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杜甫這個人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欲輕腸斷聲,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憤惋複何有。功名圖騏驎,戰骨當速朽。
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一》
識字以來,喜歡閱讀文字不多的書籍,如《廣昔時賢文》、《千家詩》、《唐詩》、《宋詞》,因為從這些可以分篇閱讀的作品中,你會發現閱讀是一件相當愉快與輕鬆的事。不像大部頭的《西遊記》、《紅樓夢》,要花很長的時間去讀,事情忙了,擱下了,隔了幾天,書中所描述的故事卻淡了,似乎要快速再瀏覽一遍,否則,會有連不上的感覺。
讀唐詩,沒有這種現象。
因為唐詩可以一首一首讀,直到讀出趣味來。
朗讀了《唐詩三百首》之後,對於這本蠻有份量的詩選,深愛之,也及之於縱橫大唐文化舞台的詩人,李白、王維、白居易、孟浩然……。而對於杜甫,亦深愛之,透過他們淺顯易懂的詩文,我看到了盛唐的繁華,也看到了苦難唐朝的滄桑與令人悲慟的往事。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是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杜甫《兵車行》
當我讀到了杜甫的《兵車行》,從文字中似乎還隱約聽到車輪急促滾動的聲音,聽到送行者的哀號聲,看到馬蹄揚起的塵埃,總是忍不住地想找個地方,為那個苦難的年代痛哭一場。
年紀稍長,了解了杜甫的身世後,年少時的哭泣的衝動仍在。
杜甫年輕時,在漫遊中渡過了青春歲月,二十四歲時,參加科舉考試。落榜後,一直熬到十年之後,三十五歲了,才興沖沖參加制舉考試。然而,天不從人願,在宰相李林甫*「野無遺賢」(註1)的笑鬧劇中,再次落榜!
* 註1:唐玄宗想廣求天下人才,令全國有一技之長的人到京師來。李林甫怕民間有才德的人士在對答試題時指責他的姦邪罪過,於是百般刁難,導致無人錄取。這本是一個悲劇,但他卻上書皇帝表示祝賀,聲稱這是「野無遺賢」。表示皇帝已聖明到把所有人才都盡皆提拔使用了,真正達到人盡其才的最高境界。
其實李林甫所為只是誤國利己,但達到其目的卻是順玄宗之意而逆天行。
然而,禍不單行。
此時,擔任兗州司馬和奉天縣令的父親杜閑去世,斷絕了杜甫的生活來源。
為了生活,為了能在長安城活下去,並且等待機會,杜甫不得不四處寫詩獻給當時的名士或權貴,希望能獲得引薦。除此之外,也種了一些藥草,沿街賣藥,換取零星的收入過日子,或寄食於朋友家,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乞丐生活。
雖然曾經向唐玄宗進獻*《三大禮賦》(註2),受到讚許,命他待在集賢院等候派官令。然而,這一等就是整整四年,鬍子都等白了,最後,還是沒了下文。
* 註2:杜甫是在天寶九載冬對唐玄宗進獻《三大禮賦》,分別為《朝獻太清宮賦》、《朝享太廟賦》、《有事於南郊賦》。是杜甫一生中最引為榮耀的一件大事。
好不容易當了個掌管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的正八品下的小官(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不料一個月過後,安祿山造反了,他也隨著王人潮四處流竄,逃出了長安後,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
多年來,一直想寫一本關於杜甫的書,把他的滄桑遭遇與憂國憂民之情懷,寫成淺顯易讀的故事,尤其是雙十年華時的青澀,閱讀了林語堂撰寫《蘇東坡傳》之後,就著手蒐集資料,沒想到這些年來,一直忙於「看似平常卻非尋常」的新聞或編輯工作,使得撰寫工作耽擱了,直至我離開離開市公所那份如「雞肋」般的工作,讓我有更多時間閱讀與寫作。
《放歌縱酒話盛唐》是一本關於杜甫的點滴故事,不是歷史,這是一本有點歷史背景的小說,卻無關史實。讓我們輕鬆讀,從閱讀中找到與文字接觸的樂趣,找回曾經輝煌過的那段金色歲月。
苦難的唐朝,苦難的詩人。
杜甫這個人,值得我們尊敬。
希望您也會像我一樣,喜歡他的詩,從他的詩作中了解盛唐的故事,了解詩聖的悲歡生活!
鄧榮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