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廢墟迷走(再版)

台灣廢墟迷走(再版)
定價:450
NT $ 325 ~ 356
  • 作者:姚瑞中
  • 出版社:田園城市
  • 出版日期:2014-08-1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204758
  • ISBN13:9789866204753
  • 裝訂:平裝 / 22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再版
 

內容簡介

  我們試圖喚回的,並不是失落的現實本身,
  而是存在於現實世界中更大的失落;
  或者,可以說是一處永遠也抵達不了的烏托邦。
  ──所有一切,都將成為未來的廢墟

  廢墟之所以是廢墟,並不只是因為它是一處被人們遺棄之地,而是透過這些被人們漠視的場域,我們都在學習如何遺忘…。

  本書是藝術家姚瑞中的「廢墟學」起點,迷走於廢墟之中,不僅僅是對各失落之墟的紀錄,更是一種對創作原初的找尋──「雖然為了藝術理想自我放逐到一個廢墟國度,但透過這處無人看管的『樂園』,我們試圖找尋那不斷停駐卻又不斷消逝的夢想;透過創作,我們試圖找回那原本就不屬於現實世界的憧憬。……我們試圖喚回的並不是失落的現實本身,而是存在於現實世界中更大的失落;或者可以說是一處永遠也抵達不了的烏托邦。」
  
  因此,本書所集結、收錄著台灣廢墟的紀錄性攝影與遊記文字,一方面展現了廢墟的頹之美,另一方面也回頭反省著台灣「自我廢墟化」的歷程;從分布於全台的工業廢墟與環境汙染現象、廢棄住宅與災難住宅、到廢棄遊樂園與殘破玩偶所象徵的失落童年,到信仰神祉的偶像廢墟,都顯示著廢墟荒廢的速度與數量,是隨著人們無止盡的物質慾望及城市擴建成正比。本書最後,則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案例,帶出廢墟之中絕處逢生的可能性。

  所有一切都將成為未來的廢墟,所有一切影像終將逐漸褪色,然而在本書中,照片不只是一個必死見證,而是一個再生介面。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姚瑞中


  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1994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曾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橫濱三年展、布里斯班亞太三年展、台北雙年展聯動計劃、上海雙年展、紐約網路雙年展、北京攝影雙年展、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曼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等國際大展,2013年獲首屆集群藝術獎。曾擔任楊德昌電影「獨立時代」美術指導、非常廟藝文空間執行長等工作。其作品涉獵層面廣泛,主要探討人類歷史命運的荒謬處境。著有《台灣裝置藝術》、《台灣當代攝影新潮流》、《台灣廢墟迷走》、《台灣行為藝術狀況》、《流浪在前衛的國度》、《廢島》、《姚瑞中》、《人外人》、《幽暗微光》、《逛前衛》(合著)、《恨纏綿》、《萬歲山水》、《萬萬歲》、《小幻影》、《海市蜃樓Ⅰ&Ⅱ&Ⅲ》(編著)等書。
 

目錄

再版序/姚瑞中
自序:關於如何被廢墟召喚的無聊人生

Chapter 1 廢墟與文明
-所有一切都將成為未來的廢墟
-以屍骸構築的文明

Chapter 2 遠離家園
-失落的鄉愁
-夢想總在他方
-高處不勝寒

Chapter 3 最後遊園地
-樂園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從不存在的烏托邦

Chapter 4 造神運動
-眾神讓位
-悲劇無所不在,真神從未現形

Chapter 5 輪迴再生
-閒置空間再利用
-永無止盡的消亡
 

「台灣廢墟迷走」再版序

  二十多年前還在唸復興美工時,晚上經常敖夜趕圖,通宵聽著Pink Floyd 1983年的「The final cut」,唱著滿嘴破英文的批判歌詞,簡直要將卡式錄音帶給聽斷了,此團算是我的當代意識啟蒙者;要不就是週末去光華商場買些二手「文星」、「人間」、「島嶼邊緣」...等雜誌,平常白天上課眾同學們打瞌睡之際,便低頭猛嗑這些「地下刊物」,深深被黑白影像及詩般文字吸引,或大量閱讀「雄獅美術」、「藝術家」...等過期雜誌,饑渴若狂地吸收歐美前衛藝術資訊,神遊於伊夫.克來茵(Yves Klein)的「人體測量」、波依斯(Joseph Beuys)的「社會雕塑」,在「杜象訪談錄」中無法自拔,懞懂少年幻想著藝術大夢,卻尚未察覺台灣社會正處於鉅變前夕。

  1987年七月,高二升高三的那個暑假異常炙熱,台灣剛從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體制中走出來,人民欣喜若狂、社會運動蔚為風潮、街頭抗爭風起雲湧,慘綠少年如我未諳「解嚴」之重要性,尚難以理解社會動蕩真正原因;1989年暑假準備聯考,走在熱鬧的忠孝東路上巧遇無殼蝸牛露宿街頭運動,只依稀記得人們臉上表情似乎仍嫌僵硬,眼神雖帶著一絲迷惘,但瞳孔流露些許靈光,似乎蘊藏著改革盼望,猶如廢墟上的一道彩虹,在雲端閃爍著七彩光芒。

  在本土化運動高漲的九零年代,進入位於蘆洲的「國立藝術學院」(北藝大前身)就讀,學院教育與圍牆外的民俗活動相較之下略顯保守,常民文化與政黨競選密切結合,街頭電子花車熱鬧喧嘩,工地秀女郎激情無比;一座座重劃區陸續開發,一棟棟老舊房舍應聲倒下,房價開始噴發高漲,傳統工業紛紛出走,留下許多查封的廢棄廠房;大片眷村土地釋出,平房宅院被怪手一一推倒,建商瘋狂搶標土地、狂蓋高樓,政府猛建公共建設聯手炒房,卻蓋出了成堆「蚊子館」;全民都在「大家樂」、人人都在「六合彩」,在如此騷動年代,唸藝術的學生能回應現實什麼呢?

  憑著手中一台NIKON FM2相機與ILFORD黑白底片,攝影成為第三隻眼,開始漫無目的迷走於都會叢林裡,相機猶如狙擊槍、底片似子彈射出,對像物凍結於銀鹽薄模上,時間被切割成薄片,放大機如同顯微鏡般,眾生萬物躍然相紙之上。還記得三更半夜經常翻牆到學校的暗房通宵放大,宛若進行一場看似科學卻如巫師做法的召喚儀式;昏紅燈光下,一幕幕廢墟風景在顯影盤藥水中浮現,濕熱的暗房、蒸發的汗水、刺鼻的急制液、風扇的噪音,在被黑暗包圍的暗房內,只有孤獨與孤獨為伴。

  一晃眼自北藝大美術系畢業已二十載,人生路上起伏不定、生命風景時晴時陰,勉力成就家園、也需聽天由命。如同被底片招魂的許多廢墟,有的尚在世間,或為歷史建物、或成古蹟,有些已頹圮殆盡、改頭換面搖身豪宅。若回憶像條大河緩緩流向記憶深處,被方寸膠卷定影的形像背後究竟存在何物?而被時間之潮沖刷帶走的又是什麼呢?

  僅以此書再版,獻給那段美好的張狂青春與再也回不去的純樸台灣。

2014年端午寫於幻影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2
    $325
  2. 新書
    79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