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無論是從日本或世界的現代建築史來觀看,無疑地,藤森照信絕對是極其獨特的一位建築師。他以建築史及建築評論起家,1980年代提倡的「路上觀察術」造成深遠影響,而中年後開始的建築創作更引發廣大注意。
藤森照信強調由物件與存在做出發的思考的重要,對現代主義偏向純然抽象的路線,有著批判的意見,並反之提出對歷史、傳統與素人性的重視。他形容自己的作品是「成人似的思考與孩子般的繪圖之間,不平衡的混合所產生的東西。」確實,他謹慎地處身於世故與天真、現代與傳統間,以帶著超現實意味的獨特風格,隱隱批判並修正現代主義的路線,是當代建築界很重要的獨行者。
──阮慶岳(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碩士.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專任教授)
推薦序
很久沒有過癮的一口氣看完一本書了。
一路上被鼓舞,好像在爬山的路上遇見先行者,於美麗的風景中上上下下。
喘不過氣時仍然聽到這「建築少年」爽朗地宣布接下來可能還想試的新路,我們不時和不同方向的人打招呼、微笑想像每一個人背後不同的故事,在這座山上愉快地流汗前行。
大自然不在乎什麼共識,睜大眼睛、誠心靠常識判斷就好。
享受微風、溫度、香味、光影,特別是腳下坡度的不斷變化,每翻一頁,左手邊的手繪稿,真好像時空穿梭的自在風景。
它們讓我知道今天是在爬哪座山,以及還有哪些山沒爬。
而低調躲在草叢的「譯者」,偶爾也會出來幫忙一下;像體貼的原住民山青,大方分享歲月提煉出來的自製工具。
在山上,有各式各樣的英雄,還有更多懂得享受努力後,那種扎實疲勞感的冒險家。
這本奇妙的書,只要閱讀,就會帶著微笑。
快樂的繼續努力,而且,永不孤單!
──黃聲遠(美國耶魯大學建築碩士.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田中央建築學校「設計老師」)
推薦序
我喜歡也高度推崇藤森教授的文筆及內容。文字淺顯易懂,可讀性極佳,字裡行間交織著如他個人自傳般的建築學習歷程、如知識淵博的知識份子對廣大世界及人類文明的解析、如哲學家般的知識高度論建築的抽象與存在,建構了他身為建築家的建築觀。
書中的每一部分的每一頁文字都搭配了他的建築作品的手繪草圖,其圖面線條的明晰度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他做設計思考時的心情及情緒變化的傳遞,如此生動的寫體表達不是偶然,因為藤森教授將學院中「問一個好問題」的學術習慣,轉化成為他一生在中年以後,積極尋求建築作品為實踐理念的動力,反映了如何問問題的方式及問問題背後所需的知識廣度及深度,以作品的實踐回應問題的提出進而超越(beyond)了建築及世俗的眼光,其意志力、洞察力、智慧及態度是關鍵也是最令人欽佩的部分。
──吳光庭(美國密西根大學建築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推薦序
《藤森照信論建築》是藤森教授第二本繁體中文版書籍,距離2008年出版《日本近代建築》已有六年時光。然而令人詫異的是,這本書原名與探討主題為「建築是什麼?」似乎不是博學如海的藤森照信該問的問題。通常,人們認為以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豐富的創作經驗來看,他該說的是:「建築就是……。」
不過稍微深入了解藤森的人都知道,藤森的博學,來自無止盡的好奇以及面對真實的謙虛,他總要學院知識和庶民生活智慧不斷交織,才願意暫時認可文字言語的確定。這本書,不僅是藤森教授個人的建築探險歷程,也是一張發給你我的邀請信,邀請我們拋開成見,蹲低姿勢,用藤森式的獨特辯證法,重新領略認知建築的崎嶇,但也因為這崎嶇,建築才帶有開拓生命的可能。
這點正是我們在讀閱文字的同時,經歷他對『高過庵』的73張手稿時所領略的:最後建造出來的『高過庵』雖然只有一座,但過程中的『高過庵』卻有許多,建成的『高過庵』層疊著沒有蓋出來的許多的『高過庵』。因此,最高明的建築家在圖上畫每一筆時,都在質問自己:「建築是什麼?」而未入流的建築師總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何謂建築。
──王俊雄(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台灣建築雜誌總編輯)
前言
「建築是什麼」這種抽象性思考實在與我的個性不合。雖然長期身處於那樣的認知下,如今仔細回頭檢視,我發現過去也與前輩建築家們一樣,在抽象性思考中走過來。
最初,開始知道所謂的建築背後有思想這件事情,說來十分慚愧,是在學生時代於黑川紀章的演講聽到代謝理論的時候。那時是我低潮的時期,每天過著讀書思索的日子,過去認為建築等領域應該不會有思想的,所以在選擇念建築學系最初那年的春天,聽到代謝理論的思想時受到了打擊。
接下來,在建築的書籍與雜誌上讀到雜誌刊載磯崎新的〈年代記note〉時,感受到他與黑川紀章完全不同的思想而感到高興。雖然同樣是建築相關的思想,如果說黑川是社會情勢分析性的建築思考,那麼我想磯崎就是踏入建築家個人內在的文學性思索。之後,我在與同屆同學舉辦的建築展上發表了作品「磯崎新的發生圖」。容我岔開話題,記得當時同學小田和正展出的是他得意的風景手繪草圖。
現在回想起來,自己最初所做的關於建築的「哲學」,是由磯崎新的「死」與「廢墟」的問題衍生出來的東西。
近現代的思想或文學當中,「死亡」,或是「虛無」,或是「沒有終極的存在論的不安」等等,是不可缺少的議題,這些事情早已透過閱讀思索而得知;然而,「在建築上是否也可行」的想法,藉由磯崎新開始思考,得到的結論是否定的。
20世紀的建築,對於20世紀人類的不安、悲哀或是暗淡的內在,是無法回應的。就像歌德建築,或是文藝復興建築,或者中世紀的山中寺廟或千利休的茶室,無法回應當時人們內在的欲望需求那樣。
得到這個有點悲哀的結論後,我開始了「建築是什麼」的思索。
雖然開始思考,但因為確信關於這方面更進一步的思索與我的個性不合,同時也已有心理準備這輩子應該會埋首於建築史研究裡,而每天過著這樣的生活,所以將腦袋中那樣的認知全部束之高閣,往建築史學家的道路邁進。但如果這麼持續下去的話,說不定會成為一位困惑的建築史學家,即使對建築有粗淺的認識,但其他更深刻的可能性卻一無所知。
重新開啟關於建築抽象性的思考,是在1986年組成路上觀察學會的時候。當時,關於街區以及水岸空間的重要性,是由長谷川堯或陣內秀信開始倡導的。為了反駁他們,相對於這些空間派,我們把自己取名為「物件派」,就是在那個時候。
建築的本質,是物件還是空間?物件是「存在」的。空間是「抽象」的。這樣說可能有些唐突,柯比意(Le Corbusier)建築的本質是「存在」。包浩斯(Bauhaus)建築的本質是「抽象」。更加唐突的說,磯崎新是存在的,妹島和世是抽象的。
伊東豐雄是從抽象走向存在的。在路上觀察之後,經過幾年,我將現代的日本建築家分成二邊,追求存在的是「紅派」,追求抽象的是「白派」,用這樣來論述或書寫。以此二分法,對紅派的磯崎新或白派的楨文彥都產生了興趣,而糾纏著我的「建築是什麼」的思考,也在建築界通用了。
然而,嘗試對建築做抽象性思考的這件事我仍然不習慣。因為相較之下,無論是建築史或是路上觀察,還有到了中年才開始做設計等等事情,實在有趣許多。
做這些事情的當中,「建築是什麼」的想法會不斷湧現的機緣有二個。時間不是很確定,不過好像是在哪個場合遇見吉武泰水先生,從他聽到關於「夢與建築」的談話。另一次是2004年,見到卡奈克巨石群(Carnac Standing stone)的時候。
在吉武理論的導引下,我的建築論的其中一根支柱誕生了。
另一根支柱是,如同standing stone的字面意思,也就是誕生了由物質存在的意義而產生的思考。
在如此產生的抽象性思考的成果上,後續寫出了諸多的想法刊登在《X-Knowledge HOME》雜誌上,並集結成本書。
在第一部文章對頁上的手稿,是『高過庵』(2004)設計過程的草圖,用草圖來思考,思考再創作,這樣不斷的重複,結果由發想開始花費四年時間才完成。從這樣像小孩子畫的草圖,開始了我的建築創作。
回顧過往,我那與眾不同的建築,是在成人似的思考和孩子般的繪圖之間,不平衡的混合所產生出來的東西。
譯序
恩師的話語
「建築是什麼」,是每個建築家都必須回答的本質性問題。1990年代以後,由建築史學家轉向建築家的藤森照信也不例外。藤森自己曾說,在創作的時候不要思索理論比較好,但作為建築評論家的藤森,會在設計創作之後,回過頭來檢視建築家藤森的作品,整理其創作的思想與手法。建築家藤森在經歷設計創作十年之後,建築評論家藤森陸續刊載在《X-Knowledge
HOME》雜誌上的文章,終於集結成冊出版。
這本專書文章分為二部分,第一部收集了12篇已獨立刊登的短文,內容涉及20世紀多位現代建築家與其作品的個案,與對21世紀當代建築的看法。表面上這些文章皆為評論別人的建築,實則皆與建築家藤森自己的創作思維有關;評論家藤森在評論他者或一些建築現象的同時,建築家藤森也同時在思索自己創作的方向。
所以,第一部文章空出了左頁面,依序刊載藤森作品『高過庵』設計過程的草圖。這無疑是建築家將自己的整個創作,赤裸裸展露在他人面前。如此的編排,不僅呈現了藤森個人樸實直率的特質,也暗示了論述內容與自己創作的關連性。若不能了解這樣的編輯概念,就不容易讀懂藤森為何撰述這些文章,以及他在世界各地從事建築旅行的創作性動機。
第二部的文章,曾先於2006年收錄於雜誌專輯《X-Knowledge HOME特別編集No.7》出版,該專輯除了包括本書中藤森與15位建築家之間的問答內容外,尚有85位認識藤森的友人受邀撰文,以及藤森個人背景資料的整理,提供了理解他的多元線索。
最早從藤森老師手中接到他剛發行的這本專輯,就覺得十分有趣,相信對於學習建築設計創作的準建築人,應該很有閱讀參考的價值,就起了翻譯的念頭。但限於多人版權的問題,當時只能作為學術性討論的用途,翻譯一部分先放在「準建築人」網站上與同好分享,同時補充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有助於讀者的閱讀。
我想由藤森與多位建築家之間的問答,可以看到建築創作的重要思想與課題:脫離既有窠臼的原創性、在建築創作上真實自我的實現、建築美學表現與消費流行及通俗文化之間的抉擇、建築設計反映時代性的課題、傳統建築文化的保存與創新、建築學習的過程與思想的獨立自主、建築的本質與建築家的角色、生態環境與建築設計的關係、地域性與國際性之間的課題、建築創作與藝術創作的關連、世界共通的建築語言、設計思考的原點與設計的原則等等,問答內容對我自己的學習也十分受用。
隨後,樂見X-Knowledge出版社將《X-Knowledge HOME》雜誌內刊載多篇藤森的論述集結成本書出版,使取得翻譯版權更為容易,同時有助於讀者對藤森的建築創作與建築論述二方面更多的閱讀角度。
能夠翻譯我的恩師藤森照信的話語──《藤森照信論建築》,真是榮幸。在此,要感謝藤森老師同意授權,也特別感謝遠流出版公司王榮文董事長願意出版此中文譯本,並感謝總編輯黃靜宜小姐、日本館主編曾慧雪小姐二位,對我漫長翻譯期間的耐心與寬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