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聽過這些人的名字,但你一定不知道他們最愛的私房美食!
★大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顧問──二毛2014年全新力作!
二毛細數袁世凱、魯迅、譚延闓、張大千、于右任、王世襄、梅蘭芳、郁達夫、張愛玲、蔣介石等,十二位民國初年聞人雅士的私房菜,從他們的食譜與菜單中,發掘他們偏好的口味,以及令人重度耽溺的美食好料。藉由「飲食」這個凡常、平易的角度,書寫這些民初聞人的脾胃與口饞,讓他們走出歷史殿堂,在各色美食中再次復活。並透過他們的味蕾,重新認識那個風起雲湧的美味時代!
李昂、韓良露、韓良憶 美味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二毛
詩人、美食家、創意料理廚師。本名牟真理,一九六二年生於四川酉陽,八○年代中國莽漢詩派代表詩人之一。早年曾任教師,九○年代轉戰餐飲業,於成都、北京等地開設餐館;現為北京天下鹽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新週刊》、《中國經營報》、《南都週刊》美食專欄作家,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顧問。著有《碗裡江山》、《媽媽的柴火灶》等書。
二毛
詩人、美食家、創意料理廚師。本名牟真理,一九六二年生於四川酉陽,八○年代中國莽漢詩派代表詩人之一。早年曾任教師,九○年代轉戰餐飲業,於成都、北京等地開設餐館;現為北京天下鹽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新週刊》、《中國經營報》、《南都週刊》美食專欄作家,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顧問。著有《碗裡江山》、《媽媽的柴火灶》等書。
目錄
序 前朝遺珍足品評 野夫
總統美食家
美食共和與袁大總統的偏口/袁公好「補」/袁世凱和豫菜大躍進/袁氏創新
魯迅與美食、文章及酒
魯迅的北京美食地圖/在酒樓上的魯迅/魯迅與上海菜/書案上那碟梅菜扣肉/螃蟹、茴香豆和山陰美食/字裡行間點心香
第一吃家譚延闓
「民國政壇不倒翁」與現代湘菜/美食家的家廚/南北譚家菜/大院長也開小餐館
美食如畫張大千
廚藝更在丹青上/身在黃沙,不忘美食/魚翅和肉/四海為家求「真」味/丹青化境為美食
文化巨匠 平淡飲食
寓居北平識京味/績溪味道/「酒肉鄉友」糟糠妻
美食「草聖」于右任
題詩誤筆出名菜/元老與名廚/三原遊子心
少帥美食傳奇
大帥府 小廚房/全豬席與紅燒肉/譚家菜和宮廷菜/幽禁湘黔/張群府上川菜香/王家的西餐/灶頭情義長
京城玩家王世襄
糟香思故鄉/拜三會和雜合菜/蔥香撲鼻/春菇秋蕈總關情
梨園家宴潤梅腔
梅大師也愛川菜/恩承居的油 烤肉宛的肉/同春園的文化菜/梅府家宴守清淡
郁達夫的下酒菜
富陽山水 閩江菜/銷魂西施舌/小吃最下酒/朋友來了有酒肉
張愛玲的軟飯
銷魂的舌之味/風騷的蘿蔔/莧菜——粉紅的回憶/上海女人像粉蒸肉/愛上爛豆渣/壓馬路、吃小吃
蔣介石的食養
白水排毒雞湯益氣/三位夫人和一個蛋/早餐三味和養生七法
總統美食家
美食共和與袁大總統的偏口/袁公好「補」/袁世凱和豫菜大躍進/袁氏創新
魯迅與美食、文章及酒
魯迅的北京美食地圖/在酒樓上的魯迅/魯迅與上海菜/書案上那碟梅菜扣肉/螃蟹、茴香豆和山陰美食/字裡行間點心香
第一吃家譚延闓
「民國政壇不倒翁」與現代湘菜/美食家的家廚/南北譚家菜/大院長也開小餐館
美食如畫張大千
廚藝更在丹青上/身在黃沙,不忘美食/魚翅和肉/四海為家求「真」味/丹青化境為美食
文化巨匠 平淡飲食
寓居北平識京味/績溪味道/「酒肉鄉友」糟糠妻
美食「草聖」于右任
題詩誤筆出名菜/元老與名廚/三原遊子心
少帥美食傳奇
大帥府 小廚房/全豬席與紅燒肉/譚家菜和宮廷菜/幽禁湘黔/張群府上川菜香/王家的西餐/灶頭情義長
京城玩家王世襄
糟香思故鄉/拜三會和雜合菜/蔥香撲鼻/春菇秋蕈總關情
梨園家宴潤梅腔
梅大師也愛川菜/恩承居的油 烤肉宛的肉/同春園的文化菜/梅府家宴守清淡
郁達夫的下酒菜
富陽山水 閩江菜/銷魂西施舌/小吃最下酒/朋友來了有酒肉
張愛玲的軟飯
銷魂的舌之味/風騷的蘿蔔/莧菜——粉紅的回憶/上海女人像粉蒸肉/愛上爛豆渣/壓馬路、吃小吃
蔣介石的食養
白水排毒雞湯益氣/三位夫人和一個蛋/早餐三味和養生七法
序
前朝遺珍足品評
文/野夫
一
算來算去,中華民族還真的只有飲食文化,是足以稱雄世界的。當孔夫子已經主張「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之時,歐洲人基本還在茹毛飲血。西餐發展到今天,還在問你牛排要幾成熟,配菜幾乎還是永遠的老三篇──土豆洋蔥番茄。而我們的菜譜則早已汗牛充棟,食材更是上天入海,窮盡一切了。這樣的差距究竟能說明什麼呢?
一個專注於吃喝的民族,彷彿千百年來都處於飢餓之中。即便偶爾的酒足飯飽,也並未瀉出科技文明和制度文明。我們就像是一個吃貨一般傳宗接代,每個人生來就是難以饜足的廚子,在這個世界獵豔獵食。時常也成為亂世的食材,被搬上他人的刀俎……。
自古以來,修家譜都可能株連九族,讀書人於是只好研習菜譜了。精神生活的饑寒交迫,並不妨礙我們過屠門而大嚼──在想像的盛宴中沉醉迷離。既然當世不足論,那我們醉眼看前朝,也許從那些依然闌珊的歌筵燈影中,還能窺見民國男女的吃相,以及那杯盞之外的歷史遺蹤。
二
二毛和我,都在武陵山區生長發育。一江上下,同屬土家這個多數時候都很飢餓的民族。因為少時的食不果腹,很容易被養成我們青春時代的胡吃海喝和飛揚跋扈。如同久病成醫一樣,好吃的人總是美食家的候補委員。於是,我們都經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詩歌運動,而發展為私家的御用廚師,再在美食和美色的路上顛沛流離,最終成了自個的掌瓢。
我還沒看見一個同代人,能像二毛那樣,用詩歌將食色籠絡在一起,使漢語和菜餚都變得性感十足。讀他的詩文甚至菜譜,多能如服春藥一般的盎然。
如果再加上幾味他的獨門美食,以及私釀的野酒,定力不夠的後生則多半容易發情──杯酒定交,結下一生的情義。
我和他的多年私交,正像酒色之徒在餐桌邊的狼狽為奸一般,三杯兩盞就能割頭換頸似的鍾情。多少年來,他的餐館開到哪裡,我扛著貪婪的唇齒就追向哪裡。他的酒旗招搖處,就是我輩酒囊飯袋眼中的延安。
從川西到京北,從西城到東城,我像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一樣,追隨著家山中走出來的一扇胖哥,聞香下馬,擊掌為號地暴飲暴食著我們放浪的歲月。多少次我醉臥於他的大堂,被多情的大廚蓋上油香的圍裙,恍如楊柳岸曉風殘月一般的死而復生。
三
一個時代自有一個時代的吃相。當年阿城先生寫他們那代知青「吃相很慘」,我和二毛這一代哥們,很多時候吃相應該是很「烈」。相比民國那代世人的吃相,我們真是足夠慘烈的一代吃貨。
二毛的美食隨筆,是一個詩人加廚師的傑作,因此迥異於一般的外道中人。
從《媽媽的柴火灶》到《民國吃家》,彷彿他已經從江湖菜躍進到了公館菜,變換的已不僅僅是菜譜,也不是添油加醋之類的技法,而是在深入歷史的堂奧,在盤飧薄酒的一脈餘香中,辨尋歷史新的解讀門徑。
所謂的魏晉風度,我們是從《世說新語》中那些吃喝坐臥的細節中感知的。
同樣我們也能從這樣一些隨筆中,窺見所謂的民國範兒大抵會是怎樣的雅致或豪奢。而就在這樣彌漫的俗塵之中,我們這些懷舊的饕餮之徒們,猶能在這個早已推杯換盞的世界,嗅到那些殘醉餘芳……。
謹此為序。
文/野夫
一
算來算去,中華民族還真的只有飲食文化,是足以稱雄世界的。當孔夫子已經主張「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之時,歐洲人基本還在茹毛飲血。西餐發展到今天,還在問你牛排要幾成熟,配菜幾乎還是永遠的老三篇──土豆洋蔥番茄。而我們的菜譜則早已汗牛充棟,食材更是上天入海,窮盡一切了。這樣的差距究竟能說明什麼呢?
一個專注於吃喝的民族,彷彿千百年來都處於飢餓之中。即便偶爾的酒足飯飽,也並未瀉出科技文明和制度文明。我們就像是一個吃貨一般傳宗接代,每個人生來就是難以饜足的廚子,在這個世界獵豔獵食。時常也成為亂世的食材,被搬上他人的刀俎……。
自古以來,修家譜都可能株連九族,讀書人於是只好研習菜譜了。精神生活的饑寒交迫,並不妨礙我們過屠門而大嚼──在想像的盛宴中沉醉迷離。既然當世不足論,那我們醉眼看前朝,也許從那些依然闌珊的歌筵燈影中,還能窺見民國男女的吃相,以及那杯盞之外的歷史遺蹤。
二
二毛和我,都在武陵山區生長發育。一江上下,同屬土家這個多數時候都很飢餓的民族。因為少時的食不果腹,很容易被養成我們青春時代的胡吃海喝和飛揚跋扈。如同久病成醫一樣,好吃的人總是美食家的候補委員。於是,我們都經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詩歌運動,而發展為私家的御用廚師,再在美食和美色的路上顛沛流離,最終成了自個的掌瓢。
我還沒看見一個同代人,能像二毛那樣,用詩歌將食色籠絡在一起,使漢語和菜餚都變得性感十足。讀他的詩文甚至菜譜,多能如服春藥一般的盎然。
如果再加上幾味他的獨門美食,以及私釀的野酒,定力不夠的後生則多半容易發情──杯酒定交,結下一生的情義。
我和他的多年私交,正像酒色之徒在餐桌邊的狼狽為奸一般,三杯兩盞就能割頭換頸似的鍾情。多少年來,他的餐館開到哪裡,我扛著貪婪的唇齒就追向哪裡。他的酒旗招搖處,就是我輩酒囊飯袋眼中的延安。
從川西到京北,從西城到東城,我像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一樣,追隨著家山中走出來的一扇胖哥,聞香下馬,擊掌為號地暴飲暴食著我們放浪的歲月。多少次我醉臥於他的大堂,被多情的大廚蓋上油香的圍裙,恍如楊柳岸曉風殘月一般的死而復生。
三
一個時代自有一個時代的吃相。當年阿城先生寫他們那代知青「吃相很慘」,我和二毛這一代哥們,很多時候吃相應該是很「烈」。相比民國那代世人的吃相,我們真是足夠慘烈的一代吃貨。
二毛的美食隨筆,是一個詩人加廚師的傑作,因此迥異於一般的外道中人。
從《媽媽的柴火灶》到《民國吃家》,彷彿他已經從江湖菜躍進到了公館菜,變換的已不僅僅是菜譜,也不是添油加醋之類的技法,而是在深入歷史的堂奧,在盤飧薄酒的一脈餘香中,辨尋歷史新的解讀門徑。
所謂的魏晉風度,我們是從《世說新語》中那些吃喝坐臥的細節中感知的。
同樣我們也能從這樣一些隨筆中,窺見所謂的民國範兒大抵會是怎樣的雅致或豪奢。而就在這樣彌漫的俗塵之中,我們這些懷舊的饕餮之徒們,猶能在這個早已推杯換盞的世界,嗅到那些殘醉餘芳……。
謹此為序。
內容連載
美食共和與袁大總統的偏口
民國建立,民主和自由成為社會主流,告別了清代的專制和壟斷,在這個大背景下,民國之後,宮廷菜的獨特和禁忌性,至高無上性,都逐漸黯淡了下來。宮廷廚師、官宦家廚和大家族的廚師都流落到民間,一些開始自己開飯店,另一方面也到新的富戶和權貴家中做廚師。這是一個美食大交融,宮廷菜、貴族菜大眾化的過程,大大推動了美食的繁榮和發展。
民國飲食發展有個顯著的特點,八大菜系逐漸形成,區域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比如我之前文章中論述過的菜系和水系之間的關係。把菜系推向了新的高峰。
這種地域性的特點,在民國時代,比較有代表性的四個城市:南京、北京、上海、重慶,可以說是民國時代的四個「美食之城」,對菜系和中國美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民國是個美食絢爛的時代,吃家們自然也名家迭出,不論是文化名人、軍政要人還是地主富豪,都不乏美食達人,講吃論吃,研究吃的,也蔚為風潮。
其中的一些有影響力的吃家,由於對家鄉美食的熱愛,加上社會變革帶來的美食融和,紛紛在家鄉美食的創新提高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對各大菜系的最終定型也形成了推動。
民國吃家的第一人還要算袁世凱,因為他的人生和經歷,特別是在吃上太有代表性了:他是清廷高官,喜好清宮菜;他還是民國大總統,鍾愛家鄉河南的美食;他娶了九房姨太太,其中多位都擅做菜,包括蘇菜、天津菜、高麗菜。
袁世凱在歷史上一直以負面形象示人,但客觀的說,在清末和民國時代相當一段時間內,他在社會改革方面都作了不少實事,堪稱時代先鋒人物,就美食來說,他也是有貢獻的重要吃家。
袁世凱奉行「能吃才能幹」的信條,常把「要幹大事,沒有飯量可不行」掛在嘴邊,自己飯量奇大,也號召兒女們多吃,以成大器。在擔任民國大總統期間,袁世凱家裡例行每週日和妻妾、兒女一起用餐。
袁一生保持了對宮廷菜和家鄉菜混合的熱愛。在宮廷菜上,有個標準,凡是慈禧喜歡的,袁世凱都喜歡,特別是清蒸鴨子,這道菜也是乾隆皇帝的最愛,慈禧的最愛,也深得袁大總統胃口的鍾愛。
這道菜在袁世凱時代的做法還是與慈禧時代有差別的。首先清蒸鴨子的鴨子是袁世凱專門飼養的,採用的是填味法,味道鮮美,大補腎元。
民國建立,民主和自由成為社會主流,告別了清代的專制和壟斷,在這個大背景下,民國之後,宮廷菜的獨特和禁忌性,至高無上性,都逐漸黯淡了下來。宮廷廚師、官宦家廚和大家族的廚師都流落到民間,一些開始自己開飯店,另一方面也到新的富戶和權貴家中做廚師。這是一個美食大交融,宮廷菜、貴族菜大眾化的過程,大大推動了美食的繁榮和發展。
民國飲食發展有個顯著的特點,八大菜系逐漸形成,區域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比如我之前文章中論述過的菜系和水系之間的關係。把菜系推向了新的高峰。
這種地域性的特點,在民國時代,比較有代表性的四個城市:南京、北京、上海、重慶,可以說是民國時代的四個「美食之城」,對菜系和中國美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民國是個美食絢爛的時代,吃家們自然也名家迭出,不論是文化名人、軍政要人還是地主富豪,都不乏美食達人,講吃論吃,研究吃的,也蔚為風潮。
其中的一些有影響力的吃家,由於對家鄉美食的熱愛,加上社會變革帶來的美食融和,紛紛在家鄉美食的創新提高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對各大菜系的最終定型也形成了推動。
民國吃家的第一人還要算袁世凱,因為他的人生和經歷,特別是在吃上太有代表性了:他是清廷高官,喜好清宮菜;他還是民國大總統,鍾愛家鄉河南的美食;他娶了九房姨太太,其中多位都擅做菜,包括蘇菜、天津菜、高麗菜。
袁世凱在歷史上一直以負面形象示人,但客觀的說,在清末和民國時代相當一段時間內,他在社會改革方面都作了不少實事,堪稱時代先鋒人物,就美食來說,他也是有貢獻的重要吃家。
袁世凱奉行「能吃才能幹」的信條,常把「要幹大事,沒有飯量可不行」掛在嘴邊,自己飯量奇大,也號召兒女們多吃,以成大器。在擔任民國大總統期間,袁世凱家裡例行每週日和妻妾、兒女一起用餐。
袁一生保持了對宮廷菜和家鄉菜混合的熱愛。在宮廷菜上,有個標準,凡是慈禧喜歡的,袁世凱都喜歡,特別是清蒸鴨子,這道菜也是乾隆皇帝的最愛,慈禧的最愛,也深得袁大總統胃口的鍾愛。
這道菜在袁世凱時代的做法還是與慈禧時代有差別的。首先清蒸鴨子的鴨子是袁世凱專門飼養的,採用的是填味法,味道鮮美,大補腎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4折$199
-
二手書74折$199
-
新書79折$213
-
新書79折$213
-
新書79折$214
-
新書9折$243
-
新書$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