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繞路之必要 陳文玲
到目前為止,我做過四份工作,聽起來並不多,但其中三份集中在碩士畢業後那兩年,且分屬三個領域。然而,即便窮盡了專業與熱情,將近三十歲的我,還是找不到任何工作的樂趣。幸好後來在教書時,體驗到什麼是自我實現,但直到五十歲遇見這本《20歲就要懂企劃》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兩年的不快樂,其實非常有價值。
第一份工作在混血廣告公司,每天早上要打卡,但我的直屬老闆通常要到傍晚才會進來。換言之,我總是熬夜,天亮前進廁所簡單梳洗,經常認不得鏡子裡那位下眼線糊成一團的陌生女子。我更抗拒一種微妙的品味歧視,因為唯有穿戴時髦,才會被認作合宜以及具備升遷潛力。我向老闆表達不滿,心碎著離開當時自己以為最愛的行業。二十多年後,千田琢哉寫了一本書安慰我,他說菜鳥跩跩地沒什麼不好,意味著不會一味迎合強勢,也意味著繼續努力、未來可期。
第二份工作在外商電腦公司,這次我改穿保守但稍具品牌知名度的套裝,抗拒的是一種微妙的自我期許。雖然名片上印著行銷專員(Marketing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報到半年,只被指派負責「電話簿廣告刊登效益之評估」,評估了半天,主管批「留中」,我就遞了辭呈,離開當時家人以為最有前途的行業。說起來,還是千田琢哉厲害,他早就看出我對這份工作沒有熱情,因為「無法打動人心的企劃書,就像分手後直接丟進垃圾桶的情書。」
第三份工作在本土唱片公司,我終於可以穿破T恤跟牛仔褲上班,而且不用打卡。主管對我不錯,指定沒什麼經驗的我,跟幾位資深同事分頭主導唱片製作,我還記得我負責的是蔡琴《忽然想起你》專輯。那天早上,天氣格外陰沈,我自作主張,知會公司取消了拍攝封面照片的通告,中午接到電話,被罵到臭頭,才知道臨時取消通告,還是得付所有的費用。這件事錯在我,但如果當時我的主管讀過這本書,就會瞭解「被上司放鴿子的次數越多,愈能磨練一個人的簡報能力」,或許心情會好些。
直到進入大學教書,覓得一群同樣激進且過份理想主義的伙伴,展開各式各樣失敗且無用的創意實驗,才終於嚐到在工作裡成長與解放的滋味。千田琢哉最打動我的一句話,就是「人生至今認真繞了多少遠路,決定企劃能力有多少內涵」。因為回顧我在學校裡這二十五年的大膽妄為,才發現廣告公司教會我創作,電腦公司教會我趨勢,而唱片公司所象徵的音樂產業帶給我幸福。
《20歲就要懂企劃》提到龜兔賽跑,兔子的目標是烏龜,烏龜的目標是終點。目標錯了,跑得再快也沒用,我喜歡這個比喻。雖然烏龜注定比較辛苦,但唯有繞路,才有機會體驗到預期外的世界,才有機會思考沈澱,才有機會讓生命深刻。連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印度哲人)都說:「如果你只是任意做一些你喜歡的事,那並不是你真愛做的事。發現你真正愛做的事,需要很深的專注力及洞察力。不要從謀生的角度開始做一件事,如果你發現了自己愛做的事,你自然就會得到謀生的工具。」更何況千田琢哉說得有趣多了。
(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暨X書院@政大創意實驗室 教授)
推薦序
人人都是行銷人 許書揚
多年來,筆者時常應學校邀請,為大學生們演講,討論未來職涯發展以及協助二十歲世代的年輕人提升職場競爭力。在與同學們互動的過程中,我經常會問他們一個問題:「未來想要做行銷企劃的人請舉手?」通常現場舉手的人數可能會將近一半,但大多數都半舉在空中,彷彿帶著幾分的不確定。接下去問第二個問題:「誰知道行銷企劃跟業務人員的工作內容差在哪裡?」這次,敢舉手回答的,通常只有小貓兩三隻。根據這些親身經驗與觀察,許多人往往搞不清楚行銷企劃真正的工作內容是甚麼,只看見其光鮮亮麗的一面,便想要以此為終身之志。其實,每當行銷企劃人員要推出一個新的專案,必先有大量討論、資訊蒐集、開會、提案、比稿、退稿,歷經無數艱辛的過程,才能提出一份精采的企劃。企劃案的執行過程中,更會遇到重重的困難、挑戰與危機狀況,絕無一帆風順之事。廣告、公關人員的工作,看似圍繞在氣派的記者會、充滿創意的電視廣告、美麗的平面廣告之中,其實私底下,加班到半夜十二點是家常便飯,有極為辛苦的一面。唯有認清行銷企劃真實的一面,又能在過程中持之以恆地努力,才有辦法讓一份企劃提案從眾多競爭者當中脫穎而出,進而成為在行銷企劃領域嶄露頭角的人才。
擔任人力資源管理顧問二十多載,我深刻地體會到,任何一個部門角色,都應該具備行銷企劃的能力。作者在書中提及:「與企劃愈不相干的部門,愈能創作出前所未有的企劃。」這點我相當認同。舉例:人資部門人員在辦招募活動時,可能會認為,經營公司形象是公關部或行銷部的事情,對於籌備過程便沒有仔細參與;然而,如果能以人資的觀點參與招募活動企劃,不僅能夠協助公關行銷部門規劃得更完善,也能夠幫助自己的部門更有效地達成招募目標。或者在舉辦教育訓練時,如果僅以一封郵件傳達預計舉行的時間、地點,自然很難吸引同事參加;具備企劃能力的人,會進一步說明這場教育訓練的目的、投入的時間成本可以帶來甚麼樣的效益,甚至安排一些小遊戲引起同事的興趣,讓整個活動更加圓滿周到。
本書作者對於工作職場有細微的觀察,從與企劃相關的各個環節中,集結出一百個淺而易懂的觀念,教導讀者企劃提案的精神。例如:提出企劃時不用害怕被拒絕,時時準備超越客戶的期待;不論面對甚麼樣的困難,都不放棄成就大事的雄心。本書能讓讀者充滿鬥志、自信,甚至因為受到作者的鼓舞,而帶著笑容做出充滿創意的提案。人人都是行銷人,不論甚麼角色職掌,都應該讀這本書,掌握企劃的精髓。
(本文作者為經緯智庫暨保聖那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推薦序
精進企劃一○○點 陳若玲
如果你是上班族,不論是業務、行銷、電腦、財會或人力資源等工作,企劃及簡報能力,絕對是讓上司看見你的重要機會;如果你是學生,常為做報告苦惱,這本書可以讓你不再羨慕別人。
《20歲就要懂企劃》的作者千田琢哉,也被譽為二十歲世代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以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和一萬多名商務人士交流的經驗,透過創新的手法,解析企劃能力的盲點及要點。從公司主管的角度看企劃案為何被退件、批評;從同事、員工的角度,來預測你所提出的點子,是否會大受歡迎。更重要的是,千田琢哉更指出企劃專業能力的背後,其實就是面對自己的態度及要求,我非常贊同他的最後一句話:「人的一生只有兩種企劃,一種是為了自己而企劃,一種則是為了喜歡的人而企劃。」你認為呢?
在大學教課時,曾有學生因為修我的課要做「簡報」而退選,我絕對不勉強,簽字同意;而那些能接受上台報告被其他同學批評的人,也學會了如何克服自己的焦慮緊張,以及做簡報的能力。令人欣慰的是,數位同學在升上高年級或上班後,還記得當時給予的寶貴建議。修一門課,除了學會專業知識外,還大大改善了自己的簡報能力,也有助於日後的職場表現,增進自信,何樂而不為?
企業界中的教育訓練課程中,也少不了「簡報技巧」這堂課,有的只有短短三小時,參加者只聽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一個真正有深度的簡報技巧訓練,應該是至少分為前、中、後三段。上課前,參加的學員須先準備好要報告的主題內容;上課時,面對大家報告,加上老師或專家的解析;隔一、兩週後,再度上台報告,坐在下面的高階主管、老師和我一起打分數,做為學習能力的評鑑。短短十五至二十分鐘已可展現此人的準備功夫、邏輯思維、說服能力、英語溝通順暢度及最後問答的機智應對。在高階文官的遴選機制中,英文已是國際事務、經營管理的必要條件,用英文自我介紹還是第一關,這關沒過其他免談,這些簡報實例都是為了自己職涯發展而企劃的人生!
其實,台上的簡報能力更包括了台下的企劃能力,而自己努力或團隊合作的企劃案,更需要將繁雜的細節,轉化為打動人心的口語表達力。不取巧、繞遠路、下功夫的心態,是「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實力!
當你做簡報、企劃案時,能樂在其中嗎?企劃專案是點子成交的關鍵時刻,上台簡報是職涯升遷的好機會,放大你的眼光,上演的主角就是你自己!
心中彷彿又聽到鳳飛飛的歌聲:
想起初次的舞台,聽到第一聲喝采,
我的眼淚忍不住掉下來,經過多少失敗,
經過多少等待,告訴自己要忍耐……。
……掌聲響起來,我心更明白,歌聲交會你我的愛……。
……掌聲響起來,我心更明白,企劃交會你我的腦……。
……掌聲響起來,我心更明白,簡報交會你我的心……。
(本文作者為標竿學院資深顧問、國家人力創新獎評審、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監事)
前言
只要堅持到底,記性不好、個性憨直的人也能成為英雄
有位計程車司機和我分享了他的故事。
他是個人自營的計程車司機,年收入高達業界平均所得的四倍,可謂成功人士。
聆聽的同時,我忍不住心想,他應該是個記憶力超群、聰明機靈的人吧?
就在下一刻,他老實告訴我:
「其實我記性很差,剛開始十年間一直被客訴啊。」
到後來,地區裡每一家計程車行都開除了他,只剩一家敢聘用他。
再這樣下去即將面臨妻離子散的窘境,因此他每天都獨自一人在深夜複習當天開過的路線。
直到有一天,過去繞了許多冤枉路的街道全都一下子在腦海中連結起來。
記性好的司機通常會立刻記住主要道路的路線,但是塞車的時候不一定知道如何抄捷徑避開車陣。
導致塞車時往往塞在車陣裡動彈不得。
這不是司機的責任,所以乘客們都不會口出怨言。
相形之下,過去因為記性差,繞了許多冤枉路的計程車司機,由於每一條道路都因為走錯路而走過好幾次,自然曉得每一條捷徑。
在這瞬間,菁英與庸才形勢逆轉。
記性最差的司機,同樣也是最成功的司機。
不是只有計程車司機才會如此。
人的一生就是一場迂迴競爭。
唯有繞遠路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除了我自身的經驗以外,我也觀察了三千三百位主管和一萬名商務人士。
從中注意到了繞遠路的重要。
事後回顧,會發現繞遠路實際上才是最快的途徑。
一直很努力,卻始終未能在工作上展現成果。為此煩惱的人若是讀了這本書,肯定會覺得:
「原來我的煩惱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沒錯。
工作上著重的是企劃能力。人生閱歷的深淺,決定了企劃的成敗。
人生閱歷的深度,只有繞遠路才能體會得到。
重點不在於如何輕鬆抄捷徑,而是即使繞遠路,也深信自己走在正確的路途上。
不妨拿著這本書,理直氣壯地繼續繞遠路。
本書是用來確認繞遠路的自己,仍是正確的。
請各位一起踏上人生的迂迴競爭之路吧!
二○一一年七月 吉日
於南青山書齋 千田琢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