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央銀行的發展、政策與職能

台灣中央銀行的發展、政策與職能
定價:360
NT $ 342 ~ 450
 

內容簡介

  中央銀行與金融體系的運行及發展密切相關,本身更是金融體制中相當重要的一員,對經濟金融的影響不但廣泛,其政策更是左右金融發展之關鍵因素,吾人欲了解台灣金融體系的發展,不可不討論中央銀行。

  台灣的中央銀行自1928年在上海正式成立,迄今 (2014年) 已有86年;自1961年在台灣復業起算,也已歷53載。在過去86年或53載的漫長期間內,中央銀行隨著國內政治、經濟與金融環境的變遷,以及國際金融思潮的演變,其扮演的角色與發揮的功能時有調整。本專書對中央銀行過去86年來的發展、業務與政策的演變、政策效果所發揮的功能,以及目前面臨之挑戰等,作一完整、有系統的回顧與評述。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許嘉楝


  現職:台灣金融硏訓院董事長、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
  學歷:美國史丹福(Stanford)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大學經濟學學士、碩士
  經歷: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理事長、中央信託局董事長、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副總裁、中央硏究院經濟硏究所所長、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許振明

  現職: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行政院國家金融安定基金委員會委員、華南永昌證券獨立董事
  學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大學經濟學碩士、博士
  經歷: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吳中書

  現職:中華經濟硏究院院長、中央硏究院經濟硏究所兼任硏究員、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
  學歷: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大學經濟學學士
  經歷:台灣經濟學會理事長、中華財經策略協會理事長、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中央硏究院經濟硏究所硏究員
 

目錄

編寫者簡歷……I
各章節編寫者……III
《台灣的金融體制與發展》通序……V
《台灣中央銀行的發展、政策與職能》召集人序……VII

第壹篇 中央銀行概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全球中央銀行的起源……1-5
第二節 中央銀行的職能……1-6
第三節 台灣中央銀行的發展簡史……1-7
第四節 本書的目的與架構……1-8

第二章    大陸時期的中央銀行
第一節 發行貨幣的公營銀行……2-3
第二節 大陸時期中央銀行的演變……2-4
第三節 大陸時期的中央銀行業務……2-5
一、    創立至1945年期間……2-5
二、    抗戰勝利至遷台期間……2-7

第三章 戰後初期台灣的通貨膨脹與金融管理
第一節 舊台幣時期的惡性通貨膨脹……3-3
一、台幣發行與物價……3-3
二、通貨膨脹的成因……3-6
第二節 幣制改革與抑制通貨膨脹措施……3-6
一、幣制改革……3-7
二、抑制通貨膨脹措施……3-8
三、物價變動狀況……3-9
第三節 優利存款政策……3-11
第四節 外匯管理與匯率……3-14
一、結匯證制度……3-15
二、複式匯率與外匯管制……3-16
第五節 美國經濟援助……3-17

第四章 中央銀行來台後之發展
第一節 在台復業後之沿革與組織……4-4
一、1979年中央銀行法之修正……4-4
二、中央銀行之決策體系……4-5
三、中央銀行之內部組織……4-6
第二節 金融管制期……4-7
第三節 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時期……4-10
一、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之導因……4-10
二、匯率巿場化……4-11
三、利率自由化……4-12
四、金融國際化……4-13
第四節 金融全球化時期……4-16
一、    境內外經濟金融環境之變化……4-16
二、中央銀行之變革與因應…… 4-20
三、兩岸金融市場開放……4-25

第五章 中央銀行的職能
第一節 中央銀行的角色與功能……5-3
第二節 中央銀行的政策目標……5-4
一、各國中央銀行的政策目標…… 5-4
二、台灣中央銀行的經營目標…… 5-10
第三節 台灣中央銀行的業務與職能……5-11
一、中央銀行的主要業務……5-11
二、中央銀行的職能……5-14

第貳篇 中央銀行的政策與業務
第六章 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執行
第一節 各國貨幣成長目標機制……6-5
一、各國貨幣目標機制……6-5
二、台灣的貨幣目標機制……6-7
第二節 台灣貨幣成長目標區與準備貨幣目標……6-8
一、貨幣成長目標區…… 6-9
二、準備貨幣目標……6-9
第三節 貨幣政策工具……6-10
一、公開市場操作……6-11
二、貼現窗口制度…… 6-16
三、準備金制度……6-17
四、金融機構轉存款……6-22
五、選擇性信用管理……6-23
第四節 貨幣政策傳導管道……6-24
第五節 貨幣政策執行成效之檢討……6-26
一、準備貨幣與貨幣供給之變動與控制……6-26
二、貨幣成長目標區之省思……6-29
三、貨幣政策法則的爭議……6-31
第六節 利率自由化與利率趨勢……6-32

第七章 匯率政策與外匯管理
第一節 匯率制度與政策……7-3
一、固定匯率時期……7-3
二、管理浮動匯率時期……7-5
第二節 外匯業務與資本移動管理……7-8
一、外匯業務管理……7-9
二、資本移動管理……7-14
第三節 外匯市場之發展……7-19
第四節 新台幣匯率……7-24
第五節 國際收支與外匯存底……7-27

第八章 金融監理與金融穩定
第一節 國際金融監理制度……8-3
一、國際金融監理制度之發展……8-3
二、金融監督與管理涵義……8-5
第二節 台灣金檢制度之沿革……8-8
一、金融監理一元化前之金融檢査……8-8
二、金融監理一元化後之金融檢查……8-12
三、金融檢查制度之演進時程……8-13
第三節 總體審慎監理……8-15
一、總體審慎監理與個體審慎監理之差異……8-16
二、主要國家的金融穩定治理架構……8-21
三、台灣央行的金融穩定新作為……8-22
第四節 金融風暴與事件之處理機制……8-23
―、主要國家央行在處理金融危機所扮演之角色……8-23
二、台灣金融安全網之運作機制……8-24
第五節 金融危機之因應……8-26
―、東亞金融危機……8-26
二、本土型金融風暴……8-28
三、美國次貸風暴與全球金融海嘯……8-30

第九章 中央銀行的其他職能
第一節 新台幣發行與管理……9-3
―、發行……9-3
二、    管理……9-7
第二節 經理國庫
—、國庫業務與體系……9-8
二、政府債券業務沿革……9-10
第三節 管理支付系統……9-12
―、同資清算系統……9-12
二、票據交換……9-14
三、通匯……9-16
四、外幣結算平台……9-17
第四節 外匯存底之管理與運用……9-19
一、持有外匯存底之動機……9-19
二、台灣央行持有與管理外匯存底之考量……9-20
三、成立主權基金之爭論……9-22
第五節 充裕國庫收入……9-24
一、央行盈餘及對國庫之貢獻……9-24
二、收入與支出……9-26
三、盈餘來源分析……9-29
四、檢討與建議……9-30

第參篇 評述與挑戰
第十章 重要央行議題剖析
第一節 政策目標之取捨與商榷……10-5
第二節 開放經濟下貨幣與匯率政策連動……10-11
一、匯率制度與貨幣政策自主性……10-13
二、貨幣政策影響國際收支與匯率……10-15
第三節 中央銀行與資產價格穩定……10-16
一、貨幣供給與資產價格……10-16
二、日本1980年代的經驗……10-18
三、貨幣政策應否考慮資產價格……10-19
四、尚待解決之問題……10-21
第四節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10-22
―、央行獨立性的意義與利弊……10-23
二、獨立性之衡量……10-25
三、獨立性對物價與成長之影響……10-27
四、台灣央行之獨立性……10-28

第十一章 中央銀行政策評述
第一節    央行政策與物價……11-3
―、消費者物價……11-3
二、貨幣供給與資產價格……11-11
第二節 新台幣對外幣值……11-16
一、    央行干預與匯率……11-16
二、    「阻升不阻貶」之爭論……11-19
三、    低估對外幣值之影響……11-24
第三節 協助經濟與金融發展之成效……11-26
一、    貨幣與匯率政策之作用……11-26
二、    資本移動管制之影響……11-30
三、    對金融創新保守之影響……11-32
第四節 央行與金融穩定……11-32
一、    央行在穩定金融方面之成效……11-33
二、    「大到不能倒」問題是否存在?……11-35
三、    監理機制之健全性……11-36
第五節 綜合評述……11-37
一、    各項任務的達成狀況……11-38
二、    目標權衡與政策運用……11-40

第十二章 目前與未來的挑戰
第一節    資本移動之挑戰與因應……12-3
第二節    兩岸金融開放與人民幣崛起……12-7
一、    人民幣在台灣的發展……12-7
二、    對央行政策與業務之影響及挑戰……12-10
第三節    區域金融合作……12-12
一、    兩岸金融合作……12-12
二、    區域金融合作機制……12-14
第四節    全球央行質變之趨勢……12-15
一、    任務與目標之調整……12-15
二、    由「法則」轉向「權衡」……12-17
三、    「非傳統」貨幣政策……12-18
四、    央行獨立性式微……12-19
第五節    電子金融之衝擊……12-21
一、    網路金融……12-21
二、    虛擬貨幣……12-22

第十三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3-3
第二節    建議 13-4

參考文獻
一、    中文……14-1
二、    英文……14-5
 

《台灣的金融體制與發展》系列 通序(節錄)

  中華民國自1912年建立,迄今(2014年)已過百年;國民政府於1949年遷台,至今也已歷65年。在過去超過一甲子的期間內,台灣經濟由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民生凋敝、百廢待舉、通貨膨脹嚴重之初始狀況,先是逐漸走上穩定,其後快速發展,在1970至1980年代甚至還創下了所謂「台灣經濟奇蹟」之美名,與香港、新加坡及韓國並列為「亞洲四小龍」。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台灣的金融體制也日趨成熟、健全。就台灣的經濟發展與金融發展二者之前後關係而言,套用國際知名金融學者Hugh Patrick的用語,台灣的金融發展應是「供給領先」(supply-leading),以及「需求追隨」(demand-following)二現象交互影響之結果。前者意指金融發展在先,為企業與民眾提供金融中介與投融資服務,故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後者則指金融發展追隨在後,經濟發展創造了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故帶動了金融的發展。

  台灣金融體制之變革與金融產業之發展有主管機關的主動規劃,也有政府及金融業界對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與演變趨勢的被動因應。迄2014年止,台灣的金融體制雖然還存在不少問題,但已形成一個完整的金融體系,各類經濟活動、企業與個人的籌融資管道,各類投資理財工具及金融商品大致齊備;在扮演社會儲蓄與投資之橋樑、提供投資理財工具,以及協助經濟成長等方面,都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國有史,家有譜。台灣的金融體制及各金融巿場之發展,已經歷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值得為之作史;但是台灣境內迄無對台灣整體金融體制以及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產業之發展,進行全面回顧與檢討的專書。
  嘉棟擔任台灣金融研訓院的董事長,認為研訓院作為台灣地區從事金融研究的專責機構,理應責無旁貸,乃推動了《台灣的金融體制與發展》專書系列的研究編撰暨出版計畫。本計畫以五本專書對台灣的金融發展政策、監理法制、中央銀行政策、整體金融體系與各金融產業之變遷,作完整、有系統的介紹與回顧;並對整體金融體系、中央銀行與各金融產業所發揮的功能,以及目前與未來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等,進行評述與檢討。

  本專書系列以金融體制、中央銀行、銀行金控、證券期貨、保險為五大主題,編撰專書五冊。五本專書之編撰,除中央銀行篇由計畫主持人許嘉棟自任召集人之外,其餘四本則延請楊雅惠、沈中華、李存修與張士傑等四位長期鑽研該主題、在台灣有相當知名度的學者分別擔任召集人,再由召集人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為共同作者或協助撰寫者,進行該專書內容的規劃與撰寫。

許嘉棟 謹識
2014年8月

《台灣中央銀行的發展、政策與職能》召集人序(節錄)

  在《台灣的金融體制與發展》系列中,為什麼要包含一本談論中央銀行的專書?這可由兩方面說明之。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央銀行與金融體系的運行及發展密切相關。央行發行交易媒介—通貨,並維護支付與清算系統,使金融交易能順利運作。央行主管貨幣與外匯政策,並參與金融監理,在維護總體經濟與金融穩定、促進經濟發展,以及營造有利金融發展之環境等方面,有至深且鉅的影響。央行對開放金融業務、商品與資本移動所抱持的態度,更是左右金融發展之關鍵因素。因此,吾人欲探討、了解台灣金融體系的發展,不能不將中央銀行之政策、所發揮的功能,以及央行措施對金融發展之影響等,一併納入討論。

  其次,中央銀行本身就是金融體制中相當重要的一員,且其對經濟金融的影響相當廣泛。以央行主管的貨幣與匯率政策為例,其影響層面遍及利率、匯率、物價與經濟發展,牽動所有個人、家庭與企業之福祉與權益;而且受影響者的利害方向又常相左。此外,央行所肩負的各項政策目標時常難以兼顧,容易顧此失彼,因此,其政策不僅飽受國人關切,且經常引發學者專家的議論。在此種狀況下,以此專書對央行的各項政策進行回顧、討論其影響,進而評述央行的績效表現,不但極具意義與價值,而且在以討論台灣的金融體制及其發展為主旨的專書系列中,有了此央行專書,方能謂之完整。

  台灣的中央銀行自1928年在上海正式成立,迄今(2014年)已有86年;自1961年在台灣復業起算,也已歷53載。在過去86年或53載的漫長期間內,中央銀行隨著國內政治、經濟與金融環境的變遷,以及國際金融思潮的演變,其扮演的角色與發揮的功能時有調整。本專書的主要目的,在對中央銀行過去86年來的發展、業務與政策的演變、政策的效果,以及央行所發揮的功能等,作一完整、有系統的冋顧與評述。

許嘉棟 謹識
2014年8月
 

內容連載

第壹篇 中央銀行概述
 
緒論
章節介紹
第一節 全球中央銀行的起源
第二節 中央銀行的職能
第三節    台灣中央銀行的發展簡史
第四節    本書的目的與架構
 
第一節    全球中央銀行的起源1
 
目前(2014年)各國中央銀行的職掌雖未必完全相同,但都負有多樣的職 能,包括發行通貨、維護支付與清算系統、經理國庫、制定貨幣、利率與匯率政策、管理外匯、參與金融監理,以及維護金融穩定等等。但是中央銀行最早在17世紀初創時,其成立的主要目的極為單純,就是做為政府的銀行,對政府提供貸款、做為軍費的支出。
 
全世界最古老的中央銀行,是瑞典在1668年成立,由國會管理的Riksens Ständers Bank。當時瑞典為世界強權之一,為了對外征戰之需,成立這家國營銀行,做為政府的融通工具。因此該銀行自開張營業第一天,政府(皇室)就是最大的借款人;此外,該行也提供低利貸款予特定的產業。
 
又該銀行於1743年開始發行以銅幣計價、可以銀幣贖回的紙幣。在18世紀下半葉,瑞典因與俄羅斯戰爭,紙幣發行失控,曾引發通貨膨脹。隨後,瑞典國勢下滑;該銀行在1866年更名為Sveriges Riksbank,就是今天瑞典的中央銀行。在國幣的發行方面,瑞典的民營銀行自1830年代開始也有權發行紙幣;至1855年第一枚瑞典國幣才誕生。Sveriges Riksbank直到20世紀初才獲得發行貨幣的獨占權。
 
世界第2家成立的中央銀行,是英國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該銀行在1694年經國會批准成立,目的是為了融通1688年開始的英法戰爭。在成立之前,一些倫敦金融圈的民間金主曾籌措一筆120萬英鎊的貸款予英國政府,故爭取到入主成立英格蘭銀行的權利。因此,英格蘭銀行在開始成立時是一家民間出資的中央銀行;此狀況一直維持到1946年被收歸國有為止2。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5
    $342
  2. 新書
    98
    $353
  3. 新書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