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施米特、默茨和莫爾特曼在西語學界代表了新舊兩代的政治神學;前教宗本篤十六世和哈馬貝斯的對談也為學界在近年牽起話題。西方社會發展背後有著源遠流長的基督宗教歷史文化,當代學者關注這批人物似乎不足為奇。可是近十數年間漢語學界為面對現代性轉化所帶來的社會和文化衝擊,對以上一連串名字與所代表著與宗教有關的思想也產生了莫大的興趣,甚至將其中一些人物(如施米特和施特勞斯)提升至西方學界也未必關注到的高度,足見政治神學和公共神學在晚近成為東西方之顯學,非僅一時之風尚,乃觸及了普遍知識界之神經末梢。本書乃一部集合東西方學者近年短篇作品的精選集,俾讓讀者能概覽學術歷史的發展和當代東西方學人的反思。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韋爾克 Michael Welker


  德國圖賓根大學神學博士及教授資格,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海德堡大學系統神學教授及國際科學論壇主任。

林子淳

  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及出版主任兼研究員,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兼任教授。
 

目錄

編者序

第一部分 西方論述
-第一部份引論 韋爾克(Michael Welker)
-兩種不同的政治神學 默茨(Johann Baptist Metz)
-合一運動語境下的政治神學 莫爾特曼(Jurgen Moltmann)
-面對當代挑戰的政治神學之展望 法蘭士‧舒士拿─費奧倫查(Francis Schussler Fiorenza)
-批判女性主義的解放神學──一種解殖民化的政治神學 伊麗莎白‧舒士拿─費奧倫查(Elisabeth Schussler Fiorenza)
-本篤十六世的政治神學 坦納(Klaus Tanner)
-政治神學的未來任務──哈貝馬斯和拉辛格論宗教與政治 韋爾克(Michael Welker)

第二部分 漢語論述
-第二部份引論 林子淳
-從漢語學界近年關注的幾項議題檢視神學反思和社會發展的關係 林子淳
-現代化過程中的倫理缺位和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評哈貝馬斯處理政教關係的新構想 張慶熊
-從政治神學、公民宗教與公共神學的差異談三者在中國處境的可能性 謝志斌
-漢語神學:「無形的教會」與「公共的信仰」 李向平
-中國的國家信仰與宗教信仰 何光滬
-公共、教會與香港社會──公共神學的敘事性 龔立人
-台灣文化處境中的漢語神學 鄧元尉
 

內容連載

「政治神學」固然原出於古羅馬,為探究國家政治和法權政治而產生,但卻由馬基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以及霍布斯(Thomas Hobbes)等在啟蒙時代重新思索。到了近世,此思潮更輾轉流向施米特和施特勞斯手裡,成為影響公共實踐的重要課題,以致相關的「公共神學」及若干術詞成為猶如具現代品味的時代產物。以「公共」和政治來突顯某一類神學的品質,並不意味除此以外的神學話語是「非公共」和「非政治」的;因為倘若「公共和「政冶」皆關係「眾人的事」,則除非某種神學只關係某單一個體,否則根本不存在非公共和非政治的神學,神學之所以給創作和發表出來,必然是為使話語達到單獨個體以外,產生溝通和交流,甚或要得到一定程度之群眾認同,如此一來,所有神學皆應是「公共的」,也必帶有「政治的」意涵(implications),只是公共和政治所涵蓋的範圍有所不同而已。即使建制教會本身也是其中的一個公共範疇,為要讓上主之言得到聆聽。從這角度來看,所有神學奉應都是「公共的」和「政治的」。

順此,當「公共神學」在當代被接受為一種特定的神學類別時,似乎群眾己暗地裡默許了某種對「公共(論域)」(public sphere; Öffentlichkeit)及其運作的現代看法,即使人們對這種界定有所保留或批判。簡單來說,在通俗的理解中,宗教論述(尤其與之關連的神學)往往被規劃於私人(private)範疇內,並要從公共論域中撤離,因為其存在被視為不利於世俗社會的溝通和理解。然而此舉便已將「公共」與「私人」作出簡單化的二元區分,但實際上兩個領域的分界並不清晰明顯。當然,在這種區分之下,「私人」也非僅指單一之個體,在諸個體之間沒有聯繫,也沒有共通性:而是說在此領域下的事務或旨趣,不能或不應直接影響「公共」的「政治」事務輿決定,並由此引導出不少現代國家施行的所謂「政教分離」原則。不過在此必須立即指出的是,在過往數十年的歷史轉變中,尤其在九一一事件以後,在國際事務上因多有涉及宗教因素的討論,一種教條式的絕對二分法已漸漸地被視為不合時宜,宗教以至神學論述在公共論域中可以和應該扮演的角色也漸漸備受關注,這也是不同形式的「政治神學」和「公共神學」在近年應運而生和備受注目的原因。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427
  2. 新書
    9
    $486
  3. 新書
    9
    $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