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

台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
定價:550
NT $ 385 ~ 523
  • 作者:康寧祥陳政農
  • 出版社:允晨文化
  • 出版日期:2013-12-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79408X
  • ISBN13:9789865794088
  • 裝訂:平裝 / 560頁 / 16k / 19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從艋舺堀江町到國會殿堂
從加油站工人到入選《時代週刊》全球150位的未來領袖

康寧祥,《朝日新聞》推崇為台灣民主的見證者
《台灣,打拼》總結戰後台灣民主運動的劃時代鉅作

名人推薦

  鄭欽仁‧鄒景雯‧陳傳岳‧陳永興‧齊邦媛‧管碧玲‧游錫堃‧楊祖珺‧黃爾璇‧彭百顯‧邱垂亮‧許雪姬‧南方朔‧呂亞力‧李筱峰隆重推薦

  康寧祥從「黨外」運動到民主進步黨的成立,到台灣的民主化,幾經曲折坎坷之路,他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當時許多國內外政治觀察家認為,有朝一日康寧祥可以成為台灣的政治領導人。但是風雲際會的結果,後來居上的陳水扁成為總統,而康寧祥反而屈居其下。然而從歷史的觀點看,康寧祥對台灣民主化的影響,絕對不在陳水扁之下。很高興看到康寧祥先生出版了他的回憶錄,這位昔日台灣民主運動的重要推手,將為台灣的民主運動史、台灣的民主化過程留下珍貴的見證。要瞭解台灣民主化的過程,要瞭解台灣的政治變遷,就不能不看康寧祥這部回憶錄。
——李筱峰

  在台灣真正稱得上「始終如一」的不多人裡,康寧祥可以說是一個質真價實的經典人物。他對台灣有著一種素直的情感關懷,他對自由民主更是執著不變。他對台灣人的主體認知,很有雖千萬人而吾獨往的壯志,雖然從一九六九年擔任台北市議員起,他已在台灣政壇四十餘年,但他的本色可謂毫無改變。在他一個人的身上,就縮影了上一個年代台灣民主運動波瀾壯濶大半的過程。

  ──康寧祥從政以來始終一貫的著重新知識分子的培養,過去在台灣發揮過知識分子領航作用的《台灣政論》、《八十年代》、《亞洲人》、《暖流》、《首都早報》都是他所創辦的。他培養出了一、兩個世代的新知識分子,一種新的文化認知因而在台灣形成。

《康寧祥回憶錄》的出版,乃是戰後台灣民主運動的一段總結,康寧祥無役不與,他是最有資格寫這段回憶的人,到了今天,深化民主的新的運動又到了再出發的時候,撫今追昔,康寧祥所做的貢獻更加歷歷在目,可供後人效法。老康,我們謝謝你!
——南方朔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康寧祥


  學歷:
  1957-1961 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法學士

  經歷:
  1962-1969 中國石油公司台灣營業處加油站加油工
  1969-1972 台北市市議員
  1972-1990 立法院立法委員
  1975-1975 《台灣政論》雜誌創辦人
  1979-1986 《八十年代》、《亞洲人》、《暖流》雜誌系列創辦人
  1984-1985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學者
  1986-1988 民進黨中央常務委員
  1989-1990 《首都早報》發行人
  1990-1990 國是會議籌備委員及主席團主席
  1990-2000 國家統一委員會委員
  1991-1992 國民大會席團主席
  1991-1993 國民大會代表
  1991- 國際文經協會副會長
  1993-2002 監察委員、國防委員會召集人
  1994 經濟委員會召集人
  1995 財政委員會召集人
  1996 外交委員會召集人
  1997 國防委員會召集人
  1998 外交委員會召集人
  2002/6-2003/2 國防部副部長
  2003/2-2004/5 總統府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
  2004/5-2008/5 總統府資政
  2008-迄今財團法人台灣亞太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著作:
  《問政三年》、《問政六年》、《憲政的危機》、《危機與希望》

陳政農

本名陳清喜


  出生於台南縣歸仁鄉農家,上一個工作為印尼原物料出口商,之前是柬埔寨農場總經理,並曾在台灣多家媒體工作。

 

目錄

自 序 台灣.打拼 
推薦序一 台灣民主化的推手 ◎李筱峰
推薦序二 老康,我們謝謝你! ◎南方朔
推薦序三 緬懷與崇敬——我對「台灣,打拼」最誠摯的推介 ◎管碧玲
壹 餅店的孩子
貳 從市議會到立法院
叁 從星星之火到遍地燎原
肆 從中壢事件到美麗島事件
伍 鳳凰浴火——黨外重生
陸 從國是會議到政黨輪替
柒 從國民大會到監察院
結 語 台灣不是一天造成的——台灣政局及其未來
後 記
 

 

自序

台灣.打拚


  台語是活的,他會在不同時空中成長、演變,不受北京話的束搏。

  「打拚」是台灣人日常用語中最普遍用詞之一,最直接而單純的意涵就是「努力工作,開創事業」。早期唐山過台灣,渡過黑水溝而來的「羅漢腳仔」,打從登上船舷,與風浪博鬥,直到踏上陌生的土地,開始的生活就是「打拚」。

  「打」,不是打架、械鬥,「拚」,也不是拚命、拚生死。「打拚」這個詞,伴隨台灣人四個世紀,歷經不同政權統治,始終激勵著人心,勇於面對生活、努力克服險阻。可以說,台灣四百年歷史,就是所有曾經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共同「打拚」成果的總結。

  然而,「打拚」也曾在不同的政治氛圍下,被框以不同意涵。美麗島事件前夕,黨外人士號召民眾共同為台灣民主「打拼」。不料卻被刻意曲解成「打」是要使用暴力,「拚」是要殺個你死我活,而成了所謂「先暴後鎮」,動用武力鎮壓的藉口。這是典型的「語言強暴」。

  「台灣.打拚」可以是回溯性(Retrospective) 的,他記述了台灣政治民主化過程中,先行者所留下的足跡,讓人緬懷。更重要的是,「台灣.打拚」也是展望性(Prospective) 的,提醒我們,台灣人所追求的普世價值「自由,民主」的目標仍未達成,仍須繼續「打拚」!

 

內容連載

壹 餅店的孩子
 
堀江町的小世界
 
我的老家在桃園縣大園鄉,大園康家世代務農,家族耕種了一大片地,大都是旱地,有一部分是向前省議員黃玉嬌他們家租來的,她家是大租戶,向日本殖民政府承租,再轉租給我們小租戶,「桃園大圳」那時候還沒完成,旱田收成只能看天,當地農民稱為「看天田」,我們康家雖然種了大片地,有的年頭還是吃不飽。
 
我多桑(父親)康振福,家中長子,家計壓力讓他從小壓得喘不過氣來,農閒時還得到新竹州(桃、竹、苗)深山樟腦寮做工,賺取工錢貼補家用。十多歲就到台北討生活,在一家日本人開的「藤田製菓」餅店當學徒,學成後自己出來開店,取名「福田製餅」,生意做得不錯,我們大園康家的伯公、祖父、叔叔們隨後也跟著搬過來,在現在的莒光路集結一個康家的小聚落。
 
我家附近以前叫做「堀江町」,也就是現在中華路二段、萬大路、西藏路、艋舺大道( 汕頭街)、和平西路二段圍起來的block,「町」是日治時期最底層的行政單位,目前行政區劃屬於萬華區頂碩里,那是台北市里民數較多的里,近萬人口,幾千公民,如果選票集中,足夠支持一名市議員當選。
 
堀江町四周在我小時候還有許多稻田,祖父那一輩曾在那裡種過稻,村落旁有一條新店溪溢流進來的小河道,俗稱「無尾港」。「無尾港」後來漸漸淤塞,1964年高玉樹二度當選台北省轄市長任內,沿著河道築溝加蓋,鋪上柏油,成了現在的三元街、西藏路;在此之前,「無尾港」圍成的淺灘因為在艋舺河港邊緣,逐漸形成近萬人的「堀江町」聚落,大家擠在九平方公里不到的地方,隨著艋舺的興衰起落,世世代代傳承下來。
 
不少人家已經在此落戶一、兩百年了,像我家門前「洪厝」的祖先,兩百年以前就來此開墾,小時候聽長輩講古,這座「洪厝」的祖先在大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之前,就是北部地區大門大戶的人家,台北盆地的大家族除了林維源、李春生之外,再來就是我們這堀江町的「洪合益」家族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
    $385
  2. 新書
    7
    $385
  3. 新書
    79
    $435
  4. 新書
    85
    $468
  5. 新書
    88
    $484
  6. 新書
    9
    $495
  7. 新書
    95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