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的結構

世界史的結構
定價:750
NT $ 410 ~ 675
  • 作者:柄谷行人
  • 譯者:林暉鈞
  • 出版社:心靈工坊
  • 出版日期:2013-02-0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112675
  • ISBN13:9789866112676
  • 裝訂:精裝 / 57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國與印度的崛起,不一定能成為世界霸權,
卻極可能帶來世界資本主義的終結!
日本當代重量級思想家,充滿創見的左翼理論大師
柄谷行人備受注目的劃時代鉅作,中文版犀利問世!

  世界正陷入巨大的不安與變動之中。歐債危機、金融風暴、溫室效應、資源耗竭、急速擴大的貧富差距、紛爭不斷的世界政局……預示著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末日已經逐漸逼近。

  接下來,人類社會將何去何從?

  柄谷行人是日本當代重要的文藝評論家、思想家、左翼理論大師、後現代批評的標竿。《世界史的結構》是柄谷行人2010年最新力作,充滿犀利創見與深度。他從東歐革命、蘇聯解體、911事件、風起雲湧的反抗運動、中國與印度的崛起……等巨變現象中,思索著世界史的演變與未來。

  從2006到2009年,柄谷行人陸續在美國、加拿大、英國、中國、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土耳其、墨西哥等國的知名大學,以書中論點發表演說,與聽眾交流,並且在旅行途中,觀察到許多現況,正是書中的具體縮影。

  柄谷行人認為,從經濟結構角度來看,人類社會的演變並非根據「生產方式」,而是「交換模式」,世界史的發展,則可區分為氏族社會、國家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本書的目標是以超越論的方式,闡明交換模式之間的關聯;並且以結構論的方式,說明世界史上所發生的三次「位移」。更進一步,希望透過這樣的研究,找出第四次位移──也就是朝向世界共和國移動──的著手處。這將是人類社會未來的出路。

本書特色

  * 資本主義瓦解之後,人類要如何創造更自由平等的社會?

  *日本當代重量級思想家,柄谷行人最新力作,中文版隆重問世!

作者簡介

柄谷行人(Karatani Kojin, 1941 ~ )

  享譽國際的日本當代理論批評家、思想家、哲學家、文學評論家,研究主題跨越文學、經濟、歷史、政治、哲學等多元領域。曾任教於日本國學院大學、法政大學、近畿大學、美國加州大學、康乃爾大學,並長期擔任美國耶魯大學東亞系、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系客座教授。2006年退休。

  柄谷行人出身學運世代,1960年代就參加反安保運動。1969年以討論夏目漱石的〈意識與自然〉獲得第12屆群像新人文學賞。初期以文藝批評為主,1973年日本新左翼運動衰退後,重心逐漸移向理論與思想工作。近年來持續探討「國家」、「資本」、「國族」等概念,提出「Association」作為對抗之理念,2000年曾組織 NAM(New Associationist Movement)運動,鼓勵成立各種小型共同體,以區域性的生產與消費,對抗大財團資本怪獸,近10年來更積極參與反核。日本311地震之後,他發表一篇擲地有聲的〈站在震後的廢墟之上〉,並親上街頭遊行。

  柄谷行人至今已出版著述30餘種,如《近代日本文學之起源》、《倫理21》(心靈工坊出版)、《超越的批判--康德與馬克思》、《邁向世界共和國》(臺灣商務出版)、《柄谷行人談政治》(心靈工坊出版)、《世界史的結構》(心靈工坊出版)、《哲學的起源》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於2004年由岩波書店出版。

  受獎經歷
  1969 年〈「意識」與「自然」──漱石試論〉第十二屆群像新人文學賞
  1978 年〈馬克思──其可能性之中心〉第十屆龜井勝一郎賞
  1996 年〈(土反)口安吾與中上健次〉第七屆伊藤整文學賞

 

目錄

中文版序  從「交換模式」出發
日文版序  為了永久的和平
緒論  交換模式論
1、馬克思對黑格爾的批判
2、交換模式的類型
3、權力的類型
4、交通概念
5、人類與自然的「交換」
6、社會構成體的歷史
7、近代世界系統

第一部  微型世界系統
前言  朝向氏族社會的轉變
第一章  定居革命
1、共同寄託與互酬
2、交易與戰爭
3、層級化
4、定居革命
5、社會契約
6、贈與的義務
第二章  贈與與巫術
1、贈與的力量
2、巫術與互酬
3、轉變的問題

第二部  世界-帝國
前言  國家的起源
第一章  國家
1、原都市-國家
2、交換與社會契約
3、國家的起源
4、共同體-國家
5、亞細亞式國家與農業共同體
6、官僚制
第二章  世界貨幣
1、國家與貨幣
2、商品世界的社會契約
3、《利維坦》與《資本論》
4、世界貨幣
5、貨幣變為資本的轉化
6、資本與國家
第三章  世界帝國
1、亞細亞式專制國家與帝國
2、周邊與亞周邊
3、希臘
4、羅馬
5、封建制
第四章 普遍宗教
1、從巫術到宗教
2、帝國與一神教
3、模範的先知
4、倫理的先知
5、神之力
6、基督教
7、異端與千禧年主義
8、伊斯蘭教、佛教、道教

第三部  近代世界系統
前言  「世界-帝國」與「世界-經濟」
第一章  近代國家
1、絕對主義王權(絕對君主制)
2、國家與政府
3、國家與資本
4、馬克思的國家論
5、近代官僚制
第二章  產業資本
1、商人資本與產業資本
2、勞動力商品
3、產業資本的自我增殖
4、產業資本主義的起源
5、貨幣的商品化
6、勞動力的商品化
7、產業資本主義的界限
8、世界經濟
第三章  國族(NATION)
1、國族的形成
2、共同體的替身
3、想像力的地位
4、道德感情與美學
5、國家的美學化
6、「國族-國家」與帝國主義
第四章  ASSOCIATIONISM
1、宗教批判
2、社會主義與國家主義
3、經濟革命與政治革命
4、工會與合作社
5、股份公司與國有化
6、世界同時革命
7、永續革命與階段的「飛越」
8、法西斯主義的問題
9、福利國家主義

第四部  現在與未來
第一章  世界資本主義的階段與反覆
1、資本主義的歷史性階段
2、資本與國家的反覆
3、一九九○年以後
4、資本的帝國
5、繼起的霸權國家
第二章 邁向向世界共和國
1、對抗資本的運動
2、對抗國家的運動
3、康德的「永久和平」
4、康德與黑格爾
5、透過贈與帶來永久和平
6、作為世界系統的諸國家聯邦
後記

 

【中文版序文】

從「交換模式」出發

  本書嘗試從「交換模式」出發,來觀看社會構成體的歷史。從前,馬克思主義一向以「生產模式」為觀點;具體而言,就是問「誰擁有生產手段?」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模式是「經濟的基礎」,政治、宗教、以及其它文化方面的事物,則屬於觀念性的上層結構。然而,由於這種經濟與政治分離的看法,本身就來自資本主義社會,因此難以說明資本主義制度之前的社會。因為對亞細亞式國家、或是封建社會來說,政治的支配和經濟的支配是不可分離的;更不用說是更早的氏族社會了。不僅如此,即使關於現在的資本制社會,將國家(state)與國族(nation)單純看作上層結構的想法,也漸漸行不通;因為在現實中,國家與國族其實是活躍的主體,能夠實踐它們自己的意志。過去,馬克思主義者以為只要廢棄資本主義經濟,作為上層結構的國家與國族,就會自動消滅,但現實顯然並非如此;也難怪他們在面對國家與國族的問題時,四處碰壁。

  於是馬克思主義者開始重視上層結構的「相對自律性」。具體來說,為了彌補經濟決定論的不足,他們引進了精神分析、社會學、政治學等等知識與見解。結果卻導致「經濟的基礎」受到輕視。許多社會科學家、歷史學家進而否定「經濟決定論」,主張各種次元的自律性;伴隨著各種學科在制度上的分化,這種態度變得越來越普遍、越來越被正當化。但是這種傾向的結果,使我們失去了統合的、體系化的觀點,沒有辦法看到政治、宗教、哲學、以及其他領域間相互關連的結構,也使我們喪失了揚棄現狀、展望未來的視角。

  在本書中,我重新把目光拉回到「經濟的」次元。但是我所謂的「經濟的」要素,指的不是生產模式,而是交換模式。交換模式有四種型態:A-互酬式的贈與、B-支配與保護、C-商品交換、以及超越這三者的某種型態,我們姑且稱它為 D。不論是哪一種社會構成體,這些型態都是同時存在的;社會構成體之間的差異,端看哪一種交換模式取得支配性的地位。舉例來說,在資本制社會中,C 是支配性的型態。馬克思在《資本論》裡就是以商品交換(而不是生產模式)來思考資本制經濟;他討論觀念性的上層結構,如何從交換模式 C 衍生出來。從它的第三卷可以看得很明白,《資本論》主要的任務就在闡明這一點:資本主義經濟主要是一種「信用」的體系,因此本身就蘊藏著「危機」。

  另一方面,關於資本主義制度之前的社會,馬克思只作了簡單的考察。但是拿這一點去批判馬克思,很可笑。有那種閒工夫的話,還不如仿效馬克思的方法,去釐清交換模式 A 或 B 所衍生的上層結構。這就是我在這本書裡所作的工作。我所處理的問題之一,就是由交換模式 A 所支配的社會,是如何產生的。這不僅僅是史前時代的問題。

  自從 Marcel Mauss之後,一般人都同意交換模式 A(互酬式的贈與)是古代社會的支配性原理。但是這個原理,並不存在於太古時代以來、遊居狩獵採集者的遊群(band society)之中。由於遊居民的生產物沒有辦法蓄積,因此都是共同寄託、平均分配。這不是要求回贈的贈與,而是一種純粹贈與。在這樣的社會裡,集團對個人的約束力相對薄弱,婚姻關係也不是永久的。換句話說,在那樣的社會裡,每個人都是自由的,因此也是平等的。

  遊居民在一地定居下來之後,形成了以互酬性原理為基礎的氏族社會。隨著人口的增加,定居生活使得人與人的關係變得複雜;財富變得可以蓄積,也造成了財富與權力的差異。氏族社會透過互酬制(贈與和回贈的義務),試圖控制這樣的危機。當然,他們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交換模式 A 具有強迫的性質;以佛洛伊德的話來說,是一種「被壓抑者的回歸」。然而,透過互酬原理雖然確保了「平等」,「自由」卻因而遭到否定。換句話說,每一個個人,都被迫從屬於集團。

  因此,遊居民的階段與定居後的階段,其間的區別非常重要。眾所週知,馬克思假定太古時代曾經有過「原始共產制」,並且希望在資本主義高度發展之後,回歸到太古時代的「原始共產制」。這是他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想像。在今日,大多數人並不贊同這種類宗教式的歷史觀;而且,當今人類學對現存未開化社會的研究也顯示,所謂「原始共產制」並不存在。但是,在經驗世界中不存在,並不能否定「原始共產制」這個概念本身,而且也不應該這樣做。然而馬克思主義者自己,卻對這件事避而不談。

  問題出在馬克思和恩格斯仿效摩爾根的理論,在氏族社會中找尋「原始共產制」的雛形。依我的看法,他們不應該從氏族社會,而應該從更早的遊居民社會中尋找。那麼,他們為什麼沒有注意到遊居民社會與氏族社會的差異呢?這和他們從「生產模式」的觀點來觀看社會構成體,脫不了關係。換句話說,從「生產手段共有」這個觀點來看,遊居民社會和氏族社會幾乎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如果從「交換模式」的觀點來看,它們就有決定性的重大差別。比方純粹贈與和互酬式贈與的差異,就是個明顯的例子。

  還有,如果我們採取交換模式的觀點,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馬克思對將來的共產主義的構想不單是一種經濟的發展、也不是一種烏托邦,而是「原始共產制」的回歸。當然,我們應該回歸的不是氏族社會的共產主義,而是遊居民社會的共產主義──我稱之為交換模式 D。換句話說,在由交換模式 B 和 C 支配的階段(譯按:歷史階段)中,回歸到(受到 B 和 C 壓制的)交換模式 A。不過我想提醒讀者:為了在定居社會中,確保遊居民社會曾經擁有過的平等性,氏族社會(或其原理)之下的交換模式 A(譯按:互酬式的贈與),本身已經是某種「受壓抑者的回歸」。當然,那不是來自人們的願望或意志;它以「義務」的姿態到來,不論我們是否願意。

  交換模式 D 並不是單純回歸到 A;換言之,不是回歸到共同體。我們必須在更高的次元回復 A,而這只有透過 A 的否定才有可能。不過,這仍然不是來自人類的願望或意志;它顯現為神或上天加諸我們的「義務」。具體而言,它否定帶有巫術性質的(互酬的)宗教,而以普遍宗教的形式到來。

  但是,它不一定要具有宗教的外貌。我想舉出幾個案例,在這些案例中它以交換模式 D(而不是宗教)的樣態出現;比方紀元前七世紀到六世紀的愛奧尼亞、十到十二世紀的冰島、十八世紀的美國東部。它們有一個共通之處:都是殖民者形成的都市國家(polis);人們從原來的國家或共同體獨立出來,結合成盟約共同體。在這些地方,沒有土地的人不需要受雇在別人的土地上工作,他們只要遷徙到別的地區就好;因此人們不會因為土地的所有權產生差異。因為人們是遊居-自由的,所以是平等的。愛奧尼亞人稱之為 Isonomia。Isonomia 不是形式上的政治平等,而是實質上的經濟平等。當然,這種平等只能維持很短的期間,當可能殖民的空間達到極限,也就隨之結束。從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共產主義與其說是生產手段的共有,還不如說是與遊居性的回復有關。

  然而一般來說,世界各地企圖產生交換模式 D 的社會主義運動,多半以普遍宗教的外貌進行。十九世紀後半以後,社會主義變成某種“科學”,而失去了它的宗教性。不過,重要的不在於社會主義是否具有宗教性,而在於它是否以交換模式 D 為志向。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運動,在現實中只實現了由交換模式 B 或 C 支配的社會,結果失去了它的魅力。但是只要交換模式 B 和 C 還保持它們的支配性,企圖超越它們的衝動就沒有消失的一天。這個衝動的根源,來自我們在遊居民社會曾經擁有過、如今受到壓抑的東西(譯按:自由與平等)。它貫穿世界史,持續存在;今後──就算我們不知道它會以什麼樣貌出現──它也永遠不會消失。

柄谷行人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內容連載

【緒論】

交換模式論

1、馬克思對黑格爾的批判

現在先進資本主義國家中運行的,是「資本-國族(nation)-國家(state)」三位一體的系統。它的構造是這樣子的:首先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但如果放任它發展,必定會導致經濟上的格差與階級對立。針對這一點,國族基於共同與平等的觀點,要求解決資本制經濟帶來的各種矛盾與衝突。於是國家登場,透過課稅、再分配以及制定各種法規,完成國族要求的課題。資本、國家、國族原本是不一樣的東西,各自基於不同的原理;但是在這個系統下,它們互相補足、彼此接合、缺一不可,有如Borromeo之環。

直至今日,還沒有人試著去掌握這個構造。或許黑格爾除外──某種意義下,我們可以說他的《法哲學》是一種嘗試。但是,黑格爾將「資本-國族-國家」視為終極的社會形態,並沒有想過去超越它。話說回來,想要超越「資本-國族-國家」,首先要能夠辨認它的存在;所以,我們必須先從根本去批判(玩味)黑格爾的《法哲學》,以此作為起點。

馬克思在青年時期,從批判黑格爾的法哲學,開始了他的知識性活動。黑格爾的體系將「國族-國家」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青年馬克思則認為國家與國族都是觀念性的上層結構,市民社會(資本主義經濟)才是基礎的下層結構。不僅如此,他還試圖把這個模型套用到世界史全體。比方,馬克思曾經這樣寫道:

有一個一般性的結論,是導引我研究的線索。這個結論可以化約為下述簡單的公式:在其生活之社會性生產中,人類將特定的、必然的、獨立於他們意志之外的各種關係──換句話說,對應於他們各種物質生產力特定發展階段的各種生產關係──聯結在一起。這各種生產關係的總體,塑造了社會的經濟結構,並且形成現實的基礎;法律的、政治的上層結構,就聳立在這地基之上。同時各種特定的社會性意識形態,也對應著這個現實的基礎。所有各種社會、政治、精神的生活過程,都受到物質生活的生產模式所制約。人類的意識並不能夠規範他的存在;相反地,人類的社會性存在,規範他的意識。⋯⋯經濟基礎一旦變化,不論是循序漸進、或是急速激烈,再巨大的上層結構全體,也將隨之顛覆。我們在思索這種種變革時,必須清楚區別兩種類型的變革:一是可用物質的、自然科學的方式精準確認的各種經濟性生產條件的變革;一是法律、政治、宗教、藝術以及哲學的各種形態(亦即各種意識形態)的變革,此乃人類意識到變革所引發的衝突,並與之決戰之處。⋯⋯粗略地說,關於社會經濟性構造之進步過程,我們可以舉出亞細亞式、(古典)古代、封建式以及現代布爾喬亞生產模式等等階段。布爾喬亞式的各種生產關係,是社會性生產過程最後的敵對──不是個人的敵對,而是從諸多個人各種社會生活條件中產生的敵對──形態。然而,在布爾喬亞社會中不斷發展的各種生產力,同時也帶來解決這敵對關係的各種物質性條件。就是這種社會構造,結束了人類社會的前史。

以恩格斯為首的馬克思主義者,稱這樣的看法為歷史唯物論。問題就在這裡:他們把國家、國族,和藝術、哲學並列,都看作觀念性的上層結構。他們批判黑格爾──黑格爾認為國家是具有積極能動性的主體(agent)──主張國家只是受到市民社會規範的觀念對象。這樣的想法導致他們進一步認為,只要改變經濟的結構,國家和國族就會自動消滅。就因為他們無視於國家與國族積極能動的主體性,馬克思主義運動才會遭受各式各樣的挫敗。一方面在馬克思主義者之間,產生了國家社會主義(史達林主義);另一方面,又讓對抗馬克思主義的國族社會主義(法西斯主義),取得勝利。換句話說,企圖超越資本主義的運動,結果不但不能消滅國家與國族,反而大大地強化它們。

這個經驗對馬克思主義者來說,是個莫大的教訓。因此,他們開始重視上層結構的「相對自主性」。比方具有代表性的馬克思主義者法蘭克福學派,就在理論中導入了韋伯的社會學與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當然,他們沒有因此捨棄「經濟下層結構的決定性」這個概念。不過,事實上他們並沒有仔細地審視經濟性的下層結構,只是把問題延後而已。而且,這樣的傾向和文學、哲學等其他領域的自律性主張,以及文本(text)解釋的「不確定性」主張連結在一起,形成了後現代主義的根源之一。實際上他們所謂的「上層結構的相對自主性」,最後仍然歸結到這樣的結論:國家與國族只是歷史形成的表象,可以透過啓蒙來消解。他們沒有看到,國家與國族其實根植於某種下層結構;正因為如此,國家與國族才會具有積極能動的主體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5
    $410
  2. 二手書
    61
    $460
  3. 新書
    62
    $468
  4. 新書
    68
    $510
  5. 新書
    79
    $593
  6. 新書
    79
    $593
  7. 新書
    79
    $593
  8. 新書
    9
    $675
  9. 新書
    9
    $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