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探討馬英九執政之後的台灣政局,
深入淺出的剖析馬政府上台後台灣政局的空洞與困境。
在第二次政黨輪替後,台灣面臨了政治上的轉折,特別是對中國關係;以及在藍綠兩黨對峙爭鬥之下,呈現出國家發展舉棋不定的拉扯。
本書透過對馬政府執政的全面分析,試圖找尋台灣政治未來的可能出路。
一本探討馬英九執政之後的台灣政局,
深入淺出的剖析馬政府上台後台灣政局的空洞與困境。
在第二次政黨輪替後,台灣面臨了政治上的轉折,特別是對中國關係;以及在藍綠兩黨對峙爭鬥之下,呈現出國家發展舉棋不定的拉扯。
本書透過對馬政府執政的全面分析,試圖找尋台灣政治未來的可能出路。
壹 悶經濟篇
ECFA 沒辦法/六三三是天方夜譚/後ECFA 時代的經濟維他命/馬上苦哈哈
貳 時局政論篇
21 週年解嚴紀念//1980 年後臺灣政治改革與中國民主之春/不必放寬置入性行銷標準/不信改變不了/只看艋舺 不理桃架/叫馬國情報告/民進黨 國會操作空間大/民意風向球/生育政策
可行嗎?/多元參與阻止民主逆流/兩種不同方式的投票/制度應改革/從美國牛看民主深化/捧中國屠夫/敗選因素是施政不佳/族群中的轉型正義/硬幣有主體性嗎?/奧運獎牌/新任民進黨主席/煙幕彈?/臺聯走對的路
參 公法議論篇
520 上街頭是憲法賦予的權利/二次總辭/地制法省思/國民黨空白授權軍公教優退/淺談理想的公投法當中的直接民主/虛設廉政署/集會反專制 專制反集會/集會法的省思/廉政署疊床架屋
肆 兩岸與互動篇
中共扼殺言論/中共高層人事大地震/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傳媒/胡錦濤戳破陸委會的謊言/陸生政策如放寬 應先保障臺生權益/陸生嗆王丹事件的省思/幾個意義關於中共18 大/實質一國 虛幻兩制
伍 國際焦點篇
東協泡影 外交錯/法國左右共治 臺灣也能藍綠共治/法國新一波左右共治/美國選舉對臺灣的啟發/馬總統又一跳票實錄/港澳模式 主權換東協?/菅直人被逼下臺
陸 南方政論篇
火燒漂流木/交通部怠惰 總統讓屏東人沒Fu/屏東人是二等公民嗎?/屏東應該要有高鐵/高鐵延伸屏東才有實質觀光效益/莫拉克風災滿週年/蛻變屏東
柒 附錄
《談論式民主――政治、政策與政治學》之書評/初探中國城管問題
自序
本書《黑色島國臺灣:轉折與拉扯的2008-2012》書寫臺灣2008 年總統大選後到2012 年間的政論議題,本書分成柒篇,第壹篇為悶經濟篇,第貳篇為時局政論篇,第參篇為公法議論篇,第肆篇為兩岸與互動篇,第伍篇為國際焦點篇,第陸篇為南方政論篇以及第柒篇附錄。
碩士班研讀期間多有寫文章投稿報社的習慣,主要是針對馬政府施政的評論文章與公共政策議題,多年來文章逐漸累積,本於關懷臺灣之情,從而發想與社會分享,基於這樣的念頭,遂有出版之動念。
2008 年國會與總統大選後,我國政治運轉的核心由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分立政府轉變為由國民黨全面掌握行政與立法部門的一致政府,從民進黨時期的少數政府蛻變為國民黨時期的多數政府,政治結構的解構與重構在2008 年間形成重要的分水嶺。
第二次政黨輪替後,國民黨主張「完全執政」,過去民進黨少數政府的政策焦點遂逐漸由立法院回到行政部門。我國首次舉行單一選區選制後,如觀察2008 年第七屆國會席次,國民黨拿下絕對多數的81 席立委席次,民進黨僅獲得27
席立委席次,形成兩黨競合的局面,加上三月總統大選國民黨囊括七百多萬選票,五月馬英九總統就職後,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期的行政院淪為立法院行政局的角色,到國民黨「完全執政」後,一致政府下的行政與立法關係出現了極微妙的轉換,國民黨掌握行政院,而立法院的政黨結構從三黨一派競爭態勢轉由國民黨一黨一枝獨秀的獨走態勢。
然而在國民黨執政,國會與行政部門間仍紛擾不已,如美國牛事件到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定的爭議、以及二代健保的費率問題等,立院似乎不再扮演行政院立法局的角色,國民黨籍的立法委員強勢主導政策也造成行政與立法間的短暫衝突。馬政府一開始標榜全民政府,但是行政與立法關係在馬政府上台後經常處於緊張狀態,馬英九總統在2009 年7
月間二度當上國民黨主席,實行「以黨領政」,修補與立院關係的意味濃厚。
二次政黨輪替後,國會與行政同屬國民黨掌握的一致政府,仍面臨到諸多分立政府的問題,例如分立政府的議會阻撓,美國在行政立法關係上,特別強調制衡,美國行政權的擴張在分立政府時期特別引起注目,像是尼克森在位時的分立政府時期,促使國會企圖「平衡」行政權專擅的野心。2000
年民進黨執政後,首次開啟我國分立政府的面貌,許多研究指出陳水扁政府時期在國會立法產出低於一致政府時期,顯見國會的阻撓發生了制衡行政權的功效,但也造成行政部門施政上的諸多困擾。
2008 年臺灣進入了一致政府時期,而美國政府也在2008年同時步入一致政府的政治結構,兩者政治發展呈現了新的局面,但也有了新的困境,美國一致政府的運作發生執政黨在政策上的對立僵局,臺灣也同樣發生類似狀況,由此可見相同政黨握有行政立法部門並不能確保一致政府的順利運作,誠如基氏(V. O. Key,
Jr.)所言:「由相同政黨來掌握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並不能保證成為一個有活力的政府。」由此可知一致政府的議會阻撓情形並非特例,而是某種特定情境下,行政立法間對政策過程的分歧所致。
壹、悶經濟篇
ECFA 沒辦法
根據財政部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衰退4%,減少金額為29.5 億美元,若換算成台幣,以目前匯率計算,相當衰退約860 億新台幣,又以出口到中國衰退的比例9.7%最多,依ECFA 文本附件一的貨品貿易早期收穫產品清單及降稅安排,早期收穫產品稅率分兩年3階段降為零。今年1 月起,出口到中國的ECFA
早收清單(依產業別分為石化、機械、金屬、紡織、電機、染料、運輸工具、農產品及其他共9 大類)已有94.5%之產品降為零關稅。
今年第一季開始對中國出口零關稅產品大幅增加,但是根據財政部進出口貿易統計資料顯示,其中第一季708.3 億美元的出口總值中,對中國與香港佔其中272.5 億,與去年同期對中國出口衰退比例達9.7%,將近一成。且臺灣對中國出口成長率持續下降,中國占臺灣出口比重從去年第一季的40.9%,再到今年第一季下降近38.5%。
上述數據可看出臺灣與中國簽訂ECFA、且實施零關稅後,臺灣對中國出口成長率增幅持續下降,且對中國出口持續萎縮。臺灣最大競爭對手南韓,其對中國出口亦呈衰退現象,因此台韓對中出口衰退可能與中國經濟放緩有關,但韓中並無FTA,南韓對中貿易成本高於臺灣許多,可是事實上,臺灣對中國出口雖有關稅減免,但出口卻不比南韓亮眼,以去年上半年為例,以臺灣產品在中國的佔有率,在實施ECFA
早期收穫之後下跌到7.4%,是1993 年以來的最低值,今年第一季出口比重持續下降,情況可能更為嚴峻。
另外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薪資統計顯示,今年1 至2 月平均薪資較去年同期減少2.1%,扣除物價漲幅後,實質薪資負成長3.34%,是臺灣史上的第四大薪資減幅,比十四年前的薪資水準還低,第一季公司倒閉數更高達7,431 家,ECFA 簽訂後,廠商過度外移中國,其次資金流出臺灣使新興產業發展緩慢,不易創造新工作機會,同時也造成勞工薪資所得成長速度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