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後半人生的啟蒙書∕劉黎兒
我在日本生活了卅年,年紀正好跟藤原差不多,也在四十幾歲時離開組織,換了跑道,成為自由人,名片上只印了名字外,沒有任何頭銜,開始第二春,做了許多超出人生預算的事,因此對於藤原所提示的各種追求幸福人生的法則,大有同感,只有不斷點頭的份!
不管日本或台灣,越來越長壽,人生進入平均80歲、甚至85歲時代,而且世間變化快速,需要不同於過去的價值觀與哲學來面對,才可能有真正快樂而充實的人生,或許人要面對獨立自主,會有許多遲疑,但大部分的事都是去做了才不會遺憾,才不會臨到頭來哀怨地說:「我就這樣(無謂地)過了一生!」
我自己的人生座右銘是「人生無悔」,孩子小學畢業時,學校要家長寫句話給孩子,我也寫了這句話,雖然要全然不後悔的人生,不大可能,但大抵做了不會後悔,不做才會後悔,而藤原的55個法則,其實是他的經驗談,正好鼓勵了對於改變人生、重新再出發有所猶豫的人,本書是後半段人生的啟蒙書,讀過跟沒讀過人的會有很大不同,讓人能客觀從人生精力曲線跟報酬數字矩陣來思考自己處境與方向,不要被組織無聊的行為如會議、應酬等或單一價值規範繼續謀殺自己的人生。
尤其現在或未來都是劇變、不安的時代,社會結構等不斷轉換,再大的企業也可能倒閉或裁員,現實上也需要妥善的心防與適應能力,才隨時有轉向的可能;藤原也提示了迴避危機的各種對策,那樣在遭企業把自己當存貨清點之前,自己才能先把企業清點掉;而且這樣的時代,不但什麼事都沒有正解,也沒有所謂模範、典型可以效法、遵守的,一切要自己摸索,摸索本身有風險或孤獨、恐怖,但也能當成轉機跟樂趣來體驗、享受。
最主要的是,日本從明治時代平均壽命50歲的時代,跟現在80歲的時代,自然需要不同的人生觀,台灣也是百年間平均壽命從30歲延長到現在的
80歲,百年增長50歲,壽命差距甚至比日本還大;人生50歲時代,則在40幾歲時成就一個工作或事業,剩下就是短短的餘生,不需要太費腦筋就迎接終點了;但長壽時代就不能如此,40幾歲時還剩下另外整整幾乎同樣長的人生,因此非常需要藤原這套中年起起開始新挑戰的人生論,中年或中年預備軍都應該閱讀。
日本到2060年時,人口3分之2都會成為高齡者,而比日本更快速要迎接高齡化時代的台灣也更迫切需要如何自處以及跟別人相處的新哲學,否則到了50,才猛然發現人生還有很長的坡道要走,一切會很困難;如藤原所思考的「現在是人生若宛如富士山型的一個高山的感覺,就已經無法獲得幸福的時代了,人生要是八岳型,亦即連峰型的人生才好」,人生要有凹凸才好,而只要凹凸有理有大義在,自然會有人應援而不會孤獨的。
即使不是有好幾個高峰的連峰,至少也需要2個高峰,4、50歲之後是新的一個人生,像是比賽的後半段,或許真正的勝負在這裡,因為有後半段,才不會覺得自己的人生不過只是為了生活而勞碌,因為有後半段,才不會覺得自己沒有完全燃燒過,因為有後半段,自己總算獲得發揮而自己能接受自己,也才讓別人理解什麼是真正的自己,亦即有了後半段,才能活出精彩來,才有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但那之前需要一些認識與準備,才能不斷再創人生高峰。
前半段人生,因為依附組織,而喪失自己、扼殺自己來當乖寶寶,結果也形成另一種自閉,欠缺跟家人、朋友社區乃至自己的對話,這樣的人將會無力去爬人生其他山峰的,因此要放棄當組織乖寶寶,維持跟社外的交流,才不會沒有職位及頭銜時,突然變成一無所有;而只要有這樣的覺悟,隨時重新出發也不嫌遲,為了自己而用盡知識、智慧,不再徒然只是耗費時間、生命在虛妄的組織生活上,重新組合規劃,必然會創造出什麼來,今天不再只是昨日的複製,每一天裡自然會有濃淡;在成熟的社會裡,個人與個人超越組織的連結才是更重要的,每個人至少從中年開始,以個人而不要只是以組織的一個成員存在才是,才不會永遠只是隨時可以取代的小螺絲而已;否則離開組織後,自己的業績等的記憶也會隨著消失。
藤原要人從狹窄的「會社」脫出而回歸到社會,而將意識從「組織人生」轉換為「家族人生」,後半段跟家人一起面對,不要勞碌半生後,發現婚姻或家庭早已崩潰;日本傳統價值的「高明地生存」或看齊式的作法是無法讓人有幸福感的,世間絕非唯一絕對的單純構圖,要擺脫舊價值的束縛,變成價值多元主義、複線型思考,才能順利轉舵,
不要什麼都跟別人一樣、一起才會做,必須要能錯開、有差異,個人或社會才有希望及新契機,也才能面對巨變後的現實,就像311災後的節電也是因為錯開生產、上班時間,而讓用電效率大為提高,達到節電效果;尤其現代不論國家或地球未來都是充滿驀然不安的時代,彈性的差異與錯開,才能對應,才能繼續抱有強烈的希望。
我也很喜歡藤原對於人生後半段不但要自力走出去,而且更應思考不要債留子孫想法,這或許是311災後的有良知的日本熟年的典型想法,福島核災散放出驚人數量的輻射污染或是遺毒百萬年的核廢料,抑或為了復興而大舉發行國債,都等於是給子孫留下負面財產,但若是「家族人生」思考的個人,就馬上會理解如此債留子孫的荒謬與不正義,把時空意識拉長、寬闊化,也是愈活愈自在的一大要訣吧!
推薦文二
下半輩子的事∕知名作家 李偉文
看著藤原和博先生的文章,感覺上就像是一個在校學生聆聽畢業離校的學長,親切又語重心長的傳授過來人的經驗與心情。他的心情,我深有同感,他的建議也是台灣上班族找回人生幸福的不二法門。
因為日本的文化氛圍與背景,都跟台灣很像,而且不管是流行趨勢或社會問題都比台灣早幾年發生,因此面對的挑戰與經驗的確可以供我們借鏡。
藤原先生認為大部分的日本中年人都是被程式設定好的生化人,從小被灌輸了「趕快做」、「要做好」、「做好孩子」的三個咒語,變成了一位不主動思考、無意識地快速處理事情的人。
的確,台灣的孩子從小也被父母師長灌輸一套僵化的價值觀,每天耳提面命要孩子用功讀書,然後考上好學校,有好學歷、好的證照才能有好的工作,才能賺大錢,才會幸福快樂。
因此,從小我們就努力要考出好成績,到公司上班也不斷循著上級的命令做事情,不知不覺養成了我們一種以為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標準答案的想法,因此我們就忘掉了,考試的確是有標準答案,但是人生卻沒有標準答案,並沒有說我們要賺到多少錢才會快樂,要當到多高的職位才會幸福,對社會多有貢獻人生才有意義。
我們快不快樂,幸不幸福,人生有沒有意義跟數字沒有關係,也跟別人的眼光沒有太大關係,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幸福,每個人的生命有沒有意義也是由自己來定義。作者提供了很多他自己的經驗與具體的建議,讓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的上班族生涯與日常生活中找回屬於自己的人生。
在作者成長與工作的世代裡,敢於跳脫在大企業一路往上晉升的既成模式,嘗試跨領域,多種不同職業生涯的挑戰,在日本算是先驅者,不過我相信在社會快速變遷,典範轉移愈來愈迅速的時代,這將會成為常態,因此要想辦法不依靠大企業的光環,努力經營自己的品牌,作者也提供了許多建議。
當然,除了工作之外,如何在與家庭親人的日常生活中取得平衡,同時也要預先為未來退休生活做好準備,在如同職涯一般漫長的歲月中,如何建立自己與社會適切的互動,並進而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更是當今中年上班族全新的課題,也是作者著墨最多、也最關切的主題。
若我們能體會到作者的苦心,或許就能在面對自己生命的選擇時勇敢一點,或許也能安心的回應內心最深處所浮現的呼喚:「這個世界有沒有因為我的存在而有所不同?」
自序
從「坡上的雲」到「坡上的坡」
作家司馬遼太郎曾寫過一本很有名的小說《坡上的雲》。
這部作品深入刻劃了日本人從明治維新到日俄戰爭時代的氣慨,從這部作品創下一千九百萬冊的驚人銷售量,就知道這本小說對日本人帶來了多大的衝擊,也說明了日本人多麼喜歡《坡上的雲》那個時代。在那個時代,每個人都對未來充滿夢想。那是個浪漫的年代,只要抬頭看向前方的坡道,就會看到「雲彩」。
我出生於一九五五年,生活在和「坡上的雲」完全不同的時代,但我們這個世代的人之所以被「坡上的雲」所吸引,是因為深受明治、大正、昭和世代人的價值觀所影響。
姑且不談對日本和上個世代的感情,我們這個世代必須意識到當今的時代已經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在日俄戰爭發生的一百年前,「坡上的雲」這個世代的平均壽命只有現在的一半。
那時候,每個人都是從容走過孩提時代,然後長大成人,服完兵役,繼承家業,努力工作,迎接退休,走向生命的終點。換句話說,只要看著「雲」,向前奔跑,不需多想其他事,就可以安然迎接死亡的來臨。那個時代的人幾乎都過著這樣的人生。
然而,現在的我們就不同了。比方說,即使在六十歲至六十五歲期間退休,在走到生命的終點之前,還有很長的一段日子等著我們。以平均壽命來計算,多數人仍然可以再活二、 三十年,和「坡上的雲」世代相比,人生的長度增加了許多。
現在經常可以聽到老後這個名詞,但我們這個世代的老後,和上一個世代人所說的老後內涵大不相同。我們很難用上一代人的態度迎接即將展開漫長熟年。因為現在和「坡上的雲」時代不同,人生不會在抬頭仰望雲彩、走到坡道的中途就結束了。
何況,往後醫療技術會更加進步,隨著生化技術的進步,我們很可能可以隨時換上人工內臟、人工骨骼、人工皮膚這類「零件」,也可能藉由基因克服癌症對人類的威脅,更可能因為預防醫學的發展,成功預防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使人類的平均壽命比現在更加長壽。
因此,我們必須了解,如今已和「坡上的雲」那個時代大不相同,坡道上方不再是朦朧的雲彩。等我們的將會是另一個新的﹁坡道﹂,每個人都將迎接長達二、 三十年的熟年,一個幾乎和工作生涯等長的時期。
而且,很多人六十多歲後,精神和體力都仍旺盛,即使處於所謂老年期,也完全沒有這種感覺,甚至討厭成為別人口中的老人,因為他們可以照樣打網球、踢足球,偶爾才會出現健忘症狀(但這一點又因人而異)。
因此,該如何度過五十歲之後的三十年?不知道各位是否曾經想過熟年生活?思考過如果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地繼續目前的生活,是否能夠順利度過後半人生?我認為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帶著全新的心態,才能快意地走上坡上的坡。
我們必須具備和上個世代不同的生活觀,如果沒有充分意識到坡上還有新的坡,當坡上的坡出現在眼前時,很可能會呆立原地,不知所措。
我的父親在法院工作,母親是家庭主婦,我是團塊世代之後的世代,一直在戰後日本社會的「好孩子」魔咒下長大。我一路用功讀書,努力鍛鍊身體,熱愛運動,也成功攀上當時社會期許孩子的最高巔峰:東京大學。
但是,在求職時,我主動偏離了世俗的成功軌道。我決定進入當時還是中小企業、幾乎沒有知名度的Recruit公司。當時我的同學不是進了政府機關,就是到大企業工作,指導老師和助教都笑我,但我仍然貫徹自己的選擇。
Recruit這家公司和日本大公司的企業文化完全相反,員工平均年齡很年輕,而且以才論人,不講年功序列,也不問學歷、性別和畢業學校,總是積極勇敢地不斷挑戰新事業……。在這家重視成果主義而急速成長的公司裡,我平步青雲,在三十歲出頭,就成為營業總部長。之後,又成為多項新事業的負責人,在公司預見今後日本將進入成熟社會的情況下,我又被派往先進的歐洲工作。
那時四十歲的我,雖然要養三個年幼的孩子,但仍然毅然離開了Recruit。為了迎接新時代,我決定親身實踐不當上班族的全新工作方式,成為以個人身分,和公司建立平等關係的合夥人。我這次的任務是針對過去就很感興趣的住宅、老人照護以及教育領域,為公司開發新事業。
在這樣的價值觀下努力了一段時期,我有幸成為東京都義務教育史上首位民間人士校長。四十七歲那一年,我受聘擔任東京都杉並區立和田中學校的校長。五年後辭去校長一職,積極將和田中學校教育改革的成功經驗推廣到全國各地,同時在支援三一一大地震之餘,努力摸索現代人如何在今後的社會中活出自在而精采的人生。
雖然,我走了和一般上班族不盡相同的路,但和這個世上大部分的人一樣,我也面對了坡上的坡的問題。為了讓人生盡可能多一分美好,讓後半人生盡興無悔,我們必須在人生中場事先思考一些問題。這幾年來,我始終在思考如何在變長的人生中活得更自在、有味。我認為「坡上的坡」世代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人。一種人是意識到即將出現在自己面前的坡道,提前開始做準備,在五十歲之後邁向上坡之道;另一種人是在五十歲後人生就逐漸走下坡。前一種人會愈活愈自在;後一種人則因為受到上一個世代的價值觀影響,只是過一天算一天,結果一天不如一天,人生逐漸走入谷底,寂寥落寞地老去。
之所以寫這本書,正是希望大家能提早意識到坡上的坡,一起思考必須做哪些準備,才能自在地走在上坡之路。我認為,只要在四十歲到五十歲時進行意識轉換,之後的人生就可以自在而快意。
坡上的坡讓我想起披頭四的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這首歌,是否能夠帶著愉快而自在的心情,走這條漫長而蜿蜒的人生路,關鍵就在於我們是否能夠換一個角度看人生。
只要能夠有意識地付諸行動,坡上的坡並不可怕。在人生走到終點的那一剎那之前,隨時保持期待、興奮和自在的心,並且,微微揚起頭,帶著滿面的紅光,向前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