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960年8月4日郵政總局發行故宮古畫郵票第一輯全套四枚,並聯合故宮博物院出版故宮古畫明信片,是台灣原圖卡的肇始。各地郵局未積極宣傳、許多郵友未悉製造原圖卡,將郵票粘貼在明信片書寫面,成為一無是處的廢片,甚為可惜。此後十年間郵政總局和故宮博物院,郵票發行搭配原圖卡約53套,以發行性質分類;古畫31套、古物20套,蔣夫人山水畫2套、民俗1套,仍然未引起郵友收集原圖卡的興趣。
原圖卡原文maximum card,最早出現在1932年8月比利時的《自由交換》雜誌上,查閱簡明英漢辭典maximum解釋:名詞,最大限度,最大數,《數學名詞》極大。這些名詞郵政總局應該知道,摒棄不用而採取原圖卡為名,認為郵票圖案是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古畫古物貼在故宮博物院出版的原圖明信片上,蓋故宮郵局的日戳,叫原圖卡,實至名歸不二選擇。
追溯現存的古典片日期約在十九世紀末或二十世紀初,以吉薩金字塔古典片為例,是歐洲觀光客的傑作,尤其是來自法國。英國在1867至1922年之間控制埃及,此時地方安靜平和、商店生意興榮,旅客紛紛搭船過海,前來參觀古代七大奇觀─碩果僅存的吉薩金字塔,前來到開羅先給親友寫信報平安,紀念品店出售許多風景明信片,買幾枚吉薩明信片,花費不多,再去郵局購置郵票,剛好出售1867至1903年版的吉薩金字塔郵票,圖案是人面獅身的司芬克斯頭部雕像,背後有大金字塔,正好與風景明信片配成一對,靈機閃動,將郵票改貼在圖畫面,在書寫面貼郵票處註明「T.C.V.」,法文
Timbre côté vue的縮書,意為郵票資費在圖案面,避免被郵務人員誤認欠資所耽擱。這種「T.C.V.」相似片,郵票小明信片大的紀念品,收信人接到時非常喜愛,如獲至寶,珍重收藏。目前吉薩古典片收集在集郵人士手中甚多,據筆者估計台灣一地將近二百枚,這些古典片所蓋郵戳,以亞歷山卓和塞德港最多,開羅反而稀少。最近郵刊報導發現吉薩戳,郵戳距離金字塔越來越近。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愛好原圖卡者愈來愈多,在歐洲蔚成風氣,起而組織原圖集郵社團,法國原圖集郵會首先在1945年1月創立。翌年德國在科隆成立原圖集郵俱樂部,同年美國也成立原圖卡協會,次年12月在紐約市舉辦第一次原圖卡展覽會。此後義大利成立於1976年,葡萄牙成立於1978年,巴西成立於1979年,瑞士成立於1981年,西班牙成立於1983年。目前全球擁有原圖卡社團大約有80餘單位。台灣遲至1998年成立,名稱曰中華原圖集郵協會,現有繳費會員142名,贊助會員111名。計畫每年出版《中華原圖集郵》會刊四期,《原圖郵訊》12期,並為會員代辦原圖卡,每年收到40多片,是組織健全的郵會。
筆者退休後於1997年,參加為創會會員。首先計畫收集台灣風景為專題郵集,查台灣郵票目錄有關風景約有23套、88枚郵票,不足組成郵集,但可擴充為每展頁同郵票不同明信片,貼滿80展頁綽綽有餘,馬上著手執行,一方面向郵友求助購買有關原圖卡和風景明信片,另方面自製原圖卡,請求各地相關郵局加蓋日戳、局名和日期務必清晰明白、避免成為廢片。幸各地郵局充分配合,順利完成。展頁湊齊80展頁,初步分為四大類:1.國家公園25頁,2.自然風景20頁,3.歷史古蹟14頁,4.著名景點20頁;將郵集命名《台灣─美麗之島》,文字說明採用英文,參加翌年10月7日台南市郵學會主辦《2000年全國郵展》,評審結果,獲得銀牌獎。
入會15年曾經旅遊美加、日韓及東南亞諸國,蒐集原圖卡、不遺餘力,陸續在會刊發表旅遊文章,約有40多篇,對參觀世界遺產特別有興趣;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定世界遺產,截止2012年已達936所,包含文化遺產725所、自然遺產183所、和前二者複合遺產28所,越來越多。筆者選擇20篇出版,真是九牛一毛。出書前夕、特別感謝前編輯謝朝枝先生熱心幫助,錄下筆者拙作的磁片和圖片、謹此感謝。女兒文英百忙中負責排版,校對和出版的工作,勞心勞力,道聲謝謝,辛苦了。
後記
黃文英
這本書紀錄了父親退休後旅行收集製作的原圖卡,以及個人旅遊的見聞。
父親說:「生活一定要有興趣」。
這或許也是幼時長輩對他說過的話,指的是生活裡可以令人著迷、寄情的事物。
觀察家族中長輩,少年時代的阿公,業餘時熱衷於嘉義碧雲軒北管子弟戲,在1920年代曾遠至上海交流公演,成為本業之外的樂事;三姑手巧,編織、拼布細緻,眼力獨到,年過八十仍遊藝於拼布的天地;至於父親的集郵樂,應緣自他的童年,父親生於1934年,信息往返大致仰賴郵遞的時代,來自遠方的郵票,帶來異鄉的訊息,收集信封上的郵貼是許多人童年有過的經驗。記憶裡,父親閱讀極小眾的各式郵刊,鄰近國家何時出何種郵票他皆知曉,也肯定首日購買。
後來他不再純粹以保存郵票為樂,演繹出更多元面相的時空搜藏,一種回歸郵票「傳遞」的本質,「出行」至票面內容的第一現場,「原圖卡」(Maximum Card)的製作與收集成為父親公務之餘的樂趣之一。
這種源於二十世紀初法國的另類集郵方式,結合「郵票」、「明信片」、「郵戳」、「旅行」的「極限卡」(中國大陸名稱),可比擬戲劇理論中所謂結構劇情的四個「W」要素:「Who」、「When」、「Where」、「What」,人在限制的時間、空間裡「故事」應運而生。一張原圖卡的製程,背後也具備許多時空限制要件:明信片與郵票的構圖愈接近愈好,這一點在現今電腦繪圖發達的年代,要尋求與票面接近的明信片極容易被刻意設計後印版取得;而構成一張原圖卡的意義與價值,對於父親這類行家,自有其鑑賞的角度,每一張郵票發行的時間/地區是有記錄可查的,而銷「郵戳」的時間與地點,自然與出票的時間/地區愈接近愈好,對製作原圖卡的藏家來說,有時過程深具個人意義的,在原圖卡的市場價格裡,不見得最有價值。
父親因興趣而博學多聞,製作原圖卡的動能,常常也是他計畫旅行的路線。上世紀90年代末,中華郵政出過台灣景點系列,出票前父親先奔走各景點尋覓各式不同拍攝角度、構圖的明信片,計畫安排好路線,票出當日,購妥郵票後,快速出發至最接近景點所在地的郵便局蓋上郵戳,銷戳的印記等同在畫面上落款,一張在極限時間內製成的原圖卡於焉誕生。
製作原圖卡得費許多準備功夫搜集資料,久而久之,父親養成寫遊記的習慣;父親喜歡鄰近國家旅行,行前他會做足功課,大量閱讀當地風土民情,甚至學習基礎的泰文、印尼文、韓文等的辨識,以方便與當地郵局溝通。退休後的父親嚮往成為背包客,他旅行的目的也極為單純,就是為了製作原圖卡,異國的原圖卡搜集讓父親有許多意料之外的情誼與收穫,有一回他在菲律賓山村遺失行李,警察找來當地唯一略懂潮州話的家族長輩協助,後來我們二家還曾互訪。
跨國界的原圖卡搜集讓父親結識許多未曾謀面的郵友,他們會相互交換收藏,幫忙銷郵戳;通常原圖卡藏家會創造收藏的主題,或從旅程中結構主題,從原圖卡的原文「Maximum Card」,直譯為「極限卡」,似乎更能傳神地表達原圖卡的愛好者極盡所能在一個限制的範疇內、或去搜尋、或去完成自己所欲創作的主題內容。
本書收錄的原圖卡大多是父親自己構思旅行路徑所製得的。有時他獨行,有時母親隨行,讓父親在異鄉能專注尋覓明信片、郵票、與銷郵戳;有時先有郵票,才去找明信片,再至景點所在地的郵局銷戳印。
在原圖卡收藏不發達的地區,得耐心解釋,拜託郵務員細心用印,有時語言不通,遇上無耐心或粗心的郵務士,郵戳位置沒蓋好,或蓋糊污損了,前功盡棄還得作廢重製。母親總是耐心守候一旁,等著父親挑選明信片,看著父親比手畫腳對著語言不通的郵務士說明意圖,看著他心滿意足捧著原圖卡步出郵局,深怕郵戳印記未乾,一路捧著,得走上好一段路,才細心以紙板夾妥、收置入袋。
原圖卡的搜藏讓父親生活饒富興味,每回北上參加原圖卡協會舉辦的展覽活動,讓父親退休生活憑添許多樂趣,也結識很多同好,得以相互交流分享。
能夠將父親私藏的一小部分原圖卡,在他八十歲時集結成書,要特別感謝林小乙,於忙碌的設計出版行程中,幾番撥空討論美編方向與紙張選擇、版面配置,貢獻獨到眼光與見解,同時感謝畫家吳孟芸的引見,得以結識小乙;以及感謝同事吳信意在美編細節上觀照協助,一遍又一遍調整重置,同事羅文岳、謝淳清、陳江浩在掃圖、打字等前置作業細心校對,沒有這些朋友的熱心付出,本書無法以此面貌呈現,同時感謝印刻出版社初安民先生讓父親的書順利出版,在此致上誠摯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