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如何從鳥類預知人類健康與自然生態受到的威脅

鳥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如何從鳥類預知人類健康與自然生態受到的威脅
定價:320
NT $ 132 ~ 540
  • 作者:彼得.杜赫提
  • 原文作者:Peter Doherty
  • 譯者:潘震澤
  • 出版社:衛城出版
  • 出版日期:2014-08-1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047661
  • ISBN13:9789869047661
  • 裝訂: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從禽流感到環境浩劫,重新看見人與鳥之間禍福與共的關係,
以及「公民科學家」能夠如何積極參與

  人、鳥、病毒與環境的疾病生態學

  在過去,工人會帶著金絲雀一起進到礦坑工作,原因是這種小巧的鳥兒對有毒氣體非常敏感,周遭空氣稍不對勁便會鳴叫甚至死亡。

  這些金絲雀的功能是讓人類能夠早一步發現危險。現今的礦坑已經不用金絲雀來示警,但隨著人口暴增與大規模養殖的興起,影響到流感病毒、野鳥及許多哺乳類動物之間的平衡,人類與鳥類之間的關係卻比以往更加緊密。自從一九九七年香港爆發人類感染H5N1禽流感疫情以來,每隔一段時間便在世界各地出現人類感染變種禽鳥病毒的事件,人鳥之間禍福與共的程度愈來愈高。

  鳥就像哨兵,是人類健康與地球生態的預警系統,牠們會對空氣、海洋、森林及草原進行取樣,如果自然環境遭到危害,頭一個明顯受到影響的就是鳥類的健康與數量。

  本書作者杜赫提是一九九六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研究傳染及流行性感冒數十年,並熱愛觀察鳥類生態。他以各種故事和例子說明人跟鳥之間在生態上和健康上的關聯,用平易的方式解釋醫學和生物學的相關知識,以及我們這樣的普通公民可以做什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彼得.杜赫提 Peter Doherty


  諾貝爾獎得主,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系教授,兼美國田納西州孟斐斯市聖猶達兒童研究醫院的生物醫學研究譚莫講座(Michael F. Tamer Chair)。他在免疫學上的先驅研究讓他與辛克納傑(Rolf M. Zinkernagel)共同獲得了一九九六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次年,他被選為澳大利亞年度風雲人物(Australian of the Year),並獲頒澳大利亞最高榮譽勳章(Companion of the Order of Australia)。

譯者簡介

潘震澤


  臺灣大學動物系所畢業、美國偉恩州立大學生理學博士,專長為神經內分泌學。曾任陽明大學生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並獲慶齡基礎醫學獎、國科會傑出獎、特約獎等榮譽。現任教美國奧克蘭大學。

  近年關心科普讀物譯介,譯有《人體生理學》、《愛上中國的人:李約瑟傳》、《潘朵拉的種子》、《另一個腦》等書,著有《科學讀書人》、《生活無處不科學》,並擔任《科學人》雜誌編譯委員。
 

目錄

人鳥之間:譯後記/潘震澤

第一章│尋找海鸚:引言
第二章│遠親
第三章│雞胚以及其他發育中的生命形式
第四章│哨兵雞
第五章│墜落的烏鴉
第六章│蜱、綿羊、松雞以及光榮的第十二日
第七章│飛翔的流感
第八章│禽流感:從香港到青海湖以及更遠
第九章│禽流感專家
第十章│病菌偵探
第十一章│夏威夷大毀滅
第十二章│一九二九至三○年的鸚鵡熱大恐慌
第十三章│罹患癌症
第十四章│貴族血統與雞身上的病菌
第十五章│殺死禿鷲
第十六章│重金屬
第十七章│紅腹濱鷸與鱟卵
第十八章│熱鳥
第十九章│為鳥類,也為我們自己

注釋
鳥類俗名與拉丁文學名
參考書目與進階閱讀
誌謝
圖片出處
 

譯後記

人鳥之間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首杜甫絕句,為我們描述了一幅聲色俱佳的畫面,也點出了人對於鳥的兩個特性:鳥鳴與飛翔,一向具有的欣羨之情。善鳴的鳥種甚多,雲雀、畫眉、夜鶯與百靈是為人熟知的一些,其鳴叫聲之多樣與動聽,常是口技與樂器模仿的對象。當大地春回,桃紅柳綠之際,要是沒有鶯啼燕語相伴,春光將少了好幾分旖旎。至於喜鵲叫吉、烏鴉報凶,則是人對未來的期待與擔心,而把意義強加於鳥語之上,自是做不得準。詩聖還有一首膾炙人口的名句:「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寫出了人對自由翱翔的嚮往。古今中外,人類模擬鳥類飛行的嘗試從未少過,而於百餘年前終於取得成功,發明了飛機,實現了百萬年來人類的夢想。

  這是一本描述鳥類與人類關係的書,作者杜赫提不是文學家,也不是自然學者,而是專研病毒免疫學的傑出生物醫學家,曾獲一九九六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他是在退休之後愛上了賞鳥,才對鳥的一切產生了研究的興趣,最終則寫了這本知識與趣味兼具的小書。這不禁讓我想起國內的藥理學家張傳炯院士,也是退休後全時投入賞鳥,談起鳥來眉飛色舞,讓人嚮往。

  我自己大學念的是動物系,但對蟲魚鳥獸之名,所知無幾;這一方面是個性所致,我對生物構造與功能的興趣,遠比對生物分類與生態來得大,因此研究生涯都在實驗室度過,幾乎沒有任何田野經驗。談到對鳥類的認識,除了大一的動物學與大二的比較解剖學學過鳥類身體構造、大三的胚胎學對雞胚稍有提及外,大四還正式選修過一門鳥類學,由一位沒受過什麼研究訓練的兼任講師,拿著一本發黃的講義授課。整門課下來只記得老師用日式英文講的第一句話:「What is ornithology? Ornithology is the study of bird.」(什麼是鳥類學?鳥類學是研究鳥的學問),其餘則一片空白。

  四十幾年前的臺灣,還是克難從簡的年代,不要說帶長鏡頭的單眼照相機了,就連望遠鏡也是奢侈品,因此賞鳥純屬小眾活動。我在臺大念書時聽說東海生物系有賞鳥社成立,還心生羨慕。一直要到後來自己也有能力了,才曉得賞鳥與釣魚這種需要在野外一待幾小時不動的活動,不是自己的菜,也才死了這條心。

  因此,我在接下這本書的翻譯工作時,心下有些惶恐,也有幾分期待;一方面擔心自己對鳥的認識不夠,未能做好這份工作,但另一方面,我也想藉此機會補充自己知識的不足。在此我可以說,我的期待並未落空,我從這本書學到了許多之前欠缺的常識;而我更希望透過我的翻譯,國內讀者對鳥與人的密切關係能有所體認,進而對環境保育工作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瞭解。

  一般人對鳥的認識,大抵接近上述文人墨客筆下所描述的鳥類外觀與行為,以及給人帶來的美感印象,而不會馬上想到鳥類對民生經濟、環境衛生、疾病傳播,以及醫學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性。像家禽養殖在人類社會已有幾千年歷史,提供穩定的蛋白質食物來源(包括牠們的卵在內);鷹隼、烏鴉、鴿子等腐食與雜食性鳥類是大自然的清潔工,幫忙清除野生生物的屍首以及城市居民的廢棄物;禽類也是許多病原菌的帶菌者,不時可能傳染給人,像禽流感已是大眾耳熟能詳的字眼;最後,雞胚是古典發生學與病毒學常用的研究材料,既經濟又實用。

  此外,由於鳥類在全球各地分布以及活動的特性(尤其是南北遷徙的候鳥),牠們還是大自然生態健康狀態的最佳指標生物。這本書的澳洲版書名就叫《哨兵雞》(Sentinel Chickens),也是書中第四章章名,指的是將籠裝雞隻刻意擺放在某些地方,讓蚊子叮咬,然後定時檢測這些雞隻的血液,看是否有節肢動物攜帶性病毒感染的痕跡,作為病毒散播程度的依據。還有在有毒氣體感應器發明前,礦工在下礦坑時帶隻金絲雀同行,有預警的作用。再來,自然界鳥類的數量與種類,也間接顯示了生態環境的良窳。

  幾個月前,國內有件關於鳥類的研究結果登上了國內外的新聞版面,那是臺師大生命科學系的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兩所自科學博物館收藏的旅鴿標本,從中抽取DNA定序,並分析其遺傳變異度,推算出旅鴿的有效族群數量,再與旅鴿賴以維生的主食橡實產量做交叉分析,得出旅鴿滅絕的可能原因。巧的是,利用博物館館藏的鳥類標本進行現代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在本書第十七章有所提及;而旅鴿從十九世紀上半葉號稱是全球數量最多的鳥種(據估計在三十到五十億之多),半世紀後就遭到全部滅絕的故事,也在第十九章有所介紹。人類的大量捕捉、森林棲地與食物來源的減少,以及傳染病流行,都是可能的原因;新研究則對旅鴿族群數量的天然浮動,提供了新的證據。

  像旅鴿這種由族群數量增加過多,碰上食物供應不足所造成的悲慘後果,在自然界許多物種都出現過。如今全球人口已超過七十億人,是一百年前的四倍多;人類若不能從自然界與歷史中學到教訓,有所節制,遲早也會被自身的生殖成就反噬。

  國內近二、三十年來,生活條件變好,賞鳥的人也變多了,各地都有野鳥協會的組織成立,大眾環保意識也增強不少;昔日濫捕濫殺過境候鳥(以伯勞鳥最出名)的情事已少見,保護區的設置則增多,這些都是進步社會的表現。即便如此,由人類活動造成生態環境改變,在所難免;尤其是人為氣候暖化造成的影響,更是緩慢而難以讓人馬上察覺。我相信這本從不同觀點來看鳥與人之間關係的書,必能發人深省,讓人開卷有益。

潘震澤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尋找海鸚:引言
 
運氣好的話,那一天我們終於將可以看到海鸚(puffin)。十天的旅程已經過了八天,我連一隻海鸚都還沒見著。牠們可不是被其他大批遊客給趕走的,因為我們搭乘的這艘只容八十名乘客的小船,是二○一○年夏季從西雅圖的華盛頓湖,穿越巴拉德水閘來到普吉特海灣,往北到聖璜島,再經過加拿大卑詩省,前往終點站阿拉斯加州朱諾市的第一艘船。位於保護區內陸航道的,差不多就只有我們這批遊客了。
 
這趟包括參觀冰河及拜訪小型社區等附帶行程的旅遊,對喜歡待在不時會凍著人的甲板上尋找野生動物蹤跡的人來說,還是非常愉快的經驗。船上的每個房間都備有兩具高倍率的雙筒望遠鏡,但那並不能保證我們能看到旅遊指南上所介紹的每一個物種。
 
不過截至當時為止,我們所看到的海生及陸生哺乳動物已超過原先的期望。一路上我們陸續看見了海豹、海獅、殺人鯨、座頭鯨、多爾鼠海豚、鹿、山羊、黑熊及棕熊。更往北行,我們還看到了仰身浮在海面、只有頭尾像兩個黑色書鎮般突出水面的海獺,順著水流漂過。
 
在航程初期,我們見到了海鸚的親戚:一隻角嘴海雀(rhinoceros auklet);此外還看到其他海鸚科(alcid)的鳥類,例如斑海雀(murrelet)及海鳩(guillemot)。接下來又看到了鸕鶿(cormorant)、燕鷗(tern),以及各種鷗類(gull)。我是相當晚才開始賞鳥的,所以對我來說,看到這些鳥類大都是既新鮮又有趣的事。在年歲漸長以後才發現新的興趣,是人生的驚喜之一。當然,我已能辨識好些為人熟知的鳥種,像在內陸航道到處可見的白頭鷹(bald eagle)及渡鴉(raven);牠們棲息在有利的位置並保持戒備狀態,不時像到處可見的通勤水上飛機一樣起身飛動,沿著人類居住的水畔迴旋及俯衝。在航道外圍,我們可以一路追著一些飛得又低又快的白色(斑紋)鷹頭;還有一些鷹頭則從原始森林高枝間的鳥巢中探出。有隻一動不動站在裂解浮冰上的老鷹突然起飛,然後朝向冰冷的海水俯衝,又再一飛沖天,腳爪上緊緊抓著一隻大魚。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1
    $132
  2. 二手書
    44
    $140
  3. 新書
    79
    $253
  4. 新書
    79
    $253
  5. 新書
    79
    $253
  6. 新書
    79
    $253
  7. 新書
    79
    $253
  8. 新書
    85
    $272
  9. 新書
    88
    $282
  10. 新書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