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推動成果的好壞會左右一個國家科學研究與科技產品的研發,台灣科普教育起步很早,1969年一群在台灣出生的海外留學生發起科學中文化活動, 創辦了台灣第一本科普刊物「科學月刊」,1974年筆者當時在台大念書,因緣際會下加入科普教育陣容,由兼任編輯當到總編輯,且得過金鼎獎,十年後另一本以圖片為主的翻譯性科普刊物也誕生了,就是「牛頓雜誌」。
然而,四十年過去了,科普教育的成果呢?顯然並沒達到當初預期,第一批科月人員有些已過世,還有進入政治圈的,如當行政院長、教育部長、政務委員及大學校長的,大家已忘了當初的理想,只剩少數包括著者在內幾位仍堅持到底,
三十年來著者每月至少有五篇以上科普文章刊登在各雜誌從沒中斷過,科學月刊的銷路四十年來幾乎一樣,從沒每月銷售超過一萬本以上,而牛頓雜誌也曾因財務易手而停刊過,這一推動四十年科普教育的工作事實上早已名存實亡。
筆者除了本身生化科技本行外,也意外進入研究外星宇宙的行列,在早期台灣科普界大老級也都能接納這種不一樣的想法,但傳承至今日,路卻愈走愈窄, 今天推動科普工作的年輕一輩居然無法包容已有確切證據的另類科學,實令人遺憾。
2013年4月有一部紀錄片「天狼星」(Sirius)曾造成全球轟動,主導的是一位醫生格里爾博士(Dr. Steven Greer), 片中公布「阿塔卡馬類人形」(Atacama Humanoid)外星人DNA與科學分析結果,科學檢測其基因定序是「無法歸類」的,就是說與地球人類不同。
格里爾博士並設立一解密計畫,要求美國政府要公布所有隱藏不宣有關外星人資訊,包括不用燃料的自由能源技術等,訴求內容與本書所敘述者可說是完全一致。
本書所提到的許多科學資訊或許與今天教科書所登載的完全不同或有差異,但都是合乎科學原理,也是未來教科書的內容,所以勿等閒視之。
本書之出版最要感謝的是五南出版社,過去以出版各類教科書聞名,現在能以寬廣心胸出版另類科學觀點的書籍,令著者十分佩服,此外出版社王正華主編及其他同仁在各方面予以協助,還有台灣外星人研究所的伙伴陳威宇先生及徐民芳小姐協助整理與校對稿件,著者都要致上十二萬分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