺灣歷史的發展方向。與一般殖民地於戰後紛紛自決獨立不同,臺灣反而是被國民政府接收宣布「光復」。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近藤正己


  日本筑波大學文學博士,現為日本近畿大學文藝學部文化‧歷史學科主任教授,講授日本近現代史。其研究領域是以臺灣為中心的日本殖民地史。其著作有《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殖民者的戰爭經驗──總督政治下的臺灣〉、《內海忠司日記1928-1939──日本帝國的官僚與殖民地臺灣》、《內海忠司日記1940-1945──總力戰體制下的臺灣與殖民地官僚》等。

譯者簡介

林詩庭


  臺南人,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碩士。大學時期即開始學術論文的日文翻譯;赴日留學後定居日本,持續從事英、日文筆譯及日文口譯工作,現為自由譯者。
 

目錄

【上冊】

中文版序/近藤正己
序論
一、課題的設定與方法
二、關於史料

第一部 戰時的殖民地統治結構

第一章 軍事勢力釀成的戰時體制
第一節 臺灣軍部勢力的抬頭
第二節 臺灣軍的總力戰準備
第三節 殖民地的兵役問題
第四節 轉變為外征軍的臺灣軍與兵役賦課

第二章 臺灣總督府的「南進」
第一節 「大正南進期」與臺灣籍民
第二節 復活的「南進」構想
第三節 「南支」政策的形成
第四節 「南洋」政策的形成
第五節 戰爭下總督府的「南進」

第三章 人心的動員
第一節 地方制度修正的意圖
第二節 異民族教化的方針與方法
第三節 「皇民化」政策的形成
第四節 洶湧的同化浪潮與臺灣人
第五節 地方接納「皇民化」政策的機制
第六節 臺灣人對「皇民化」政策的應對
第七節 走向地緣、血緣關係的解體

第四章 對原住民的「皇民化」政策
第一節 霧社事件後的「理蕃」方針
第二節 土地圈地和居留地的「集體移住」
第三節 從武力至教化
第四節 總力戰下的「理蕃」政策
第五節 原住民的改姓名
第六節 改姓名與兵士

第五章 人力和人命的動員
第一節 中日戰爭下的軍夫動員與規避徵用
第二節 戰爭動員體制的確立
第三節 漢民族的動員
第四節 原住民的動員

第六章 殖民地主義的終結
第一節 內外地行政的一元化
第二節 小磯內閣的「待遇改善」政策
第三節 臺灣總督府的「待遇改善」
第四節 日本殖民地主義的同化結構

【下冊】

第二部 臺灣光復運動的展開

第七章 從參加抗日戰爭到設立解放軍隊
第一節 臺灣義勇隊的成立
第二節 臺灣義勇隊隊員的尋求
第三節 臺灣義勇隊在抗日戰爭中的戰鬥
第四節 建立臺灣解放軍隊的目標

第八章 中國國民黨臺灣黨部的設置
第一節 「敵後革命運動」的構想
第二節 臺灣黨部籌備處的設立與翁俊明
第三節 黨部洩密事件
第四節 翁俊明遇害事件
第五節 黨部的公開與排除臺灣出身者

第九章 臺灣統一戰線的組成到本土復歸運動
第一節 邁向統一戰線的組成
第二節 與中國的合作
第三節 臺灣光復運動的展開
第四節 臺灣光復的願景
第五節 開羅宣言後的臺灣革命同盟會

第十章 中國的臺灣「光復」
第一節 中國內的臺灣問題
第二節 臺灣光復運動對中國的影響
第三節 臺灣光復計畫和接收準備

結論

人名索引
事項索引
 

序論(摘錄)
  
  我們習於從帝國主義日本的軍事性敗北,來考察殖民地的獨立,而缺乏從殖民地本身的觀點切入。眾所周知,日本的殖民地,一般是透過將其作為戰爭戰利品的方式而獲得的,因此在這樣帝國裡成長的人,自然就接受了戰爭敗北與喪失殖民地之間的連結。
  
  更有幸的是,以1945年8月15日為界,日本得以將殖民地從本國領土切除,就如同蜥蜴斷尾逃生一般。帝國主義日本經由切除殖民地這條尾巴,成功地變身為戰後的日本,並且打算漠視曾經統治殖民地的歷史事實。然而,其代價是,日本必須面對舊殖民地人民對日本戰後處理所提出的異議。
  
  日本的軍事性敗北導致放棄殖民地,就事實而言,這是正確的。不過,這樣的認知欠缺以下兩種觀點:其一,否定了殖民地的統治是建立於統治民族與被統治民族的對立之上。換言之,在將殖民地統治的結束歸因於對同盟國的戰敗的思考理路中,欠缺事後處理統治與被統治對立關係的觀點。這也是日本連進行殖民地統治的道義責任,都打算「放棄」的原因所在。其二,這樣的思考理路強調殖民地的獨立是他律的,也就是被賦予的,導致舊殖民地人民的主體性顯得非常薄弱。
  
  事實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帝國主義統治下的殖民地即相繼獨立。殖民地脫離帝國主義,是一個不問戰勝國或戰敗國的世界史現象。不論勝敗所展開的殖民地獨立,其重要原因可歸結於戰爭時採取了總力戰(或稱總體戰)的形態。
  
  所謂總力戰,指的是為了實行戰爭,對國內政治以至經濟的所有資源,均加以動員的戰爭形態。戰爭一旦擴充至世界性的規模,就必須要動員殖民地人民來作為兵力或勞力。在殖民地統治中,對殖民地的戰爭動員,是造成帝國主義統治相對下降的主要原因。然後,隨著總力戰程度的加深,必然導致殖民地的崩潰。
  
  本書即打算從這個角度來考察193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前期――世界性規模的總力戰正在進行的時期――產生巨大變化的臺灣。本書要探討的課題為:對殖民地臺灣而言,戰爭具有什麼意義?戰爭如何與殖民地的崩潰產生關聯?
  
  那麼,日本近現代史中,是如何看待戰爭與殖民地的關係?關於1930、1940年代戰爭的研究,在日本史學界以較完整的形式出現,應是起自出版《走向太平洋戰爭之路》(朝日新聞社)的1960年代以後。參與其中大批研究者的共通研究課題,在於究明日本為何走向戰爭之路?是否沒有阻止戰爭的途徑?他們的研究,深切反映了追求和平、反省戰爭的態度。由此產生了所謂的連續、非連續論爭,即究竟是將九一八事變以後的「十五年」當作一貫的脈絡來思考?還是應將「九一八事變」、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當作個別的戰爭來思考?對戰爭的命名,也對應此論爭而出現了新名稱。
  
  1970年代以後,試圖從亞洲內部討論戰爭的趨勢高漲,這是在此之前所欠缺的觀點。《太平洋戰爭史》(青木書店)在關注亞洲諸地民眾之同時,對「滿洲」、臺灣、朝鮮等戰時的殖民地也有專章論述。其中並描述了超乎日本本土的經濟掠奪,以及「皇民化」政策所帶來的思想統制之嚴酷狀況等。
  
  上述研究的背景,是因為對日本政府戰後處理所提出的異議已成為當時的社會問題:如臺灣人戰爭死傷者的補償要求、庫頁島的朝鮮人問題、舊殖民地人民的「轟炸受害者」問題等。之後,還陸續浮現強制徵召、從軍慰安婦等問題。這些都是日本被迫面對的現今課題,而問題的癥結即在於它們都是因戰爭而起的。
  
  自1980年代左右,日本國內開始認識到此時期殖民地研究的重要性。最早登場的作品是內海愛子、村井吉敬的《赤道下的朝鮮人叛亂》。1980年代後,隨著天皇制議論的高漲,歷史學研究會提出了「皇民化政策」的課題。以此為始,皇民化政策作為日本殖民地統治政策的典型,開始匯聚了大量的焦點。皇民化政策被理解為「與一般帝國主義的民族抑壓政策,在本質上有所區別……以『天皇信仰』的強制為主軸,試圖在短時間內達成抹殺民族」的政策。然而,對於皇民化政策的實情,研究者之間的事實認知有極大差距:有人強調它的「蠻橫且不合理」及狂暴性;但也有人認為,儘管實行皇民化政策,殖民地人民「就民族的內在而言,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這種情況下,宮田節子的《朝鮮民眾與「皇民化」政策》,經由探究殖民地兵役制度施行的過程,闡明了構建皇民化政策主體之一――軍部,它扮演的角色成為重要的研究之一。
  
  1992年,岩波講座《近代日本與殖民地》(全八卷)開始刊行。這是首次將各個研究者所關心的問題或個別的研究,彙整為整體性的日本殖民地研究群像,因此具有很大的意義。該叢書由國內外殖民地研究學者彙撰而成,提出了「去殖民化」的新課題,採取了殖民地相互比較的新研究方法等,大幅超越了以往的研究水準。1930年代後期至1940年代的戰爭時期,以「戰時體制下的動員」為題,被編入了第五卷的《膨脹帝國的人流》。但是,其中並沒有包含臺灣。
  
  戰爭時期的殖民統治相關研究,是以皇民化政策的分析或勞務動員為中心。不過,這些研究還處於究明實態的階段,要有所突破,首先必須進行切合歷史狀況的研究:皇民化政策為何在1930年代的殖民地登場?為何必須短時間、暴力性地展開?作為政策客體的殖民地人民,又如何對應此政策等等。
  
  再者,戰爭時期殖民地統治的抵抗運動,其研究現狀又是如何?在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方面,已有許世楷、若林正丈等以民族運動、抗日運動為觀點的研究成果。許世楷的《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抵抗與彈壓》,發掘出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的極機密資料《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並依據這份官方資料,描述了1895至1902年、1913至1937年期間的「抵抗」。此外,若林正丈藉由對《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的詳盡研究,而能脫離官方所描繪的運動觀,並將許世楷所欠缺的中、臺關係觀點加入論述,突顯出臺灣「抗日民族運動」所蘊含的複雜而多義的思考面向。然而,上述的運動研究,如同《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的記述,結束於1937年8月的臺灣地方自治聯盟解散,在史料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另一方面,在臺灣有關戰爭時期的研究,一直被放在日本侵略中國和中國抗日戰爭的架構中討論。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的《臺灣省通志稿》,是將臺灣人在抗日戰爭下的中國所展開的運動,放在〈光復志〉,而非〈革命志‧抗日篇〉中敘述。換言之,它不是被定位在殖民地統治下所展開的革命鬥爭史,而是被定位於從日本帝國主義取回臺灣的中國國民黨政府的業績當中。即使是現在,強調「血濃於水」的中國本土與臺灣的紐帶關係;或是採取「中國」國家看法的「臺灣光復」觀點,仍舊是一般的通論。
  
  1990年後,出現家博(J.BruceJacobs)以此時期的臺灣人與中國國民黨關係為題的新研究。研究中,家博將在大陸參加抗日運動的臺灣人稱之為「半山」(Banshanren),但本書並不採取這樣的立場。
  
  臺灣共產黨員之一的蘇新,在中日戰爭後,以「莊嘉農」的筆名撰述了《憤怒的臺灣》一書。其中,將國民黨所主導的運動總括為「盡了臺胞對祖國應盡的義務,對於抗日戰爭有了相當的貢獻。不過,因為一些幹部在國民黨內外滾來滾去……不顧到國家民族的利益」。
  
  島內民族運動右派的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等執筆的《臺灣民族運動史》,則完全未觸及中日戰爭以後的事。由此可見,戰前的運動家們,也並非站在脫離黨派的自由立場來進行運動史的敘述。
  
  在中國大陸,因「是少數人的政治集團,脫離了臺灣的人民大眾,尤其是沒有在臺灣生根,因此對臺灣人民本身的革命運動,沒有起多大作用」的否定性評價,在戰後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文革結束後,一改黨派性的單面評價,也出現了其為「愛國抗日團體」的積極評價。
  
  如上概觀其研究史可知,關於中日戰爭時期臺灣的研究,乃是以皇民化政策與臺灣人在中國大陸所展開的運動為核心。
  
  本書不將上述兩者視為個別問題,而希望採取如下的統一觀點。
  
  至今(1996)為止的研究均認為,臺灣的抗日運動在1937年撤銷臺灣議會設置要求的階段,幾乎就已經結束了。15然本書則立足於抗日運動乃從臺灣轉向大陸,隔著臺灣海峽展開與日本殖民地主義對峙的觀點,希望從日本殖民地主義的戰時統治,以及臺灣人在大陸進行的抗日運動兩個方向,反映出殖民地臺灣逐漸崩潰的樣態。
  
  在這樣的構想下,本書採取以下的分析視角。
  
  首先,將問題的焦點放在搖撼戰爭時期臺灣並導致殖民地崩潰的勢力。在本書第一部中,必須了解釀成戰時體制、實行戰爭的勢力――軍部的動向。其次,在洞察與軍方的關係之後,有必要將推動「南進」政策的臺灣總督府作為討論主題。日本中央政府自1930年代中葉起,亦將「南進」定為「國策」,與「北進」政策並行。「南進」是此時期殖民地臺灣的重要課題。因此,以「南進」為主題,將使臺灣與中央政府之關係納入本書的研究範圍。
  
  再者,進入總力戰階段之後,殖民地統治即進入總督府與殖民地各個人民直接對決的階段。軍部或總督府為了實行總力戰,有必要訂定驅使殖民地人民參加戰爭的政策,這就是「心的動員」。臺灣是由占人口九成以上的漢民族和幾個百分比的原住民所構成的複合民族社會,臺灣總督府對其進行分割統治,此「心的動員」也依照不同的途徑實施。
  
  實施「心的動員」後,接著就是將「人力」和「人命」驅向戰爭。讓殖民地人民大規模地參加戰爭,是以往的殖民地統治未曾出現的新局勢。本書將一面檢視帝國日本對此局勢所採取的措施,一面討論戰爭時期的日本殖民地主義。
  
  本書第二部,主題轉往中國的抗日運動主要政治勢力,如臺灣義勇隊、中國國民黨臺灣黨部、臺灣革命同盟會,分別探究他們如何試圖解放臺灣。即,臺灣義勇隊如何參加正不斷遭受侵略的中國之抗日戰爭?如何試圖建立解放臺灣的軍隊?又,中國國民黨臺灣黨部為了不讓日本將臺灣用於中國侵略,進行了怎樣的工作?另外,亦探究臺灣革命同盟會如何統一臺灣解放運動的諸勢力?如何描述、實行其解放願景?接著,闡明與上述臺灣殖民地解放運動密切相關的中國方面的動向,以便了解為何殖民地的崩潰是歸結至「光復」(回歸中國)而非獨立的過程及其意義。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514
  2. 新書
    79
    $514
  3. 新書
    85
    $553
  4. 新書
    9
    $585
  5. 新書
    9
    $585
  6. 新書
    9
    $585
  7. 新書
    95
    $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