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路上:關於愛、旅行、發現自我的漫遊記事

一直在路上:關於愛、旅行、發現自我的漫遊記事
定價:350
NT $ 79 ~ 342
 

內容簡介

  旅途上,每個人都在談論找尋自我,
  但也許,必須先勇敢拋下舊我,
  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猶如《深夜特急》之於背包客,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之於渴望出走的男女,
  《一直在路上》獻給追尋自我的現代旅人,
  完全真誠無偽的漫遊記事,
  每一個讀過的人,都能在這本書裡,看見躲藏已久的部分自己。

  這不只是一部渴望出走的旅行記事,
  更是一趟挖掘自我的心靈之旅。

  她為何願意花上十五年的精華人生,跨越五大洲,浪跡全世界?

  對旅行的渴望,對自我放逐的渴切與追尋,本書作者伊莉莎白毅然放下似錦前程:工作、愛巢、未婚夫;她從溫哥華出發,去到文明的邊緣;從年少的解放與冒險,到成熟與世故;掙脫傳統女性角色,重新定義自己;從渴望流浪,最終找回「家」的定義;從迷失自我,到最後找回心靈的力量。

  這部漫遊記事,就像是你年輕時代背起行囊浪跡異國的旅途日誌,不過伊莉莎白走得更遠、看得更深:她的行旅遠至埃及、葉門、巴基斯坦、澳洲、巴黎;始終勇於挑戰未知,包括險惡的地勢、陌生的食物或藥物、擦肩而過的男子、美麗又苦澀的戀情。

  她的文筆睿智,觀察入微,不只描畫旅途人生的各種風情,還更進一步追索自省,誠實探討旅行與人生的矛盾,以及一次又一次出走背後埋藏的逃避與欲望,於是這本帶有自傳色彩的浪遊記事,卻讓每一個讀過的人,都能在這本書裡,看見一部分的自己。

作者簡介

伊莉莎白.意芙絲 Elisabeth Eaves

  擁有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主修國際事務。出生與成長於溫哥華,現定居紐約市。曾擔任路透社記者,遠赴倫敦、耶路撒冷等地工作。旅居華盛頓、巴黎,作品散見《亞洲週刊》、《出版人週刊》、《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片岩》(Slate)雜誌、《華盛頓郵報》、《舊金山紀事報》、《富比士》(Forbes)雜誌、《哈潑時尚》(Harper’s)雜誌,以及《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旅遊短文被收錄於《最佳美國旅遊寫作》(The Best American Travel Writing)、《最佳女性旅遊寫作》(The Best Women’s Travel Writing)以及《流動的饗宴:改變人生的世界美食冒險之旅》(A Moveable Feast: Life-Changing Food Adventures from Around the World)等書。曾出版《裸:脫衣舞孃的真相》(Bare: The Naked Truth About Stripping)。

譯者簡介

廖建容

  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畢業,曾在外商公司工作,亦曾在大學任教,目前專職從事翻譯工作。譯作有《自由書寫術》、《我是一枝愛寫作的鉛筆》、《喚醒心中的領導者》、《這輩子我最想做的事》、《扭轉人生的10句話》、《社會企業是門好生意》、《天使歸鄉》、《學校沒教的10件事》等書。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渴望的開端
1 啟發
2 渴望更多
3 根
4 來來去去
5 物化
6 承諾
7 交朋友
8 異鄉人
9 適應
10 返鄉
11 建立國際化的職業生涯
12 困境

第二部 停不了的出走
13 定下來
14 認知差距
15 文化衝擊
16 切斷羈絆
17 男孩們
18 背叛
19 不想回家
20 馴服大自然
21 愛
22 遠離
23 逃脫
24 出航
25 誘惑

第三部 動力的所在
26 文明的中心
27 雙重人生
28 慾望
29 明智的抉擇
30 想像中的戀人
31 美麗的人生
32 壓力
33 領悟
34 回家

謝辭

 

前言

不要尋找水源,讓渴望常駐你心。-伊斯蘭教蘇菲派神祕主義詩人 魯米(Rumi)

  二○○五年十二月的某個清晨,街上的聖誕節燈飾已滅,在灰濛濛的晨曦中,我將四件行李放進停靠在蒙田大道的計程車內。

  我又走回樓上,在廊道上站定,看了那間再也沒有我容身之處的公寓最後一眼─這附有露台和大理石壁爐的完美客廳裡,還擺了張充滿時尚感,卻毫不實用的白色沙發。將這空蕩蕩的公寓掃視一遍後,我在門外將大門鎖上,將鑰匙從門縫推回屋內,把這一切都留給我的前男友。

  另一段人生已結束,此刻即使想回頭,也無能為力。

  於是我搭飛機回到溫哥華,我父母就等在機場的行李轉盤旁。那四件行李內裝了我所有的財產,然而,塞得最滿的那只行李箱,卻在從多倫多飛往溫哥華的旅程中爆開來。雖然行李搬運工用紅白相間的膠帶把行李箱纏起來,當它出現在轉盤上時,開口仍然極為醒目,裡頭裝的東西也呼之欲出,看起來就像快爆炸似的。

  我們把這件行李拿到加拿大航空公司的櫃檯,對方先給了我一個巨大的透明塑膠提袋應急。於是,我把這些曾經見證過我人生的所有物品丟進去,包括衣服、手提包、靴子和書,壞掉的行李箱便留給了航空公司。四天之後,一個更大、更牢固的全新行李箱出現在我父母家的門廊上。

  行李箱可以換成全新的,但人生的缺憾就沒那麼容易修補了。

  三十四歲的某天一覺醒來,心頭湧上一股很想回家的衝動,卻猛然打了一個大問號─我的家在哪?

  「流浪的渴望」(wanderlust)這個詞源自於德文,意思是「對於旅行有股強烈且無法抗拒的衝動」,這個德文名詞之所以原汁原味地被人們保留並廣為使用,大概是因為實在沒有更改的空間了。法文的「熱愛旅行」(passion du voyage)與它意思相近,但仍沒有完全抓到精髓。更確切地說,流浪的渴望指的並不是對旅行的熱愛,而是一種更具野性、更加難以捉摸的原始渴望(lust)。

  人生中,能讓我們產生渴望的事物並不多。我們很難對工作或家務產生渴望,但談到旅行就不同了。安納托.卜若雅(Anatole Broyard)〈在他方〉(Being There)這篇文章對旅行的渴望有完美的詮釋:「旅行就像外遇:我們總是有股衝動想逃離自己的國家。想像力讓我們無法滿足於自己居住的地方...流浪的渴望讓我們追求人生的圓滿。」我曾經花許多時間尋找卜若雅所說的「人生的圓滿」,而這樣的追尋始終離不開愛。我為了愛而旅行,也熱愛旅行,究竟何者是因,何者是果,時間一久,連自己也搞不清楚了。

  美國第三任總統湯瑪士.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曾在家書中警告他的姪兒:「旅行會讓人多了點智慧,卻少了點快樂。」他如此寫道:「成熟的人旅行,可以得到有用的知識,用以報效國家,但也從此擺脫不了摻雜著悔恨的回憶─見識過外面的花花世界之後,對家鄉的喜愛就減弱了;在外地養成新的習性後,就難以滿足於家鄉的現況。」真是這樣嗎?我再也無法滿足於現況了?

  其實,我真的不知道。我見過的世面的確愈來愈廣,但不至於寫出像這樣的家書。我也懷疑遠在巴黎寫信給家鄉姪兒的傑弗遜,是否真的願意放棄旅行。

  此刻,我正坐在行駛於巴黎巴利斐立克大道(Peripherique)的計程車上,不斷思索究竟是什麼力量驅使我向前?流浪的渴望對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又或者,我是否已追隨它太久……

 

內容連載

第十三章 定下來

買一個房子並不是基於理性,
事實恰好相反,只因為這個草率的決定有點瘋狂,
這正是它吸引我的地方。

這間小房子就位在T字路口,也就是巴拉汀大道(Palatine)和西北四十一街交會的地方,是個新興區域。巴拉汀大道連接四十二街,一路通往山下。我們曾經開玩笑說,假如車子失控,可能會直接撞進客廳。站在房子後方的露台,視野可以越過水岸,眺望安妮皇后山。透過望遠鏡,還可以看見史都和我一年前相識的那個房子。

「只要一個徵兆,就可以創造愛。」米蘭‧昆德拉(MilanKundera)曾在《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輕》(the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中寫道。在史都的耳濡目染之下,我也開始隨處看見徵兆,就像看見水岸另一邊的房子,確認了我們注定要在一起的命運。

假使站在浴缸邊緣,從小窗戶向外望,還可以在天氣晴朗時看見遠方雷尼爾山(MountRainier)的白色山峰。有一天,我心血來潮,就為浴室塗上藍綠色與桃紅色的漆。這個搭配很糟,但也就得過且過,反正不會看太久,因為我們打算好好改造這間又小又醜的房子。

在清晨,灰濛濛的晨光照亮大地、我搭巴士去上班之前,我們通常會做愛。只要想到這個火熱又愉悅的祕密,就可以讓我支撐到下午。在一天開始之際,得到半個小時的歡愉,這一點對我而言,十分重要,因為我一天中的其他時間都在思索,為何會選擇在西雅圖這個無趣的地方定居,讓自己落到這個境地。

不久前,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徵人啟示,有一家船務公司在尋找「客戶服務代表」,做這種工作的人早期被稱為「辦事員」。這則廣告看起來頗具國際化,也可能很有趣;此外,我心想,這份工作也許需要出差,便寄出履歷應徵。但事實上,我的工作是在忙碌的工作步調中,不斷接電話和影印提單,一路忙到傍晚七點,趕在快遞收件截止時間前,將文件寄送到香港、法國的勒阿弗爾(LeHavre)、或是世界其他地方,讓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對方可以即時提貨。某種程度上,我們公司算是貨物的旅行社。

公司後來雇用另一個女孩來做我的工作,將我轉調為負責南美洲與紐澳線的船期預訂客服主任。我對於自己能負責兩個區域,頗引以為豪,但在此同時,也為自己的自豪感到難為情,因為這份工作距離我原本的對工作的規劃實在太遙遠了。我已經不記得自己的志向,彷彿遺忘了上大學是為了功成名就,在經過十六年的學校教育之後,我已經遺忘了一切。要如何打造成年後的生活,這個問題想起來就令人頭痛。因此,我寧願有事情讓我分心,若能讓我疲於奔命,甚至忙得沒空思考,那就更好了。

史都總是陪伴在我身邊,也總是對每件事保持信心,譬如他的下一個建屋計畫、改造我們的房子、航海環遊世界,以及對我的信心。其實,我對於航海計畫沒有太多的想法,甚至連自己究竟想不想去,都不確定。但是我不需要把每件事都想清楚,因為史都對每件事都展現出雙倍的信心。

史都全身上下散發出一種異於常人的確信氣質。此時的他雖然才二十五歲,仍在學習如何善用這項特質,但幾乎已經可以說動任何人去做任何事。他有一百九十二公分高,還擁有像大學划船校隊選手的寬闊肩膀,這副強壯的身軀,更強化了他對人事物的主導能。不過,他因為付不出學費而從大學輟學。年紀僅比他大二十歲的父母,在他和姊姊高中畢業時,就宣告為人父母的責任已了。當我初識史都時,他的父母剛搬去達拉威,正打算開始環遊世界的計畫。儘管如此,史都和此地的淵源依舊很深,他的身邊仍然有關係緊密的家人關照,像是他的外祖父母、舅舅、舅媽和表兄弟姊妹,都住在西雅圖的近郊肯特,而他的祖父母也住在不遠的華盛頓州西南角。

我的親戚中,只有父母住在我的家鄉加拿大,而我和弟弟都已離家。母親的親戚仍然住在奧勒崗州,而我父親的兩個手足則分居異地。我的父母在遠離他們家鄉的加拿大定居,沒有任何近親在附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3
    $79
  2. 二手書
    23
    $80
  3. 二手書
    31
    $109
  4. 新書
    79
    $277
  5. 新書
    79
    $277
  6. 新書
    87
    $306
  7. 新書
    9
    $315
  8. 新書
    98
    $342