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謝宗哲(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交大建築所助理教授∕Little People Architects發起人)
倫敦印象:在古典與正統當中呼吸的前衛
我在2013年的7月終於第一次造訪了倫敦。
坦白說我甚至不知道為什麼自己似乎有意無意間迴避著英國。或許是某種無以名狀的孤僻吧,不過簡單地說該是它不具有甚麼決定性吸引我去的理由。不過在得知好友藤本壯介獲邀設計倫敦Serpentine Gallery一年一度的夏季戶外展館,就毫無猶豫地敲定了前往倫敦朝聖的的行程。
在飛機即將降落倫敦希斯羅機場之前,從窗外望見倫敦近郊地景裡不同層次的綠,伴隨著清一色的磚紅色斜屋頂建築描繪出印象中田園城市的風情。除了被車窗外低矮房舍建築的人性尺度所吸引之外,對於在電車上有著不同膚色、語言、民族的人們自在地和樂相處而印象深刻。前來接待我的昔日好友表示,「倫敦是個接納各種人、讓他們都能夠安心生活的城市,並且每個人都能為它持續發展的文明來做出貢獻」。
來到位於海德公園與肯辛頓公園交界處的小湖畔附近的一棟古典茶室洋樓建築前,那個以白色鋼構棚架單元所長成的、宛如雲彩般的建築隨即映入眼簾。
這個作品的發想最早來自於藤本在2000年成立建築事務所之初所作的一個概念性模型—Primitive Future
House。有別於一般作為容器的建築,這個概念性的模型是以35cm高的基本單元作為發展模組所生產出來的一個宛如有機生物的形態,並且可以按照不同的尺寸大小與空間所在,找到可能的使用方式,重新揭示了自然界地形中那份「機能隨形」的基本認知。而這樣的想法就在本屆的夏季戶外展館被具體地實現,來到現場的人們無不興致勃勃地宛如回到童年時光般,忘我地攀爬並穿梭在這個宛如超巨大遊具的建築地景裡頭,或者就置身在這個白色棚架中的Cafe,在啜飲著咖啡的同時享受從縫隙中灑落的陽光……。
而就在為厚實與稀疏的構架所包圍與遮蓋,創造出了彷彿漫步在雲端的空間氛圍,而和其身後的古典茶室洋樓般的Serpentine Gallery有了極具張力的對話與和諧的協奏。雖然這只是位於倫敦中央部位的某個片斷的城市風景,但不也刻畫了倫敦這座正統而古典的城市裡總棲息著令人驚艷無比的前衛嗎?也因此我想透過這個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2013的體驗札記來為李俊明先生的這本更深入探索倫敦設計博物館的《漫遊,在設計博物館的路上》作最誠摯的推薦。
2013年的夏天,我終於造訪的倫敦。
它沒有新興國家所常見的著急與噪鬱,而保持著從容的沈穩。
無論是傾訴著昔日榮光的宮殿與教堂、彷彿緩緩呼吸著的紅磚牆的街屋、被樹蔭所遮蓋的人行道等等,它們都有的是雍容氣度所散發的優雅,而不像歐陸城市所常有的那份霸氣與睥睨天下。不愧是早已文明化的、昔日大不列顛帝國的首都。
一個城市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不也就是這份屬於人們的、無比自在的生活感嗎?這是19世紀高度文明化英國特有的一份特有的、宛如紳士般的、Gentle的品味吧。
雖然才剛從倫敦回到台灣,但我已經開始懷念著與摯友文德在V&A Museum的那個有著水池的庭院中所共度的那個有著暢談的優雅午後時光、以及在Tate Modern 6樓所餐廳享用的 「Seared scallops, caramelised cauliflower and bacon」。
相信下一次再次造訪倫敦時,我的手上絕對會帶著這本能夠進一步引領我進入大不列顛前衛設計世界、尋訪都市離奇身世的好書。
作者序
寫於《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出版十年後......
翻開這本書,你現在要走進來的,是倫敦的博物館小祕境。
十年前,偶然巧合機緣,我走進田園城市位於仁愛路的辦公室,向編輯說了一些藏在心裡的故事,後來,那些故事化為改變我寫作生涯的一本書,它叫做《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
那一年,我還沒三十歲,還在雜誌社上班,很幸運因為工作常常在旅行,也很幸運因為這些工作上的旅行,讓我看到辦公室外的世界有多麼廣大。2003年,是扭轉我人生重要的一年,於公於私,我去了倫敦三趟,其中一趟待得挺久,我在一項文創計畫的閒暇,逛遍了倫敦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與美術館,因此那段時間,真真實實,就是「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
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那種快樂,我從來沒想到去博物館與美術館,會給我那種充滿魔力的滿足感。也許我天生就是充滿好奇心的人,博物館與美術館,填補了我對知識與美的潛在渴求,因此到了倫敦這個全球博物館的發源地,剎時之間,我的眼界變得不同了。
從倫敦之後,我的每一次旅行,都變得跟博物館與美術館有關,我的藏書,我的閱讀習慣,我的DVD收藏,我的關鍵字搜尋......通通變得跟Museum離不開關係;我甚至還寫了一本《東京美術館享物》,與讀者分享博物館專賣店的商品創意!
就這樣,我變成十足的博物館迷,每一次的探訪,都帶給我許多的收穫、許多的愉悅。這十年來,我用書寫、用演講,傳遞著這種發現的快樂,每當我注意到觀眾席上有著閃閃發亮的眼神,我就知道,我又找到與我心靈相通的新朋友了!
於是十年後,我有了勇氣與動力,再次重遊倫敦,再次將《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重新整編,成為你手上這一系列三本的新書。這十年來,我自己有很多的改變,就連田園城市也搬到中山北路現址很久了,倫敦的變遷更是不言而喻;尤其經歷奧運盛會的洗禮後,美術館與博物館的整建與更新,十分令人刮目相看。
也因此,這系列專書重新描寫了倫敦的博物館場景,內容分類上也經過調整,從原本的四十多座展覽館引介,擴充到現今的六十座展覽館,希望能為你描述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倫敦藝文巡禮。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美術館、博物館仍是令人望之生畏之處;很多人下意識認為,自己不懂藝術,因此不喜歡社教機構;但其實,那只是一種以偏概全的先入為主,我以自己的例子與各位分享,只要踏出那第一步,你就會發現博物館的迷人之處。
與藝術面對面的接觸,其實才是最要緊的;不需要怕自己不懂,也不要覺得準備功夫做得不夠,大膽地走進博物館,就能發現藝術與知識的力量。
十八世紀的法國思想家盧梭認為,藝術必須要從智識(Intellect)中解放出來,才能讓藝術觸及人類經驗,容許「心靈的對話」。「感性」(Sensibilite)是藝術訴諸人類感情的能力,也能用於解釋個人被藝術所感動的能力;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具有這種被觸動的本能。
十九世紀的英國藝術教育家羅斯金也曾經說過,「你的藝術,就是讚美你所愛的東西。」就是這麼簡單!
就這樣,我一次又一次走進博物館與美術館,讚美我所愛的事物,被我喜愛的事物所感動;你也應該如此,試著體會博物館與美術館散發的獨特魅力!
李俊明 2013年7月20日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