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生理學
- 作者:Gary Thibodeau,Kevin Patton
- 譯者:賴昆城
- 出版社:華騰文化
- 出版日期:2012-09-0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654478
- ISBN13:9789866654473
- 裝訂:平裝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深入淺出,透過輕鬆易讀的筆調,來解釋這門重要的人體解剖學科。
*本書著重於兩個重點:人體的結構組成為何?這些結構又是如何讓身體機能正常運作?
*第十三版本著革新與創意的精神,隨書所附光碟內含本書全彩圖片、3D動畫解剖圖、人體解剖彩繪軟體,藉以比對、確認書中相關內容。
*「3D動畫解剖圖」,透過寫實擬真的動畫模擬,結合現代教具,以更有趣、更有效率的方式學習,並與書中的論述結合,讓你透視完整的人體組成與結構。
*「人體解剖彩繪」的軟體內含80張解剖圖,可直接於電腦中彩繪、或列印上色,一面揮灑藝術,同時複習生理學詞彙。
前言
《人體解剖生理學》(Structure & Function of the Body)是具有優良傳統的教科書。Patton與我集合數十年教授解剖學與生理學的經驗,深切考慮學生與老師的需求,過程中也廣泛聽取前一版使用者的意見,終於淬礪出這本最新的第13版。我們知道老師在課堂上會以自己所設計的方式講授解剖學和生理學,同時也會說明這些知識如何應用;研修解剖、生理學的學生包括醫學院、生命科學院及其它相關科系,他們修本門課的目的不同,學習的方式也可能互異。老師的講解是否清楚易懂,學生的學習是否有效、快速,絕大部分是取決於使用的教科書。一本優良的教科書必須在本文和插圖方面符合以下條件,文字敘述流暢,讓人讀來毫無障礙,同時內容還要能兼顧老師和學生的需求;插圖清晰、生動,好的圖解常勝過千言萬語。
在嶄新的21世紀,知識的傳授與學習面臨新的考驗—資訊暴增,這在解剖學和生理學方面尤其如此,如何將這些資訊有效地轉化成知識將是能否度過這項考驗的關鍵。我們在編寫《人體解剖生理學》的時候就打算將這些大量資訊整合,讓需求不同、學習方式不同的學生建立解剖生理學的核心觀念,讓他們獲得他們自己所企求的人體相關知識。因此本版教科書在編寫之初即以易讀易懂的方式著眼,希望激發學生探索、質疑、深究本學門的知識,甚至能將知識廣度跨至不同領域和個人體驗。
第13版的《人體解剖生理學》不僅是數十年講堂授課經驗的精華,亦本著日新又新的精神,謹慎選取解剖學、生理學以及授課方面相關的新資訊,將之納入本書的內容。同時在寫作方式和所涵蓋的深度方面也以方便初次進入本學門的學生能更快掌握、吸收解剖、生理學重要的觀念為前提,讓本書能更符合老師和學生的新需求。
本書改版期間,每一項內容的更動或重整都經過解剖學和生理學的現役教師評估,讓學生易於研讀,老師易於教學。本書特別適合護理和其它醫學相關科系初次研修解剖、生理學的學生使用,研讀醫學進階課程、通過專門証照考試,乃至未來在醫院工作,本書都是極好的入門教材。
主題的整合
《人體解剖生理學》一書以兩項主題貫穿全書,其一是「結構與功能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其二是「體內環境的恆定」。本書將不斷重複強調這兩大主題,使學生能將個別零碎的知識整合成不可分割的人體知識體系。過程中,學生們也將體認解剖、生理學的重要,兩者其實就是活生生地發生於自己身體的事情。
整體架構的特色
共有21章內容的《人體解剖生理學》已篩檢掉一些容易造成學生混淆以及過於專門的知識,所呈現的都是解剖學與生理學最核心、最重要的內容,不幸的是,這正是很多初級的解剖、生理教科書忽略的地方。事實上內容精簡有兩個好處,第一、學生容易掌握重點,第二、老師容易律定並且達成每章的教學目標。全書各章順序的排定是依一般課程教學的進度表來排序,不過老師還是可依個人的教學習慣,或課程的特殊性質和時間限制,更改授課順序。
舊版中原來置於書末的生物化學內容,從第12版起為順應讀者的建議,已將其改置於第2章,成為本書內容的一部分,這項改變廣受學生和老師的歡迎,因此本版仍沿用這樣的安排。我們相信,讓學生先接觸重要且基礎的生物化學內容,可讓學生更容易研讀後面的章節,不過和其它章節一樣,如果學生已具備一定程度的化學知識,第2章是可以跳過的。
全書的架構強調的是構造與功能的整合,無論是單章或囊括多個章節,請注意結構與功能兩者知識的連結。事實上本書每一章的內容只要有解剖學的介紹,就會有相關的生理學內容與之搭配。此外,整本書也適時舉出許多臟器在結構與功能彼此協調的例子,以強調「體內環境恆定」的觀念。
記憶並使用專有名詞對學習解剖、生理學的學生來說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困難的。每章的重要專有名詞都以粗體字標示,同時附上原文,以增加學生的印象。此外再次強調,《人體解剖生理學》是本初級的教科書而非參考書,基於精簡原則,本書所囊括的詞彙數量僅以符合初次接觸解剖、生理學的學生需求為目標,數量不會太多。最後要強調的是,沒有一本教科書可取代教師的角色,熱心且適得其法的老師可引導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是手上若有一本好的教科書,則對雙方都有加乘的效果。
內容的特色
《人體解剖生理學》是本以學生為導向的教科書,文字敘述易讀易懂,這樣的寫作方式的好處是—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並有效記住重要內容。此外為幫助學生研讀,每章都囊括以下內容:
章節大綱:置於每章開頭的章節大綱可使學生在詳讀章節內容前,能初步掌握本章的內容和編排順序。
學習目標:每章都有數項為學生設計的學習目標,每項目標除了簡單、明瞭外,也讓學生在細讀內容前知道重點在那裡。
學習建議:為使學生能有效率地研讀章節內容,Patton、Ed Calcaterra與我三人列出一些建議和提示,這些建議可幫助學生在研讀前更為熟悉每章的內容。
專有名詞:文章內容首度提到的重要專有名詞,都會以粗體字標示並附上原文,每章的專有名詞還會統一彙集在該章的後面,方便查閱。
即時測驗:這個相當受學生喜愛的部分,它分散於全章的某些段落後頭,每一組即時測驗的題數僅3~4題,題目很簡單,其目的僅是在學生研讀某一段落內容之後,檢驗他是否清楚掌握該段內容的重點。
動畫指引:文章的某些段落後頭標有光碟記號處,是提示讀者該段敘述的重要內容亦收錄於本書所附光碟中。有些重要內容、觀念以傳統紙上的圖解仍不易清楚表達,本光碟內容主要就是以動畫型式解說這些內容,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各式專欄:每章都有幾篇短文,這些短文以專欄型式安插於相關的段落位置,本書的專欄分成四大類—「健康與幸福」、「臨床應用」、「研究、議論與趨勢」、「應用科學」。這些專欄的目的是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介紹解剖、生理學的知識如何應用,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
臨床應用:每章都嚴選一至多個疾病做簡介,讓學生瞭解,所謂疾病就是體內環境失衡,就是臟器構造和功能失去協調的現象。藉由這樣的專欄可使學生瞭解疾病是如何影響身體的正常功能,某些治療法又是如何恢復身體功能。實際講課時,我們也發現這樣的疾病案例介紹可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健康與幸福:本專欄介紹的是公共衛生、運動、體適能常見的問題,透過這些短文可強化學生人體構造與功能的基本觀念。
研究、議論與趨勢:本專欄是與醫學研究相關的議題、趨勢的介紹,期望這些短文能激發學生對科學、科技、倫理等領域的興趣,這些領域的蓬勃發展正是促進醫學進步的基礎。
應用科學:本專欄介紹的是科學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科學家,包括其生涯和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皆與該章所介紹的解剖、生理學觀念相關。此外專欄中還會特別強調這些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對人類的貢獻,藉此以激發學生的研讀動機,甚至讓他們進一步考慮自己往後的生涯規劃。
本章摘要:置於每章後面的摘要是整章內容的濃縮版,它以條列方式呈現,方便學生於考前快速複習該章的內容。同時很多學生也發現研讀本書的「撇步」,將章節大綱和摘要一起讀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問答題:置於每章後面的一系列問答題可讓學生練習以自己的方式敘述、表達本章重要的觀念,以收取更大的複習效果。
思考題:這些問題稍有難度,但只要將該章內容稍作推敲也不難想出答案,其目的是鼓勵學生多加思考。
測驗題:這是置於每章最後面的題目,題型包括填空、選擇、配合。這些題目可快速檢驗學生有否掌握該章的重要內容,同時也可幫助他們記憶、複習。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收錄於本書的後面。
附錄—身體質量指數(BMI):簡介身體質量指數,據以評估超過理想體重的罹病風險。本附錄可搭配第1章「人體的構造與功能簡介」、第3章「細胞與組織」、第16章「營養與代謝」或者授課教師、學生認為其它適合的章節一起研讀。
插圖
《人體解剖生理學》的強項之一就是書中的插圖精準、品質高、美觀。插圖好壞的判斷依據是,這些圖畫能不能補強書中的文字敘述?學生能否有效地拿來當成學習輔具?本書的插圖種類包括一般的繪圖、實際大體照片、顯微照片,每張都經過特別設計用以搭配相關文字內容。此外本版還新增許多新插圖,每張都是作者、編輯、插圖畫家以強化學生的學習為目標,三方通力合作而成。
整本第13版《人體解剖生理學》的解剖學插圖都附有「解剖學羅盤」(參閱第1章「方位的術語」的部分),這個「解剖學羅盤」的作用就類似現代地圖上的指南針一般,告訴研讀插圖的學生,圖中的解剖構造何方是左、是右,何方是前、是後。就如同一般地圖的使用者一樣,隨著你對解剖學的漸趨熟稔,對「解剖學羅盤」的依賴就會愈來愈低。
誌謝
第13版《人體解剖生理學》的問世必須感謝很多人的幫忙。首先我們要感謝使用本書前幾版的學生和老師,他們在閱讀後給了我們很多的建議。
接著要感謝Ed Calcaterra對本版成書前期的幫助。他不辭辛勞地追蹤、收集臨床工作者、研究人員、教師對本書前幾版的建議以及對第13版草稿的批評,這些寶貴的評論都有助於我們的改版。
最後我們要特別感謝Elsevier工作人員,包括護理與醫學部門的執行副總裁Sally Schrefer、執行出版Tom Wilhelm、總編輯Jeff Downing、企劃編輯Allison Brock、出版服務經理Deborah Vogel、資深專案經理Deon Lee、設計Kimberly Denando,以及其他對本書新版完成有所貢獻的工作人員。
Gary A. Thibodeau
Kevin T. Pa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