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孩子玩自然

帶著孩子玩自然
定價:450
NT $ 200 ~ 523
  • 作者:黃仕傑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4-01-1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203726
  • ISBN13:9789863203728
  • 裝訂:軟精裝 / 20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許多父母想要陪著孩子長大,陪著孩子一起探索外在的世界,卻不得其門而入。

  其實豐饒的大自然正是親子共同成長的最佳夥伴,
  《帶著孩子玩自然》的作者阿傑,以其親身帶孩子探索自然的寶貴經驗,
  以及豐富的自然觀察知識,提供家長許多難能可貴的第一手資料。

  《帶著孩子玩自然》精選台灣北、中、南、東部
  共計41個推薦的親子自然遊地點,
  每一地點推薦特殊的動物、植物或自然景觀,
  是為人父母不可或缺的自然生活指南,
  讓每一個家庭都可以輕鬆規劃屬於自己的親子自然之旅。
  一旦孩子懂得如何「玩自然」,將會更樂於親近自然,愛上自然,
  大自然也將成為親子之間不可或缺的好朋友。

  《帶著孩子玩自然》是一本可供親子互動的自然生態書,
  敘述親子在進行野外觀察時的各種經驗交流與分享,
  並建議如何使用各種方式,以引導小朋友了解自然生態,
  讓親子的自然之旅格外豐富。
  一旦孩子懂得如何玩自然,將會樂於親近自然,愛上自然。

  全書精選台灣北、中、南、東部共計41個推薦的親子自然遊地點,
  每一地點推薦特殊的動物、植物或自然景觀,
  除了豐富的自然知識之外,更融合了作者長年的野外自然觀察經驗與心得,
  是為人父母不可或缺的自然生活指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仕傑


  1973年生於台北,從小就喜歡飼養昆蟲,退伍後因工作傷害,右手4隻手指遭截肢,但對於生態的興趣不減反增,一直是台灣原生昆蟲、蘭花、石松的愛好者,同時也戮力從事生態攝影。近年來造訪馬來西亞、婆羅洲、泰國、菲律賓等地,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拍攝昆蟲生態及原生蘭花、蕨類之原棲地照片,並為水族、昆蟲雜誌撰寫相關文章。曾任扶輪社青年服務團團長、嘉義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目前專心於自然生態攝影。著有『昆蟲臉書』、『帶著孩子玩自然』(天下遠見文化出版)、『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霸王甲蟲小百科』(人類智庫出版)、『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以及攝影作品『蕙蓀林場100種常見的昆蟲』(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 。黃仕傑個人部落格www.flickr.com/photos/shijak0526/。

 

目錄

推薦序   教孩子如何玩自然  4
作者序   大自然真好玩  6

Chapter 1  讓大自然成為孩子的好朋友 7
引導孩子與生俱來的天份  8
噓…我聽到了! 10
快來看…真的不一樣! 12
就在哪!牠就在哪!   14
找尋答案樂無窮 17

Chapter 2  玩自然的事前準備功課   19
快樂接觸自然的準備工作   20
自然行程的規劃 22
食衣住行的準備工作   24
玩自然必要的裝備  27
如何接觸大自然的生物?   30
就是這樣玩 34

Chapter 3  帶著孩子玩都市叢林的北部   37
市區賞生態的台北植物園─自食其力的赤腹松鼠  38
平原記憶的關渡自然公園─珍貴稀有的水車前 42
負離子最高的內洞森林遊樂園─不是鴨子的水鴨腳   46
世外桃源的熊空休閒農場─大鳴大放的腹斑蛙 50
看潮汐聽海浪的八里渡船頭─瞬間隱身地遁的和尚蟹  54
幸福後花園的虎頭山─月亮使者的台灣長尾水青蛾 58
登高望遠的陽明山小油坑─貧瘠之地的毛氈苔 62
基隆雨都的情人湖─花朵超大的大花細辛  66
原鄉風情的三芝─有夠耐命的蓋斑鬥魚    70
後山之巔的尖石─強壯威武的台灣深山鍬形蟲 74
觀雲觀自然的觀霧─嬌貴鮮艷的隸慕華鳳仙   78

Chapter 4  帶著孩子玩風光明媚的中部   81
原野步道的大坑風景區─自然觀察神丹的構樹果實 82
生態教育的溪頭森林遊樂園─著生植物的福氏石松 86
生態勝地的谷關風景區─瞬間移動的蚰蜒  90
曾經野鹿成群的鹿場─愛上網的中形金蛛  94
三大林場之一的八仙山─不是蜘蛛的大蜘蛛蘭 98
雲霧之鄉的霧社─身分特殊的霧社深山天牛  102
鳥類生態熱點的大雪山森林遊樂園─尊貴王者的帝雉  106
群芳爭艷的合歡山武嶺─帶著好運的山酢醬草 110
冰冷溪流的武陵農場─閃著國寶光澤的櫻花鉤吻鮭 114
生態寶地的南投惠蓀林場─螢光閃閃的螢火蟲 118

Chapter 5  帶著孩子玩四季如夏的南部 121
野生動物樂園的柴山自然公園─齊天大聖的台灣獼猴   122
國境之南的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園─到底是臭還是香的蝦殼椿象  128
護傘物種的鰲鼓濕地─天冷才相見的黑面琵鷺  132
溫泉故鄉的台南關子嶺─能看不一定能吃的菇與菌  138
生物多樣的扇平森林遊樂區─老公公長相的屏東高腳蛛 142
維護生態的阿里山草山村─不是爺爺的爺蟬 146
滿天星斗的塔塔加─夢幻景象的銀河   150
生態焦點的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健康旅程的芬多精   154
恆春半島的社頂公園─高科技武器的津田氏大頭竹節蟲 158

Chapter 6  帶著孩子玩神秘原始的東部 161
自然生態回憶的五峰旗瀑布─就愛裝恐龍的黃口攀蜥 162
美麗湖泊的雙連埤─雪白無瑕的白高腰蝸牛  166
後山純淨的馬太鞍濕地─美麗如蝴蝶的彩裳蜻蜓 170
雲霧繚繞的太平山─用豐富的想像力來觀雲  174
和平共處的福山植物園─完全不怕人的山羌  178
自然風情的萬隆林道─原住民圖騰的百步蛇  182
簡單體驗生態的富源森林遊樂園─自然農法好幫手的蟾蜍  186
絕美景緻的太魯閣國家公園─身穿隱身戰甲的樹皮螳螂   190
海岸山脈的都蘭山─你知道我是誰的瓢蠟蟬   194
饒富野趣的知本森林遊樂園─美麗傳說的白蝴蝶蘭 198
蔚藍海洋明珠的蘭嶼─身披八卦的椰子蟹 202

作者後記與致謝 206
參考書目 207

 

推薦序

教孩子如何玩自然


  很高興能為仕傑這本新書『帶著孩子玩自然』寫序,讓我沾光之餘,也能向他表達個人的敬意和謝意。我認識他其實才在這兩年,因為受林務局委託在三年內要建置一個「台灣生命大百科」(TaiEOL)的資料庫和網站,比照「全球生命大百科」(EOL),以一物種一網頁的方式予以蒐集整理上網公開,這對台灣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教育和保育均十分基礎重要,但也需要動員許多學者和業餘的專家,大家一齊來努力提供資料才能如期完成。很感謝仕傑和許多民間朋友們能熱誠地伸出援手,願意和TaiEOL合作,分享他們所蒐集到的寶貴資料。

  仕傑難能可貴之處,在於他學歷雖然不高,但卻勇於追求自己對自然的熱愛,跑遍國內外田野山林,用相機拍下許多動植物珍貴的畫面,觀察和記錄到它(牠)們鮮為人知的生活習性和行為,且在短短的幾年內已出版了多本非常精采的昆蟲圖書,不但已成為一位專職的自然生態攝影工作者,也是一位傑出的公民科學家,和協助生態保育的重要推手。

  很佩服天下文化出版社能夠慧眼識英雄,邀他再撰寫這本別具意義及實用性的好書。讓他把自己多年來親自跑到野外,和帶著自己孩子「玩自然」的經驗,用通俗易懂、詼諧逗趣的文筆,把台灣各地的森林和溪流裡生活著的各類動物的代表種,詳細地介紹如何去發現、觀察和認識它們,甚至於還告訴您應如何在森林裡享受芬多精,如何在白天欣賞天空中的雲彩,到哪裡可以在夜空中去觀察到銀河。我自己雖然也從小喜歡動植物,但畢業後因為研究魚類常需到處潛水,也就有機會帶著孩子下海去欣賞當時種類和數量還甚多的美麗珊瑚礁魚類,並沒有想到要帶他們去山林裡去認識植物和蟲魚鳥獸,可能是因為連自己都還叫不出牠們的名字吧。讀到這本書正好也是我已升格當祖父,且在幾年後即將退休的時候,豈不正好可以和許多的退休朋友一樣,拿起相機開始去拍自然,和仕傑一樣重拾童年對自然的熱愛,同時也可以從這本書中學會如何帶著自己的孫兒一齊去玩自然,多麼的令人期待啊。

  這本『帶著孩子玩自然』不但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孩子們找答案的研究能力和樂趣,也可以讓親子關係更密切,更能藉著認識生物多樣性之美,進而去關心、愛護和保護它(牠)們,「保護了自然,自然才會保護我們」,這應是最根本有效的保育教育下一代的方法。當然要教孩子認識自然,還得要自己先去認識自然,玩自然不只是在看風景,也不單是在記名字,還應要了解生物的生活習性和形態變化,以及物種間的相互關係。這些知識過去多半要買書或借書來看,但現在卻可以很輕鬆的上網,用電腦或手機輕鬆的在彈指之間去找到答案。

  但最難的應是要如何才能蒐集建立完整的物種資料庫,如何能說服大家共同來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全球EOL計畫啓動迄今七年來已蒐錄了130萬種資料,已達全球物種的2/3。台灣的TaiEOL前三年的目標在蒐集16,000種,還不到台灣物種的1/3,且其中許多物種還都只有形態描述的資料而已,甚至於連圖片都不全。因此在這裡也要藉機呼籲大家,如果您在「玩自然」的時候,幸運的拍到一些珍貴的畫面,和破解一些它(牠)們生活習性的奧秘,希望都能上傳到TaiEOL (http://eol.taibif.tw) 再轉到EOL,和大家分享,亦即「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能讓全世界都能看到您所提供的資料,看見台灣生物多樣性之美,進而能認識和喜愛台灣、支持台灣。這就是您對台灣生物多樣性保育最具體的行動與貢獻。

邵廣昭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系統分類及生物多樣性資訊中心執行長

作者序
    
大自然真好玩


  在某次分享的過程中,有位老師在最後的提問時間拋出一個問題,他說:「如果不是相關科系畢業,觀察自然時的敏銳度、好奇心與找尋答案的能力是怎麼培養的?」這讓我回想起父母因故在我四歲時離異,平時照顧我的人是奶奶,她常帶著我到處跑,山上運動、初一十五龍山寺拜拜、頂好擺攤,後火車站名城商店街看店…等,都是記憶中最深刻的片段。由於我是「長孫」的緣故,奶奶對我是「寵愛有加」,要什麼就有什麼,所以我的成長歷程是「隔代教養」。

  奶奶後來也去了美國,原想要帶我一起去,但是當時我有兵役問題無法出國,所以將我送去與母親同住,沒想到這往後的一千多個日子,不僅讓我能與母親同住享受母愛,住家旁的「墳墓山」、路旁「小溪溝」和台大「醉月湖」還成了我探訪冒險的「生態啟蒙地」,每天下課後與自然相關事物的對話,遇到問題除了向師長同伴發問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遇到問題的地方找尋答案,這是我探訪自然所得到最好的啟發。

  還記得內人臨盆的前一天,我忐忑不安地陪她在醫院待產,看著她陣痛時痛苦的表情,還要遵照醫師的指示,沒事多爬樓梯,就這樣我與她「牽手」在醫院樓梯間上上下下一整天,36小時後早已過了預定生產的時間,寶寶還沒有打算出來見爹娘,醫師在半夜急急忙忙跑到醫院對護士說:「這樣不行!推進手術房。」當我還沒搞清楚怎麼一回事的同時,護士已經在手術房外叫我的名字,並且將一個「皺巴巴」的嬰兒交到我的手上!老實說,當下心裡只是想著「這小孩怎麼長得像ET?」就這樣我當爸爸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很慶幸可以陪著他一起長大,並且由他的「一舉一動」了解孩子是怎麼探索世界的。他還未滿一歲時,我就帶著他往山上去,三歲時看著我種花種草,他拿著「沙寶」的鏟子跟我說:「爸爸,我也要種花。」五歲時已經是跟我跑野外「找蟲」的好幫手,帶著他探索自然的過程中,我與內人學儀也跟著學習,一起成長而有了「親子觀察」的想法。

  感謝總編輯張蕙芬女士,在主題的「發想企劃」時時提醒與建議,並且幫我想了一個好書名「帶著孩子玩自然」,讓我在內容發揮上「得心應手」,希望這本書能帶給讀者新的視野,藉由「玩自然」讓孩子學到更多自然環境所帶給我們寶貴的一切。

黃仕傑

 

內容連載

玩自然必要的裝備

◎紙與筆

到了野外玩自然的方式非常多,我常會帶著圖畫紙與筆,就與孩子開始天馬行空地作畫,無論是畫風景、動物、昆蟲、植物或是不知道在畫什麼都沒關係,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有自己揮灑的空間。這時我們可以與他討論:「畫的是什麼?為什麼這樣畫?好可愛、畫得真好」,讓孩子分享他的想法,並且給他鼓勵。

◎相機

現在非常普遍的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在「玩自然」時候可是「不可或缺」的裝備,出遊的記錄、親子互動、發現的物種都能馬上使用相機將影像記錄下來,除了拍照之外,現在大部分的相機(智慧型手機)都有錄影的功能,如果遇到值得記錄的物種或是生態行為,使用錄影的方式更能將畫面「精彩重現」。

◎後背包

在野外觀察時,因為「玩自然」的需求,常常需要「手腳並用」,萬一手上還要拿衣服、拿水壺是非常不方便的,「後背包」是我長年在野外活動時的「標準裝備」,只要有「它」在,我可以將乾糧、衣物、水壺與雜物通通交給它,讓雙手能自由活動,幫助我探訪生態。

◎望遠鏡

觀星、賞鳥、賞蝶、找植物,如果只靠我們的雙眼,能看到的距離非常有限,很多物種的活動範圍都是在大樹上或是遠處,就算能發現,恐怕也看不清楚,更遑論觀察牠們的生態行為。這時如果有「望遠鏡」在身邊,就能達到「輔助觀察」的功能,而且將「遠物拉近」的視覺感,更能增添孩子「玩自然」的興趣喔!

◎放大鏡

許多微小的事物如花朵或是小昆蟲,都非常精緻但是觀察不易,如果對於發現的事物想要進一步的了解,就需要用「放大鏡」來加持,凸透鏡的放大效果能讓被觀察的物體「加倍清楚」,讓小生物的觀察不再是「難事」。

◎手電筒

很多人問我「手電筒」不是夜間觀察才需要的工具嗎?為什麼我都會隨身攜帶?手電筒的功能就是「照明」,夜間探訪自然時,當然需要它來「綻放光明」輔助我們的雙眼。而早上雖然有光線,但是樹蔭下、岩壁中、光線不好的地方,使用手電筒就能讓被觀察的物體「更清楚」,這是我能找到許多特殊物種的秘密絕招喔!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4
    $200
  2. 二手書
    46
    $209
  3. 二手書
    58
    $260
  4. 二手書
    72
    $325
  5. 電子書
    75
    $338
  6. 新書
    79
    $356
  7. 新書
    79
    $356
  8. 新書
    79
    $356
  9. 新書
    79
    $356
  10. 新書
    79
    $356
  11. 新書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