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與社會
- 作者:Paul Hodkinson
- 譯者:黃元鵬,吳佳綺
- 出版社:韋伯
- 出版日期:2013-05-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338657
- ISBN13:9789866338656
- 裝訂:平裝 / 37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本書具有明確的組織系統,以公正的態度提出批判,加上大量例證予以說明,清楚的提出相關分析,並為媒介與傳播研究提供一個不可或缺的貢獻。
本書聚焦在媒介、文化與社會之間的緊湊且複雜的關係,並分做三個部分加以探討。媒介的元素,包含了媒介技術、媒介產業、媒介內容及媒介使用者。在第二部分:媒介、權力與控制,討論了媒介操縱、新聞建構、控制媒介取向以及當媒介面對全球化影響的作為。第三部分是媒介、文化與認同,探討媒介與族群、性別、次文化以及意義的消失之間的關係。本書內容涵蓋面廣泛,寫作方式深入淺出、旁徵博引,是一本適用於研究、教學與學習的佳作。
作者簡介
Paul Hodkinson
任教於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社會學系
譯者簡介
黃元鵬
英國蘭開斯特(Lancaster University)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
曾任中州技術學院專任講師
譯作:《發現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文化分析手冊》(皆由韋伯文化出版)
吳佳綺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畢業,專攻社會學理論、文化社會學、資訊社會學。
曾任雜誌編輯、行銷企畫,曾赴日留學,精通英、日文,現為文字工作者。
譯作:《質性資料的分析》、《古典社會學巨擘》(皆由韋伯文化出版)
謝詞
第一章 導論
壹、導言
貳、起點:形塑、反映與再現
參、傳播過程
肆、社會文化脈絡中的媒介元素
伍、建立連結
第一部分 媒介的元素
第二章 媒介技術
壹、導言
貳、對立的媒介理論
參、技術決定論
肆、邁進數位時代
伍、網際網路:社會疾病的藥方?
陸、結論:脈絡下的技術
第三章 媒介產業
壹、導言
貳、媒介組織
參、底線:收入的來源
肆、贊助商的角色
伍、政府與管制
陸、結論:經濟決定論?
第四章 媒介內容
壹、導言
貳、媒介文本乃符號的排列
參、敘事、文類與論述分析
肆、從質性到量化的內容分析
伍、結論:將文本置入脈絡
第五章 媒介使用者
壹、導言
貳、閱聽人研究的美國經驗主義傳統
參、文化研究:支配性與對立性解讀
肆、結論:一個無批判的慶祝?
第二部分 媒介、權力與控制
第六章 媒介即操縱?馬克思主義與意識型態
壹、導言
貳、馬克思主義與意識型態:基本概念
參、文化工業乃大眾詐騙
肆、意識型態的意義
伍、政治經濟學與意識型態
陸、論證與批判
柒、複雜的溝通流程與消費者抵抗
捌、結論:避免草率駁斥
第七章 新聞建構
壹、導言
貳、選擇、把關與議題設定
參、建構報導
肆、新聞提供者之間的差異
伍、相似性:回到偏頗與意識型態?
陸、結論:壞消息?
第八章 公共服務或個人娛樂?控制媒介取向
壹、導言
貳、公共廣電服務
參、審查制度:避免傷害與冒犯
肆、商業競爭與消費者選擇
伍、結論:光明的商業未來?
第九章 全國公眾的衰落:商業化、零碎化與全球化
壹、導言
貳、媒介與公共領域
參、國族做為「想像的共同體」
肆、公共領域的衰落
伍、數位對於國族的稀釋
陸、結論:全國公眾──重生了嗎?
第三部分 媒介、認同與文化
第十章 媒介、族群與離散
壹、導言
貳、種族歧視與排擠
參、再現
肆、提升「正面」形象
伍、新族群與離散
陸、閱聽人的分化
柒、結論:是給予力量或是強迫集中?
第十一章 媒介、性別與性慾特質
壹、導言
貳、陰性特質的建構
參、賦權的可能
肆、媒介與陽剛特質
伍、超越異性戀
陸、結論:平衡的取徑
第十二章 媒介社群:次文化、迷與認同團體
壹、導言
貳、媒介vs.社群
參、道德恐慌與大眾媒介的汙名化
肆、鎖定社群
伍、DIY媒介和網路通訊
陸、結論:一切都是與定義有關?
第十三章 飽和、流動、以及意義的消失
壹、導言
貳、飽和:意義的喪失
參、認同:零碎與流動性
肆、網路做為虛擬遊樂場
伍、結論:飽和但真實?
名詞解釋
參考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