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極限狀況存活下來的登山者
告訴我們生死的界限在哪裡?
這本書中記錄許多在山中遇險但得救生還的人們。他們並不是身手矯健的登山家,而是趁著工作之餘登山的一般愛山人、為了個人健康和喜好,將登山當作小嗜好的登山人。當他們遭受意外事故、落入無路可走的境地,在那種狀況下,他們想些什麼、怎麼行動?最後力竭而死的人與九死一生的人,差別在哪裡?能夠活著回來的人,是如何抓住了生機?
山難的發生,往往只在一瞬之間,不僅是登山新手,就連經驗豐富的山友,也可能因為一個小小的判斷,而使自己落入生死之境。本書寫下八個從山難中驚險生還的真實故事,不只是一本山難報導,更是面對死亡刻刻逼在眼前時的真實紀錄。
作者認為,不論多小的山難事故,背後都必定有個故事存在,他將遇難者所說的事實寫成文字,沒有任何誇大的描述;也盼望本書收集的每件事故的教訓,能傳達到更多登山者的心中。
為了預防山難事故,列出科學數據、說明危險性、判斷及行動的是非,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作業。但是,就算把這些知識都記在腦中,還是未必能引導人們正常判斷和行動。像是「在山中迷路千萬不能下溪谷」應該是任何人都知道的道理,實際上,一旦真的迷了路,多數人還是會選擇下溪谷。這就是人心不可思議之處。
一旦出乎意料的迷路受困時,登山的人會想些什麼、又怎麼行動?即使是錯誤的判斷、行動,都必定隱含著某些教訓。從內心檢視人們處在極限下的判斷或行動,絕對不是無意義的事。
當一個普通的登山者,身處在「遇難」這種極限狀況下,究竟該如何思考,如何行動才能存活下來?人想活下去的信念是如何驚人;人在極限狀態下發揮豁出去的精神,是如何的強大。
為了找到解答,作者採訪了八個案例的當事者,其中全體共同的經驗,一言以蔽之就是「不亂走亂動,消耗體力,而是留在一個地方靜待救援,終於獲得平安生還。」是在山中遇難時的鐵則。
此外,在所有裝備中,最能在緊急時刻發揮真正價值的,應該是帳篷、火和瓦斯爐了。保護身體不受風雨、雪的侵襲,帳篷絕不可少。另外,若是有火和瓦斯爐,就能煮溫暖的熱食、取暖,也能升起煙霧向救難搜索隊打信號。最要緊的是,人只要有火就能得到力量、得到慰藉。
重新審視這八個案例,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教訓:
1.事前向家人、當地警局提交計畫書。
2.攜帶充分的裝備再挑戰。必備帳篷、火、瓦斯爐、行動糧食。
3.萬一真的遇難,冷靜等待救援前來。
這三點可以說是山上遇難而能生還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