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希臘文的慣用語
- 作者:斯丹利.波特
- 原文作者:Stanley E. Porter
- 譯者:葉雅蓮
- 出版社:橄欖
- 出版日期:2013-07-3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355284
- ISBN13:9789866355288
- 裝訂:平裝 / 38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這是一本實用的新約希臘文學習用書,可以在三方面提供益處:第一,作為教導用的手冊;第二,成為中級的教科書;第三,作為新約希臘文的基礎參考書。需要從初級希臘文教科書進階到完整文法參考書的學生,都會歡迎《新約希臘文的慣用語》這樣的工具書。
本書將主要的希臘文文法主題按照有用的教學順序來處理。重要的討論包括希臘文的動詞結構、格的系統、介系詞的使用、助語詞、不同形式的子句等等。本書許多章節都有創新的做法。創新的部分包括時態和觀點、語氣和態度、條件子句、字序、子句的結構,及論述分析的處理等。而整本文法書的寫成,一方面是著眼於希臘文法傳統的類別處理,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對結構性語言學的新近討論。引用自其他希臘文法書的參考貫穿全書,同時提供了術語彙編及完整的索引。
作者簡介
斯丹利.波特(Stanley E. Porter)
執教鞭長達25年之久。他目前是加拿大McMaster 神學院的校長兼教務長,也是該校的新約教授,在該校任教已有12年的時間,著作等身,已經出版的就有18本書,230篇期刊文章,參與編輯的書籍也將近80本之多。其研究範圍廣泛,舉凡希臘文、語言學、釋經學、詮釋方法、福音書、使徒行傳、保羅書信、蒲草紙古文稿學、希羅背景等,皆屬他所專長的領域。
序7
再版序8
譯者序9
圖例11
縮寫12
前言13
第一部分 字與片語
1時態和觀點,以及迂迴結構21
2語氣和態度53
3語態、數和人稱67
4格與性85
5冠詞109
6形容詞123
7副詞135
8代名詞139
9介系詞153
10分詞203
11不定詞217
12助語詞與連接詞229
第二部分 子句與更大單元
13命令和禁止251
14從屬子句263
15關係子句281
16條件子句295
17間接論述311
18問句321
19否定329
20字序與子句結構335
21論述分析347
詞彙357
書目364
經文索引366
主題索引377
譯者序
作者的內容設計和鋪陳別有特色,不僅把各個單元的文法作了獨特的整理,且把它們個中不按文法正規的地方作了精要的介紹。此外,新約語文的一些議題出處,也有重點的涉略。只要有希臘文初級程度的讀者,都可以從各單元中迅速獲知其中文法規則的精髓和個中問題的所在。
要脫離傳統的希臘文法的思想,波特的這本文法書,可說是希臘文動詞觀點的一個迅速的入門之書。
──葉雅蓮
前言
本書名為《新約希臘文的慣用語》(Idioms of the Greek New Testament),可能引起讀者些許好奇。因為「慣用語」(idiom)一詞,並非按照專業術語的意思,用來指語言中的陳腔俗語;而是沿襲慕爾(C.F.D. Moule)大作An Idiom Book of NT Greek 建立之風格,用來指新約中希臘文的各樣用法的模式。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就本書看來,新約希臘文所組成的一個已定的主體,已經足供語言學分析之用。因此,本書較少提及不同時期其他希臘文文本的用法。與其他文法書相比,某些文法書假設讀者具備古典希臘文知識,只在新約希臘文有所出入之處才加以說明,相較之下,本書作法迥然不同。
我個人的進路是,將新約希臘文視作第一世紀較廣希臘文(亦即:希臘化時期的希臘文)文本主體中的文集。因此,我偶爾才會談到閃語(Semitic)對新約希臘文的影響。原因有二,第一,我自己的研究心得,讓我對閃語影響新約希臘文的程度存疑──除了某些字彙之外,但字彙又非本書所討論的範圍。其次,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新約希臘文究竟有沒有受閃語影響,其實不是重點。因為新約聖經是同一個時代的作品,不需要考慮作者背後假設性的語言背景,只要把新約聖經當作一個可作分析的語言範例的整體就好。此外,本書所描述的希臘文,會是新約語言中比較規則的形式。而書中的通則和模式,也可能無法捕捉某位聖經作者的獨特用法。但這無可避免,因為要對新約希臘文作通盤的分析。
我對本書並無奢求。本書是為學完一年希臘文的學生所撰寫,用作中級希臘文學習手冊,幫助學生順利銜接到較為高等的文法教材,如BDF、Robertson、Moulton,以及Turner。雖然本書也適用於那些學了一年古典希臘文的學生,但更合適的,是那些已經學了一年新約希臘文的學生。我自己的經驗是,第一年希臘文的內容與教法各異,因此學生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撰寫本書的挑戰之一,便是找到合適的程度切入。我假設使用本書的學生,基本上懂得詞型分析,知道如何辨識名詞、形容詞、動詞,並且對片語和子句的結構亦有基本的認識。
對某些讀者來說,本書可能過於艱澀。為此,我先表歉意。但我仍要鼓勵各位,繼續研讀下去。也許還需要更多背景資料,才能讓本書畢竟其功──而我也盡了力,想辦法讓本書更加好用。首先,我依照章節的鋪陳,依序定義重要的字彙,並在書末附上經常出現的〈詞彙〉。倘若這些資訊仍不足以解惑,其他字典和文法書應該會有幫助。本書頭四章可能比其他章節困難一些,因為內容涵括了貫穿本書的重要術語和觀念。其次,在撰寫本書時,我也嘗試以括弧附註的方式,列出其他文法書所使用的名稱和類別。這些術語未必完全等同,但希望納入不同術語之後,會使教師和學生使用本書起來更加容易。作學生的,會發現好些他們在第一年希臘文學過的術語。同樣,作老師的也會發現在其他文法書中熟悉的名稱。
但對另外某些人來說,本書可能太過淺顯。我必須承認,我的確略過了某些語言學和解經上有趣的議題──那些我很想討論,但要在完整的文法參考書裡才應該出現的議題。但我仍要鼓勵各位,不要因此就放棄了本書。我希望本書能成為您常用的參考工具,因為我在這本書中,包含了不少其他文法書裡不容易找到的東西。
跟其他文法書比較起來,我認為在以下幾個方面,本書是有長足進步的。首先,我的分析是基於現代語言學的原則,而且把這些原則,針對沒接觸語言學專門術語的教師和學生重新翻譯、改寫過。例如,我採用「共時性」(synchronic)的進路來分析新約,把新約當作是第一世紀真正使用希臘文的人所產生的文本。我把這個語言視為一個「自我指涉」(self-referring)的語言系統,從而避免了用其他語言(例如:拉丁文)來討論希臘文。當然,我無可避免,必需使用英文來描述希臘文,也在例句中列出英文的翻譯──但這些都不能取代我們直接理解希
臘文的本身,究竟是如何作用。這些翻譯的目的,不是為了要優美傳達希臘文的涵義,而是透過有用的解釋…,指出我所理解到的某個重點。直譯當中未能兼顧男女兩性之處,我也先說聲抱歉。在我所翻譯的版本裡,我嘗試保持「形式」(form)和「功能」(funtion)的區分,但這也造成了好些無可避免的不一致之處。至少原因是:沒有語言是完全易駕馭的──它是在使用者嘴中的一個活的工具。不過話說回來,我還是不斷在希臘文的「形式」和「用法」(即:功能)之間保持區別。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處理的是個別「字」(word)的功能,以及它們的片語關係;第二部分則處理「子句」(clause)以及「較大的單元」(larger units)。在每一章中,通常會保持「形式」和「功能」的區別,按照語言中形式的特徵來區分大類別,在這些類別中,會帶著「語義」(semantic)、「句法」(syntactic)、「功能」(functional)上的區別。這些次類別的劃分並不都很容易,有些重複之處也希望讀者能夠包涵(如助語詞、介系詞和從屬子句等)。務必謹記在心的是,討論單字或形式時,背後始終都有更廣的語言文脈(見第二十一章〈論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其次,我引進了一個新的(有時候截然不同的)概念,來討論希臘文文法與語言學的主要議題。正因為我清楚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相關的討論,所以我相信某些我所得出的論點,即便未必完全正確,但肯定十分重要。從這個角度來看,本書尚在施工之中。我自認為有特別突破的領域包括:時態與觀點(第一章)、語氣與態度(第二章)、格與性(第四章)、介系詞(第九章)、分詞(第十章)、條件子句(第十六章)、字序與子句的結構(第二十章),以及論述分析(第二十一章)。為了便於討論,即使我對某個議題已有特定觀點,但我還是會把我的觀點寫進整個討論的歷史之中,所以即使有學生或教師不同意我的觀點,但針對該主題的討論仍然會有價值。動詞之時態和觀點的討論,是目前各方關注的焦點,而我強烈主張動詞的觀點(而非時態)才是主導希臘文動詞使用的語義範疇。我知道這個立場極具爭議性,然而我還是要懇請觀點不同的讀者,給予第一章──以及整本書──一個機會。我試著將各種不同的觀點儘可能涵括進來,也避免在書中過分凸出動詞的觀點。
讀者可能也會注意到,各章長度很不平均。許多文法書都會有這樣的現象,理由有二:第一,某些主題確實需要較長的篇幅來討論;第二,幾種不同的「空位」。在某個上下文裡,分詞可以填入名詞修飾語的「空位」,就像形容詞跟名詞之間的關係那樣。在另一個上下文裡,分詞可以填入動詞修飾語的「空位」,就像副詞和動詞之間的關係。在另一個上下文裡,分詞可以填入實名詞的「空位」,就像名詞片語中名詞的角色那樣。清單還可以繼續,但說明已是足夠了。分詞還是分詞──其形式沒變;但分詞的功能會按它如何使用而有不同。「空位∕填充語」的分類,正是用來說明這些區別。
新約希臘文所提供的文獻整體,不但值得嚴謹的學術研究,更佩得我們全力以赴。希望本文法書可以幫助更多人對這個語言日益進深,朝向熟練精通的地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