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牆之間:教室裡有些老師不教的事
- 作者:弗朗索瓦.貝戈多
- 原文作者:François Bégaudeau
- 譯者:劉慈仁
- 編者: 林佳慧
- 出版社:台視文化
- 出版日期:2013-09-1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565997X
- ISBN13:9789575659974
- 裝訂:平裝 / 30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又是新的學年,巴黎第20區的中學法文老師弗朗索瓦希望帶給學生豐富有趣的課程,沒想到他接下班導的這一班學生老是愛頂嘴,言詞犀利、出言不遜,漸漸磨去他的耐心。
在這所中學,來自不同種族、文化、階級、家庭的學生,有的叛逆難搞、有的茫然無所謂、有的連法文也說不好;一連串的懲罰、衝突和教育體制弊端,也使得老師們心灰意冷,離「作育英才」、「有教無類」的初衷愈來愈遠。
《圍牆之間》不是溫馨的《春風化雨》,也不是《放牛班的春天》,而是以寫實尖銳的角度,呈現青少年的叛逆、老師的心有餘而力不足,以及對教育制度的迷思。
本書特色
榮獲法國文化電台及媒體雜誌文學獎
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我和我的小鬼們》暢銷原著小說
「《圍牆之間》取材自一位法文老師悲喜交錯的日常生活。在這部貼近真實生活的小說裡,弗朗索瓦.貝戈多真實呈現今日法國中學裡所用、如同迴音繞樑的口語模式。」——法國電視週刊,法國文化賞
老師的尊嚴重要?還是學生的權利比較重要?
教室裡,老師跟學生不是上對下的關係
雙方針鋒相對、唇槍舌劍
麻辣程度徹底顛覆我們對尊師重道的想像
9月教師節即將來臨,教室裡的風暴就要來襲。
作者簡介
弗朗索瓦.貝戈多 François Bégaudeau
弗朗索瓦.貝戈多在本書之前,曾撰寫《公平遊戲》(Jouer juste)與《對角線》(Dans la diagonale)兩本小說,以及關於滾石合唱團的虛構傳記《1960-1969年間民主的米克傑格》(Un démocrate Mick Jagger 1960-1969)。《圍牆之間》曾獲得2006法國電視週刊(Télérama)的法國文化賞。
譯者序
《圍牆之間》一書,忠實呈現了法國中學校園裡的樣貌,包括今日法國多層次的種族與文化,外來移民所造成的衝擊;另外還有法國今日年輕人的行為舉止,與其所遭遇到來自家庭、社會的問題。描述方式生動繁妙,從年輕人身上的衣著,到他們日常所說的口語,包括法文文法上所犯的錯誤,本書譯文都忠實呈現。由於主角本身是法文老師,本書中許多描述方式都與法文的用法有關。
我原本希望每個人到台上朗讀他們針對污染所寫的文章,但是那些中國學生們不知道。阿潔可能還行,佳佳一定沒問題,但麗嬌跟霞文頂多只能用可怕的發音念出零零落落的句子。她們希望我別讓她們承受這項考驗,我則寄望著其他人沒發現我的用心,就算假裝也好。發表到一半的時候,我不再硬性規定大家上台,轉而徵求自願者,最後以時間所剩不多為由結束這項練習。瑪希亞瑪沒舉手,就讓大家聽見她渾厚的聲音。她左邊鼻孔貼著假鑽。
「為什麼阿潔她們不用上去?」
我頭低得有點過久,連該說什麼都不知道就反駁了她。
「妳的口氣很不友善。」
「她們為什麼不用上台?」
「想上台的人就上台。」
「不過您剛剛叫費妲上台,她不想。」
「那是因為我確定費妲會做得很好。」
「你的意思是沒上台的,就是不好囉?」
「我可以繼續上課嗎?」
她把舌頭頂著上顎,發出呲一聲表示抗議。
「這是一個老鼠當主角的故事嗎?」
桑德拉提問時,頭根本沒從她那本記錄著應買書籍的筆記本裡抬起來。
「不是,主角是人類,只有一個橋段是關於老鼠,妳看了就知道。」
「好像挺遜的。」
「所以才給你們看。」
穆罕默德阿里問了我感動的原形動詞。我問他這有什麼關係,沒有關係,我告訴他原形動詞,並問他知不知道這個字的動詞變化。他支支吾吾地就著m這個字母,硬跟難搞的母音連在一起發音。
「感動,這個動詞困擾著很多人。就算大人也不一定會用,你們自己練習看看就知道有多災難了。只有像我這種有被教得很好的人才會知道。」
一陣嘲笑聲隱沒在教室裡,夾雜著幾聲清喉嚨的聲音。我火大了,收起開玩笑的心情,回到黑板前硬裝出一副嚴肅樣重新講解句子。我一轉過身,卡蒂雅正在跟她的鄰居伊嫚聊天。
「卡蒂雅!」
「怎樣?」
「妳很清楚是怎樣。」
「我又沒怎樣。」
「妳下課來找我。」
「老師,我又沒怎樣,您火大拿我出氣,這樣是不對的。」
「首先,不應該說火大,應該要怎麼說?」
「什麼應該要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