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取科際整合方式,以醫療主題出發,結合法律體系架構,並包含倫理學、經濟學、社會學及政治哲學思維。
.以大量社會真實案例解說現行規範及法理基礎。
.介紹討論最新醫療科技與醫療政策議題。
第二版新增內容:
2013年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修正規定、個人資料保護法2012年施行問題、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違憲問題、人體研究法、醫療行為除罪化、醫療商品無過失責任、人性尊嚴概念檢討、倫理原則衝突解決、效益論哲學、醫療科技評估、風險利益分析(安全針具、顱內壓監測器)、用藥知情同意、藥品仿單標示外使用、健康女同性戀者切除乳房、末期病人病情告知、雲端醫療科技、基因隱私、基因檢驗、基因歧視、DNA親子鑑定、無心跳屍體器官捐贈、屍體器官指定捐贈、活體腎臟連環移植、活體肝臟骨牌式移植、伊朗類器官交易制度、新加坡捐贈器官補償制度、人工流產強制諮詢、瑞士幫助安樂死法律、醫療公益勸募。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何建志
【現職】
臺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助理教授
【經歷】
國家醫療科技評估中心諮詢委員(2013-2014)
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委員(2010-2011)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
律師高考及格
臺灣大學生物技術中心「生物技術人才培訓班」結業
目錄
二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醫療行為特性
第一節 醫療行為私密性/3
第二節 醫療行為風險性/5
問題討論/15
第二章 醫學倫理原則
第一節 自 主/21
第二節 行 善/27
第三節 不傷害/29
第四節 正 義/32
第五節 倫理原則之矛盾與適用優先性/40
問題討論/41
第三章 醫療法律體系
第一節 法律之功能與目的/49
第二節 醫療法律之定義與範圍/55
第三節 醫療法律責任/63
第四節 法律與倫理之關係/70
問題討論/77
第四章 知情同意
第一節 知情同意與醫師角色/85
第二節 知情同意:行為科學觀點/88
第三節 知情同意之法律規定/92
第四節 知情同意之例外/100
第五節 病情告知/109
問題討論/116
第五章 隱私與保密
第一節 醫療隱私與保密/129
第二節 病歷法律實務問題/144
第三節 新興科技與醫療隱私/147
問題討論/159
第六章 人體器官與組織
第一節 器官移植/164
第二節 人體組織與醫學研究/181
問題討論/186
第七章 人口與生殖
第一節 墮 胎/191
第二節 產前檢查/201
第三節 新興人工生殖議題/218
問題討論/226
第八章 生命終止
第一節 各種安樂死與其合法性/231
第二節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相關問題/242
第三節 病患拒絕治療權/258
問題討論/265
第九章 醫病關係
第一節 禮物餽贈/273
第二節 病患協力義務、自我保護義務/279
問題討論/283
附 錄
醫療法/287
醫師法/304
人工生殖法/312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318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323
序
二版序
當前國內醫療制度面臨嚴峻挑戰,許多醫療人權議題有待關注,而相關醫療法規與倫理觀念需要檢討改善。本書第一版印行後,國內部分法律已有所修訂,因此作者利用改版之際,更新相關法律內容,補充實際案例、法理分析及哲學論述,並新增各種新興醫療科技議題討論。在當前多元社會中,醫療制度改革方向往往因利益糾葛或意識型態衝突而陷入僵局。關於醫療制度政策之目標與評價基準,作者立場如下:「在保障個人自由核心內容前提下,促成社會福祉極大化。」本書中已提出許多例證支持這個立場,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帶動深度溝通及討論,並請讀者不吝提出指教意見。
敬願讀者安康、社會祥和!
何建志
2013年8月17日
序於臺北醫學大學
自序
身為一個大學老師,幾年前我開始教授醫療法律與醫學倫理課程,不過卻為找不到適當教材而困擾。我所任教的學校是一所醫學大學,學生們沒有法律專業知識,也沒有修習過哲學或倫理學課程,不論是法律或倫理,對他們都是陌生的領域。如果有一本教科書能以國內社會現實問題出發,結合醫療實務、法治人權知識與倫理觀點,應該可以讓學生們感到興趣,並對他們將來的工作有實際幫助。然而當時我卻找不到這樣的教科書。
在國內學術教育環境,醫療法律與醫學倫理屬於邊緣性學科。不論是法學界或醫學界,這種涉及科際整合又不是國家證照考試的科目,過去少有學者專家深入研究,因此這方面的教科書或專業書籍相當有限。雖然在國內已經有少數相關書籍,但往往屬於專業問題細節討論、法律條文整理、介紹外國學術理論與案例,或學術觀念討論與社會現實關聯不足,因此這些書籍比較適合專業人士參考,卻不適合作為初學者的入門教科書。
基於自己對科際整合的想法,希望學生們能掌握醫療法律與醫學倫理基本原則與實際應用,並能有反省批判能力,而不是機械性吸收沒有實用性的空洞知識,因此只好自己尋找整理各方面資料作為教材。而在累積幾年教學經驗之後,這些教材資料也逐漸增加。為了便利學生們上課學習,我就利用教學研究之餘的時間,系統性整理這些資料,並加入我對各種法律、倫理問題的觀點,因而有了呈現在讀者們面前的這一本書。
關於醫療法律與醫學倫理規範的本質,我個人認為是「解決衝突、促進合作」的社會工具。希望這本書除了具有傳授法律防身術、分析解決問題等實用功能之外,也能激發讀者們對於政策、制度、價值與哲學法理問題有更多興趣與思考。由於書中內容涉及醫學、法律、倫理、社會各層面,而我個人學識能力有限,因此這本書自然還有許多可以補充改進的部分,也希望各界讀者們多多給予意見指教,讓這本書於再版時能夠更加充實。
祝讀者們平安喜樂!
何建志
2012年1月9日
序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
-
新書95折$333
-
新書95折$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