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期刊(第15期/2012秋)

文化研究期刊(第15期/2012秋)
定價:350
NT $ 315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

  成立於2010年8月,成員包括直接或間接受都更政策影響居住與工作權的跨社區、跨產權狀態「都更受害戶」,及在貧富差異加劇、高房價的政策環境中,非直接受害的學生、市民。聯盟主張重建具有公共性、包容跨階級與多元景觀、環境友善的都市政策。

任定成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執行院長,曾受聘史丹福大學北京計畫訪問教授、日本學術振興會研究員、佛光大學客座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傳統科學、生命文化資源、科學方法學、公眾理解科學。

李丁讚

  清華大學人士院學士班教授。過去一直嘗試透過社區營造來建構公民社會。最近則更關心「公民農業」,以及資本主義的轉型之議題,尤其對「農業」與「工業」,以及「鄉村」與「城市」的關係,特別關注。

李尚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是19世紀的醫學與生命科學,特別是帝國與現代西方醫學的關係,探討焦點集中在兩個相關的主題,一是19世紀英國在中國的醫療活動,再則是英國熱帶醫學的早期歷史。

林欣怡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同時擔任應藝所兼任講師。研究領域為網路藝術與媒體研究、當代藝術美學評論、視覺文化研究。

紀大偉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比較文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曾發表期刊論文於《中外文學》、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 critique、MCLC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等。

孫小玉

  現任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研究專長為文學理論、主體論述、失能研究、佛學與心理分析。近期著作"Encountering the Other: Federico Garcia Lorca's New York Life Narrative and his Poet in New York"、"Demystifying the Fantasies of Normalcy: A Foucauldian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isabil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女性失能者的解放典範:梅爾斯與梅塞的日常書寫〉、〈水岸城市的前世今生:哈瑪星與打狗港的城市記憶與未來想像〉等。

康旻杰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都市設計暨計畫系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系,現任職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研究領域為都市設計、文化地景、藝術介入、聚落保存、市民運動等,著有《生活世界的混沌之詩與地方之舞》等書。

莊雅仲

  任教於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從美國杜克(Duke)大學取得人類學博士學位。著作散見於中英文期刊,包括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 critique、Critique of Anthropology、Social Analysis、《新史學》、《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灣人類學刊》、《社會理論學報》(香港)和《社會學研究》(中國)等。專書Democracy on Trial: Social Movements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Post-authoritarian Taiwan將在近期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

郭力昕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陳天嘉

  北京大學理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講師,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技方法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研究領域為傳統生命文化資源、行為生態學史、科學與社會。

陳建忠

  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台灣文學、兩岸文學比較、台港文學比較。著有《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文學論集》、《台灣小說史論》(與邱貴芬等合著)等。

陳瑞樺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於2009-2012年間,與林麗雲、蘇淑芬共同組成工作團隊,環繞著吳耀忠進行一系列包含了訪調、出版、展覽、演講、座談的文化研究∕實作計畫,名為「尋畫」。

黃道明

  中央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性∕別研究室成員。著有Queer Politics and Sexual Modernity in Taiwan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中譯本《酷兒政治與台灣現代「性」》,遠流,2012)。編有《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12)。目前從事愛滋文化研究。

黃麗玲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都市再發展政策、亞洲城市比較、市民運動、社區營造、住宅與社會不平等。都市更新相關著作包括:《都市更新與都市統理:台北與香港的比較研究》(2002)、"Against the Monster of Privatisation: Qing-Tien Community's Actions for Urban Livability in Taipei"(2008)、〈更新是門好生意?對台北市都市更新政策的反思〉(2010)、〈台湾の住宅政策と住宅問題-台北市を中心として-〉(2011)。

楊小濱

  生於上海,耶魯大學博士。現任職於中研院文哲所。著有詩集《穿越陽光地帶》、《景色與情節》、《為女太陽乾杯》等,論著《否定的美學》、《歷史與修辭》、《中國後現代》、《語言的放逐》、《迷宮.雜耍.亂彈》等。

楊凱麟

  巴黎第八大學哲學場域與轉型研究所博士,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領域研究所教授。研究當代法國哲學。著有《分裂分析福柯》,譯有《德勒茲論福柯》、《消失的美學》、《傅柯考》(合譯)等。

蔣伯欣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所)助理教授(2006-)、《藝術觀點ACT》主編(2010-)。專長為台灣美術史、視覺文化、當代藝術評論。近來關注:左翼運動與視覺檔案、當代藝術策展與生命政治、東亞前衛藝術與行動主義。

蔡慶同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碩博士階段的專長領域分別為社會運動與文化產業,目前則是專注於視覺社會學的興趣,研究計畫亦多是與紀錄片與歷史影像相關。

賴雯淑

  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MFA)暨藝術教育博士。曾任美國Angelo State University助理教授,目前為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副教授,研究範圍包括藝術哲學、科技暨網路美學、跨領域藝術創作實踐;興趣包含藝術電影、造紙與藝術書籍創作。

蕭阿勤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專長為文化社會學與政治社會學,研究興趣為民族主義、集體認同、世代、記憶、敘事、時間、族群等。著有Contemporary Taiwanese Cultural Nationalism (2000)、《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第二版,2010)、《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2012),與John Makeham主編Cultural, Ethnic, and Political Na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Taiwan: Bentuhua (2005)

謝世忠

  臺北市人,1989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國立臺灣大學行為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的二十年長期研究理想為以亞洲四個國家之特定原住民∕先住民∕少數民族與其國族-國家統治架構間的關係進行比較,試圖提煉出該區域內的宏觀分析模型。四個田野範疇包括:臺灣原住民菁英與部落對話場域、中國雲南傣泐人的觀光變形、寮國北部Tai-Lue族群的全球想像、以及日本北海道愛努族的第四世界運動。

羅婉儀

  從事藝術創作、寫作和教學工作。曾於英國、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展覽。寫作有《一冊女書筆記》(香港:新婦女協進會,2003),書寫有關藝術文化的《文字.繪畫》即將出版(香港:Kubrick,2012)。現任教於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蘇哲安(Jon Solomon)

  出生在美國,曾在淡江大學、台北藝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學校任職,在東亞曾經住過25年以上。目前為法國里昂第三大學中文系與跨文本跨文化研究所專任教授,比較文化碩士班主任。其研究興趣包括翻譯研究、生命政治研究與文化研究等。

譯者簡介

陳伯旭

  中央大學英美文學系碩士。

陳克倫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抱瓶庵》藝事空間展演總監。研究興趣:台灣劇場(史)與政治-美學實踐、文化理論、當代批判思想。合譯有《歧義:政治與哲學》(台北:麥田,2011)。

楊成瀚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社會發展與政策組碩士,現就讀於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班。目前正從事法國哲學家Jacques Rancière、Fernand Deligny、Gilbert Simondon及Michel Foucault專書及論文的譯注及校訂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科技文化研究、媒體學、影像美學、哲學場所及其當代轉形、生命政治。

薛熙平

  目前就讀於台灣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班。譯有阿岡本,《例外狀態》(麥田,2010);洪席耶,《歧義》(合譯,麥田,2011)。研究興趣為:當代歐陸思想、精神醫療人類學。

關秀惠

  現為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專長:視覺文化、美學政治、台灣美術與藝術批評。來台作品研讀會。

 

目錄

編輯室報告:無分者與弱勢者的位置在何處?…………劉紀蕙
論文
台灣國家愛滋教育之國族身體形構與情感政治:以世界愛滋病日為線索…………黃道明
卡蘿的疾病誌:失能主體的思辯…………孫小玉
情感的輔具︰弱勢,勵志,身心障礙敘事…………紀大偉
再現弱勢:從《月亮的小孩》到《水蜜桃阿嬤》…………蔡慶同
荒蕪的生命、茂盛的影像:論蔡明亮電影的內框與平行主義…………楊凱麟
Gesture.net:零度網絡中的精神姿態…………林欣怡、賴雯淑
論壇
是都市更新,還是空間戰爭?
「是都市更新,還是空間戰爭?」論壇導言…………王志弘
從公共化到產權化:都更城市淪亡記…………黃麗玲
台北的身世.都更的身分:做為「營建經濟」的都市更新政策、私有權與公共之辯…………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
「掠奪」資本城市中的都市保存…………康旻杰
行走台北的形成…………莊雅仲
民主的都更,多元的城市…………李丁讚
尋畫──追溯台灣戰後現實主義文藝的流變
台灣戰後現實主義文化運動的流變:以吳耀忠為線索的考察…………陳瑞樺
何謂「現實」?:試論吳耀忠與台灣繪畫的左翼伏流…………蔣伯欣
台灣現實主義文藝思潮的過去、現在、未來:由吳耀忠的寫實美學出發的對話…………陳建忠
影像介入現實的政治話語能力:檢視戰後台灣的紀實攝影與紀錄片…………郭力昕
人與歷史,敘事與現實主義繪畫…………蕭阿勤
無分之分與知性解放:洪席耶的美學與政治
Jacques Rancière 伉儷訪台誌記…………楊凱麟
何謂美學?…………Jacques Rancière著,關秀惠譯
政治、民主與當前…………Jacques Rancière著,薛熙平譯
虛構之政治…………Jacques Rancière著,陳克倫譯
影像的政治…………Jacques Rancière著,楊成瀚譯
「與洪席耶面對面:洪席耶作品與思想座談會」紀錄…………楊成瀚 整理
田野筆記
「挫敗」、「歧視」與「控訴」的永續言說:北海道愛努族人的第四世界參與…………謝世忠
影像書寫
《房間》:一些有關繪畫痕跡的裝置與延伸…………羅婉儀
訪談
每個人都在找他心裡的一頭鹿──蔡明亮訪談…………楊小濱
書評
在「世界書局」遇上「共存大師」:評儂曦《論思想的交易:書本與書店》…………蘇哲安
評介Helen Tilley's  Africa as a Living Laboratory: Empire,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1870-1950…………李尚仁
會議報導
從2012年ICSA年會看膜拜團體研究的新動向…………陳天嘉、任定成
 

編輯室的話

無分者與弱勢者的位置在何處?
Where is the Place for the Placeless and the Weak?

  本期論文與論壇以不同方式提出的核心關切問題是:無法出現的無分者與弱勢者的位置在何處?我們所使用的語言如何內在地設立了劃分弱勢者的區隔線?無論是愛滋症患者、同性戀者、失能者、身心障礙者、白化症者、無房產者、無法介入公共議題者、被歷史遺忘者,這些不被計算也不被看到的弱勢者是如何在文化論述中被強迫性的正常狀態所排除?日常生活中的經濟交換模式之外,情感經濟如何也發生於話語、圖像、再現形式以及各種延展的影像中?完成了什麼樣的交換模式?無法進入交換關係的無分者的位置在何處?不受限於情感經濟交換模式的藝術作品,又是什麼樣的作品?我們要如何尋找並且思考這些持續以不同型態被遮蔽的無分者與弱勢者?

  黃道明在〈台灣國家愛滋教育之國族身體形構與情感政治:以世界愛滋病日為線索〉一文中透過美國國家愛滋教育的對照,討論台灣以「愛」與「關懷」為包裝的愛滋教育的問題。黃道明指出,台灣國家愛滋教育的各種儀式性活動,例如點燈、放水燈、愛滋被單等,表面上教導民眾關懷愛滋患者,實際上不僅強調保護自己、遠離愛滋,更援用了熱帶醫學以及流行病學的思維,強化健康身體的想像以及正規的「性導向」,並且以帶有種族以及優勢階級的修辭定位,暗示了同性戀身體是充滿危險的「性熱帶區」。愛滋教育的「愛」與「關懷」的修辭成為公共空間的檢查機制,使得主體在人道體制與性威權之下朝向這些正常的定位自我導向,而將感染者軀體以及可能的「帶原者」一律「排除於未來的國族想像」。這種以保護安全為起點的治理邏輯,其實存在於各個領域,如何意識到並且質疑這種隱藏的排除邏輯,是這篇論文所提出的挑戰。

  不健康的身體被排除於正常領域之外而失去能力與權利,正是孫小玉在〈卡蘿的疾病誌:失能主體的思辯〉中所討論的問題。孫小玉強調失能議題更屬於文化產物,而應該在人文領域廣泛分析。相對於一般研究僅將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放置於超現實主義繪畫的藝術脈絡,孫小玉透過卡蘿的畫作、日記、傳記與訪談等疾病書寫的研究,探討的是文化論述如何投射負面特質,而將失能者醜化與隔離,以及作為失能者的卡蘿如何以生命質問「能者意識型態」,如何以脆弱主體辯證性地構成超人主體,而在藝術領域、墨西哥民族運動以及共產主義政治立場也都提出了重要貢獻。

  紀大偉的〈情感的輔具︰弱勢,勵志,身心障礙敘事〉同樣檢視身心健全以及異性戀的「正常」論述如何以強迫性的機制,將任何不屬於正常範疇者視為異類。如同身心障礙者行動時所需要依靠的「輔具」,身心障礙者的敘事成為促使主流敘事得以方便進行的「輔具」。紀大偉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是,是否可以為勵志性文本翻案:如果身心障礙作為敘事戰場的主角,那麼敘事所編織出來的輔具便是「勵志性」的激勵作用,或是情感勞動下創造出來的利潤。紀大偉透過鄭豐喜的自傳《汪洋中的一條船》(1974)、杏林子的《杏林小記》(1979)、《生之頌》(1981)、《北極第一家》(1980),以及幾米繪本《地下鐵》(2001)盲女故事及其舞台與電影改編版本,討論勵志性因素是否參與了黨國結構的情感經濟,帶動了什麼模式的情感勞動以及利潤,揭露了什麼樣的情感共同體。「如果勵志性不存在,身心障礙敘事將會如何?如果身心障礙敘事像人體一樣,勵志性像是『常人』必備的器官,那麼身心障礙敘事的運作將會受限,還是反而更靈活?情感經濟將會啟動甚麼樣的抒困機制?」為勵志性文本辯護的同時,紀大偉是否不自覺地陷入了「常人」之正常器官論述的邏輯?幾米繪本《地下鐵》及其改編版本看起來缺少勵志性,情感經濟的紓困機制反而藉由身心障礙的差異性而召喚出身體差異所對立的勵志性。或許,「勵志性」不在於激勵淬鍊心志,而在於其激發的內在生命能量。

  蔡慶同的〈再現弱勢:以《月亮的小孩》與《水蜜桃阿嬤》為例〉透過吳乙峰的《月亮的小孩》(1990)以及楊力洲的《水蜜桃阿嬤》(2007)所探討的問題,正好凸顯了弱勢者如何被再現,如何在台灣的文化論述中被建構,以及90年代與兩千年對照的不同情感經濟模式。蔡慶同提出的問題是:弱勢者在公共媒體的再現如何可能促成大眾對於自身的無知與壓迫性共犯結構的自覺,轉而對弱勢者尊重與理解;但是,一旦弱勢者成為敘事中可供交換的利潤與籌碼,是否其所營造的感動會被商品化,被國家機器與資本部門挪用而達到特定政治目的,或是浪漫化而局限於美學形式?

  那麼,生命的殘缺或是荒蕪,要以什麼形式來展現呢?楊凱麟的〈荒蕪的生命、茂盛的影像:論蔡明亮電影的內框與平行主義〉,巧妙地描繪了不同的經濟學:影像情感經濟。楊凱麟透過仔細的分析指出蔡明亮電影以「框-影像」所呈現的荒蕪生命──遲滯的鏡頭、掏空的情節、抹除的對白──反而激發了影像複數維度的茂盛擴延與相互增強。影像與生命的關係,不再是正向一對一的銜接指認,而是無限的平行延展與交織纏繞。

  這些交織纏繞與茂盛擴延的影像,在數位化的網絡空間中,又是如何被呈現呢?林欣怡與賴雯淑的〈Gesture.net:零度網絡中的精神姿態〉便試圖進行網絡空間重複動作以及第三項之生成動能的探討。人類社會之交錯網絡、敘事以及影像之重疊增生、思維情感細微而地方性的繁複軌跡,是否如同網絡空間位元符號的無窮盡流竄?是否能夠在空間陳列、路徑系統、節點轉折之間,進行逐步的精確描繪?無論如何繁複精確,網絡空間的非人向度,使得人為的正常邊界與異類區隔無法發生,也不具有情感勞動之交換條件。數位化之動態模式或許正好可以作為人類世界對於正常與異常、主流與弱勢之持續劃分的極端對照;但是,數位世界既無情感經濟版圖之框限與爭奪,是否也使得族群建構與層級區隔的社會脈絡與歷史過程無跡可尋?

  *  *  *

  本期呈現了三個極有特色的論壇,以不同方式呼應了幾篇論文關於弱勢、無分者、無法出現者的位置等問題:

  2012年3月28日台北市政府於2012年依據《都市更新條例》,拆除台北市士林區文林苑都更基地,引發軒然大波,也尖銳化地呈現對此事件激烈辯論的不同立場。編委王志弘與李丁讚共同規劃了「是都市更新,還是空間戰爭?」論壇,邀請黃麗玲、康旻杰、莊雅仲、李丁讚與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分別撰文探討都市更新所牽涉的不同層面的問題。正如這些作者所指出,都市更新原本立意在於配合都市型態以及人口分布之改變,進行都市空間的重新規劃,以便提供低收入戶公共住宅,或是調整公共空間。但是非常弔詭的是,在都市更新計畫推動的過程中,都市發展不再是市民的公共議題,而成為財產所有人的產權議題;此外,國營事業的民營化,國有閒置空間的活化與再利用,卻帶來了財團進入公共空間的分配,使得城市成為了「私營城市」,而造成更為激化的階級不公(黃麗玲);台灣超低比例的社會住宅顯示了房地產的過度開發,城市空間被商品化與觀光化,都市保存難以為繼(康旻杰)。因此,這個論壇凸顯的問題便是,誰享有城市權(right to the city)?不斷被邊緣化的無房產者要如何進場(黃麗玲)?如何區分「產業政策」與「居住政策」,如何考慮老人與異質身體的需要(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是否可以同時考慮社會住宅與永續環境,同性戀族群重塑都市社會空間(康旻杰),或是可以「行走」的社區環境(莊雅仲)?

  正如王志弘所指出,都市更新是台灣空間轉型引爆的衝突點之一,海岸、農地、山林、水域等議題也都需要更為批判性的介入。李丁讚更進一步提議,都市更新議題可以提供居民透過「社造」的民主過程更為積極地介入都市更新的可能性空間。這個民主過程可以促成城市轉型,甚至以自覺的組織,以鄰里為基礎,展開生產、銷售、消費的有機關係,從而抵制全球競爭體系下壟斷性的銷售網絡。都市空間的抵制都市化,社區空間與社區意識重構,便是這個論壇所彰顯的重要議題。

  「尋畫──追溯台灣戰後現實主義文藝的流變」論壇是清華大學社會所陳瑞樺規劃的,這個論壇是配合清華大學藝文中心的展覽「尋畫──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紀念畫展,於2012年5月7日在清華大學人社院所舉辦的,由蔣伯欣、陳建忠、郭力昕、蕭阿勤分別提出關於現實主義文藝的論點。「尋畫」是一項有意思的文藝實作研究,由林麗雲、陳瑞樺與蘇淑芬三人小組花了兩年的時間進行的。尋畫小組在2009-2011年間四處探訪尋索,找出了畫家吳耀忠(1938-1987)生前一百三十餘幅散置四處的畫作,探索藝術家與如何以一幅又一幅的書刊封面插畫,描繪出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進而尋找台灣戰後曾經存在的現實主義與左翼精神。論壇作者提出了不同面向的問題:如何面對殖民時期藝術教育養成而被置入特定流派的前輩藝術家?如何討論其形式語言的隱喻性格以及現實對象的理想化?如何思考時代政局轉型之下藝術家的自我定位?如何重新為1970年代繪畫中的群眾定位?怎樣的創作才是具有政治性以及影像敘事能力的現實回應?如何重新理解70年代外交挫敗造成的集體性創傷經驗?──這些被歷史所遺忘但卻卻顯得更為尖銳的問題,都使得這個「尋畫」論壇更具意義。

  「無分之分與知性解放:洪席耶的美學與政治」記錄了2009年11月法國當代哲學家洪席耶的訪台。當年的活動是由目前在北藝大藝術跨域所的楊凱麟與黃建宏所策劃,分別在中山哲學所、交大社文所、北藝跨域所以及中研院文哲所舉辦了四場講座以及一場論壇。交大社文所博士班學生關秀惠、薛熙平、陳克倫與楊成瀚翻譯了這四場講座與論壇,算是一次知性交流事件的存檔。洪席耶多次講座中一再強調平等原則的根本預設,以及感性共享機制的美學斷裂。只有從支配我們知覺形式與知識生產的感性分配的同一性中脫離,恢復主體時間的多重性與不同位置,才可能使「無分之分」得以出現:這是根本的民主,也是知性的解放。洪席耶對於「無分者」的關注、對於知性解放以及平等原則的強調,以及對於政治與美學的重新思考,以各種面向呼應了本期論文與論壇所提出的種種問題。

  *  *  *

  本期也刊登了謝世忠探討北海道愛努族人第四世界參與的田野筆記,羅婉儀在紙上作畫而進行的裝置藝術與影像思考,楊小濱的蔡明亮專訪,蘇哲安評論儂曦《論思想的交易:書本與書店》,以及李尚仁評論HelenTilley的Africa as a Living Laboratory: Empire,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of Scientific Knowledge, 1870-1950「非洲作為帝國科學實驗室」的兩篇書評,陳天嘉與任定成所提供的2012 ICSA年會看膜拜團體研究的會議報導。

  論壇、田野筆記、影像書寫、專訪、書評與會議報導,都讓我們更為直接地探觸當前亟待思考而仍在變化中的議題。我們持續歡迎這些不同面向的稿件。

劉紀蕙
2012年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